倍可親

李樹泉:眾志成城,決不能讓外資控股中資銀行

作者:sujie_alex  於 2008-5-28 07: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憂天|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眾志成城,決不能讓外資控股中資銀行

 

李樹泉

 

   一、一石激起千層浪

今年327日,銀監會公布《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目的是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一石激起千層浪,群眾反響強烈。楊芳洲說:銀監會正為外資全面控股中資銀行掃清道路。後果嚴重。    

         關於銀行被外資控股的嚴重危害       

金融是社會經濟運行的核心,而銀行是金融的核心。銀行自有資產只佔其全部資產的8%,控股銀行不僅可有二、三十倍以上槓桿效果,而且控制了龐大的社會存款等於掌控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我銀行一旦被外資控股。則我經濟主權和宏觀調控能力盡皆喪失!我十四億民族之命運將盡操他人之手!不僅我國經濟的任何變化都將處於外國資本全面監控之下,外國資本將利用其在華金融壟斷地位輕易控制我國工、商、農、貿諸產業,佔盡重要經濟利益。並以其金融產品不斷製造出巨額債務貨幣,排擠我國家財政貨幣發行利益而儼然享有事實上的中國貨幣發行權。並製造出不斷惡化的通貨膨脹和巨烈的金融動蕩。

利用其金融壟斷,外國資本不僅可將其全球金融市場上的風險通過關聯交易和衍生工具轉移到其控股的中國金融企業中,而且可隨意製造經濟波動洗劫中國人民。外資控制了我金融,如同在我經濟肌體中遍插財富外流的粗大血管,使物產、儲蓄和人力資源豐富的中國成為其全球一個主要財富抽血體,最終必將使我因經濟嚴重失血而徹底衰敗。

外國資本利用其對我的金融壟斷和經濟控制,必進而謀求實現對我政治、輿論、文化、教育、司法、外交和軍隊的全面滲透和控制。

總之,我銀行若被外資控股,一切財富、權利、尊榮將盡歸他人而與我無緣,留給我們的則是窮困、卑賤、恥辱、污染、疾病、死亡、動亂、分裂、沉淪。我中華民族將永世輪為他人之卑賤奴僕而再難有翻身之日。

張宏良說:中國銀監會剛剛發布的《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取消了對外資控股中國銀行的比例限制(此前規定,外資單獨控股中國銀行不能超過20%,聯合控股中國銀行不能超過25%),中國將成為有史以來國有銀行任憑外資控股的唯一國家,成為世界一體化過程中國民喪失經濟和金融控制權的第一個國家。該決定將成為中國現代史上具有重大歷史分期意義的里程碑式文件,是中國將由此開始喪失經濟和金融主導權的歷史性標誌。西方國家終於在滿足中國人奧運夢想之前,率先滿足了控股中國銀行進而控制中國經濟的歷史夢想。面對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血色碑文,我們不禁淚如雨下,中國輸了!1840年以來一代接一代人的流血犧牲、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鬥,終究還是沒有跳出西方列強的魔掌,當初夾著尾巴逃跑了的帝國主義,現在夾著皮包又回來了,並且比當初逃跑前回來的更加風光,成為了可以控股中國金融和中國經濟的總老闆。

孫大龍,楊毛等同志質問:外資控股中資銀行,中國離半殖民地還有多遠?

看來,大家的意見集中在《辦法》所暴露出來的外資控股中資銀行上,而非《辦法》本身。

對於廣大群眾的意見,銀監會原《辦法》起草人的答覆是:記者在採訪該份《徵求意見稿》起草人時了解到,《徵求意見稿》與《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並不衝突。該人士指出,銀監會注意到,在2003年之前,出現了個別外資金融機構雖然持股比例不到20%,但實際上已經取得境內銀行相對控股地位的個案。為了加強和規範對這類取得相對控制權行為的持續監管,《徵求意見稿》對此提出了補充監管規定,是對這類行為審慎監管的加強和完善。此外,按照《商業銀行法》和《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相關規定,持有商業銀行5%以上股份的中、外股東都需要經過銀監會審查批准。《徵求意見稿》對雖然沒有取得25%的股份,但擁有銀行實際控制權的情形及其審批條件也進行了統一規範。銀監會2003年頒布的《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仍然適用。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現行的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外資控股國內銀行沒有法律上的任何障礙。但多個境外金融機構對非上市中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比例合計達到或超過25%的,要對該非上市金融機構按照外資金融機構實施監督管理。

該位起草人表示,銀行監管法規是一個嚴謹、完整的法規體系,對單項銀行監管政策或單個法規條文的理解要結合相關法規去判斷。《徵求意見稿》對中外投資人的涵蓋是科學的、必要的,也是審慎的。他還表示,銀監會歡迎社會各界積极參与包括《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在內的所有銀行監管法規的討論。銀監會將在制定相關法規時一如既往地按照《立法法》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等規定徵求意見,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法規的質量。銀監會將堅持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相關承諾,並實施嚴格的審慎監管,繼續穩妥有序地推動我國銀行業的改革開放。

答覆非常明確。1,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現行的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外資控股國內銀行沒有法律上的任何障礙。當然包括制定《辦法》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在2003年之前,出現了個別外資金融機構雖然持股比例不到20%,但實際上已經取得境內銀行相對控股地位的個案。3,銀監會將堅持履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相關承諾。

 

二、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入世承諾上嗎?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2004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際遊資與國際金融體系》書中第478-481頁有金融入世承諾。全文抄錄如下:

(二)中國「入世」協議中開放金融服務業市場的承諾

根據中國「入世」協議,中國對「入世」后開放金融服務業市場承諾的主要內容為:

1、證券服務

中國入世后,外國證券機構可不通過國內中介直接從事B股交易。自中國入世之日起,外國證券機構在中國的代表處可成為所有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特別會員;並允許外國證券服務提供者設立合資公司,從事國內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為33%,中國加入后3年內,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提高至49%。中國加入后3年內允許外國證券公司設立合資公司,外資擁有不超過1/3的少數股權,合資公司可以不通過中方中介直接從事A股的承銷﹑B股和H股及政府和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交易﹑基金的發起。中國金融服務部門進行經營的批准標準僅僅是審慎性的,即不包含經濟需求測試或營業許可的數量限制。

2、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不包括保險和證券)

這一部分承諾包括:(1)銀行服務,即:接收公眾存款和其他應付公眾資金;所有類型的貸款,包括消費信貸﹑抵押信貸﹑商業交易的代理和融資;金融租賃;所有支付和匯划服務,包括信用卡﹑借記卡和貸記卡﹑旅行支票和銀行匯票(包括進出口結算);擔保和承諾;自行或代理外匯交易。(2)非銀行金融機構從事汽車消費信貸。(3)其他金融服務,含:提供和轉讓金融信息﹑金融數據處理以及與其他金融服務提供者有關的軟體;就上述所有業務活動進行諮詢﹑中介和其他附屬服務,包括資信調查和分析﹑投資和證券研究和建議﹑關於收購的建議和關於公司重組和戰略的建議。

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時起,取消對外資金融機構在華外匯業務的地域限制,並按下列時間表逐步取消本幣業務的地域限制:入世時開放上海﹑深圳﹑天津﹑大連;入世后1年內,開放廣州﹑珠海﹑青島﹑南京﹑武漢;入世后2年內,開放濟南﹑福州﹑成都﹑重慶;入世后3年內,開放北京﹑廈門﹑昆明;入世后4年內,開放西安﹑瀋陽﹑寧波﹑汕頭;入世后5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外資金融機構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時起即可以在中國對所有客戶提供外匯業務服務,無客戶限制,並逐步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客戶限制:入世后2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向中國企業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即開放人民幣批發業務;入世后5年內,允許外資銀行向所有中國客戶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即開放人民幣零售業務。獲准在中國一地區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外國金融機構可向位於已開放此類業務的任何其他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

關於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向外資銀行發放營業執照的審批標準,這些標準必須僅僅是審慎監管標準,不得含有經濟需求測試或營業許可的數量限制。中國入世后5年內,應取消現在的限制所有權﹑經營及外國金融機構法律形式的任何非審慎性措施,包括關於內部分支機構和營業許可的措施。提出申請前一年年末總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外國金融機構允許在中國設立外國獨資銀行或外國獨資財務公司;提出申請前一年年末總資產超過200億美元的金融機構允許在中國設立外國銀行的分行;提出前一年年末總資產超過100億美元的外國金融機構允許在中國設立中外合資銀行或中外合資財務公司。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外國金融機構的資格要求是在中國營業3年,且在申請前連續2年盈利。

此外,對外資非金融業金融公司(如汽車公司附屬的財務公司)開放汽車消費信貸市場;並開放金融信息、研究服務市場。

3、保險業

自中國入世時起,准許外國人壽保險公司自行選擇合資夥伴設立合資企業,外方股權上限50%;准許外國非壽險公司設立分公司或合資企業,外資股權上限51%。對外國大型商業險經紀﹑再保險經紀﹑國際海運﹑空運和運輸保險和再保險經紀公司,自中國入世時起,准許設立外資股權不超過50%的合資企業;入世后3年內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提高到51%;入世5年內准許設立外資獨資子公司。

自中國入世時起,准許外國壽險和非壽險公司及保險經紀公司在上海﹑廣州﹑大連﹑深圳和佛山提供服務;入世后2年內開放北京﹑成都﹑重慶﹑福州﹑蘇州﹑廈門﹑寧波﹑瀋陽﹑武漢﹑天津;入世后3年內取消對外國壽險非壽險公司及保險經紀公司的地域限制。

在開放業務範圍方面,對外國非壽險公司,加入時允許跨境從事國際海運﹑航空和運輸險及再保險業務;允許在華非壽險公司從事沒有地域限制的統括保單和大型商業保險業務,允許提供境外企業的非壽險業務﹑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的財產險﹑與之相關的責任險和信用險服務;加入后2年內,允許向中國和外國客戶提供所有的非壽險服務。對壽險公司,加入時允許向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提供個人(非團體)壽險服務,3年內允許合資壽險公司向中國公民和外國公民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服務;對保險經紀公司,加入時允許跨境或來華設立機構,從事大型商業保險經紀業務和國際海運﹑航空﹑運輸險業務以及再保險經紀業務。對在華外國再保險公司,加入時允許開展壽險和非壽險的再保險業務,且無地域或發放經營許可的數量限制。對20%的法定再保險,加入后每年降低5個百分點,直至取消。

自中國入世時起,取消對外資保險公司發放經營許可時的經濟需求測試和許可的數量限制。設立外資保險機構的資格條件為:投資者應為在一個世貿組織成員中有30年以上設立商業機構經驗的外國保險公司;應連續兩年在中國設有代表處;除保險經紀公司以外,在提出申請的前一年年末總資產應超過50億美元;保險經紀公司的總資產應超過5億美元,入世1年內總資產降低到4億美元,入世后2年內降低到3億美元,入世后4年內降低到2億美元。

抄錄完畢,並沒有中國組建股份制銀行或中資銀行股份制改造必須有外資入股且可以控股的承諾。希望梅新育同志,能把非主要部分補充上,以供大家研究。

三、《瞭望》新聞周刊改編張宏良的文章,可供參考。加批註后粘貼如下:

 

不能逾越的金融改制底線

文章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按:新華社《瞭望》周刊發表的該文,是《控股中國銀行——劫難第一單》博文的精確概要,大小標題為編者所加,該文在突出主題方面已超過原文,在此特向本文編輯致以崇高敬意。——張宏良

 

開放的程度必須對等,保證國家金融安全的

措施必須完善

中國銀監會不久前發布的《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取消了對外資控股中國銀行的比例限制。這一方案引起不小的爭議。

銀監會20061月第2號令,規定新建股份制銀行必須有外資參股。這一條令行使一年之後,由於眾多非議而被取消,但已經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利權外流。此後,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中國銀行對美開放。

涉及國家安全的底線

從去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中國銀行對美國企業完全開放,到現在中國銀監會發文擬取消限制,期間僅僅6個月時間。

美方為當年12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定下目標,就是要求中國取消對外資在銀行、保險及證券公司的持股限制。目的明確,其中之一是要通過控股中國銀行來彌補次貸危機的損失。

這從當時美國銀行(原美洲銀行)首席財務官普萊斯的講話中可以悟到。他告訴人們,20056月美國銀行投入中國建設銀行30億美元,短短兩年後的今天,美國銀行在中國建設銀行的直接和潛在獲利已達到320億美元;而該行在次貸危機中的損失是近40億美元。

中國內地全部銀行資產約50萬億人民幣,按照巴塞爾協議8%的資本充足率規定,佔有這50萬億銀行資產需要4萬億資本。按照我國銀行資本充足率不過5%計算,實際上只需要2.5萬億資本,根據中國銀監會關於持股比例達到25%即屬於控股的規定,控股2.5萬億資本只需要6000多億人民幣,相當於900多億美元。而目前美國銀行(原美洲銀行)、花旗銀行等銀行中任何一家的自有資本都超過900億美元,從邏輯上來說,它們任何一家都有能力控股整個中國內地銀行資產。

 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虛擬化的現代金融條件下,銀行已成為橫跨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以衍生品的創設和交易為主業,觸角伸向所有產業,網點遍布世界各地的現代金融巨無霸,無論它們的名稱是叫銀行,叫證券公司,還是叫其他什麼,其主要業務,就是通過各種金融創新,不斷整合各種經濟資源,從對社會財富的重新定價和再分配中獲取收益。也就是說,我們社會中所有公司和個人的財富都集中到銀行,這些財富最終代表多少價值以及這些財富流向哪裡,完全由銀行決定。這就是現代金融業的特點,實際經濟中的財富形式虛擬化了,財富流動不再和實物相聯繫,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財富形式,會將一個國家的財富洗劫一空而事先不被察覺,從而使金融戰取代傳統戰爭,成為國家之間掠奪財富的主要手段。

 其次,現代銀行的信息中心和資訊中心地位,也事關國家安全保障。現代銀行不僅掌握了社會經濟資源,同時在某種程度上,社會的信息資源,以及社會政治、軍事、安全、教育、文化等領域中單位和個人的諸多資訊,都在銀行的監控之下。特別是隨著現代信用體系的發展,社會所有成員的資料越來越集中到銀行,銀行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檔案館和資料庫。

 銀行如果被外資控制,也就等於把所有社會成員都置於外方機構的掌控之中,所有社會活動都在其監視之下。

美國的金融保護森嚴壁壘

 世界上對此最為清醒的國家,就是美國,所以美國成為世界上金融壁壘最為強大的國家。早在金融證券業剛剛開始成為龐大的新興產業的1990年代初期,美國就通過專門立法,對外資銀行進入美國形成第一道金融防火牆。主要包括:禁止外國銀行在境內吸收美國居民存款,禁止外國銀行加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系統;不支持外國銀行收購、兼并或控股美國銀行等。

 通過這種種法律限制,美國成功地把外資銀行排斥在銀行業的主流業務之外,剝奪了外資銀行與本國銀行開展平等競爭的條件,最終使外資銀行要麼就是根本進不去,要麼就是即便進去也很難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另外還有兩道金融防火牆,就是愛國的金融監管集團和共同訴訟制度。即便有一天美國取消了對外資銀行進入的限制,由愛國的金融監管集團構成的行政防火牆,仍然讓外資銀行難以在美國獲得平等競爭的條件。

 比如,美國自1991年通過專門法案,到2007118日招商銀行獲准在美國紐約設立分行,期間整整16年中資銀行無一家能夠進入美國市場。而與此同時,有20多個國家近80家外資銀行在我國30多個城市建立了數百家分行和法人機構,參股控股中國銀行的外資金融機構30多家,同時還有約150家外資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在上述所有這些金融機構中,有1/3是美國銀行和金融機構。

 美國是世界上金融最強大的國家,所有的金融規則都由美國制定,金融創新大都來自美國,可美國金融市場卻是壁壘森嚴,這令人深思。(文/張宏良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證券研究所主任、教授)

(這是一篇經編輯後有導向性的文章,金融體制改革的底線就是決不能讓外資控股中資銀行。否則,中國必將淪為殖民地,亡黨裂國,任人宰割。同理,經濟體制改革的底線是必須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分配製度;改革的底線是必須堅持基本路線,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對外開放要有利於自主創新,科學發展。最後的底線是確保國家安全,而決不是當美國的附佣。請同志們想一想:是反思改革的時候啦!    李樹泉注2008-4-28

四、幾個問題的思考

(一)怎樣才能做到不讓外資控股中資銀行?實踐已經證明靠比例控制不住,靠批准也不行,因為缺少法律依據。那麼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必須及早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資不準控股中資銀行。之後再出台經修改後的《銀行控股股東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

()怎樣管好國有資產?這是問題的關鍵。既然外資不能控股,民營資本可以控股嗎?孫中山先生早就說過:必須節制資本。所以也不行。國有資本如何控股?首先必須解決誰來管?國資委主任李融榮同志宣布的國家必須控股的七大行業並不包括金融業。這是為什麼?我國金融業的國有資產到底歸誰管!必須落實責任制。所以必須解決誰來管?怎麼管?法律依據是什麼?資產信託責任制的大思路可以研究,左大培提出的《我心目中的國有資產法》可供參考。到底是外資或是國資控股?這是改革深層次矛盾的集中點,繞不開的問題。

(三)如何度過6月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這道鬼門關?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布希給胡錦濤打電話,胡表示戰略對話按時進行,希望取得積極成果。美國用趕毛驢的辦法,又打又拉,力促中國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它的戰略目標就是全面控制中國的金融業,用金融戰打敗中國。WYO舉行第二次中國貿易政策審議,不過是對中國施壓的手段,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怎麼辦?第一可以用對等開放的原則做為緩衝;第二用好戰略反攻點,李勇同志開了個好頭。

          中國首次正面要求美元停止貶值

國際金融報 2008-04-15

在貨幣政策上一直處於守勢的中國,近日開始發出不同聲音。在美國當地時間413日舉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合發展委員會會議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呼籲,世行和IMF應敦促發達國家實施負責任的貨幣和匯率政策,消除金融危機。據記者了解,這是中國官方對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首次正面回應。

這也是王岐山同志上任后開了敢於鬥爭的先例。當今世界物價飛漲;兩極分化嚴重;金融風暴襲劫頻頻發生,都是因為美國不負責任濫發美元造成的。我們中國是受害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完全有理由教訓美國,應該是負責任的大國,而不應該是靠美元貶值,就可以賴帳不還的「無賴」國家。進而就可以宣傳和諧世界的理念。以美國特權﹑美元霸權為主要特徵的當今世界金融體系,是不可能持續的。倡導發行世界貨幣TB,代替美元的國際結算功能,勢在必行;倡導瞬間凍結各國匯率,實行固定匯率,此時TB與美元等值進行替換。一個公平﹑正義﹑和諧的新世界必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主權在我,主動在握。藉此我們可以逃出白條美元陷阱。走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有世界意義。

(四)眾志成城。

八級地震,震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一定能度過難關。把震毀的家園重新建設得更好!帝國主義的訛詐,嚇不倒也騙不了勇敢﹑智慧和堅韌不拔的中國人民。群策群力,一定能戳穿它們的陰謀詭計。打贏這場《人民幣保衛戰》。社會主義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王岐山同志在陸家嘴論壇表示:我們始終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承諾,全面推進銀行、證券、保險業對外開放。我們將遵循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方針,繼續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使開放的節奏和力度與經濟發展的水平、市場發育的程度和金融監管的能力相適應,更好地推動中國金融與全球金融的相互融合。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金融發展的歷史和當前次貸危機的發生均證明,防範化解風險是金融發展的永恆主題。處理得不好就很可能引發金融動蕩,影響經濟乃至整個社會政治的穩定。金融安全直接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穩定大局,關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必須把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首要位置。

 

能把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首要位置就好嘛!我們相信,共產黨的幹部不應該出曹汝霖﹑陸鍾祥式的人物。這場鬥爭將是異常艱巨﹑複雜且是長期的,貫穿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出現反覆也屬正常。但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中國人民!一定屬於世界人民!我們力爭首戰必勝:全黨﹑全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眾志成城,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決不能讓外資控股中資銀行。

 

 

 

                                 李樹泉  編寫  2008-5-22

                                            5月27修改  

堅決阻止外資控股中資銀行,誰敢橫刀立馬?希望聽到您的聲音。更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參加討論。我的信箱是:lishuquan2008@sina.com

 

資料鏈接:

1、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3、左大培:我心目中的國有資產法。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8 12: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