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乾坤盅: 第四節

作者:Bafeng  於 2023-6-30 02: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雙林奇案錄|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雙林奇案錄第一部之乾坤盅

作者: 八峰

 

第四節

 

醉星樓的二廚抬起頭看著問話的警察:「嗯、是這樣的,前幾天、好像是禮拜二吧,晚上七點多鐘的時候,店裡來了一個奇怪的食客,」

蔡九的大徒弟舔了一下嘴唇繼續說道:「那個人坐下以後菜牌也不看,張口就要一道紅燒的江團全魚,還點名要蔡師傅親手做;師傅把魚燒好了以後,我給他端上了桌子,他看了一眼,拿起筷子在魚頭和魚身上戳了幾下,又夾起一塊魚肉在口中慢慢品嘗,然後他放下筷子,向我索要了紙筆,我給他拿來后,他寫了幾個字便把紙條折起來交給我說『拿去給你們蔡師傅!』,說完之後他丟了三十元錢在桌子上,也不要找錢,站起來揚長而去,態度傲慢得很!」

焦二凌停頓了一下、舔舔嘴唇繼續說道:「我隨後就拿著那張疊起的紙條來到后廚,師父正躺靠在他小房間里的竹躺椅上、手上端著他那把小巧的紫砂壺喝茶休息、聽收音機;師父接過我遞上的紙條打開看了,臉色一下子大變,他馬上站了起來,很激動地問我那個人是否還在大堂裡面?我告訴他說那個人只嘗了一筷子魚、然後寫下這張紙條后就離開了,蔡師傅聽了之後神情黯然、一副很沮喪的樣子,他跌坐在椅子上、半天都不說話,後來又自言自語地說啥子『終於來了…… 』看到他那個樣子,我也不敢多問。」

「哦,那你有沒有看到那張紙條上寫了些什麼嗎?」周源兩眼射出精光、看著蔡九的大徒弟問道。

「這個——我當時的確是偷偷的看了一下,上面就寫了十幾個字,記得是『火過、湯干、味重、料雜、無長進!』」焦二凌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你們店裡有人認識那個人嗎?他離店之後又去了哪裡?」偵探追問道。

「不曉得,當時在大堂的服務員也沒有人認識他。」

「嗯,」周源沉吟了一下,換了個話題問道:「除了你師父,這內江城裡誰對醉星樓的歷史、包括對你師父最為了解?」

「這個嘛,」焦二凌低頭想了想,「可能就是王錫環王老先生了。」

「哦?這個王老先生是什麼人?」周源問道。

「他是我們內江餐飲美食協會的名譽會長,解放前也曾經開過餐館,現在雖然年紀大了,還是經常參加一些活動。我聽說、他跟我們師父的師父都是好朋友。」

「嗯,現在,你把那個寫紙條的客人相貌、身材與說話的特徵給我們仔細地講一遍!」周源掐滅了煙頭,掏出筆和一個小本子。

「嗯,那個人大概有五十歲左右吧,頭髮灰白,又瘦又黑,駝背,個子跟我差不多,帶了頂舊軍帽,穿了件藍色的中山服,說話講的就是我們內江的土話。」焦二凌認真地回憶道。

「還有什麼其他的特徵嗎?」定國問道。

「嗯,對了,他說話的時候咳嗽得很厲害,臉腮都發紅,而且像是乾咳、沒什麼痰的那種乾咳。」蔡九的徒弟想了想答道。

 

收隊時,塗榮斌帶人跟著運送蔡九屍體的卡車先行返回了城裡。劉紹輝陪著周源和定國走出了前殿。

看著千年古寺的大殿,周文二人禁不住回首佇足、欣賞起大殿之前的一對楹聯,右邊是『青山橫北郭』,左邊是『白水繞東城』。

「這是誰的詩句呀?」定國好奇地問道。

「這是李白的詩句。」劉紹輝不無自豪地介紹了起來,「這西林寺是川南著名的禪廟,建在內江城外沱江北岸邊的西林山上。寺廟始建於南宋、公元1270年;明清兩朝又重新修建,寺廟雖規模不大,但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是我們內江市的十二大名勝之一。」

「我聽說,這廟中曾經雲集僧人、廣開道場、播揚佛學,朝山拜佛之人絡繹不絕、香火繁盛;今日來此,卻有一種冷清的感覺。」周源看著大雄殿里紅漆剝落的柱子和積滿灰塵的神台有些感嘆地說道。

「嗯,你說的那是當年的盛景,記得我小時候隨父母親來此拜佛時,廟裡確實是擠滿了香客;可惜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寺內除留下了三重古時建造的殿堂外,其餘的佛像和經書等全部遭毀,僧人們也被驅離散盡,直到現在也還沒有恢復過來。」劉紹輝遺憾地說道。

幾個人感嘆了一番,沿著石階走下山來、驅車返回了城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