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隨想(三·之三)
——經濟學哲思·五千一百三十
經濟布局,如同一場場軍事鬥爭;如果明知對面的山頭沒法攻下,為何不領著戰友們撤退呢?
領導經濟衰退,遠比領導經濟發展難得多;因,經濟發展面對的是歡歌笑語,而經濟衰退面對的則是埋怨與責難。
然而,有計劃的經濟撤退的歷史功績,遠比盲目發展大得多得多。
有計劃的經濟衰退的設計者,定是個高瞻遠矚的人;因,他所看到的是別人看不到的——隱藏在沸騰的經濟現狀後面的可能的崩潰。
如此之人,自是歷史的功臣——他為後來者及子孫後代留下了發展的空間。
人們,總是歌頌一個經濟奇迹的開拓者,而忘了給開拓者預留局面的人;當然,有的預留者、其實是個無能的人。
有機遇開創一個經濟奇迹、然卻又碌碌無為的人,不是局限於時代就是局限於個人——他自己。
其實,時代是可以由個人改變的;不然,咋稱作有機遇開創經濟奇迹的人呢?
有機遇而不去做,往往因其經濟思想落後。
經濟思想落後,通常分——學識不夠,看不到問題的所在;或,看到了問題所在,不敢去做。
學識不夠,不是問題;因,還有智囊團。而若不敢去做,則是魄力的問題。
當然,選錯了智囊團、也是問題;而此,實為更大的問題。
美元,不僅是美利堅的國幣,也是薩爾瓦多、巴拿馬、厄瓜多、東帝汶、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和帛琉的國幣。
取代美元,是個非常美好的願望。然,取代了美元,不自然而然取代了以上諸國的法定貨幣?
許,取代美元只能永遠是個美好的願望。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理論上,世間沒有什麼不可取代,也沒有什麼可以永恆。
美元,難道不也是一樣的?然而,卻只見意欲取代美元的幣種或國家,被取代、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
一個物種的出現、存在,是有它出現與存在的深刻道理的。
強勢美元,是對弱勢幣種的國家與人民的財富的肆意掠奪。
許,因此產生了取代美元的願望與努力。
然,也正是欲取代美元的願望與努力,讓世人看到——美元的無法取代,而使美元越走越強。
有人想象「金磚幣」。可,誕生歐元的歐盟,是地緣、價值觀等的共同體。
而「金磚」,除了體量都大、都想發財,還有啥是相同的?
如果想搞「金磚幣」,不如設計「東亞幣」——讓中國、日本、韓國、台灣聯手;或許,世界會因此而發抖。
物稀為貴,是財富遵循了千百年的、人類的社會邏輯。在現代,資源一頭闖進了財富的領地。
財富感覺被掠奪了,一萬個不願意;資源,正向財富辯解著它的物稀為貴……突然,科技又闖了進來。如是,財富與資源放下了爭執,一同來對付科技;科技說,我也講物稀為貴……
沒錯,科技也遵循著物稀為貴的邏輯。然,此物稀為貴早已非彼物稀為貴。
世界依舊遵循著物稀為貴邏輯。然,財富貶值了,資源正在貶值……而科技,也早晚會面臨貶值。
什麼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理論呢?以上所展示的規律,就相當於凱恩斯主義。
人類,正沿著稀釋遺產的康庄大道奮勇前進。
顧曉軍 2024-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