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何處不拼搏?
——隨筆·五千零九十七
網上有一篇〈深圳流浪女開始明顯增多〉的帖,道「今年初以來,深圳龍華的三和大神出現了一個新變化,流浪女開始明顯增多!/其中很多人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手裡僅有的錢花光了,又找不到工作,被迫暫時睡大街!/只是她們目前還對未來充滿期待,沒有人願意墮落,社會治安還未崩潰,她們極少遭到侵害!/但往後就難說了」。
此帖,我曾打開過一次,傳遞給我的感覺是——經濟不樂觀,就業壓力大。
此刻,我再次打開帖子,並點擊了帖中的視頻,尤其注意到視頻中亮燈的幾個字「海啥(辨識不出)人力……」。
我覺得,真如帖中所說「其中很多人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的話,那麼,她們是找工作、等著找工作,或許是在排隊——第二天,人力啥一開門,排在前面的優先。
倘若確如我的判斷,我就不得不說了——人生何處不拼搏?
一個孩子,來到人世,從入幼兒園就開始拼搏,而後拼學習、拼特長,拼完了小學拼中學,拼完了中學拼大學。
找工作、睡在那人力啥門口排隊,是一種拼搏;支教、支邊、支什麼,也是一種拼搏;就連那考公務員、考研、考國企等等,不還是一種拼搏嗎?
在體制外,需要不斷拼搏。進入了體制,不還需要拼搏?不拼搏,你咋當科長?當不上科長,你有可能直接被提拔成處長嗎?而當不了處長,更無可能當廳局長吧?
人的一生,都在拼搏、也必須拼搏。古今中外,蓋莫例外。除非,你不攀比;而你不攀比,不等於你的親人們不攀比……如是,你就必須上進,別無選擇地上進……何況,中國是儒家文化主導著社會;而儒家文化的精髓與本質,不就是入世、官本位嗎?
雖然,我這人想得開,年輕時就看透了啥入世、官本位,不在乎當什麼官;可,卻染上儒家文化的另一毒癮——成功、青史留名。
哇,青史留名不比當官還難?所以,迄今七十多了,還在想如何寫好文章。
當然,畢竟七十多了,很多東西想開了,可如果連著幾篇文章沒上首頁,心裡不還是很落寞?
你若是說中國不好,中國的儒家文化、官本位等等不好吧,可、那西方,不也是叢林法則,不也要講優勝劣汰?
能不能搞出個啥主義,淘汰叢林法則、淘汰優勝劣汰?然,這啥主義一旦誕生,不也就淘汰了競爭、淘汰了這以競爭標配的世界?
全世界的人都不思進取,想吃啥吃啥、想拿啥拿啥……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社會嗎?更別說,這樣的社會到最後,是想吃啥吃不到,想拿啥都沒有。
所以,「深圳流浪女開始明顯增多」未必不好,女大學生睡在人力啥門外排隊未必不是進步。
怕只怕,有的人不需要排隊,那人力啥門還沒開、就已在裡面得到了機會……諸如此類,才是不公、社會之惡。
人生何處不拼搏?拼搏,真不怕;怕就怕,你這邊搞顧粉團向諾獎推薦,人家那邊盜用國家作協的名譽、已向諾獎推薦;而諾獎呢,也是幫小人當道、居然就吃盜用國家作協名譽的這種牌頭,你咋辦?
如此,是不是——有得拼搏、總比沒得拼搏……要好、要好的多得多了呢?
顧曉軍 202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