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比較雙向反轉小說《麥琪的禮物》與《愛的驚喜》

作者:laogu53  於 2022-5-3 23: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顧曉軍

比較雙向反轉小說《麥琪的禮物》與《愛的驚喜》

 

  相戀相愛的人們,往往喜歡相互瞞著對方,給彼此製造驚喜;相互隱瞞,雖能製造驚喜,可有時也會造成尷尬。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和顧曉軍的《愛的驚喜》,就是這樣的兩篇短篇小說。

  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寫的是一對貧窮的年輕夫婦吉姆和德拉,在聖誕節前各自偷偷地忍痛割愛為對方準備聖誕禮物——德拉剪下並賣掉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秀髮,為吉姆買了條白金錶鏈;而吉姆賣掉了祖傳的珍貴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她心儀已久的、昂貴的梳子。尷尬的,是錶鏈沒有了與之相配的金錶,梳子也沒有了那一頭秀髮。

  顧曉軍先生《愛的驚喜》,寫的是一對戀人——台灣男生小A和大陸富家女孩小B,由於愛戀,兩人都想給對方製造驚喜,也都相互瞞著對方,彼此幾乎同時分別從波士頓和南京搭乘航班出發、飛向對方;如是,兩人在空中「擦肩而過」……也因此,出現了尷尬——他倆,竟只是相互完成了地理位置的交換,沒有能見到面,更沒有能實現相聚及生活在一起的初衷。

  顧先生的《顧曉軍小說【五】》的副題,是「玩殘歐·亨利」;他在完成「小說【五】」的創作中,同時寫了大量的「玩殘」的分析文章。那麼,顧先生究竟有沒有「玩殘歐·亨利」呢?我以為,是「玩殘」了的。以下,我試著就《愛的驚喜》與《麥琪的禮物》,作幾個方面的比較。

  第一,扣題。其一,「愛的驚喜」是男女主人公的過往:如在相戀周年的約會時,小B給小A的「愛的驚喜」,是打造了一場與煙花的約會;而在相知相戀兩周年時,小A給小B的「愛的驚喜」,則是一次跨大洋的鮮花的寄語——「攜滿天星辰贈你,覺星辰滿天也不及你……」。他倆,就是這樣在相知相戀的過程中,一直都相互製造與接受對方的令人難忘的驚喜。

  其二,「愛的驚喜」,同時又是這篇小說的結構與結局,可謂渾然天成。有興趣的朋友,購書一讀便知。

  而《麥琪的禮物》,則缺少《愛的驚喜》這樣的感覺——相愛的年輕夫婦,互贈禮物在情理之中;然,以「自殘」的方式來饋贈、與「成全」對方,實在是既不算合理,也讓人覺得男女雙方都似乎缺少了點人格的魅力。尤其,是賣掉祖傳的金錶以媚對方,就不僅是不合理,還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再,《麥琪的禮物》也不扣題。標題中的「麥琪」,在小說中首次出現時已是臨近結尾,不僅突兀,也讓那大段的文字顯得過於拖沓,無勝於有,如「在這兒,我已經笨拙地給你們介紹了住公寓套間的兩個傻孩子不足為奇的平淡故事……」、「由於他們是聰明人,毫無疑問,他們的禮物也是聰明的禮物,如果碰上兩樣東西完全一樣,可能還具有交換的權利……」等。實在是失去了點到為止、恰到好處的分寸感。且,既然總是說「聰明」,怎麼又把互贈禮物這事、辦成了樁「蠢事」呢?

  第二,情節發展。顧先生在《愛的驚喜》中通過往複交替地描寫男女主人公在乘坐飛機不同時段的所思所想,很自然地用一方的感受、領悟和心理活動,巧妙地交待另一方的性格、情感、習慣、風格、行為方式與思想變化等。在每一次的「飛機在白雲之上飛……」的不同變化與往複交錯中營造小說氛圍、推進情節發展;雖寥寥數字,卻讓讀者體會到男女主人公越來越急迫的心情,也為最後的反轉做足充分的鋪墊。

  這樣的寫法,不僅是循序漸進地刻畫出了兩個人物;同時,也像是讓這兩個人物在讀者面前互「照鏡子」。如是,兩個人物及雙方的心理變化與心路歷程等等,便表現得淋漓盡致。

  與《愛的驚喜》相比,歐·亨利在《麥琪的禮物》中,在對德拉這個人物的外貌、穿著、勤儉的生活習慣、神情神態、動作、心理路程、思想變化等上,倒是著墨不少;然而,對吉姆為何賣掉祖傳的金錶、又是如何下這樣的決心等,卻沒有絲毫的交代……這,不僅有兩個人物的比重失衡之嫌,至少是讓讀者覺得賣掉祖傳的金錶實在沒有道理。

  第三,作品細節打磨。《愛的驚喜》層次分明,沒有一個多餘的字,且非常抒情、優美。僅摘兩小節共賞——

  「哦,滿天星!無數小花、精緻地開成愛與問候,粉色的祝福、自彼岸來,少女在大洋的那一邊、將傾心寄予花語:攜滿天星辰贈你,覺星辰滿天也不及你……」

  「那松蓬蓬的一捧,哪是花,不分明是——純凈、致遠、低調的浪漫?那玲瓏瓏的數百朵,哪是星,不分明是——溫馨、婉約、清恬的淡雅?」

  實在是太美了。而反觀《麥琪的禮物》,至少有兩處是明顯的畫蛇添足:一處,是在德拉拿到賣頭髮的錢、形容她為吉姆挑選禮物愉快心情時,有「接著而至的兩個小時猶如長了翅膀,愉快地飛掠而過」。然,之後又加了句「請不用理會這胡謅的比喻」,作者實在是不該參與進來。另一處,則是在「麥琪帶來了寶貴的禮物,但就是缺少了那件東西」;在這之後,竟又添了句「這句晦澀的話,下文將有所交待」,我真不知道作者為何總要這麼給讀者添堵,這不僅是破壞讀者閱讀中的參與感,也是把讀者都當成無法理解這小說的傻子。

  歐·亨利,特別擅長寫反轉類的小說。尤其是顧曉軍先生把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和《愛的犧牲》評價為雙向反轉小說的始祖,且一百多年仍後無來者。然,我以為,顧曉軍先生自己就已超越了歐·亨利。尤其是顧先生的《愛的驚喜》,真的是實實在在地超越了歐·亨利的《麥琪的禮物》。這,也許就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吧?而這,更或許是顧先生為何要「大言不愧」地說「玩殘歐·亨利」的所在。

 

              勞力 2022-5-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3-12-1 23: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