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恐俄軍嘩變在即
——隨筆·四千六百五十八
今見烏軍的戰報說,在日前的赫爾松反攻戰中,空襲了俄第八軍團軍指揮所,軍團指揮官莫爾德維喬夫(Andriy Mordvichov)中將被炸死,另有多名將軍也可能喪生。
如屬實,中將指揮官莫爾德維喬夫,當是這次俄烏戰爭中戰損的最高將領了。而此前,已有俄軍指揮官沙耶夫(Magomed Tushayev)、格拉西莫夫(Vitaly Gerasimov)、科列斯尼科夫(Andrey Kolesnikov)、蘇霍維茨基(Andrey Sukhovetsky)與米季耶夫(Oleg Mityaev)5位少將先後戰損。
據烏軍最新統計,截至19日上午6點整,俄軍約已陣亡14400人,466輛戰車、1470輛裝甲車、213個火炮系統、72輛多管火箭車、44組防空系統、95架軍機、115架直升機、914輛各式車輛、3艘艦艇、60輛油罐車、17架無人機和11個特殊設備等被摧毀。
其實,雖裝甲車、火炮系統及軍機、直升機等器材戰損,也很難一時得到補充,但、畢竟不是人。那14400人陣亡,太可怕。
你想,這陣亡的,有14400人;那負傷的呢?被俘的呢?就算烏軍的統計,有重複的、有水分,那陣亡的、負傷的、被俘的……或許還有失蹤的、逃跑的(這些在戰時均屬常態),都加起來,總得有一萬五千左右了吧?
這次俄軍動員20萬軍人參加戰前演習,就算普京留5萬作總預備隊,只投入了15萬俄軍進入烏克蘭,那不也已戰損了百分之十?
戰損百分之十,絕不是小數目。許,有朋友會說,我們經常在電影上看到,戰至最後一個人。
我說,第一這不是電影,而是真正的打仗;第二,打到別人家裡去的,與在家裡抵抗的是兩回事;第三,再說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俄軍不是沒政委了嗎?他們的身後,是督戰隊。
督戰隊,自然也管點兒用;然,督戰隊本身不就是用來對付逃兵與嘩變的嗎?
因此,我是十分擔心俄軍嘩變在即了。如果有一支部隊嘩變,規格也不用太高,比如說營級,或者是連級,甚至是排級,那也會有連帶效應。君不見,淮海戰場上的廖運周,還有張克俠和何基灃?
這,可都是帶槍的人。
自然,即便俄軍嘩變,也沒人敢帶著隊伍打回去、對付普京;即使是有整個軍團嘩變,量他們也不敢打回去。
然,要是真的有部隊在戰場上嘩變,那可就真的是普京的末日了,即便他在國內、再咋搞啥「社會清洗」,也沒用。真的,沒有用了。
顧曉軍 202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