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聽新聞說現在的美國就業市場是如何的好,失業救濟申領人歷史最低,但是無數的工廠因為成本的因素遷移,導致大批藍領工人的失業,這之間的矛盾讓人困惑直到聽到一個名詞叫結構性失業。一邊是招聘方找不到合適的人一邊是想找工作的人不能勝任空出的職位,這之間的gap 只有通過職業再教育去填補。即使有非常便捷的社區大學提供非常accessible program, 對於這些藍領工人來說失去工作就馬上進入survive 模式,不要說再教育,連容身之所都是問題,看著這些在城市motel, 停車場和帳篷為家的人群,how come they got end up like this? 從年輕的母親25歲到40s 的建築工人,家庭的共性就是至少3個孩子以上,平時的工資剛剛夠支付賬單,沒有工資將screw up everything!聯想到Scott 如果他沒有返回學校獲得certificate, 終有一天當工廠關閉的時候也只能被人擺布的份。
這個越來越富有的時代對窮人卻越來越苛刻, 為了不讓僱員獲得因全職工作而帶來的保險福利,可以將工作時間切割成幾個,只雇傭parttime 工人,而窮人只能是take it or leave it. 留給窮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recession 已經發生了,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保持身體健康同時學會用最小的花費獲得最大的快樂!
信仰是快樂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