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川普政策給北京機遇

作者:國華B  於 2025-5-20 05: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中共領袖習近平2018年指出,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概念自此成為北京地緣政治世界觀的核心(下圖 the japantimes)。北京認為世界正發生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政治重新調整的巨變,推動力是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和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技術突破不斷加速,美國和歐洲國內政治局勢動蕩加劇,經濟明顯向亞太地區轉移,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自身的快速發展推動的。如今,世事的發展似乎在印證習近平2018年所發願景的準確性:川普政府發動與主要經濟夥伴的貿易戰;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俄烏衝突仍在持續;跨大西洋聯盟正面臨壓力,等等。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和其他新興技術的發展有可能以前所未有且不可逆轉的方式顛覆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權力結構。


在動蕩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下,北京能否順勢推進其與美國和歐洲的利益交融,抑或在全球不確定性中失去自身的優勢。也就是說,習近平這時可以通過和川普之間的「大妥協」來穩定中美關係,緩解中美在貿易和軍事問題上的緊張局勢。但是,中美雙方之間存在著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這種相互間的猜疑意味著,兩國間的「大妥協」極難達成,中美相互競爭更可能演變為大國之間的激烈競爭。川普的態度正削弱跨大西洋的傳統凝聚力,俄烏和平談判的前景為該地區更大穩定提供了可能性,北京從這些事態的發展中看到了在歐洲修復關係的新機會。然而,歐洲領導人對中國積極修復關係的恣態卻三心二意。如果烏克蘭和平談判破裂俄烏間爆發新的衝突,北京依然得在其歐洲經濟雄心和與普京總統領導下的俄羅斯結盟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因此,北京的外交策略可能小心謹慎,但中國大陸與西方間存在的一些根本性差異決定了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的不信任,北京因而難以在美中和中歐關係中獲得持久的戰略利益。中國反而最有可能從美國撤退中獲益的地區是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蘭德公司中國研究專家布蘭切特日前發文分析川普總統的「騷操作」可能提供給中國大陸的外交機會。主要內容如下。

川普能否與習成交? 

川普及其團隊發出的信號混雜且往往相互矛盾,因而預測川普2.0政府與北京的關係走向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情。川普內閣中有國安顧問沃爾茲(現已改任駐聯合國大使)和國務卿盧比奧等知名人物,如果川普總統讓沃爾茲/盧比奧獨立做出決策的話,他們可能會採取更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和增加對中國企業的投資限制等措施,強化與中國的競爭,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半導體等敏感領域(下圖 Medium)。在加入政府之前,這些官員支持增加國防開支、加強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以及與合作夥伴和盟友合作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一些政府官員還支持美國加大對台灣的外交和軍事支持,有些人可能傾向於通過強調新疆和香港的侵犯人權行為以及中共黨的國內治理缺陷來對中國共產黨施加政治壓力。實際上,他們主張延續川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後半期盛行的高度競爭方式。


而川普本人對中國的看法則更加奇葩。2024年競選期間,他呼籲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60%的關稅,上任后,他已對中國商品徵收了總計20%的關稅,在4月初全面貿易審查結束后,還進一步加征34%的關稅。川普政府公布了雄心勃勃的 「美國優先投資政策」,該政策將縮減中國對美投資和美國對華投資。那邊廂,川普卻也大肆宣揚他與習近平的私人關係,他在1月20日就職典禮后不久即表示:「我非常喜歡習近平主席。我一直都很喜歡他。」而且川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指示司法部不要執行一項禁止社交媒體應用TikTok在美國的法律,直到其中國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將其出售給美國實體。他還表示歡迎更多中國對美投資 - 唯一公開發表此立場的川普2.0政府民選官員。

川普不僅「非常喜歡習近平主席」,還聲稱他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與習近平會面(下圖 The Australian)。如果川普真如他說的那樣與習會面,美、中之間有可能達成一項大交易 - 大幅削減甚至停止美國關稅、放鬆美國對先進技術的出口管制以及擴大中國對美國關鍵行業的投資。這項大交易將大大緩解北京面臨的經濟困難、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增強雙邊穩定。考慮到川普此前曾指責台灣「偷走」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將台灣比作一支筆尖,以及不願捲入外國糾紛,如果他拿台灣與習近平做交易都不會令人意外。在商人眼睛里,沒有什麼不能交易,只要有利可圖。作為唯一超級大國的總統,川普深諳治國之道 -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北京看來,川普渴望改善與普京的關係、他對美國傳統盟友的敵意以及他對貿易戰對國內政治影響的明顯漠視表明,與前幾任領導人相比,他不受美國外交政策傳統界限的束縛,是一個可以進行交易的人。


儘管川普的交易性和反覆無常的做法為北京提供了短期戰術機會,但川普簽署的任何協議本質上都是不穩定的。首先在中國大陸方面,川普為協議開出的交易條件可能讓北京無法履行。如果川普在重新平衡貿易、減少大陸工業補貼或重新估價人民幣等方面提出極端的經濟要求,北京將很難履行這些承諾,即使它同意了。在美國方面,川普不可預測的政策轉變、反覆無常的談判風格和不確定的國內政治地位意味著任何達成的協議都可能在實施之前就破裂。川普1.0政府與中國大陸達成的交易可為前車之鑒。北京官員最初低估了川普加劇經濟緊張局勢的意願,認為他的威脅只是競選花言巧語。隨後,當川普於2019年底對大陸商品徵收關稅時,北京方面不得不做出回應,最終在2020年初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做出了有限的讓步。然而,但即使是這些微不足道的讓步,也因新冠疫情的爆發而化為烏有,因為川普將疫情歸咎於中國大陸,並允許其下屬對北京採取咄咄逼人的政策。

此外,如果北京未能與川普就貿易和關稅問題達成協議,那麼中美關係緩和的前景可能就此終結,因為北京將沒有機會將注意力轉向其他問題。如果短期內無法達成協議,川普政府中的對華鷹派可能會有機會對北京施加壓力,從而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更廣泛的技術出口限制、加強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及對台灣的外交支持。

北京與歐洲和全球南方關係 

北京與歐洲和解的前景同樣有限,儘管下行風險較小(下圖 MERICS)。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對俄羅斯的持續支持,以及多年來在政治、外交和經濟方面對歐洲國家表現出的咄咄逼人,已經削弱了其在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的態勢。歐盟批評北京通過出口技術和幫助維持俄羅斯經濟,減輕西方制裁的力度,增強了莫斯科在侵烏戰場上能力。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和防務磋商加劇了歐洲對東歐長期安全威脅的擔憂。甚至一些曾將中國大陸視為關鍵市場的歐洲企業也開始重新評估其在華投資的範圍和規模。川普與歐洲的爭端,加上烏克蘭問題可能得到解決,無疑為北京提供了修復與歐洲關係的短暫窗口。儘管北京並未參與川普政府與普京和基輔的談判,但中國大陸正在探索在俄烏達成停火協議后參與重建的機會。中國大陸在與俄羅斯緊密的夥伴關係基礎上,也設法維持了與烏克蘭的關係。而烏克蘭則謹慎地管理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外交關係,希望北京最終能利用其影響力阻止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更激進的行動。


維持對華關係對戰後的烏克蘭可能尤其難能可貴。根據歐盟委員會、烏克蘭政府、聯合國和世界銀行估計,戰後烏克蘭重建將耗資超過5000億美元。只有中國大陸和極少數國家有能力支持烏克蘭戰後發展。「一帶一路」的記錄表明,北京擁有一套完善的國企、私企和銀行貸款工具包,可以為受援國帶來融資、運營能力、人員和技術。北京也樂意扮演這一助人為樂的援助國角色,因為烏克蘭重建所涉及的風險相對有限,且援烏也有助於北京推進在歐洲的經濟、技術和戰略利益。事實上,基輔已經向北京尋求這種幫助。去年,就有一個烏克蘭公司代表團訪問北京,要求「中國公司更積極地參與幫助烏克蘭,特別是在發展貿易和投資關係方面」。如果俄烏達成和平協議,預計會有更多烏克蘭代表團訪華談烏克蘭重建。

當然,參與烏克蘭重建工作本身不會修復中國大陸與歐洲的關係,但會消除中歐間的一個重大緊張源頭。在川普的美國與歐洲國家間的跨大西洋聯盟出現齟齬之際,大陸外交官在歐洲大陸各地宣傳北京是一個可靠的替代夥伴,強調穩定的經濟合作機會,並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不靠譜言行。雖然目前中歐間的這種接觸主要仍停留口頭上,它(中歐接觸)實際上是在為未來雙方更深入的經濟和外交舉措奠定基礎。烏克蘭戰爭的結束可能使中國能夠推進長期停滯的目標,如重啟重要的歐盟 - 中國投資協議《綜合投資協定》的談判。

然而,歐洲不大可能徹底改變對華政策,除非北京在更大程度上改變其行為方式,如解決中國大陸的工業產能過剩問題,以及與莫斯科保持距離。由於國內經濟增長放緩、消費支出低迷以及干預主義和意識形態化的黨領導一切,中國市場不再具有過去那樣的吸引力。北京現在與歐洲經濟體,尤其是德國,競爭激烈。歐洲並不指望川普對俄羅斯的示好會拆散莫斯科和北京的友好關係,而且明白中國大陸仍將是俄羅斯國家能力的「決定性推動者」,正如北約去年的一份聲明所描述的那樣。除非北京徹底改革這些不受歐洲待見的政策(它似乎不願意或無法做到這一點),否則北京不可能在發展與歐洲的關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如果烏克蘭的持久和平難以實現,甚至暴力升級,那麼中歐關係也可能惡化。俄烏衝突加劇將迫使北京做出選擇:要麼疏遠俄羅斯這個關鍵的合作夥伴;要麼公開增加對莫斯科的軍事和經濟支持,讓歐盟清楚地看到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在俄侵烏戰爭一事上合作。其後果就是,北京在整個歐洲大陸的外交迴旋餘地將受到嚴重限制。歸根結底,北京在與美國和歐洲的關係中所能希望實現的最好結果可能是限制當前混亂局面給中美和中歐關係帶來的巨大下行風險。但北京更有能力在與美、歐以外的其他國家關係方面取得進展。川普政府非常規且不可預測的外交政策,正給北京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國的亞洲國家中創造機會(下圖 Atlantic Council/Prospect Foundation/Americas QUARTERLY)。美國在這些地區的長期盟友和合作夥伴可能不會完全轉向北京,但川普的行動,包括突然退出國際協議、搖擺不定的安全承諾和反覆無常的經濟政策,迫使許多國家重新考慮對華盛頓的依賴。正是在各國對沖美國可能出現的收縮之際,北京已準備好展現自己為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習近平在歐洲和美國看到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可能尚未為北京提供重新構建中美和中歐間關係的機會,但全球其他地區的情況可能會大不相同 - 中國有可能會看到全球南方國家紛紛到北京朝拜。



* 裘德·布蘭切特 (Jude Blanchette) 現為蘭德公司中國研究傑出唐氏主席(Distinguished Tang Chair in China Research)兼蘭德公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參考資料 

Blanchette, J. (2025). China Sees Opportunity in Trump』s Upheaval.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china-sees-opportunity-trumps-upheava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0 05: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