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的印巴空戰, 可能是1982年貝卡谷地空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空戰。巴基斯坦方面正式宣布,擊落了3架「陣風」,另有一架蘇-30MKI和一架米格-29、一架「蒼鷺」無人機。巴方使用的導彈是霹靂-15(PL-15E),這可能是從殲-10C或梟龍 Block 3型戰機上發射,這也是中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首次用於實戰。
這是中國先進軍事技術第一次打敗西方先進軍事技術,意義非同尋常,堪稱是鴉片戰爭以來的歷史性時刻,因而導致中國軍工股票大漲。難怪海內外的華人軍迷如此興奮。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一家歡喜一家愁,不管老印如何喪事當喜事辦,這次他們現多大眼,他們自己清楚。難怪他們軍方對公開對中國叫號。中國也不示弱,5月11日,民政部在其官網於發布了「增補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第五批)的公告」,正式對藏南地區境內27個地區進行更名。公告列出了這些地區改名后的漢字名稱、藏文名稱、漢語拼音,以及地名類別、所屬政區、經緯度和高清地圖。
中印是一對老冤家,彼此的仇恨和利益衝突,非一日之功,隨時都可再起波瀾。
印度其實有一軟肋,那就是它的東北七邦。
在印度的東北部,除去偽「阿魯納恰爾邦」(中華人民共和國藏南地區)外, 有錫金邦、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幫和特里普拉邦等七個邦。整個地區面積佔印度實際控制面積的8%,佔總人口的3.7%。東北七邦在人種、語言、文化等方面都與印度本土部分有著顯著區別,古代從未與印度本土統一,直到英國殖民時期才被併入印度,因此他們對國家的認同率較低。印度東北部地區目前仍存在嚴重的分離主義傾向。
也就是說,在印度東北七邦內有相當多的親中人士(請看下面內容)。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印度有此軟肋,下次中印之戰,還是難逃敗局。
在正式開始這個貼子以前,先請朋友們看一段視頻。
https://youtu.be/H-sDgXjpjnU
看完視頻后,不知朋友們是否發現這首歌雖然聽不懂,但是非常好聽。不僅如此,視頻里的背景非常優美,姑娘也非常漂亮。
另外,我在網上找了幾張當地人的照片。
如果我說這些人是印度人,您肯定不信。不過我告訴您,她們確確實實是印度人,來自印度東北七邦之一的
– 那加蘭邦,她們的民族是娜迦(納迦)族。
今天出場的這位女孩,網名叫「懶女孩」,來自那加蘭邦的司由米(Sümi)部落。上面這個音樂視頻就是由她推薦。她的言論同樣來自本人的油管頻道內,中文短視頻「印度的華夏後人之邦 – 曼尼普爾」下的留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位「懶女孩」與其他來自東北印度的網友不同,她中文極好,水平超過了不少海二代。以至於一開始我以為她是中國人,移居或旅遊到了那加蘭邦。後來發現,後來者是對這塊土地不會有那樣的情懷,講不出那樣的話。再后,在她貼子的字裡行間發現,她中文雖好,但在遣詞造句方面與我們還是不同,露出了一些馬腳。我們的文化真的很厲害,它紮根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我第一次看到「懶女孩」的留言,是評論曼尼普爾人的,好像她不太喜歡曼尼普爾人。
在我對她的留言表示感謝后,她的回應是:
不久,她提了如下一個尖銳問題:
我的回應是:
緊接著,她談到了印度國內的宣傳及新疆問題。還問我對那加蘭邦叛亂及與政府和平談判的看法。
由於我覺得她是否是印度東北人存疑,問她:是否生活在東北印度?她的回答是;
我問她是否是華人,為何中文這麼好?她的回答是:
我告訴她,我對印度東北七邦很感興趣,也寫過一些文章。她回應道到:
我告訴她,我對她們邦、種族、部落的歷史、文化、日常生活很感興趣,如果有時間講講您們的故事,有視頻或相片更好。她回應到:
我又問她,她們的種族和部落是否與曼尼普爾北部的納迦族相同?曼尼普爾的納迦族是否與她上次提到的曼尼普爾人不同,更認同東亞文化?
我對她表示感謝后,她對中國作出了以下評價:
她提到的那首歌是周璇的「夜上海」。通過以上談話,我對印度內部的民族矛盾,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對中國文化具有的潛在影響力,也有了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