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誰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真正發起人,鄧還是華?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4-8-13 20: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名人|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9評論

關鍵詞:改革開放, 發起人

鄧小平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快到了,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三起三落的個人經歷及他的事業、成就。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成就有目共睹,國家經濟從瀕臨崩潰的邊緣,到全球GDP第二,恐怕連最反華的人也不能否認。

 

但如果問,這一改變中國,甚至世界命運的發起人是誰?恐怕有人會認為,這個問題純屬多餘,因為老人家的塑像至今仍矗立在深圳。前幾年有一首歌很流行,叫「春天的故事」,歌中唱到:

 


1979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

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 中國 啊 中國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事情果真如此嗎?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前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華國鋒。

 

提起華國鋒,對不少人來說,是熟悉或陌生。熟悉是指上了一些年紀的人,不但熟悉,而且如雷貫耳;陌生,是指年輕人,因為現在華的名字極少出現在官方媒體中。

 

對華的好感由來已久,揮之不去,原因多重。從個人來講,在他的任期內,家庭出身不再是個問題,不少人獲得了與他人平等的權力,有機會讀大學、參軍,從而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從國家層面,懷仁堂事變改變了中國,能有此膽量的人實在太少;華的家風不錯,其當政時,其子女高考照樣落榜;其後也沒傳齣兒女因他發大財的消息。

 


1.華國鋒其人

 

1921216,華國鋒出生於山西省交城縣一個製革工人家庭,原名蘇鑄,字成九。

 

1938年,投身抗日戰爭,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國鋒即取意於中華抗日救國先鋒隊1940年,任交城縣各屆抗日聯合會主任,後任中共交城縣委書記。

 

1949年以後,在湖南湘潭任縣委書記、地委專員等職務。19677月~19711月,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廣州軍區政治委員等職。1975年,任國務院副總理。

19762月~19764月,任國務院代總理。19764月~19809月,任國務院總理。197610月~19816月,任中共中央主席。197610月~19816月,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19816月~198210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198210月~200211月,中共中央委員。

 

200882012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2.華國鋒評價

 

繼毛之後,華國鋒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任期四年零八個月:197610月至19816月;作為權力核心實際主政,卻只有兩年零三個月:197610月至197812月。

 

1980年以來,官方對華國鋒主政兩年的評價儘管有貶有褒,卻貶多於褒。最權威的結論,可用「一正四負」來概括。

 

「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中有功,以後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負」:一是「推行和遲遲不改正『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壓制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二是「拖延和阻撓恢復老幹部工作和平反歷史上冤假錯案的進程」;三是「在繼續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製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四是「對經濟工作中的求成過急和其他一些『左』傾政策的繼續,也負有責任」。

 

近年來,官方對華的評價有所鬆動,稱其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奉獻了畢生精力。2021220日,還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紀念華國鋒誕辰100周年座談會。

 

3.華國鋒與改革、對外開放

 

粉碎「四人幫」之後,華國鋒最早提到「改革」,是19775月公開發表的一篇文章。文稱:「在社會主義社會裡,生產力的發展也必然會使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上的不完善的地方暴露出來,喚起人們去加以改革。」

     

在借鑒和學習外國經驗問題上,華國鋒不是一個保守的領導人。1975年他任國務院副總理分管科技工作時,就曾感嘆「科技人員不敢看外國書,思想有顧慮」。1977年初,項南(時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黨的核心小組成員兼農機局局長)向他彙報考察美國農業機械化的情況。項南一邊彙報,一邊放映拍攝的紀錄片,華對美國農業生產的發達和農業機械化的先進程度感到驚詫。一個人種1600多畝地、一年生產150萬斤糧食的事實尤其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華國鋒認為:「我們搞四個現代化,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同時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要學習外國,就得出去考察了解……出去考察一下,看來很需要,可以解放思想,看看國外有什麼好東西,看看資本主義的弱點,聯繫自己作為借鑒。」

 

1977716,十屆三中全會開幕。17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出今後8年引進新技術和成套設備的規劃,除抓緊完成四十三億引進項目外,再進口一批成套設備,共需65億美元。中央政治局原則批准了這個規劃。華國鋒說:決心下定了,要干,出點毛病難免,但要出得少點,搞得好點,精心籌劃,現在原則批准,要抓緊科學技術。

 

華在視察中、在題詞中,反覆強調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還帶頭就經濟建設問題頻頻接見外賓。如197742日下午,會見了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土光敏夫和以他為團長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訪華代表團全體成員和隨行人員。

 

華國鋒接見日本客人與寶鋼建設有關。因為寶鋼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引進的最大一個項目,他很重視。

 

19779161014日,冶金部副部長葉志強率團去日本考察一個月,發現經過十年文革,中國冶金技術水平和日本的差距不是縮小而是拉大了,至少差20年。1977119日,冶金部向政治局彙報鋼鐵工業長遠規劃:今後3年在上海搶建一個現代化的、年產500萬噸生鐵的大型鍊鋼基地,全套設備從國外引進。1978311日,華國鋒批發國務院同意了這個報告,決定從日本引進成套設備,在上海寶山新建鋼鐵廠。建設規模為年產鋼、鐵各600萬噸,整個工程投資為214億元,其中,外匯4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44億元,國內投資70億元。

 

197822535日,在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華國鋒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時期的總任務,是在20世紀末把我國建設成為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313日,華國鋒在國務院會議上說:應該看到,我國科學技術落後,科學技術要搞上去,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學習外國的好經驗,非常重要。從我們自己現在的基礎上,慢慢走,也可以,但把外國的東西拿進來,再研究發展,就來得快。現在提出的這個規劃很重要,要先把今年60億美元的引進方案定下來。可以利用銀行的外匯存款,這個方針已經定了。這是正常的銀行業務來往,既然人家存了款,為什麼不能用呢?

 

419,政治局聽取國家計委等五個部門關於《今後八年發展對外貿易、增加外匯收入的規劃要點》的彙報。《規劃要點》提出了到1985年累計外匯收入1050億美元,其中引進新技術和進口成套設各200億美元(用國家貿易外匯支付150億美元,利用銀行外匯存款50億美元)。華國鋒說:西德(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日本戰敗后,10多年就上去了,要研究他們的經驗。

 

711,在國務院務虛會上,聽取國家計委副主任李人俊關於擴大新技術引進的初步設想后,華國鋒進一步提出:思想再解放一點,膽子再大一點,辦法再多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基於這樣的思想,19783月起國務院派出四個考察團到海外考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39410日,以中聯部副部長李一氓為團長、社科院副院長於光遠和中聯部副部長喬石為副團長的中共黨的工作者代表團對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進行了為期三周的考察訪問,重點是南斯拉夫。328日到422日,以上海市委書記、國家計委副主任林乎加為團長的中國經濟代表團到日本考察。410日到56日,段云為組長、房維中為副組長的計委、外貿部港澳經濟貿易考察組赴港澳考察。52日到66日,國務院副總理谷牧率領的中國政府經濟代表團赴西歐五國法國、西德、瑞士、比利時、丹麥考察。

 

這四個代表團為改革開放起到偵察兵的作用。

 

段雲率考察組赴港澳考察回京后,大體理出幾條建議:設想將寶安、珠海建設成兩個出口基地,變成生產基地、加工基地,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訂貨、補償貿易;建設一支競爭加強的遠洋船隊;建一個集裝箱碼頭;發展旅遊業。如何落實?提出在寶安和珠海劃出一塊地方,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簡政放權,給地方一點權力,財政支持,稅收政策調整一下,進出放寬限制,吃點偏飯,爭取3年至5年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對外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和旅遊業。儘快把經濟搞上去,為全國做個榜樣,把整個國民經濟搞上去。

 

段雲等起草了計委文件《港澳經濟考察報告》。 段雲等的報告應是特區建設的發端,是1978年,不是1979年。余秋里當天簽發。531日呈報黨中央、國務院。

 

接到港澳經濟考察報告后,華國鋒高度重視,先後於61日、3日,和國務院領導一起聽取了段雲等人的彙報。同意段雲和廣東省委提出的搞農副產品出口基地,主要出口中國香港、澳門和日本。

 

197881491日,華國鋒對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伊朗進行了訪問。這是繼毛1957年訪問蘇聯后,中共最高領導人的第一次出國訪問,將出國考察、開放推向高潮。1978年有12位副總理、副委員長以上領導人先後20次訪問了51個國家。據當時的國務院港澳辦公室統計,僅從19781月至11月底,經香港出國和赴港考察的人員就達529批,共3213人,其中專程赴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

 

關於改革開放起源的歷史敘述,很少提到華國鋒,似乎華與改革開放無緣甚至是對立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有些歷史問題,要隔一段時間再看,可能更清楚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4-8-13 23:18
還不如直接說毛主席是改革開放的急先鋒, 鼻祖, 還是他先與尼克松握的手. 華的這些話差不多毛都說過. 比如向外國學習先進技術, 不然哪來的兩彈一星呢.

簡單的說就是啥好用的東西都想學, 最不學西方的憲政民主法治制度(包括喜歡並想學而學不了, 改不了, 太麻煩, 太難了和不喜歡, 不想學, 感覺自己的'民主專政'制度更好), 學了就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搞, 掃, 打, 除...其它的愛咋說咋說, 今天以這個集權者反對那個權力者的兩個凡是, 明天翻個面就行了. 評論正與負的 reference frame 在哪裡嘛.

趙大夫繼續辛苦...
回復 浮平 2024-8-14 00:15
趙大夫的政治術語應用中也可能有點邏輯問題 ---- 您說 [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成就有目共睹,國家經濟從瀕臨崩潰的邊緣,到全球GDP第二,恐怕連最反華的人也不能否認。]

'反華'一詞屬於政治術語, 官方語氣, 但實際上更指的是 anti-Chinese, racism 涵義. 而 racism 不太會關注 GDP 這些宏觀經濟數據, 即使 GDP 不是第二, 甚至很低也一樣的會因為某些原因和文化差異反華.

關注 GDP 的人們(包括政治家, 外國人和華人)並非都 anti-Chinese, 而是更多的批評和反對專政制度, 某些集權者或者政策, 或者去細緻分析 GDP 的組成部分, 變化因素等等.
回復 rfw1972 2024-8-14 05:15
同一個帖子反覆發有意思么
回復 七把叉Archie 2024-8-14 05:44
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一直到包子鋪開張,不是問題的說法變成問題。鄧小平是個異類,仔細回憶一下,鄧從未搞過個人崇拜,沒照過標準相。就在他大權掌握主事階段,私下場合發發牢騷,說句鄧的壞話,不算什麼。是鄧讓中國人翻天覆地,思想徹底現代化。這是事實,華國鋒兩個凡是,他只會因循守舊,蕭規曹隨。大夫也是應景的話語,寫文章有收入吧。
回復 浮平 2024-8-14 06:35
七把叉Archie: 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一直到包子鋪開張,不是問題的說法變成問題。鄧小平是個異類,仔細回憶一下,鄧從未搞過個人崇拜,沒照過標準相。就在他大權掌握主事階段,
習總太辛苦了, 哲學博士既要又要二次轉型不容易啊, 可能累病了: 既想找凝聚力, 又想避免個人崇拜的負面效應; 既欣賞毛思想毛威信, 又不喜歡毛錯誤 (文革, 大飢荒等), 所以找個中間宿主 ---- 華主席 ( 可以消弱鄧氏改革開放韜光養晦, 依靠外國的影響, 強調民族凝聚, 愛國情懷, 自力更生, 獨立自主這些層面) . 老百姓多半搞不清楚他是誰?

趙大夫可以起到承上啟下, 內外橋樑的作用, 也是新時代的老革命家.   
回復 Wuming123 2024-8-14 07:51
華國鋒是個老實人!放出來鄧黑貓,結果是被鄧黑貓以莫須有的「洋冒進」罪名一腳踢開!當年說的洋冒進,就是華國鋒批准了100億的寶鋼工程。後來寶鋼成了鋼鐵工業起飛的龍頭;其實鄧黑貓也糟踐了100多億,就是被李政道忽悠的"北京電子對撞機"!當年赤貧的中國糟踏了100多億,雞巴毛也沒有撞出一根!
回復 浮平 2024-8-14 08:44
Wuming123: 華國鋒是個老實人!放出來鄧黑貓,結果是被鄧黑貓以莫須有的「洋冒進」罪名一腳踢開!當年說的洋冒進,就是華國鋒批准了100億的寶鋼工程。後來寶鋼成了鋼鐵工業起飛的龍頭;其實鄧黑貓也糟踐了100多億,就是被李政道忽悠的"北京電子對撞機"!當年赤貧的中國糟踏了100多億,雞巴毛也沒有撞出一根!
你以為科技發明原創成果一撞就能撞出一堆金山銀山, 到月亮上也未必撞得出來, 也許還會先撞出滿天垃圾, 除非偷和搶別人有用的東西.

跟在權力者後面吹捧時衝鋒陷陣, 罵起來時惡毒有餘.

多養一群吹鼓手和下三濫的政治打手才是糟蹋納稅人的錢.
回復 Wuming123 2024-8-15 23:17
浮平: 你以為科技發明原創成果一撞就能撞出一堆金山銀山, 到月亮上也未必撞得出來, 也許還會先撞出滿天垃圾, 除非偷和搶別人有用的東西.

跟在權力者後面吹捧時衝鋒陷
盡扯扯淡!當年赤貧,100億是什麼概念?那是半強賣,半逼迫人們買國庫券湊起來的血汗錢!一個自己溫飽都成問題的國家,汽車都是造不好的的國家,砸錢在打水漂的「高端研究」,和當年的」鄭國渠「同出一轍!李政道就是一個禍害大陸的十足漢奸!

你們這些白痴們左一個山寨,有一個山寨,難道中國從發明輪子開始才是「堂堂正正」?落後追先進,那個不是從模仿開始?你出生就開始學你媽說話,學你媽撒謊,學你媽貪婪。。。直到你青出於藍,超越你媽!
回復 浮平 2024-8-16 00:28
Wuming123: 盡扯扯淡!當年赤貧,100億是什麼概念?那是半強賣,半逼迫人們買國庫券湊起來的血汗錢!一個自己溫飽都成問題的國家,汽車都是造不好的的國家,砸錢在打水漂
剛感動完就變了一副面孔,挺快的。   

這100億應該在決策前早點徵求您的意見,應該花在哪裡,哈?英雄無用武之地,難怪生氣,在海外華人網站起碼有個吐槽遷怒之地,可以理解。現在習總要上九天攬月, 要造人間太陽,您同意了嗎?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135369&do=blog&id=389932&page=2#comment

浮平: 羨慕死了還不趕緊買免費地皮的6個車庫,您是來考察油田的?

【Wuming123: 你想去?從休斯頓開車大概200英里,我是半夜開車,公路看著很新,但是前後不見車!中間有一Rest Area,午夜燈光打開,一個人也沒有,嚇得尿尿沒有灑完,趕緊回車上路。快到小鎮時,看見前邊白花花一片燈光,在前邊攔路,當時不是想著害怕,而是「終於看見活人了」!原來是美國的軍隊在攔檢,十幾個人,等了大半夜,就等到我一輛車。

天亮到了鎮里,開了幾個來回,把破敗的小鎮看了個遍。大早晨,就是一個Walmart和一個教堂開著門。去Walmart裡邊,很大,和正常的大小差不多,可能是剛開門,服務員是一個人,顧客也就我自己。買了個麵包充饑。信步走進教堂,因為是星期天,人很多,禮拜還沒有開始,正在募捐,準備翻修教堂。不管募捐多少,都給一小瓶「土」,據說是從耶路撒冷帶回來的。我把身上不多的零錢放在公德箱,也拿了一瓶。人們看我是個新面孔,從牧師到老頭老太太都過來問寒問暖!心理很感動,還是有人好啊!】

哦,精彩。明白了一半。考察油田還是很艱辛的,收穫不小。一是遇到軍人攔檢,職責重要;二是看到民間友善,六個車庫的物質雖有吸引力,但精神價值通過行為的影響更溫暖人心。難怪習總哲博有同感。

剛好昨天看了一段美國之音的視頻,內容相似, 不知習總是否有時間有機會看到。您可以繼續傳播正能量。 ----

【專訪阿古智子:一位愛中國卻不敢去中國的日本學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z1mZzvYz4I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6 1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