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官多,是不爭的是事實。
就拿中國過去的縣府來說,除了縣官、師爺,還有一些當差的衙役外,再無他人,估計不會超過百人,從秦始皇時代,一直到清末都是如此。
而國外也類似,本人所在市,是省府所在地,人口近百萬,而市府只是一棟4-5層的小樓,緊靠一繁華街道,既沒有廣場,也沒有大的停車場,平時市府門前和樓內冷冷清清,工作人員和外來人員都很少。其規模類似國內的街道辦事處。
而國內現在是什麼陣勢,別說縣政府,就說鄉政府也是四大班子齊全。
目前國內體制單位的編製人員主要有三類:行政編製人員,即公務員;事業編製人員,包括使用事業編製的參公人員、事業工勤人員;行政工勤人員,人數不多,且隨退隨銷,這部分人員可以忽略不計。
1.縣級層面
一個縣的公務員主要集中在黨政機關、人大政協機關、鄉鎮街道機關、工商聯機關等單位。
全部加起來,50萬人口的縣公務員人數大概在1500人。一個人口50萬規模的縣,在職在編人數保守估計不會少於7000人,如果算上吃財政飯的公益崗位人員、臨時聘用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大概率會超過10000人。
2.國家層面
目前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國內公務員數量為710萬,參公、黨群、工會、婦聯等1300萬,事業編製3100萬,編外人員800萬,退休人員2200萬,合計達到了8110萬人。
而且,這一數據還在不斷增長中,7年來,增長了近1600萬人。這增長的1600萬人,主要來自於退休人員和編外人員的增加。
財政供養8100萬人,每年財政缺口6萬億,為何公務員還要擴招?
3.《財新周刊》的最新報道
《財新周刊》是中國文史出版社主管主辦的期刊,其面向金融、經濟、產業、投資等領域的決策層和管理層,以經濟、金融、產業及其他各社會領域的新聞資訊為核心,關注改革開放,立足財經新聞,提供客觀及時的獨家報道、深度調查、權威分析。
《財新周刊》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早的一批新聞雜誌,1988年10月11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成立。創刊之初,這本雜誌以時事報道為主,它第一個報道了諸如「中國國內首例艾滋病」等新聞事件,在當時引起很大的轟動,發行量一度突破20萬份/期。 《財新周刊》 作為國內著力打造的頂尖新聞周刊,目前以時事和社會新聞報道為主,內容涉及並覆蓋國內、國際新聞的各個領域,以觀點和視角的多元化、新聞觀的獨立性和話語權威的廣泛影響力著稱。
據《財新周刊》本周一報道,過去的兩個月,各地方政府已上報建制縣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方案。目前監管部門已初步批複方案及額度,特殊再融資債券或在下半年重啟發行,額度約1.5萬億元人民幣,可能涉及12個地方債務壓力較大的省份和地區,包括天津、雲南、陝西、重慶等債務壓力較大的省份,在配額上將給予更多支持。
據估算,目前國內地方債約94萬億元,此次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1.5萬億,仍屬於杯水車薪。如何破局?
據財新了解,此次獲得特殊再融資債券額度較多的一個西南部省份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包括將公務員縮編20%。
究竟這個西南省份是誰,有人認為是貴州,然而不少行家和網友認為是雲南。接下來如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