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800里高空有了家 – 中國三名宇航員入住「天宮號空間站」有感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1-6-18 21: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事熱點|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天宮號空間站

學齡前記住的事情不太多,但有一件事,印象極深,至今難以忘懷。記得一次到父親工作的學校去玩,聽老師們在議論:美國人登上月亮啦!記得當時人們的驚奇、感慨及讚歎!

由於文革時家裡被抄,傢具、衣物、古物被砸爛或拿走;父親和兄長們鍾愛的各種書籍所剩無幾,記得只有「紅岩」、「暴風驟雨」、「把一切獻給黨」等少數幾本。在不多的幾本書中,有一本「天文學」方面的科普書,我上小學時看了無數遍。記得當年那本書曾預言,在金星和火星上有可能有生命的存在。上大學后,儘管經濟不太寬裕,自己還是訂購了「天文愛好者」之類的幾種雜誌。之後,隨著年紀的增大,對天文學的興趣有所減少,但對中國這方面的消息格外關注。

昨天早上,看新聞,當看到「神州12號」與「天宮號空間站」的「天和號」核心艙成功對接后,聶海勝等三人站在核心艙敬禮時,心中一陣激動,有一種想哭的感覺。

                               

1.中國的太空雄心

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與美蘇或美俄相比,起步較晚。2003年,才將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送入軌道。但仍然是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實現太空飛行的國家。

 

但中國一直持續加大對航天的投入。近些年,官方媒體將中國的航天夢表述成是民族復興的重要一步,大多數國人內心裡是支持這個計劃的。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政府及民眾希望用更短時間複製美國和蘇聯曾經的成就。

 

在探月方面,20191月,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馮·卡門(Von Kármán)環形山著陸,成為第一個在月球背對地球一面降落探測器的國家。

去年12月,嫦娥五號攜帶月球表面的土石樣本成功返回地球。人類上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還要追溯到1976年蘇聯月球24探測器。

 

中國的火星任務以2000多年前屈原的詩歌命名為天問。今年5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並成功釋放火星車祝融號。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成功派出探測器登陸火星的國家。

               

                                                                                祝融號登錄火星

     

                                                      位於家鄉的用於火星探測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


1971年,蘇聯的火星3曾一度是人類第一個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探測器,但僅工作了十多秒后,著陸器就永遠與地球失去了通信聯繫。在中國探測器登陸火星之前,美國的勇氣號機遇號好奇號以及毅力號火星車分別於20041月至20212月數次登陸火星表面。

 

中國同樣有用探測器對小行星和木星系進行探測的計劃。2024年左右,中國還計劃發射一台類似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望遠鏡,可與空間站對接。

2. 空間站及國際空間站

空間站是一種能長期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航天器,可供宇航員長時間居住。此前,蘇聯及其繼任者俄羅斯建造的和平號空間站(Mir)服役超過10年,是人類首個可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

 

目前除天宮號空間站外,全球正在服役的空間站僅有國際空間站 - 它由美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歐盟的航天機構合作運營。該項目累計有17個國家參與,從1993年各國提出了設想到1998年開始建造,最終在2010年整體建成,運行至今。據統計,來自19個國家的244名宇航員曾登上過該空間站。國際空間站計劃在2024年退役,但目前有望延長服役到20282030年。

實際上美俄空間站項目是在蘇聯解體以後才開始發展的。與俄羅斯合作的動機,是因為美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向俄羅斯航天機構輸血。防止這些航天工程師和科學家因為經濟窘迫而去其他國家。因為這些人去其他國家,就不是航天工程師了,就是導彈工程師了。

1993年,開始了太空梭和和平號對接的計劃。這才開始了兩國空間站實驗。199811月底,國際空間站核心艙被發射上去。這個核心艙雖然是俄羅斯建造,但實際上出資和擁有權是美國。

至於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歐洲空間局國家之所以能夠加入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中去,除了政治制度方面的因素以外,這些國家在太空領域並不是美國的強力競爭者。到目前為止,它們還沒有獨立實施載人航天的能力。而這些國家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可以大大減輕美國的經濟負擔。目前,國際空間站的建設費用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其每年的運營費用也超過了900億美元。如果都由美國來承擔這些費用,其就會面臨比較大的經濟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就要謀求眾多的、並且和它沒有太空利益衝突的國家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之中。

中國曾真誠希望參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早在2000年底,當時的中國科技部長朱麗蘭就表示,中國將在第十個五年計劃中增加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目標之一就是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20071016日(星期二)下午,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首場記者招待會,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指出,這些年,中國獨立自主地發展航天事業,確實取得了重要進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真誠地希望與美國開展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比如中國希望能夠參加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但是此後還是沒有得到美國官方的正式回應。

為了防止航天技術的擴散,保持美國在太空探索領域中的優勢,美國一直拒絕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1994年只是不讓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後來就是不允許任何含美國零件的衛星交給中國發射。20114月下旬,在國會批准通過的撥款法案中,由於沃爾夫等人的堅持,提出了沃爾夫條款增添了禁止美國同中國進行太空合作的兩條:美國宇航局和白宮科技辦公室不得使用聯邦資金同中國或中國所屬公司就太空項目進行任何方式的合作或協調禁止宇航局接待任何來自中國官方的訪問人員

3.中國空間站計劃

由於中國無法參與到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中去,只好獨立自主地進行空間站計劃。

中國在十多年前開始進行自己的空間站計劃。至目前為止,中國已將兩個空間實驗室送入太空軌道。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2016年發射的天宮二號均是試驗型的空間站,只能允許太空人在其中短時間逗留。而今年4月發射的天和號則是正式的常駐空間站天宮號的核心艙。

儘管比國際空間站要小,但中國希望這個重66噸的新模塊式空間站可以運行十年或更久。官方媒體將其形容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和太空母港

 

為了加快天宮號空間站投入運營的速度,中國計劃了一系列發射任務。429日,天和號核心艙發射升空。它長16.6米,寬4.2米,將為空間站提供動力。據報道,天和號核心艙有三個卧室和一個衛生間,並提供120多種食品。宇航員還可以使用太空跑台和自行車,進行日常鍛煉。

 

中國在529日從海南發射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該飛船攜帶了航天員生活物資、艙外航天服及空間站平台設備、推進劑等。530日,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完成了交會對接,歷時約8小時,二者隨後轉入組合體飛行階段。

 

中國媒體稱,明年中國將會再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兩個艙段;此外還將有四次貨運飛船和四次載人飛船發射。空間站計劃於2022年完成在軌建造,具備實驗能力,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

4.建造空間站的意義

由於受到地球大氣層的影響,目前在地球上能夠接收到來自宇宙的信息只有可見光和部分無線電波,而大量的電磁波已經被大氣層過濾掉了,這使研究和探索宇宙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如果在空間站上進行相關的天文研究,就可以排除這些限制。中國的空間站將來建成以後,就可以在空間站上建立專門的天文觀測設施,這些都可以進一步推動中國天文學的發展。

與其他航天器相比,空間站因為有人參與觀測,再加上空間站在太空的活動位置和多方向性,以及機動的觀察測定方法,因而可充分發揮儀器設備的作用。通過空間站,天文學家不僅能獲得宇宙射線,亞原子粒子等重要信息,了解宇宙奧秘,而且還能對影響地球環境的天文事件,如太陽耀斑、暗條爆發等做出快速反應,及時保護地球,保護在太空飛行的航天器及其成員。

空間站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是可以大力推動空間生物學的發展,其研究成果可直接促進航天醫學的發展,例如,通過多種參數來判斷重力對航天員身體的影響,可提高對人的大腦、神經、骨骼、及肌肉等方面的研究水平。

從遙遠的將來來看,空間站的建成和應用,也是向著建造太空工廠、太空發電站,進行太空旅遊,建立永久性居住區(太空城堡),向太空其他星球移民等載人航天的遠期目標接近了一步。

5. 中國航天異軍突起的啟示

前幾日,有感於清華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自己發了一個帖子,認為這將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可以預料,中國科學家在晶元的研發方面,將會取得重大突破。若干年後,美國政府將會對2018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售電子技術和通訊元件、2019年將華為、中芯國際列入制裁名單,後悔不已。從留言上看,不少朋友很不以為然,有的認為是吹牛、有的認為本人是「五毛」。實在是冤枉了,本人近十幾年來,國內的節目除了「春晚」,幾乎不看任何與政治有關的;平時喜歡中立的媒體。即使您不是華人,面對中國航天人的如此成就及對美國造成的空前壓力,能無動於衷?

無論是中國航天還是晶元,本人真的有信心;認為有一部分功勞還要歸功於美國,多虧它的防範、壓制和制裁。航天制裁的早,所以今天已經看到了巨大成效,相信不遠的將來,晶元也能笑傲江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23: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