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此身非我有
雪梨子
「長恨此身非我有」乃東坡詞《臨江仙·夜歸臨皋》中的句子,全文如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而「此身非我有」,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意涵。
嬰幼兒時,三歲前不能「免於父母之懷」,此身當然非己有!
童年,也無法很好管理自己的身體,比如一些人兒童時夜間尿床就是例子。
待到青年,身體上可以完全自我把握,瀟灑自如,可惜社會資源--包括與自己同齡靚女都被年高者掌控,年輕人身不由己被人控制、被人驅使,身為物累,心為形役。
及至壯年,部分人憑藉個人努力、家族傳承加上一點點運氣,可能掌握到一定的權力、能控制一些的資源,按理說身心皆自由了吧?未必!此時上有老下有小,做事唔敢莽動,生怕影響到父母的終老、嬌妻的安穩和子女的成長。
終於,到了年事已高,父母雙亡,兒女成才,應該算是無牽無掛,這個時候此身歸我有?非也!此時,你又「力不從心」了。如嬰幼兒時,尿不能禁,一步一遺屎矣!--廉頗老矣。

圖片來自網路
因此,東坡之「長恨此身非我有」,最妙在這個「長」字,即人生的所有時段都不自由,此身非你有!
老子有言:大患若身。
2022.02.19於漢口酒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