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潛伏》
潛伏是一部熱播的諜戰電視連續劇,質量一流,為近來少有的佳作。我也一直追看完畢。
不過以前的電影界有句名言「電影是遺憾的藝術」道出藝無止境之真諦。電視劇亦然。下面我就說說《潛伏》劇中的遺憾之處。
呂宗方被軍統查出是中共的內鬼,重慶方面派人到南京追殺,結果在呂的接頭地點將其刺殺。但余則成在呂死後可以去呂居住的旅館取回呂的遺物,其中包含重要情報--含有佛龕的照片。
這點有些疑問?重慶方面派人暗殺呂,通常要和當地的軍統站聯絡,也應該知道他的下線是勞文池(即打入汪偽的余則成)。行動人員應首先查清呂在南京的動向(包括呂的住處),為何可以找到呂的接頭地點卻不知道他匿居之處?另外,暗殺行動通常會有接應(我們在康澤陳恭澍等老特工的回憶錄中隨處可見),在呂外出之際接應人員應將其旅館的物品悉數查封,何來在風平浪靜后竟可由余則成輕易取走?不太可能的是勞文池知道呂宗方居住的旅館,反而軍統南京站的人和重慶派來刺殺呂宗方的人都不知道。
其二。話說余則成到天津,站長下令改善手下大將們的生活,由行動隊長馬奎負責後勤。馬奎幫余則成搬家的過程中說了句牢騷話:「我都快成天津的沈醉了!」
沈醉是誰?戴笠手下的一號心腹,軍統總務處少將處長。他負責軍統所有的物資、房產、設備和車輛調度,也偶爾執行一些絕密的暗殺或護衛活動—如探討撞傷宋慶齡的可能性和護衛宋美齡訪美等。戴老闆在世時,軍統內都懼怕他三分,包括外勤的站長們如北平的馬漢三等。而且軍統內「官大一級壓死人」,特務們平時口風都很緊。何來一區區中校行動隊長敢在他人面前以調侃沈醉來發牢騷??按劇中的交代,余則成是三七年青浦培訓班畢業,那該是余樂醒的學生,而余樂醒就是沈醉的姐夫,沈醉在軍統親友近20人之多。馬奎似乎不該,也不敢在同事面前這樣嘲笑總部的長官。
劇中出現這樣的台詞,無非就是作者和編劇對軍統的知識主要源於沈醉的回憶錄,且印象極深。本欲炫技一把,卻不想反露其拙。那些認可這句「我都快成天津的沈醉了」的觀眾,其淺陋亦如此。
第三,翠平機智地將含有情報的茶葉從余則成的辦公室取走,在大街上將茶葉倒到大街找情報。
再怎麼說山裡游擊隊長出身的翠平二百五,或者按吳站長的說法「蠢得掛相」,但也不至於傻到將丈夫暗示的情報物品倒在大街上搜尋。要知道行動隊長李涯對晚八點進出的人控制嚴密,如果他派人跟上翠平外出幾步豈不是……
第四,余則成最後的情報是在機場通過巧遇翠平送出。編劇和導演的構思精巧,劇中每一個細節最終都發揮了它的用途。這次是一個余則成平日在家中開翠平玩笑的「扮演老母雞下蛋」細節,但當時戰前的天津機場,在憲兵荷槍實彈的戒備下,吳站長也隨時有可能回望的情況下,余則成扮演老母雞下蛋的時間也太長啦!感覺有十秒鐘以上,翠平再蠢,也不需要在戒備森嚴的機場演母雞下蛋的全過程吧?對於已經有兩年多的特工生活,且會利用麻將牌的「紅中」來向余則成暗示洪秘書的翠平,一秒鐘的「老母雞下蛋」應該就夠啦。而作為諜報人員,安全遠比完成任務重要,因為不安全的話,任務本身就完成不了。在機場大演「老母雞下蛋」,有喜劇效果,但不符合常理。再說,翠平的車也未必有那麼長的等待時間……
最後一處硬傷。按劇中的交代,翠平是在天津某大戶人家當傭人時開始有妊娠反應的。我們就假設是最早的妊娠反應,懷孕六周。而此時,解放天津的戰鬥尚未打響。查查四野攻打天津是從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開始,也就是說,翠平同志在天津解放前約懷孕一個半月,也就是說她的懷孕時間應從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一日算起。而劇中極富感染力的翠平生女橋段則是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那天,她聽著村裡的廣播中毛主席用濃厚的湖南腔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一邊「咒罵」著余則成奮力誕下小牛女。那麼,翠平和余則成的愛情結晶則至少懷了十個月以上?而一般的寶寶的預產期是260天左右,即不到九個月。這個革命結晶,也忒牛了吧?!
劇中有句經典台詞,天津軍調小組中共代表鄧銘在參觀周總理與鄧穎超的故跡時感慨「革命的愛情分外浪漫」,莫非「革命的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分外持久」,一直要等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才肯出來?
其實,避免類似錯誤不需要太高技巧,只要有點常識,再加上認真些。
當然,瑕不掩瑜,《潛伏》在泥沙俱下的這些年絕對算是一部好劇。但既然我花時間看,也花點時間不揣冒昧寫點評論吧。
April 25, 2009撰寫
2019.01.06訂並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