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小兒智力糖漿那個葯,你來放一炮吧」。我說:「既然點名了,我研究研究。」
這個葯我聽都沒聽說過,搜了一下,說是治療多動症的「最佳用藥」。
成份是「龜甲、龍骨、遠志、石菖蒲、雄雞」,看上去像一份湯譜,還不如直接給孩子吃雞肉有營養。
其實,我覺得,一個中成藥有啥好寫的呢,我不是針對這個糖漿,我是覺得,所有包裝上「國葯准字」是「Z」開頭的葯,不管是進口的「洋中藥」,還是本土的「古代經典名方」中成藥或「民族葯」,都是沒必要用的。用醫生常用的「用藥助手」App查詢,中成藥都會表明:「警告:中成藥療效及安全性未經循證醫學驗證,請遵醫囑謹慎使用。」

某部門雖然經常挨罵,但我覺得有兩點做得還是不錯的,一是用「Z」字頭的國葯准字方便我們識別沒用的葯;二是要求某些葯的說明書里註明「不良反應:尚不明確」(就是「副作用不知道」的意思)。副作用都不知道,就沒辦法知道用這個葯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萬一是弊大於利怎麼辦?我們不能拿孩子去賭啊!

看看,嘖嘖嘖,典型的「一問三不知」,真的很不靠譜啊。
有些葯的副作用是慢性的、不明顯的,比如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會導致不可逆的腎損傷,「不可逆」的意思就是說吃一點就損傷一點,不可修復,損傷到最後就是導致腎功能衰竭,需要進行腎透析或腎移植!馬兜鈴酸也是一種致癌物,癌症的發展是緩慢的,也是不容易發覺的。

中藥材「關木通」就含有馬兜鈴酸
小兒智力糖漿的適應症是「用於兒童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又稱多動症)」,如果這個葯不靠譜的話,那麼有哪些葯治療多動症是靠譜的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國內權威的《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說,興奮劑(如哌甲酯和苯丙胺)是目前用於治療多動症的主要藥物,選擇性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製劑(托莫西汀)是第一個被批准用於治療多動症的非興奮型藥物,中樞α2-受體激動劑(可樂定和胍法辛)在美國可用於治療多動症。如果使用前面幾種藥物治療無效,或不適合選用這幾種藥物,或伴有明顯情緒問題的話,可以選用抗抑鬱葯。雖然國內的書列出的葯不一定靠譜,但是如果一個藥物已使用多年,連國內的書都沒有提到它的話,那明顯就是因為這個葯不靠譜。
如果想要更靠譜的資料的話,可以查詢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的UpToDate臨床顧問網站或App。UpToDate也是建議使用興奮劑(如哌甲酯、右哌甲酯和苯丙胺)作為治療多動症的一線藥物,托莫西汀是備選藥物。如果興奮劑或托莫西汀的嘗試治療反應差、存在難以接受的副作用或存在其他嚴重疾病時,可以使用α2-腎上腺素能激動劑。
現代醫學是無國界的,如果一個藥物有足夠證據證明其確實是安全有效的,那麼全世界都會認可它,比如我國的青蒿素。相反,如果一種藥物只在一個國家使用,那麼它就是值得懷疑的。
大家要學會科學的思維方式,才能分辨哪些葯是靠譜的,否則今天你問我小兒智力糖漿靠不靠譜,我叭叭叭把這糖漿噴一遍;明天你又問我補腦安神片有沒有用,我咔咔咔又撕一遍補腦安神片;然後過幾天又來一個飛龍奪命丸、和營續骨湯、參苓益腎酒……沒啥思。
(引自牆內搜狐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