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繩的「文革史觀」確實有問題
看了博文《楊繼繩「文革反官僚」說的惡果》,覺得小鷹先生的批評是有道理的,楊繼繩先生對文革的認識確實有問題,有相當程度的錯誤。雖然楊繼繩寫出巨著《墓碑》,對揭露、批判毛澤東的暴政有很大貢獻,但是人無完人,不可能對什麼問題的看法都正確。由於楊繼繩先生是有影響的人物,指出他的觀點錯誤是有必要的。
我特意查看了楊先生的另一篇大作《天地翻覆—中國文化大革命歷史》的導論:《道路·理論·制度》,文中用很大篇幅詳細介紹了馬列主義意識形態和毛澤東繼續革命的理論(我覺得沒有必要),對毛澤東不乏讚美之詞。他說:
「毛澤東看到官僚們『私』的一面不斷膨脹,他身邊的大量事實也證明蛻變在發生、在加速。他懷著深深的憂慮。」
「毛澤東雖然是這個制度的締造者之一,但他對這個制度並不滿意。毛澤東對這個制度不滿是多方面的:他對等級制、官僚高高在上不滿,這和他骨子裡的民粹主義、和他年輕時一度相信的無政府主義相抵觸,也和他終生相信馬克思主義相抵觸。他對官僚們用物質利益作為調動積極性的手段不滿,他擔心這種作法會把社會引向人慾橫流的境地。他對官僚們欺壓百姓和特權腐敗不滿,他擔心特權和腐敗會使掌權者成為人民的對立面,……」。
「為了防止官僚蛻化變質和緩解官民矛盾,毛澤東一次又一次發動群眾揭露官僚集團的黑暗面。」 「毛想尋找一種形式,不通過官僚體系,直接地、公開地發動群眾來揭發官僚黑暗,阻止官僚蛻化變質。通過多年的摸索,他終於找到了這種形式──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楊繼繩還說:「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毛澤東、造反派、官僚集團之間的三角遊戲,這場遊戲的最終結局是:勝利者是官僚集團,失敗者是毛澤東,承受失敗後果的是造反派。」
從楊繼繩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他的兩層意思:一、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反對和清除官僚集團;二、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動機是好的(憂國憂民,清除官僚集團當然是好事),但是效果不好。我認為,他的這兩個觀點都是錯誤的,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所謂的官僚集團就是中共統治集團,毛澤東是這個集團的總頭目,而不是官僚集團的對立面。他如果真想反官僚主義,只要發幾個文件就夠了(能不能解決問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本用不著搞群眾運動,搞成天下大亂、自相殘殺。
楊繼繩說「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毛澤東、造反派、官僚集團之間的三角遊戲。」這也是不符合實際的想象。哪裡是什麼三角關係?造反派和官僚集團都是毛澤東的工具,是他用雙手牽引的兩個木偶。
小鷹先生的看法是:【文革不是「反官僚」,毛文革反的是「走資派」。然而,毛文革反「走資派」的宗旨根本就是反動「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歷史表明,只有建立完整與規範的資本主義制度,才能走出封建專制社會的黑暗與落後。因此,只有「走資派」才能救中國。】
小鷹先生認為文革是「反走資派」,這個觀點我也不贊同。
在毛澤東時代從來就沒有什麼真正的走資派。土地和工廠統統被收歸國有,具體怎麼干都由中央文件規定好,怎麼去走資本主義道路?「走資派」一詞好象最早出現在指導四清的中央文件「23條」,那是給農村基層幹部定製的帽子。毛澤東把他製造大飢荒的罪責推給基層幹部,他想告訴農民,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是下面的幹部把經念歪了。文革中說中國最大的走資派是劉少奇,可是誰能說清楚,劉是怎麼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這完全是毛澤東編造的莫須有罪名。
小鷹先生說:【現在贊成文革的人多,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楊繼繩「文革反官僚」說的惡果。】我覺得這是冤枉楊繼繩先生。他的這個觀點雖然錯誤,但是知道的人很少,影響不大。為什麼現在贊成文革的人多?那是因為在八十年代初的思想解放運動中,由於鄧小平和陳云為了保護共產黨的聲譽,不許對毛澤東的錯誤進行徹底的批判和清算。在九十年代以後,毛澤東又悄悄地走回了神壇。在如今的「新時代」,中國人大部分都成了毛粉。在毛粉的眼裡,毛澤東沒有錯誤,不僅是文革,毛髮動的所有運動都是正確的,包括土改鬥地主、反右派、大躍進、人民公社等等。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不能怪到楊繼繩頭上,也許他有一點點責任。
毛澤東發動文革既不是反對官僚集團,也不是反走資派,那麼他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毛髮動文革的目的是為了打倒以劉少奇為首的一大批黨內的「危險分子」,用毛的話來說,就是「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的「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包括鄧小平、彭真、陸定一、楊尚昆、薄一波等等,防止這批人在毛死後清算他製造大飢荒的罪行。
毛要打倒劉少奇一夥的念頭起源於1962年的7千人大會,當時劉說發生大飢荒災難是因為「3分天災7分人禍」,從而否定了「三面紅旗」。所以毛認定在他死後劉少奇肯定會象赫魯曉夫否定斯大林那樣否定他。從那時起毛就下決心要打倒劉少奇和所有支持劉的人(即對三面紅旗不滿的人)。什麼反對官僚、反對走資派、反修防修、鬥私批修、繼續革命等等,全是毛澤東編造出來的借口。毛澤東詭計多端,他的根本目的和計劃深藏不露,至今也讓大部分中國人所不知。
毛為什麼要通過發動文革來打倒劉少奇?因為在共產黨內部,支持劉、反對「三面紅旗」的高級幹部很多,通過黨內開會舉手錶決的正常方式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所以毛要利用他個人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來發動群眾、煽動群眾,大搞群眾運動,搞亂各級黨政組織,然後再利用林彪及軍隊的支持打倒劉少奇及其一大批支持者。
楊繼繩評論文革,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歷史文件——《516 通知》,這是指導文革的綱領性文件。在這個文件中,毛澤東把他的意圖已經表露得很清楚:「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各種文化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會要奪取政權,由無產階級專政變為資產階級專政。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們識破了,有些則還沒有被識破,有些正在受到我們信用,被培養為我們的接班人,例如赫魯曉夫那樣的人物,他們現正睡在我們的身旁,各級黨委必須充分注意這一點。」
由此可見,毛澤東發動文革的目的就是要打倒赫魯曉夫式的人物(劉少奇及其支持者),以絕後患。
在《516 通知》中,通篇沒有一句話提到「官僚集團」或「走資派」,可見毛澤東發動文革根本就沒考慮什麼「官僚集團」和「走資派」的問題。
毛澤東為什麼有很重的「赫魯曉夫情結」,極其痛恨赫魯曉夫,就是因為赫氏在蘇共20大作秘密報告,否定了斯大林,在中共黨內產生了重要影響。毛最怕中共也出赫魯曉夫,在他死後否定他。六十年代大飢荒是毛澤東最大的心理陰影,是他的死穴,他自知罪孽深重,最怕以後有人拿此事來清算他。
楊繼繩先生談文革,沒有和他花費很多心血寫出的《墓碑》一書的內容聯繫起來,是思維上的一大疏漏。
總之,毛澤東發動文革,就是為了掩蓋他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幾千萬人被餓死的滔天大罪,用一個大錯掩蓋另一個大錯。我們要看穿他的花言巧語和陰謀詭計,不要把他的動機想象得多麼高尚。他就是一個極端自私的冷血暴君。
(
2023.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