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走資派鄧小平是如何說文革經濟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5-11-20 03: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走資派鄧小平是如何說文革經濟






死不改悔的走資派鄧小平在篡權成功后的1980年12月也講:「經過三十一年的努力,我們的全部工交企業單位己經發展到近四十萬個,國營企業固定資產比解放初期增長近二十倍。培養了大批熟練工人和上千萬專業人才,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全國人民的生機活比解放前好得多了。中國工業從不存在「發展緩慢」的問題!如果沒有當時工業發展上的巨大成就,中國靠什麼戰勝美、蘇兩個霸權主義?怎能么能夠打破他們的封鎖、制裁、禁運以及軍事侵犯?世界頭號霸權主義國家的總統尼克松能前來北京與毛主席會見嗎?「

再從三個比較權威的數據來看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在《文革期間》的經濟上是如何的「崩潰「的:

一,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鑒(1994)》的數據:止於1978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3624億元,這比1965年的1716億元翻了一番還多,年均遞增率達6.8%。主要產品的產量更是大幅成長,超過歷史最高水準。例如:鋼產量達3178萬噸,原油產量達10400萬噸,原煤產量達61800萬噸,糧食產量達30475萬噸,它們分別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

二,《中國統計年鑒》提供的資料:從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的時間裡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達6.8%;而同期世界的增長速度是3%,美國是4.3%,日本是6.7%,英、法、意低於美國。這就是說中國的發展速度是世界同期的2倍多,遠遠高於美、英、法、意等,與處於高增長期的日本差不多。從主要產品的產量來看,50年代初中國都排在世界工業國家的大後面,而到了1978年鋼產量就超過了英、法、意,成為繼美、蘇、日之後的第四位國家;石油由過去有名的「貧油大國」而一躍成為基本上自給的世界「第八產油大國」。其他如:原煤躍居第三位;棉紗產量躍居第一位,發電量躍居第七位,糧食產量躍居第二位,棉花產量躍居第三位等。

三,.據韓德強《中外對比五十年》中提供的材料:1965年至1985年西方國家GDP年均增長率是、:美國1.34%,英國1.6%,西德2.7%,日本4.7%。其他亞洲相關國家和地區是:新加坡7.6%,韓國6.6%,香港6.1%,印度1.7%。而同期中國是7.49%。可以看出其中除了新加坡、韓國、香港與中國速度接近之外,西方發達國家和印度等都遠遠低於中國。

以上數據看來,這樣的成長速度從哪方面能說是緩慢呢?如果說「文革」時期經濟發展是「停滯不前」,看了上面的數據,事實是這樣么?而事實已經充分說明,從50年代以來的中國的一直是迅速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歷史,而關鍵性的建設大都在文革期間。中國同西方國家的差距從沒有拉大,而是逐漸縮小。所謂中國「經濟發展步入低谷」、「擴大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等等純系一派謊言。中國科技與經濟發展,以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一、二百年的路程,那麼我實在不明白,所謂中國「耽誤了二十年」一說又從何說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0 04: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