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是如何應對美蘇高調反華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5-8-29 23: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毛澤東是如何應對美蘇高調反華






1965年毛澤東改定趙朴初的《哭三尼》發表,為何會引起全國轟動?

1965年初,中蘇尚處於交惡階段,前蘇聯總理柯西金要訪華,毛澤東突然想起趙朴初的三首作品來,說:「柯西金來了,就把這組散曲公開發表,作為給他的見面禮。」

毛澤東說的這組散曲,就是在人民日報發表后引起轟動的《哭三尼》。《哭三尼》是毛主席改定的標題,分別是《哭西尼》《哭東尼》《哭自己》,作品中「哭了」三次的人,正是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

在上世紀6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有三個名字中帶「尼」的名人,分別是前蘇聯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美國總統肯尼迪和印度總理尼赫魯,這三人對中國都不友善,曾勾連在一起高唱反華論調。

1958年7月31日,毛澤東在機場迎接訪問中國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

巧不巧的是,1963年11月到1964年11月,「三尼」相繼出事:肯尼迪被刺殺,尼赫魯去世,赫魯曉夫也被趕下了台。消息傳到中國,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趙朴初覺得大快人心,便提筆寫下了《尼哭尼》《尼又哭尼》《尼自哭》三首作品。

1965年2月,毛澤東為趙朴初的三首作品修改標題后,寫下《某公三哭》四字作為總標題,讓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並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趙忠祥全文朗誦廣播,一時間全國震動,人盡皆知,這三首作品也成了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作品。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這三首作品及其背後隱藏的時局故事,標題以毛主席改定為準。

1《哭西尼》:肯尼迪遭刺殺后,蘇美並肩稱霸的美夢破碎

1963年11月,美國總統肯尼迪遭到刺殺。當時美蘇雖然處於冷戰期,但他們就像冷戰期的夫妻一樣,很難真正決裂,反而總想著聯合起來支配世界。

趙朴初從報上得知消息后,心想肯尼迪遭刺殺,赫魯曉夫該傷心痛哭了,於是腦海中浮現出一首散曲,寫了下來:

我為你勤傍妝台,濃施粉黛,討你笑顏開。我為你賠折家財,拋離骨肉,賣掉祖宗牌。可憐我衣裳顛倒把相思害,才盼得一些影兒來,又誰知命蹇事多乖。真奇怪,明智人,馬能賽,狗能賽,為啥總統不能來個和平賽?你的災壓根兒是我的災。上帝啊!教我三魂七魄飛天外。真是個如喪考妣,昏迷苫塊,我帶頭為你默哀,我下令向你膜拜。血淚兒染不紅你的墳台,黃金兒還不盡我的相思債。我這一片痴情啊,且付與你的後來人,我這裡打疊精神,再把風流賣。

這首散曲,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把當時赫魯曉夫治下的蘇聯對美國奴顏屈膝討好的嘴臉表露無遺。

赫魯曉夫之前,斯大林在晚年定下的外交總方針是:鞏固和加強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相對抗。
可赫魯曉夫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遺餘力批判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在對美政策上,也是決定重大國際問題與美國合作,並且於1959年訪問美國,謀求通過和平方式與美國平起平坐,為此不惜傷害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利益和感情。

這些,在趙朴初的《哭西尼》中可見端倪。在這首曲子中,作者以赫魯曉夫的口吻,說我一天梳妝打扮,就是為了博美國總統肯尼迪一笑,為此不惜背離社會主義同盟骨肉,背叛祖宗斯大林親定的外交政策,可憐我苦苦相思,誰料肯尼迪你竟被刺殺了呢?美國可真是奇怪啊,能賽馬賽狗,為啥總統選舉不能和平比賽,非要搞刺殺呢!失去你,我赫魯曉夫就像死了父母一樣,真是痛苦,但還得打起精神,繼續賣乖討巧。

這種諷刺手法,讀來真是酣暢淋漓,大快人心。

當時,蘇聯和中國是處於交惡狀態的。上世紀50年代起,中蘇矛盾衝突加劇,一是赫魯曉夫上台後,全盤否定斯大林,在社會主義陣營引起極大震動和思想混亂,而中國是不贊成全盤否定斯大林領導的社會主義奮鬥史的。

其二是,蘇聯處處以老大哥自居,要求中國在外交和軍事上服從蘇聯,以實現蘇美聯合稱霸世界的夢想,為此蘇聯還提出,要在我國領土上建立中蘇共有的艦隊。這種侵犯我國主權的事,當即遭到了毛澤東和其他領導人的堅決拒絕。

中蘇就此交惡,毛澤東後來說:中蘇鬧翻實際上是在1958年,他們要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幹。

以上就是趙朴初寫《哭西尼》的背景:蘇美勾結,中蘇交惡。

趙朴初的這首散曲,被他的老朋友、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姚溱看到后,稱讚寫得好,要了去。不久,又被康生看到,康生轉手把這首曲子送給毛主席,康生本想說,趙朴初把國家間的嚴肅鬥爭庸俗化了。

不料毛澤東卻很喜歡,對康生說:「這首曲子歸我了。」趙朴初後續寫的兩首諷刺散曲,也深受毛主席喜歡,並親自安排發表。

2《哭東尼》:尼赫魯因病去世,蘇聯有兔死狐悲之感

美國總統肯尼迪遭刺殺后不久,1964年5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因病去世。

蘇聯當時是親美、扶印而反華的,早在1962年,印度就公然從我國西南邊界向中國軍隊全面進攻,蠶食中國疆土,中國發起自衛反擊戰,並取得了完勝。

在中印邊界衝突中,蘇聯的赫魯曉夫,公開發表聲明偏袒印度,並將中蘇矛盾公之於眾,這讓中蘇、中印關係都降到了冰點。

趙朴初聽說尼赫魯死了,心想這會赫魯曉夫失去一個「兩肋插刀」的兄弟,又該傷心痛哭了,於是寫下了散曲《哭東尼》:

掐指兒日子才過半年兒,誰料到西尼哭罷哭東尼。上帝呀,你不知俺攀親花力氣,交友不便宜,狠心腸一雙拖去陰間里。下本錢萬萬千,沒撈到絲毫利。實指望有一天,有一天你爭口氣,誰知道你呀你,灰溜溜跟著那個尼去矣。教我暗地心驚,想到了我自己,「人生有情淚沾衣」。難怪我狐悲兔死,悲徹心脾。而今而後真無計,收拾我的米格飛機,排練你的喇嘛猴戲,還可以做一筆投機生意。你留下的破皮球,我將狠命地打足氣。偉大而真誠的朋友啊,你且安眠於地下,看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嗚呼嘻嘻!

在這首曲子里,趙朴初依然以赫魯曉夫的口吻,進行了赤裸而辛辣的諷刺。

蘇聯本來信仰共產主義,但赫魯曉夫上台後,公然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相背離,反而親西方、拉攏印度,並不斷對外擴張,置周邊社會主義兄弟國家的安危和利益於不顧,走上了一條新帝國主義霸權道路,這便是趙朴初嘲諷赫魯曉夫的背景。

《哭東尼》中,「收拾我的米格飛機,排練你的喇嘛猴戲,還可以做一筆投機生意」,這句是對中印邊界衝突的情況概述。

上世紀60年代,蘇美印都有霸權主義抬頭的趨勢,企圖對外擴張,聯合稱霸世界,他們將新興的中國視為假想敵,不斷進行壓制。

然而,經歷腥風血雨的新中國,早已不再是任人擺布的對象了。肯尼迪遭刺殺、尼赫魯抑鬱而終,蘇聯兔死狐悲,霸權主義還未抬頭就已顯出衰落的跡象。

3《哭自己》:赫魯曉夫被趕下台,蘇聯國運再難起死回生

斯大林去世后,赫魯曉夫的上位,本來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的意味,他通過玩弄各種手段剷除異己,不惜討好美國、印度,最終爬上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位置。

剛一上台,赫魯曉夫就反其道而行之,偏離社會主義道路,向著霸權主義邁進。1964年10月,在蘇聯內鬥中,他被勃列日涅夫等趕下了台,解除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此後,赫魯曉夫完全淡出政壇,沒幾年就因心臟病而離世。

趙朴初得知赫魯曉夫被趕下台的消息后,又提筆寫下一首《哭自己》:

孤好比白帝城中的劉先帝,哭老二,哭老三,如今輪到哭自己。上帝啊!俺費了多少心機,才爬上這把交椅,忍叫我一筋斗翻進陰溝……說起也稀奇,接二連三出問題。四顧知心餘幾個,誰知同命有三尼。一聲霹靂驚天地,蘑菇雲升紅戈壁,俺算是休矣呀休矣。淚眼兒望著取下像的宮牆,嘶聲兒喊著新當家的老弟,咱們本是同根生,無奈相煎何太急。分明是招牌換記,硬說我寡人有疾,貨色兒賣的還不是舊東西?俺這裡尚存一息,心有靈犀。同志們啊,還望努力加餐,加餐努力,指揮棒兒全靠你,沒有我的「我的主義」。

朴初說這個赫魯曉夫呀,就像三國的劉備一樣,哭完肯尼迪又哭尼赫魯,這會輪到他自己哭了。同病相憐的三尼,再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了。當時中國剛剛原子彈爆炸成功,屹立於東方,躋身大國行列,蘇印等周邊滋事者再也不敢小覷中國。而在蘇聯國內,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如今在權利的鬥爭中也翻了臉。只希望以後,沒有了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蘇聯努力走上正道。

很可惜,後來的結果是蘇聯並沒有回歸正道,而是走向了解體。

赫魯曉夫下台後,蘇共書記勃列日涅夫和總理柯西金等,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和對中國問題上,依然執行一條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中國對此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早在赫魯曉夫執政時,蘇共就發表公開信攻擊中國共產黨,毛澤東認為,蘇共領導人已經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新老殖民主義同流合污,是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更危險的敵人,因此,要同他們斗一萬年。

在這種大背景下,當毛主席看到趙朴初的三首散曲后,就非常喜歡。

1965年初,毛澤東得知蘇聯總理柯西金要訪華,有意要給他一個下馬威,就審定修改套曲標題后,讓發表在2月1日的《人民日報》上,同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音員趙忠祥,在早晚新聞中連續幾天朗誦了這組套曲,當時影響很大,引起了全國轟動。

赫魯曉夫下台後,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並未走上正軌,一直玩火自焚,直到蘇聯解體。而中國,則在毛澤東、周恩來等偉人的領導下,打破蘇美等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封鎖,不畏強權克服重重困難,開創了一個又一個新局面,走上了社會主義之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2: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