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思想中有哪一條是集體的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2-30 10: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毛澤東思想中有哪一條是集體的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後造謠說,毛澤東思想是集體的智慧結晶。隨後,各路妖魅鬼怪們也踉著起鬨。走資派鄧小平活著時沒有說出,毛澤東思想中有哪一條是集體的智慧結晶。相信各路妖魅鬼怪們也說不出來具體的,只是瞎起鬨而己。

毛澤東逝世至今已四十多年了,然而國內外湧現的《毛澤東熱》卻越來越高漲。人們不禁要問,一個偉人去世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會不斷出現對毛主席的崇拜和追捧?

有識之士解釋說,這是毛澤東偉人的思想在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一直在人間不斷發揮重要作用。

那麼,為什麼毛澤東思想具有如此偉大的作用?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如今又有什麼針對性與現實性?

毛澤東作為中國革命的領袖和導師,有其獨特的魅力。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持續產生的《毛澤東熱》,主要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於公平、正義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嚮往,是人民群眾對人民領袖的尊重。

《毛澤東熱》就是當代中國廣大中下層民眾對毛澤東本人和《毛澤東時代》的懷念和追憶。

一方面反映了中國人民對毛主席的樸素誠摯的情感和衷心的愛戴。

另一方面折射出中國社會、政治文化的歷史。人們藉助學習毛澤東思想,來反對腐敗、警惕《糖衣炮彈》的攻擊,真切體會到復辟資本主義后的種種社會問題,以及毛澤東在《文革》中倡導的共產黨人獲得政權后必須《繼續革命理論》是無比偉大正確的。走資派還在走。老百姓這種追憶懷念,很快成為一股席捲大江南北的民間情結。

毛主席逝世這麼多年,海外《毛澤東熱》如今也在持續升溫。

研究毛澤東思想的西方學者,愈來愈多。

英國著名學者約翰•列農曾撰文感慨:「世界上,深受中國領袖毛澤東影響的人,數以億計。很多國家的人民在某種意義上,把毛澤東作為他們的精神圖騰。」

美國學者施拉姆直言不諱地說:「一百年之後,毛澤東仍是世界人民最為關注的思想家與軍事家。」

美國的羅伯特說:「全地球人都知道,毛澤東說我們是紙老虎。」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說:「毛澤東無愧於世界級領袖,『毛主席熱』在中國內部乃至國外不降反升現象,更令人不可思議,美國人應當研究他的思想精髓。」

美國前軍官、中國問題專家R•特里爾:「他奇迹般地創造了一個不等式:毛澤東>馬克思+列寧+斯大林。」

一些西方學者大膽地擯棄意識形態之爭,對毛澤東的世界歷史貢獻,進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他們給予毛澤東的評價,甚至超越受益最大的中華民族的某些學者們所給予的讚譽。

施拉姆對此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毛澤東的一生,是在為全人類的最終命運戰鬥和操心的一生。他不僅是公平正義的化身,也是不畏強權的鬥士。他不僅處處維護中國勞苦大眾的利益,也為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費盡心血。毛澤東個人出色的戰略眼光,讓那個時代其他政治領袖黯然失色。」

縱橫四海,處處皆見毛澤東的思想。在英國、日本、委內瑞拉、朝鮮、緬甸、巴基斯坦、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美國、羅馬利亞等等,都在爭相研究毛澤東及其著作,處處可見毛澤東帶給這些國家人民的影響和震撼。

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之際,眾多海外媒體包括美國的《華盛頓郵報》、《環球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新加坡的《聯合早報》,韓國的《每日經濟》,朝鮮的《朝鮮日報》,法國的《回聲報》,英國的《經濟學家》,俄羅斯的《地球回聲》,奧地利的《新聞報》等等,都對毛澤東進行了紀念和高度評價。可以說,「毛澤東熱」超出了國界,在全球光芒四射。

毛澤東思想對新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紀念、緬懷偉大的領袖毛主席,一些學者和民眾,正在重新審視和研究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認為毛主席就是「人民的偉大領袖」、「偉人中的偉人」。

毛主席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毛澤東的思想是一把克敵制勝的寶劍。

毛主席最偉大,也最閃光的地方,是毛澤東的思想,深化到了政治哲學和歷史哲學,以及整個人類命運關照的層面。

而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則達到無數政治家無法攀及的高度。「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

毛主席的人民性,貫穿於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毛主席本人親力親為創立的毛澤東思想中,具有無與倫比的核心價值。

開國大典那天,毛澤東一聲帶著濃重湖南鄉音的「人民萬歲」,在中國政治太空中留下了永恆的銘刻。

歷史不會誤讀為,這是毛澤東對「毛主席萬歲」的禮節性答謝。

因為,這是一位千古不遇的蓋世領袖,抒寫在滄海桑田之間,惟一不可塵封的治國恆言。

也因為,在毛澤東深邃的思想中,「人民」才是人類社會中,惟一配稱「萬歲」的概念。

毛澤東思想代表的是廣大勞苦大眾的利益,維護的是公平正義,居功至偉。其人性的光輝,使其人格魅力鐫刻永恆。

現在,人民群眾在對現實的觀照中,在對「人民性」的尋覓中,一種懷念在民間復活了。

全國各地,學習紀念毛主席的活動,高潮迭起。這不是純粹的「追思憑弔」,體現的是對毛主席無限熱愛的感情。

這是在懷念一個時代,懷念那個「在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在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雖然集體貧窮著,卻可保證你充滿集體優越感的時代。

持久的毛澤東熱,就說明了毛澤東思想的偉大,說明了毛主席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勝利的偉大,說明了毛主席至高無上品德的偉大。

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史,毛主席在這個舞台上活動了55年,而且是歷盡艱辛打基礎創大業的55年。

飲水思源,毛主席是掘井人;樹下乘涼,毛主席是栽樹人。

歷史是一面鏡子,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一個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中國人民要認真學習毛澤東思想,銘記他的豐功偉績。

怎樣認識建國后的前30年的得失,是正確對待歷史,正確對待毛主席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正確認識毛主席領導,新中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績,這是正確評價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基礎。有人把這30年說得一無是處,是完全錯誤的、毫無根據的。這30年雖然有失誤,有挫折,但那是在探索過程中,違背毛澤東思想發生的問題,毛主席發現最早,改進措施最有力,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很快得到了糾正。

對建國后的前30年發生的錯誤,要實事求是地總結,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環境來分析,特別要認清處於大規模經濟建設初期,很多事情沒有經驗這一客觀情況。

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並不為尊者諱,長者諱,共產黨人正視犯過的錯誤和失誤,但關鍵是用什麼樣的立場,什麼樣的觀點,來認識和評價。要堅持實事求是,一分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本質和現象,個別和一般的界限。從當時國際國內實際情況出發,全面正確地評價歷史,評價領袖。在中國,如果否定毛主席,否定毛澤東思想,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就和前蘇聯一樣。中國的國家要進一步繁榮富強,必須維護毛主席光輝形象,高揚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毛主席的名篇《為人民服務》是怎樣誕生的故事。十多年來,有學者多次到陝北與延安,專門調查張思德的戰友、警衛班長、副班長等,深入了解毛主席與張思德的交往。

張思德是燒炭的好手,那天他進去挖碳窯的時候,正挖著的炭窯,突然塌了,張思德把別的戰友推了出來,自己卻被土給埋在了裡面,光榮犧牲。當時,延安的社會部、中央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等幾個部門聯合通知,張思德就地掩埋。後來毛主席知道張思德犧牲后,很難過,沉痛地說:「前方打仗死人,是沒辦法的,後方生產勞動死人,不應該!」毛主席還說,當天晚上要把張思德的遺體運回來,一是要給張思德身上洗乾淨,換上新衣服,二是要搞口好棺材,三是要開個追悼會,我要講話。

為什麼毛主席要堅持當天晚上把張思德運回來?因為那時候大山裡的狼很多,當天晚上不運回來,很可能狼就會把屍體吃了。那個燒炭的安塞縣石硤峪在大山裡,距延安的棗園有七十里路,警衛戰士硬是連夜用馬把張思德駝了回來。後來,還專門開了追悼會,毛主席在會上發表了《為人民服務》。毛主席說,我們都要像張思德那樣,全心全意、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我們不管誰死了,都要開追悼會,讓全國人民都團結起來。

在令人難忘的延安歲月,毛主席號召全黨全軍學習的名不見經傳的張思德,成為他「為人民服務」精神瑰寶的第一個載體。建國后,毛主席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平凡的楷模雷鋒,成為毛主席在和平年代傾力鑄造的一個「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極頂。毛主席一生都在告誡他所創立的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是其唯一的也是全部的宗旨。他一生都堅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毛主席時時刻刻和人民心連心,張思德就是人民的一員。毛主席與全國人民心連心,關心群眾疾苦,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人民群眾將毛主席視為親人。

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必須加強唯物史觀教育。唯物史觀是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員幹部要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和本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以「完全、徹底」的態度和滿腔的熱情,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精神,對待群眾,對待工作,不計較個人的地位、名利,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關係。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從人民利益出發,一切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

毛主席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兵民是勝利之本」,「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要關心人民群眾生活,學會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無論大事小事,毛主席時刻關心群眾生活。張思德是警衛團的一名普通戰士,毛主席與一名普通戰士的深情,正是體現了領袖與人民的深情。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著述可謂數不勝數,用「三言兩語一句話」來概括。要學習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從哪裡學起呢?馬恩全集原來是六十卷,現在新出的是七十卷,目前尚未出齊。列寧全集已全部出版。毛主席的著作只出了五卷選集,以後重印了四卷,還出版了建國前、建國后的文稿,算起來也不少。要抓住要領,從基本的著作學起。

「三言」,就是列寧說的「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與三個組成部分」: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兩語」,就是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原來的翻譯是在馬克思墓前的演說。恩格斯講,馬克思一生有二大發現:一個是唯物史觀,一個是剩餘價值學說,這是最根本、最核心的概括。

「一句話」,就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為人民服務」。

中國共產黨百年的歷程證明:凡是成功和勝利,無一不是依靠群眾取得的;凡遭受失敗挫折,無一不是脫離群眾的惡果。離開人民群眾,我們寸步難行。

過去戰爭年代,共產黨實行的是供給制,提倡的就是不圖名不圖利、不為名不為利。當時毛主席說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群眾保護黨員真是盡心儘力。敵人來掃蕩,群眾都是竭力保護住在這個村的幹部或黨員,寧可犧牲自己,也要保護黨的組織、保護黨員幹部。我們的黨員也是,寧肯犧牲自己,也不牽扯連累廣大群眾。比如劉胡蘭。敵人的鍘刀,就擺在那兒,先問她:「你說不說?」她說:「不說。」不說,敵人就把她按倒躺在鍘刀上,刀口緊挨著劉胡蘭的脖子。又問她:「說不說?」劉胡蘭還是不說。敵人把刀按下去了,鍘死了劉胡蘭。毛主席也為這個姑娘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戰爭年代,能打勝仗,能取得勝利,就是靠人民的支持。1936年夏季,贛粵邊地區出現了罕見的大雪封山。游擊隊的糧食斷絕,只能摘野果、采野菜、剝竹筍充饑。面對紅軍游擊隊的困境,贛南地下黨的同志,組織群眾設法把大米、食鹽丟在山上,轉交遊擊隊。陳毅在油山秘密據點,吃著從山上「撿」來的大米飯,感慨萬千,寫下了動人的《贛南遊擊詞》:「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親父母,我是鬥爭好兒郎。革命強中強……」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先後有800萬軍隊,有先進的裝備,但由於人心喪盡,結果在我們黨領導的人民戰爭面前,土崩瓦解。陳毅元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在淮海戰役中,山東就有好多人做支前工作,人民群眾用小車一直推到了江南。淮海戰役,我軍50多萬人,蔣介石60多萬人,為什麼能夠打敗他呢?運輸的、抬擔架的,幾十萬民工呢,再加上後方支前的,人就更多了。全村推磨碾米、做軍鞋,都是紛紛不斷地送到前線去,支援淮海戰役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4: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