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聽老工人講文革中科技成就奧秘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2-28 07: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聽老工人講文革中科技成就奧秘






文革期間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而且這些奧秘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具備的。在走資派特色政府時代也是不可能的。

文革期間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

第一個關鍵的原因是:《真正的技術民主。》

第二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徹底地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

第三個原因是幾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樣的高靈敏協調機制。

文革時期,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奧秘竟然是這些

談起國內當下的科研體系、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可能很多人會拿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後那段時間,也就是文革時期與之進行對比。畢竟,那段時期中國取得了眾多重大的科研突破和一系列讓國人引以為傲的重大科研成果,這些成就取得的背後很值得思考。

客觀來說,中國當時的技術力量,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技術裝備水平,都遠遠不如蘇聯和美國,可謂是一窮二白。

但是中國從原子彈爆炸到突破氫彈技術的障礙,在時間上都反過來比蘇聯和美國短得多,甚至包括在其他領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在很多人現在看來都可以用進步神速來形容。

究其背後原因,一位曾經參加過"兩彈一星"的技術攻關過程的老工程師稱,取得這樣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據他自己的體會,文革期間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而且這些奧秘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具備的。在走資派特色政府時代也是不可能的。

第一個關鍵的原因是真正的技術民主。他說,由於當時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報章上連篇累牘地嚴厲指責各種管卡壓和專制學閥作風。因此,幾乎沒有什麼人敢於以權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隊伍內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風氣,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和老資格的科學家可以同場辯論,有的時候為了爭論技術問題通宵達旦,甚至拍桌子,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也常常參與跟毛頭小夥子拍桌子辯論,這樣充分的學術民主帶來了思想和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在這樣的過程中間也加快了技術梯隊的成長過程。

這個老工程師還談到,當時由於人與人關係的普遍平等,許多社會和階級的藩籬都實質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參與拍桌子討論,許多細節問題和工藝障礙也能夠集思廣益,結果使得整個的項目進程相對均衡,而不是局限於關鍵技術的率先突破,這就避免了後續試驗中間細節引致的失敗。所以,當時許多項目的試驗,幾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問題和隱患常常是在技術民主中間,已經得到充分的"鳴放"和重視,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預案和設計。

第二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徹底地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這個老工程師回顧說,不管是什麼樣的研究機構,無論是他們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紙介紹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規定,他們所有的最新成果都會無條件地呈現給你,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這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到。技術創新如果聯繫著市場潛在利益,當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僅僅聯繫著個人的職稱和學術地位評價,相關人員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

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一切私有觀念都遭到徹底批判,許多有助於鞏固私有觀念的評價體系都被破壞,所以人們能夠空前地敞開自己的所得,公之於眾。這樣,全國只要任何一個研究所,任何一個研究人員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關人員或者項目,都不再有必要進行重複勞動了,都可以無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術成就。徹底破除私有觀念,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的技術大協作"成為可能,有限的技術力量和經費能夠空前地節約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許多可能的浪費。

第三個原因是幾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樣的高靈敏協調機制。這個老工程師提到,在衛星項目中間,有一個同步控制問題當時只能是用機械方式實現,這個就要求四個完全一樣的小彈簧。項目單位反映到主管的聶榮臻元帥那裡,說上海工業力量比較強,希望請上海的同志幫助解決。聶榮臻給張春橋寫了個小紙條,張春橋給馬天水打了個電話,馬天水連夜召集上海幾十個單位的老工人技師開會,一個校辦工廠的老工人說他能夠實現,回去之後連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彈簧做出來了,合計不到24小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講條件講價錢,所以幾乎沒有耗費什麼談判時間和交易費用。

當時的中國能夠以有限的技術力量去跟蹤世界先進水平,優勢在於全國技術力量的無成本合作,有限的經費和人力資源能夠集中使用,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基礎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學習的成本並實現研究隊伍的迅速成熟和壯大。如此,便形成了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績效。綜觀全世界都不可能再有比這好的體制。回顧過去,當時的中國能夠創造這麼多、如此偉大的奇迹也就不奇怪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 09: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