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高考很容易把工農子弟擋在門外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2-10 04: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高考很容易把工農子弟擋在門外








《高考》的考試製度很容易把工農子弟擋在學校門外,因為工農子弟的學習環境、學習條件、家長的文化程度更低,所以用表面上公正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時候,事實上就使得家庭地位比較優越的城市學生和有錢有高學歷家庭的孩子佔據了更多的受教育機會。文革后的《工農兵大學生》的招生方法就克服了這和不公平的高考制度。

從1967年10月,文革停課結束全國決定複課后,1967年10月14日,在新中國的教育史上,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天,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聯合發出《關於大、中、小學校複課鬧革命的通知》。此前一年有餘,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所有學校的招生和課程運行均陷於停頓狀態,處在"停課鬧革命"時期。這個通知發布后,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學生陸續回到課堂,新生也開始入學。但恢復大學招生普考制度的通知,則是在1970年7月21日之後,由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

文革后的1968年,上海機床廠的培訓經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上海機床廠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精密磨床、精密量儀專業製造廠。1968年,為了培養工程技術人員,上海機床廠舉辦了一次從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工人中抽調去脫產進行培訓工程技術人員。為此,上海市委還寫了一份調查報告,專門總結這次培訓經驗。毛澤東看到這份報告后,感覺很有創意。

1968年7月22日,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人民日報》刊載了《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的調查報告,毛澤東親自寫了一段編者按。

毛澤東說:"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裡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後來人們把毛澤東這段話稱為"七二一指示"。

同年9月,為了貫徹"七二一指示"。上海機床廠創辦"七二一工人大學",學製為兩年,學生畢業后仍回廠工作。"  七二一工人大學"開設毛澤東思想、勞動、軍體等課程,並且根據機床廠的需要專門設立磨床專業。這一年,經車間推薦、廠革委會批准,"七二一工人大學"共招收52名工人入學。

此後,"七二一工人大學"的教學模式逐步向上海市以及全國的工廠企業推廣。

學制有全日制、半工半讀、業餘等形式。

1974年年底,上海市有"七二一大學"176所。至1976年,上海"七二一大學"已經達到2111所。在校學生12.4萬人。平均每班學生59人。

"七二一大學",用我們現在的話講有點像職業教育,就是在工廠培養。通過短期教育培養一些面向實際的、能夠解決問題的工人技術員。當年"七二一大學"的規模是非常大,是正規學校教育另外一個途徑。

"七二一"指示的發表,構成了毛澤東培養大學生的兩個相互結合的方針:

一個方針是,高校畢業生到工廠、農村、部隊去參加勞動和軍訓,當普通勞動者或士兵,接受工農兵再教育。

一個方針是,從工人、農民、解放軍指戰員中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後再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這種通過相互結合的兩個方針來培養工人、農民、解放軍大學生。或者把大學生改造成為工人、農民、解放軍知識分子的思路,就是毛澤東設想的"教育革命"的方向。

毛澤東當時考慮,按此"教育革命"方向發展,不但要解決學生問題,還要解決教師問題。

因為不管是什麼學生,總是需要老師來教的。

毛澤東對如何解決教師問題的考慮,促使毛澤東重新考慮過去兩年的知識分子政策。

毛澤東確立了這樣一個方針:對高校的教師(也包括科技界的知識分子)既要進行再教育,又要使用。這種使用,就是使他們與工農相結合。他們與工農相結合了,也就匯入"教育革命"的洪流之中了。

1968年9月,《人民日報》刊發了《從上海機械學院兩條路線鬥爭看理工科大學的教育革命》,毛澤東在文章中指出:"對過去大量的高等及中等學校畢業生早已從事工作及現正從事工作的人們,要注意對他們進行再教育,使他們與工農結合起來。其中必有結合得好的並有所發明創造的,應予以報道,以資鼓勵。"

9月14日,《人民日報》轉載《紅旗》雜誌的文章《從"赤腳醫生"的成長看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並引述了毛澤東的一段批示:"從舊學校培養的學生,多數或大多數是能夠同工農兵相結合的,有些人並有所發明、創造、不過要在正確路線領導之下,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徹底改變舊思想。"

時間很快進入到1970年,"文革"初期的混亂場面已漸漸平息。

而關於恢復大學招生的議論,也成為當時社會日益關注的焦點。

5月27日,北大、清華兩所大學提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具體意見(修改稿)》。

在集中了各大學意見的基礎上,政府也形成了恢復辦大學的思路。

這個思路就是:恢復開辦的大專院校,學制要縮短,要從工農兵中選拔、推薦學生。

一個月後,中共中央批轉了《關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的請示報告》,報告指出:經過三年來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已經具備了招生條件,計劃於本年下半年開始招生。招生辦法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複審相結合。後來人們把這些從工農兵中選拔的學生稱為"工農兵大學生"。

這種推薦制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嘗試。

那些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有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年幹部。

還有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一經當地"革命委員會"推薦,政治審查合格后,即可成為"工農兵大學生"。

《高考》的考試製度很容易把工農子弟擋在學校門外,因為工農子弟的學習環境、學習條件、家長的文化程度更低,所以用表面上公正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時候,事實上就使得家庭地位比較優越的城市學生佔據了更多的受教育機會。

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按照專業的不同,分為二年制或三年制,另辦一年左右的短訓班。

學生們學習的內容包括"以毛澤東著作為基本教材的政治課;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業務課;以備戰為內容的軍事體育課"。

作為"文革"開始后,北大和清華的首次招生,很多地區的錄取名額還不到當地適齡青年的千分之一。

1970年8月25日,推薦上來的解放軍學員在成都集合。集合完畢后,在沒有任何歡送儀式的情況下,部隊領導帶領學員從成都前往北京。四天後,學員們抵達北大。空寂多日的北大校園已經成了沸騰的海洋,到處都是歡樂的人群和"歡迎工農兵學員"的橫幅與標語。

學員們在北大領到了印有"北京大學"字樣的校徽和蓋有"北京大學"鋼印的學生證件。"北京大學"四個字是很流行的毛澤東的草書體。校徽、學生證與以往的一樣,只是簽發單位改成了"北京大學革命委員會"。

北大掛起牌子、橫幅、標語:"歡迎工農兵新學員"。其實我們到學校的時候,還是按部隊那些編製,按部隊生活,按部隊津貼,還是部隊那一套,無非就是上那上學就是。

在工農兵學員中,現役軍人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除了眾多軍事院校以接受現役軍人為主要對象外,他們還大批進入地方高等院校。

據統計,1970-1972年,軍隊共選調了9300餘名基層幹部和戰士進入地方高等學校學習。在校期間的生活費或津貼由軍隊供給,畢業后仍歸軍隊系統分配。

這一年,一共有41870名年輕人走進了大學。

他們每人都懷有大學錄取通知書,雖然大家得到通知書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毫無疑問,這樣一份"大學入學通知書"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份從天而降的驚喜。

在感慨過去的歲月時,或許有一些學員還懷有一絲絲的惆悵。但在他們身上,更多的卻是身為時代驕子的興奮與自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網路文摘]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4 20: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