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諸多法寶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7-29 01: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諸多法寶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的知識分子要和工農民眾相結合。

對於知識分子的正確的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沒有革命知識分子,革命就不會勝利。

一切為人民服務的知識分子應該受到尊敬。

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將一事無成。

知識分子必須逐步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感情由一個階級變到另一個階級需要經過長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鍊。

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裡,不抓在人民手裡,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專家學者們一方面幫助群眾、指導群眾,另一方面向群眾學習,使自己的專門知識不致成為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毫無內容、毫無生氣的空中樓閣。專門家只有代表群眾,他們的工作才有意義。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的人民群眾的意見和經驗,是黨制定政策的基礎。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工作中決定的因素,是發現哪些政策是人民大眾接受的,哪些是有意見的、反對的。

只有證明為大眾擁護的政策,才能成為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的政策。革命的政治家是千千萬萬群眾政治家的領袖,革命政治家的任務是把群眾政治家的意見集中起來、加以提煉,再使之回到群眾中去,為群眾所接受、所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自作聰明、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那種貴族式的所謂「政治家」。這是無產階級政治家同腐朽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的原則區別。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的群眾路線是黨的基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凡屬正確的領導,就是經過研究,將分散的無系統的群眾意見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把中國共產黨的方針變為群眾的方針,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

要了解情況,惟一方法是向社會作調查。沒有調查,實際工作者無法了解變化著的情況,只懂得理論不懂得實際的人不能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共產黨領導機關的基本任務,是了解情況和掌握政策。了解情況就是認識世界。

全党進行系統的、周密的調查研究,是轉變黨的作風的基礎一環。調查研究,第一是眼睛向下,而不是昂首望天。沒有滿腔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一定不能做,一定做不好。要當人民的先生,先當人民的學生;只有當群眾的學生,才能當群眾的先生。只有代表群眾,才能教育群眾。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按照群眾的需要領導群眾前進。

一切為了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良好的個人願望出發。超過群眾覺悟、違反自願原則的命令主義是錯誤的,遷就群眾中少數人的不正確意見,落後於群眾、違反領導群眾前進原則的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

有些群眾容易注意當前的、局部的、個人的利益,而不了解長遠的、全局的、集體的利益。

不少青年人不容易深切了解中國人民怎樣經歷千辛萬苦的鬥爭才擺脫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建立一個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要經過怎樣的長期的艱苦勞動。因此,需要在群眾中經常進行生動的、切實的政治教育,並且把發生的困難作真實的說明,和人民一起研究解決的辦法。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革命戰爭偉大力量的最深厚根源存在於人民群眾之中。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是吸引革命人民的旗幟,黨所領導的軍隊是真正的人民軍隊。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是這個軍隊的惟一宗旨。

每一個指戰員以至每一個炊事員、飼養員,都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不但是戰鬥隊,而且主要的是工作隊,會打仗、會做群眾工作、會生產,無往而不勝。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保證著軍隊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係。

在革命戰爭中,群眾是打不破的銅牆鐵壁。正是由於人民的真心誠意的支持,從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到人民解放軍,從大刀長矛、小米加步槍到現代化裝備,從消滅小股敵人武裝、消滅日本侵略軍和蔣介石反動武裝到擊敗號稱無敵於天下的美國軍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的軍隊,成為一支令剝削階級和外國侵略者聞之膽寒的傳奇般的軍隊。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勝利的法寶之一。

在國內,喚起民眾,就是團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工人階級領導下,建立和鞏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中國永遠是黨與非黨聯盟,長期合作。統一戰線包括在一定條件下利用敵人營壘中的矛盾、有區別地對待各種中間勢力。

但是,必須堅決地揭露和清除民族叛徒,必須保證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統一戰線的原則有兩個,第一個是團結,第二個是批評、教育和改造。

關門主義是錯誤的,投降主義和對別人採取排斥和鄙棄態度的宗派主義也是錯誤的。在國外,聯合世界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國人民,共同奮鬥,結成國際統一戰線。這就是國內國際的兩個絕大多數。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關於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工人階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階級,思想上、政治上、力量上最強大的革命階級。它可以而且必須把絕大多數團結在自己周圍,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一小撮敵人。

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是一種政治制度,是保衛人民革命成果和建設社會主義的武器,它要求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反動派實行專政。

它的第一個作用是壓迫國內反動階級、反動派和反抗社會主義的剝削者、破壞者,解決國內敵我之間的矛盾。

第二個作用是防禦國家外部敵人的顛覆活動和可能的侵略。人民民主專政保證著人民在國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是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人民必須管理上層建築。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在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文化是群眾的。基本的問題,是為群眾的問題和如何為群眾的問題。

要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歌頌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鬥爭,暴露一切危害人民群眾的黑暗勢力,把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使帝王將相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統治的舞台恢復歷史的真面目。

中國共產黨獲得政權,一草一木歸人民。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如果沒有這些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權利,就沒有保證。

社會主義民主的問題,首先是勞動者有沒有權利來克服各種敵對勢力的影響的問題。像報紙、刊物、廣播、電影這類東西掌握在誰的手裡,由誰來發議論,都屬於權利問題。

人民不管理上層建築是不行的。

不能夠把人民的權利問題,理解為國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這些人管理下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險等權利。

毛澤東在治理新中國時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社會主義社會存在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矛盾。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內部矛盾,在勞動人民之間是非對抗性的;在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除了對抗性的一面,還有非對抗性的一面。

一般說來,人民內部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應該採取民主的方法來解決。所謂民主的方法,就是討論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

從以上可以看出,毛澤東關於人民群眾歷史地位、關於黨同人民群眾關係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獨創性見解。

這些要點所顯示的,不是若干互不相關的觀點,而是一種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理論體系的大廈。

對於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對於忠誠的共產黨人來說,在任何意義上,「人民群眾」都不是一種政治標籤、文件術語、競選口號和表演姿態,而是滲入血液和神經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的每一次勝利,都來自人民群眾的支持、信賴、智慧和英雄主義。

毛澤東和黃炎培1945年討論的歷史周期律問題具有深刻的內涵,是一個除中國共產黨之外沒有任何黨敢於面對和找到破解之路的問題。

一個政治集團和它所代表的階級,一旦通過鬥爭和反抗擺脫壓迫和剝削,就發生社會地位向對立面轉變的情形,成為新的壓迫者和剝削者。

於是開始新一輪的壓迫和剝削,開始新一輪的反抗和鬥爭。

隨著中國共產黨取得執政地位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這種在私有制基礎上已經循環重演數千年的歷史,喪鐘敲響了。這就是毛澤東所講的「新路」。其理論成果,就是中國共產黨關於人民群眾歷史地位、關於黨同人民群眾關係問題的系統學說。關於《文革》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十年《文革》的社會實踐。《文革》繼續革命的理論是馬列主義的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第一次試行。

在世界馬列主義運動史上,新中國毛澤東時代的地位和作用為全球所關注,中國共產黨的使命神聖而艱巨。歷史告訴人們的真理就是: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群眾路線能夠救共產黨。只有《文革》繼續革命的理論才能使工人農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得更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