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毛澤東說:今天是祝針灸萬歲!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7-28 03: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毛澤東說:今天是祝針灸萬歲!






加拿大首個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將在昆特蘭理工大學開設。預計將於2025年9月開始招收首批學生。卑詩省政府與昆特蘭理工大學7月26日宣布上述消息。

毛澤東說:「不是。今天——是祝針灸萬歲!」他環顧幾個在座的大夫,自己先喝了一口酒,接著說:「你們不要以為針灸是土東西。針灸不是土東西,針灸是科學的,將來各國都要用它。」

1972年,尼克松首次率團訪華后,中醫針灸也隨之傳入美國,並在世界上產生了「中醫熱」和「針灸熱」。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中醫藥機構,中醫藥正逐步走向國際化,實現了毛澤東的夙願。

針對當時普遍存在的認為中醫不科學而歧視、排斥中醫的現象,毛澤東在1954年就及時糾正說:「中醫對我國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中國有六萬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民所以能夠生衍繁殖,日益興盛,當然有許多原因,但衛生保健事業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這方面首先應歸功於中醫。」他又說:「中西醫比較起來,中醫有幾千年的歷史,而西醫傳入中國不過幾十年,直到今天我國人民疾病診療仍靠中醫的仍佔五萬萬以上,依靠西醫的則僅數千萬(而且多半在城市裡)。因此,若就中國有史以來的衛生教育事業來說,中醫的貢獻與功勞是很大的。祖國醫學遺產若干年來,不僅未被發揚,反而受到輕視與排斥,對中央關於團結中西醫的指示未貫徹,中西醫的真正團結還未解決,這是錯誤的,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錯誤一定要糾正。首先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思想上要改變。」

1955年,毛澤東在一次會上又嚴肅指出:幾年來,都解放了,唱戲的也得到了解放,但是中醫還沒得到解放。中醫進修西醫化了。看不起中醫藥,是奴顏婢膝奴才式的資產階級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影響中西醫團結的錯誤傾向,毛澤東和黨中央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54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轉國務院文委黨組《關於改進中醫工作的報告》。衛生部於1955年2月2日發出《關於取消禁止中醫使用白紙處方規定的通知》,旨在取消對中醫行醫的限制。1956年11月27日,衛生部發布了《關於廢除中醫師暫行條例的通令》。《通令》稱:本部在1951年5月1日公布的《中醫師暫行條例》,與黨的中醫政策精神相違背,使中醫工作受到嚴重損害,特此宣布廢除。

1954年下半年,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各大醫院,開始吸收中醫參加工作,並設置中醫門診和中醫病床,公費醫療也明確規定中醫看病吃藥准予報銷。據1958年統計,當時全國已建立了300多家中醫醫院。在黨的中醫政策的指引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衛生行政機關,吸收中醫參加領導工作並設置中醫管理機構,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中醫的政治地位。

毛澤東不僅關心著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而且還與許多名醫都有交往,請他們看病,甚至與他們親切長談。有一次,毛澤東宴請一些知名人士,其中就有北京四大名中醫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施今墨與著名西醫專家黃家駟、林巧稚等同桌。毛澤東風趣地對施今墨說:「你很有名啊,我在年輕時就聽說過你。你們同行是不是冤家啊?」 施今墨回答:「主席,我們團結得很好,互相很尊重。」毛澤東聽了很高興。

1955年,上海名中醫章次公先生被調到衛生部任中醫顧問。不久,中央「四老」之一的林伯渠患病頗重,呃逆月余不止,章次公赴治,三劑葯治好了林伯渠。中央辦公廳一位同志在閑談時對毛澤東說:「衛生部新來了一位老中醫章老,那醫術可神了……」接著又將林老案例講給毛澤東聽。毛澤東高興地說:「我早對你們講過,中醫不比西醫差嘛,你們還不信。」過了幾天,毛澤東身體不適,指名請章次公為他看病。此後,毛澤東曾兩次約請章次公徹夜長談中醫學。他看過不少中醫書,提了許多問題,章次公均對答如流,毛澤東會心地說了一句:「難得之高士也。」

1957年夏天,中共中央在青島召開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其間,毛澤東到海水浴場游泳時,不慎得了感冒,加上失眠的困擾,病情日漸嚴重。隨行的保健醫生用西藥治療,效果不好。中共山東省委第一書記舒同得知后,便推薦山東著名的老中醫劉惠民給毛澤東看病。因為劉惠民大夫開起藥方來多用一般醫生不太敢用的毒性較強的藥材,因此,保健醫生和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都表示擔心,不同意毛澤東吃。劉惠民也因事關重大而心有顧忌,一再表示:「藥方可以開,但必須由舒書記的夫人親自跟我去藥店抓藥、親自煎藥,並親自看著主席喝下去才行。」

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舒同當即表示:「劉大夫治感冒的葯我吃過,的確很靈。他要求由我的愛人給主席煎藥,我同意。萬一有問題,由我們夫妻負責。」

最後,徵求毛澤東自己的意見。毛澤東雖在病中,但仍不失幽默地說:「舒同同志擔保了的,我不怕!」

於是,舒同的夫人石瀾便在這樣一種特殊的背景下,擔當起了為毛澤東抓藥、煎藥的特殊任務。

3天後,毛澤東的感冒癥狀完全消失了,而且睡眠也逐漸好起來。毛澤東感到特別高興。

毛澤東問起劉大夫的藥方里有一味「酸棗仁」是起什麼作用的,為什麼要「生、熟合起來搗」。

舒同夫人石瀾回答:「藥用的酸棗仁,數陝北的最好。當年在延安,主席您住過的那個楊家嶺滿山都是酸棗樹。我們常去摘一些酸棗回來,放在衣兜里當水果吃。酸棗仁這東西,生吃能提神,炒熟了吃能安神。生、熟搗碎入葯,就能同時發揮兩種作用,平衡中樞神經。所以您不僅感冒好了,睡眠也好了。這正是劉大夫的高明之處呀!」

毛澤東聽后哈哈大笑,對坐在一旁的舒同說:「看看,你的夫人講得多細,將來可以改行當醫生了!」11月,毛澤東應邀赴莫斯科參加世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大會,劉惠民被指定為保健醫生,隨同毛澤東前往。

1959年冬,劉惠民為毛澤東診治感冒。在開處方時,毛澤東忽然提了個問題,問劉惠民民間常說的「上火」怎樣解釋。劉惠民用中醫理論解釋后,毛澤東笑著說:你講的這些我不懂啊,你看怎麼辦?劉惠民略微思索一下,回答說:「西醫學了中醫,再用中醫的話講出來,主席就懂了。」毛澤東聽后,非常高興地站起來,說:「對嘍,所以我說,關鍵的問題在於西醫學習中醫。」

毛澤東接受中醫治療最精彩的一幕是針撥治療白內障。1974年底,毛澤東患老年性白內障,雙目已近失明。經過慎重考慮,中央決定由中國中醫研究院著名眼科專家唐由之為毛澤東實施針撥術。中醫傳統方法中有一種「金針撥障法」,民間失傳已久,但該方法已由中國中醫研究院繼承下來並有所發展和改進,唐由之是主要負責專家。毛澤東知道后,欣然同意做手術。

1975年7月23日,唐由之順利地完成了這一手術。在手術過程中,毛澤東示意播放古典樂曲《滿江紅》,其心率、血壓一直正常。

做了白內障手術后,需要休息幾天,但毛澤東只隔一天就忙著看起書來,唐由之勸阻不住。毛澤東看了一會兒,果然感到眼睛不舒服,便停下來說:「唐由之啊,我們的爭論,你勝利啦!」他還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做了一個「V」字形手勢。唐由之說:「主席,您亦勝利了,因為您要我們用中醫中藥的知識和西醫西藥的知識結合起來,今天給主席做的白內障手術,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引下研究成功的。」毛澤東聽後會意地笑了。

中國的針灸,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針灸的起源,可能比藥引還要早,是我國最寶貴的醫學遺產之一。針灸療法以操作簡單、應用廣泛、療效迅速、安全經濟等特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針灸療法在中國人民對疾病的鬥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促進了我國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但是,自西醫傳入中國以來,由於崇洋媚外思想的影響,有一些人忽視廣大人民群眾對針灸治病的實際需要,一味地說中醫針灸「落後」、「不科學」,是「土東西」,全盤加以否定。

毛澤東熟讀史書,對歷史上針灸的治療作用非常了解。他在讀司馬遷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時就知道,約在公元前5世紀的扁鵲,用針刺法使昏迷不省人事的「屍蹶」病人蘇醒過來,經過其他綜合治療,使病人完全康復,被譽為「起死回生」的妙術。《後漢書?華佗傳》里,也記載有華佗用針灸治曹操頑固的「頭風」。毛澤東在讀《舊唐書》時,熟悉名醫甄權的傳記,當時魯州刺史庫狄苦於「風痛」,兩手無法拉弓射箭,雖經不少醫生治療均未奏效,后請甄權診視。甄權認為只需針刺一次即能痊癒。果然在針刺「肩髁」穴后,兩手即能引弓而射。《宋史?許希傳》里也講到宋仁宗的病被許希用針刺醫好。這些史書所述,都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世紀以後,清政府對針灸療法蠻橫地加以排斥和打擊,並於1822年下令永遠停止在「太醫院」中施行針灸療法。從此針灸被當成「土東西」而被忽視。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張對包括針灸術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加以批判地吸收繼承。他認為:「針灸是中醫里的精華,要好好地推廣、研究,它將來的發展前途很廣。」

1955年4月,毛澤東在杭州邀請著名針灸專家、衛生部副部長朱璉一道吃晚飯。在跟朱璉談天的時候,毛澤東說起了她的《新針灸學》一書。這本書是3月23日送呈毛澤東的。毛澤東不但全看了,而且頗為贊同其中說到的針灸與現代醫學理論發展的關係。毛澤東對朱璉說:「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理論,對針灸治病的神秘提供了解釋的鑰匙。反過來針灸又能夠給它提供豐富的實際材料。如進一步研究,一定可以發揮更大的效果,豐富與充實現代的醫學,研究針灸,對醫學理論的改革將發生極大的作用,是嗎?」他徵詢朱璉的看法,朱璉肯定地回答說是的。毛澤東也頻頻點頭:「很好,醫學理論的確要改革。」

開飯了,菜有幾盤,卻不奢侈。大家都舉起面前的酒杯。毛澤東也站起來,舉杯說:「今天----」他沉吟著,該說什麼祝酒詞呢?

葉子龍接過話說:「今天祝各界大團結萬歲。」

毛澤東說:「不是。今天----是祝針灸萬歲!」他環顧幾個在座的大夫,自己先喝了一口酒,接著說:「你們不要以為針灸是土東西。針灸不是土東西,針灸是科學的,將來各國都要用它。」

他打手勢讓大家都坐下,自己也放下了酒杯,接著說道:「中醫的經驗,需要有西醫參加整理,單靠中醫本身是很難整理的啊。」

在毛澤東的鼓勵和支持下,朱璉著的《新針灸學》被譯成數國文字,在國外出版發行。

在毛澤東「針灸是科學的」正確思想指引下,中國的針灸療法獲得了飛躍發展。針灸不僅在民間廣泛地流傳和應用,滿足了人民群眾醫療上的需要,而且不斷走出國門,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視和信賴。

1971年7月,美國《紐約時報》駐華盛頓辦事處主任詹姆斯?雷斯頓來華訪問。《紐約時報》是美國的一份大型傳統日報,以及時、準確、權威而著稱。該報十分重視選擇頭版要聞,對於較長的文章,經常是第一段登在頭版,其餘部分則登在後面。詹姆斯是美國資深記者,擅長時政報道,獲過多次新聞大獎。這年7月,詹姆斯被派往中國採訪,在北京參觀了很多單位,包括到中醫院參觀針灸治療。他在訪問中不幸患上闌尾炎,在北京一家醫院接受闌尾切除手術治療。當時周恩來指示:一定要把手術做好,千萬不能感染。術中使用的是常規藥物麻醉。術后他感到腹部不適,便接受了針灸治療。回美國后,詹姆斯於7月26日在《紐約時報》頭版發了一篇報道,標題是《現在讓我告訴你們我在北京的手術》,頭版只登了一小段,而文章的主要部分登在第6版上,正題為《現在讓我告訴你們我在北京的闌尾切除手術》,文章佔了將近一整版,並配有作者訪問北京一家中醫院針灸診療室的照片。詹姆斯當時已經62歲,由於他的不平凡的經歷和《紐約時報》在新聞界中的地位,在一般美國人心中,像這樣的記者寫出的文章可信度是極高的。動手術可用小小的銀針來麻醉,病人不覺疼痛,還可治療好多病,沒有毒副作用,這在西方可是從來沒有過的神奇事。當時又正值白宮剛剛宣布尼克松總統將於1972年訪華,美國公眾對東方大國——中國有一種神秘感,從而使針灸醫術的神奇療效在美國民眾中引發了濃厚興趣。

1972年,尼克松首次率團訪華,參觀了中國的「針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術,神經外科做顱腦腫瘤的切除手術,看到病人都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開胸、開顱等大型手術,感到十分驚奇,難以理解。在向尼克松贈送的禮品中,還有一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國針刺麻醉》一書。代表團返美后紛紛宣傳「針刺麻醉」的神奇,再一次引起美國民眾的濃厚興趣,特別是美國醫務界對中國針灸醫術開始有學習的願望。中醫針灸也隨之傳入美國,並在世界上產生了「中醫熱」和「針灸熱」。中醫藥正逐步走向國際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7 18: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