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麵包免費吃街道乾淨了
1871 年3 月 18 日,巴黎工人舉行起義,推翻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產階級政權即《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只存在短短72天。在短短的72天里,當時的巴黎市民奔走互相稱讚著:巴黎公社的麵包可以免費吃,吃飽了就去幹活,原來髒亂的街道被自願的市民打掃乾淨了。《巴黎公社》里人人都有麵包免費拿來吃,市民們大家自願去幹活,街道就乾淨了。
什麼是「公社」呢? 公社是人們為了生產和分享《社會》這個"公共產品"而自願、自由組成的聯合體。"公社"是與"國家"和"市場"完全不同的組織方式,"國家"和"市場"是「被動的聯合」。因為有"需","求"才能被動的進行聯合!
什麼是《市場》?市場的主體,是指「有能力的交換者」和「有效需求者」,市場的功能是發財致富,《市場》就是叢林法則, 弱肉強食, 人不為已天殊地滅! 《市場》就是"交換者"和「需求者」的"個體產品"!
《市場》養不起也決不養《社會》的!什麼是社會? 《社會》的原意是「一起吃麵包」,就是"有飯大家吃」。實際上,社會既是「一起吃麵包」---人人有飯吃,《社會》也就是大家吃飯的那個人們共同生活所必須的「公共產品」。
1920 年 12 月 7 日, 李達在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發表《社會革命底商榷》, 指出中國革命應該像1871 年「法國地方自治團」那樣,「以最普遍最猛烈最有力量的為好」。
李達以巴黎公社的徹底革命為例, 批判了當時的假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將馬克思主義與其他主義區隔開來,闡述了在中國掀起一場徹底的、大眾參與的革命的必要性。
在 1922 年 7 月出版的《新青年》上,李達發表《評第四國際》,還將巴黎公社與十月革命作了比較,強調「無產階級實行革命,必有一個共產黨從中指導,才有勝利之可言」。
1922 年 12 月 1 日,周恩來在《少年》雜誌發表《十月革命》一文,肯定十月革命與巴黎公社的一脈相承性。
1925 年 3 月 7 日,《中國青年》推出「國際婦女日與巴黎公社特刊」。 這是中共報刊推出的第一個紀念巴黎公社的特刊。其中刊發的《巴黎公社》一文特別指出:「沒有統一強固的黨,政府權力不集中,對待反革命勢力太寬恕,不沒收銀行,不掌管交通機關,都可以做後來無產階級運動的前車之鑒。」
1926 年,巴黎公社起義 55 周年之際,廣州舉行規模浩大的系列紀念活動。3 月 18 日,紀念活動達到高潮——是日,大雨傾盆,而各團體列隊赴會人數達萬餘人,事前各界代表登台演說非常激昂,民眾高呼繼續巴黎公社革命精神,聲浪之熱烈如雷貫耳。
紀念大會的主要報告人是時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的張太雷。他認為應該從巴黎公社得到更多的教訓:一方面,要警惕資產階級的妥協和賣國;另一方面,要堅持無產階級對於革命的領導。
同一天,毛澤東發表講演,指出紀念巴黎公社應注意四點:一是注意公社出現的客觀條件,二是注意區別兩種不同性質的戰爭,三是注意從人類進化史的高度來看待階級鬥爭,四是務必從公社失敗的原因中吸取教訓。
大革命失敗后, 白色恐怖籠罩中國。1927 年 12 月 11 日凌晨, 廣州起義的槍聲打響,起義軍成立了以蘇兆征為主席的廣州蘇維埃政府。這是我們黨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府,被稱為「東方巴黎公社」。
由於在當時遭到資產階級的殘酷鎮壓和污名化《巴黎公社》后造成法國社會割裂,激烈爭論和博弈從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持續到第五共和國,直到一百多年後的2016年11月29日,法國國民議會才終於通過決議,正式、徹底為《巴黎公社》平反,恢復了所有《巴黎公社》公社社員的名譽權。
目前在法國,除了右翼、極右翼仍然對《巴黎公社》持保留或污名化態度外,絕大多數法國人已能正面、客觀評價《巴黎公社》,每年來紀念《巴黎公社》也成為完全合法的行為。
《巴黎公社》是法國工人階級為自由而戰的一次英勇奮鬥。1871年,在戰亂中《巴黎公社》建立了。這是一個代表無產者利益的政府,這也是法國人民選擇自由的英勇戰鬥。只是很可惜,這場稱得上里程碑的運動,很快遭到了各界權貴資產階級的殘酷打壓,只存在了短短72天,甚至還被法國定性為造反。
巴黎的工人市民,尤其是工人階級或者是中產階級的人們,一直都有一種渴望,他們希望可以組建一個自治的巴黎,一個自治的議會,一個可以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的政權,一個真正民主的政權。
法軍向普魯士投降,政府徹底失去人民的信任。就在當月,巴黎就爆發了起義,希望直接推翻當權政府。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起義最終被國防政府鎮壓,但是這次的失敗,並沒有讓法國工人階級氣餒,他們反而看到了希望。
巴黎掀起的政治浪潮,燙得國防政府不得不逃離這個是非之地,他們前往凡爾賽,卻讓巴黎成為了一個權力真空的地方。這就像一個小小的著火點一樣,迅速點燃了巴黎市區內的武裝起義,國民自衛軍很快拿下了市政廳等多個重要位置。
隨後國民自衛軍的中央委員會,成為了巴黎唯一的政府,開啟了公社選舉。一共選出了92個成員,有的是技術工人,有的是社會主義者,他們從事政治、熱愛政治。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成為了真正的巴黎自治。成立工人市民自己理想的《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之後,他們的理想社會,是一個無政府的、人人自治的社會。於是他們發布了《告法蘭西人民書》,提出了綱領,強調了普通公民要參與到公社當中來,能夠自由的發表意見,維護自己的權利,他們是為自己的自由做主。
《巴黎公社》這無疑是理想社會,這對於當時的人來說,是一條嶄新的、截然不同的道路,這些前輩們正在進行偉大的實施。在巴黎公社中,直接選舉出公社委員,並且要求所有人監督起來,防止官吏脫離人民,拒絕權利的腐蝕性。
有婦女自發性的組織了女權運動,要求實現性別平等、工資平等,婦女必須擁有主動離婚的權利,女孩必須接受教育。女權運動廢除了妓女,這無疑是讓人感動的。
《巴黎公社》遭到資產階級軍的反撲,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
《巴黎公社》的精神追求是崇高的,這樣的共產主義、無產階級,其實恰恰是普通百姓渴望擁護的。因此巴黎公社就像是一段烏托邦一樣,讓人嚮往,可是這樣的一個政權,資產階級是容不下他們的,很快從凡爾賽來的軍隊,實行大規模的反撲。
凡爾賽軍和國民自衛軍交手,雙方都拒絕談判。凡爾賽軍的隊伍達到了13萬人,隨後開始進行瘋狂的反撲。巴黎的國民自衛軍與人民開始奮力抵擋,馬克思曾經說道:「巴黎婦女在街壘旁和刑場上都是視死如歸!」
凡爾賽軍攻破城門之後,對公社人員大規模屠殺,大量的社員便被抓捕。張德彝見狀以為這些人不會被殺,但看到他們這幅模樣,心中不免難過,可最後還有一萬多人被殺害。5月27日,凡爾賽軍沖入了公墓,這裡還有不願意退縮的最後一批公社成員。
五月流血周。面對凡爾賽軍的圍追堵截,這147人全部被一個一個殺死。至此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就這樣走向了結束。
《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作者:毛澤東(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今天是中國民眾紀念巴黎公社的第一次。巴黎公社事件的發生,距今已五十五年了,為什麼到今日我們才知道紀念,才舉行紀念呢?因為中國從前的革命,是少數人包辦的,及到革命潮流漸漸增漲,革命運動才跟著由少數人擴張到多數人,到現在已有多數的農工民眾參加,並且有左派的國民黨員作指導,有工農階級專政的國家蘇維埃俄羅斯作模範,所以中國民眾才知道有今日的紀念,才能有今日的紀念。
現在只把紀念巴黎公社的幾個重要意義說一說:巴黎公社,是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巴黎工人階級起來的第一次革命的運動。
那年正當前清同治十年,到今日恰是五十五年了。
我們要問,這種運動為什麼不發生於百年以前,而發生於五十五年前的今日呢?
我們知道,凡屬一種運動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必有客觀的條件。
查巴黎公社,在中國鴉片戰爭之後三十年,這三十年中,繼續訂有《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足證明歐洲各國,已有能力向東方猛烈地發展,已由資本主義進為帝國主義,國內已形成偉大的工人階級,所以才有此種壯烈的工人革命運動產生。這是應該注意的第一點。
馬克思說:資本家互爭利益的國際戰爭,是無意義的,只有國內階級戰爭,才能解放人類。民國三年的歐洲大戰,喪失了許多的生命,耗費了無數的金錢,結果得到了什麼?
民國六年俄羅斯工人起來革命,推翻資本家政府,成功了勞工專政,使世界上另開了一條光明之路,其價值的重大為何如?
俄國的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階級以自己的力量,來求人類真正的平等自由,它們的意義是相同的,不過成功與失敗不同而已。
所以我們可以說:巴黎公社是開的光明的花,俄國革命是結的幸福的果——俄國革命是巴黎公社的繼承者。
現在一般資本家宣傳說:「對外的戰爭是有益的,對內的戰爭是無益的。」
我們卻要進一步說:「資本家互爭利益的國際戰爭,是無意義的,打倒資本主義的國際戰爭,才有意義的。
軍閥們爭權奪利的國內戰爭,是無價值的,被壓迫階級起來推倒壓迫階級的國內戰爭,才有價值。
」一般國家主義派,盛倡其「為祖國而犧牲,乃無上光榮」的說法,這是資產階級欺人之話,我們萬不要受他們的愚弄!此應注意的第二點。
現時國內頗有些人懷疑或反對階級鬥爭的,這是不了解人類進化史的緣故。
馬克思說:「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階級鬥爭史。」
這是事實,不能否認的。人類由原始社會進化為家長社會、封建社會以至於今日之國家,無不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之階級鬥爭的演進。
巴黎公社便是工人階級第一次起來打倒統治階級的政治的經濟的革命。我們向來讀中國史,不注意階級鬥爭的事實,其實四千多年的中國史,何嘗不是一部階級鬥爭史呢?
如秦二世時,起來革命的陳勝、吳廣是農民。漢高祖是流氓,也是無產階級推倒貴族階級的革命,不過在農業社會裡,他們革命成功后,又做起皇帝,自己又變成貴族階級了。
太平王洪秀全號召廣西一班失業農民起來革命,大有社會革命的意義,孫總理也很佩服他。大家只知道打倒他的是清朝政府,而不知真正打倒他的主力軍,卻是地主階級。
打倒太平天國出力最多的是曾國藩,他當時是地主階級的領袖。曾國藩是練團練出身,團練即是地主階級壓迫農民的武力,他們見洪秀全領導一班農民革命,於他們不利,遂出死力來打倒他。
故太平天國之事,不是滿漢的戰爭,實是農民和地主的階級鬥爭。此應注意的第三點。
巴黎公社存在不過七十二天,何以失敗這樣快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沒有一個統一的集中的有紀律的黨作指揮——我們欲革命成功,必須勢力集中行動一致,所以有賴於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黨來發號施令。當時巴黎公社,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政 ,以致內部意見紛歧,勢力分散,而予敵人以可乘之 ,這是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二)對敵人太妥協太仁慈——我們對敵人仁慈,便是對同志殘忍。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十四年[4]國民政府打倒楊、劉[5]肅清反革命派的勝利,全賴對於敵人取絕對嚴厲的手段,不絲毫妥協,因為我們不用嚴厲的手段對付敵人,敵人便要用極殘酷的手段對付我們了。
巴黎公社,對於敵人不取嚴厲處置,還容許敵人佔住金融機關,調集軍隊,所以終被敵人覆滅了。各同志要鑒往知來,懲前毖後,千萬不要忘記「我們不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敵人便給我們以致命的打擊」這句話。我們要革命,便要從此學得革命的方法。這是紀念巴黎公社應注意的第四點。
現時帝國主義者為欲分散革命勢力的聯合, 力宣傳「赤色的恐怖」,說什麼俄國革命殺了整千整萬的人,實則只有帝國主義者「白色的恐怖」,才是真的恐怖!
試看巴黎公社失敗后,被法國資本家所殘殺者統共不下十萬人,而俄國革命所殺的,最多不過幾千人。「赤色的恐怖」實在不及「白色的恐怖」多了!五卅慘案,沙基屠殺,更是「白色的恐怖」的實證。所以我們要大聲疾呼:「反對白色的恐怖!反對帝國主義者對於無產階級的大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