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文憑即是白痴也能撈一官半職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6-7 22: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有文憑即是白痴也能撈一官半職







許多材料證明,如今的走資派特色政府招當官的都要大學文憑。大學文憑尤其是博士文憑是選拔各級官員尤其是大官的決定性標準。當然有此文憑,再加上有個走資派特色政府里當過高官老爸或老媽,又或是乾爸奶爸都行,即使是個白痴,也能撈個一官半職。

無數事實告訴人們:只要一進了高等學校,或者乾脆只要設法撈到一張大學博士文憑,那就能夠得到高官厚祿,就有飛黃騰達的時機。

許多人為了達到「高升」的目的,當然就只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於是各種稀奇古怪的行業都應運而生了。

特權階級要把自己的爵位和俸祿傳給他們的子女,一個重要的辦法就是通過教育一途。而這樣做,沒有上述行業的幫助,就有點兒難處。

他們有的是錢,可以雇請「家庭教師」,或使子女進各種學費昂貴的私人「補習班」之類。這樣把子女塞進高等學府以後,總算放心了吧?可是還不行,有些公子小姐們一向吃喝玩樂,誰願去死啃書本?不能畢業怎麼辦?還得依靠「代人考試」業又稱替考。

隨著資本主義的全面復辟,中國特式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早已成為進入特權階級的階梯。所有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都成了培養《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教育目的了。全國上下各級官員和各行各業的官員主要是從經過高等學校培養的專家中吸收從事經濟工作、黨的工作、國家工作、外交工作、軍事工作和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高級人才即上等人精英分子和《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在「教育市場」上,只要不惜重金,什麼畢業論文、畢業文憑,甚至「副博士」之類的頭銜都可以買到。有了這些玩意兒,就可以騎在勞動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了。不難看出這些新行業,完全是適應特權階級對勞動人民實行資產階級文化專制的需要而產生的。「有錢,就可以進入私立的高等學校」。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上山下鄉》的知青可以成為國家主席。可以成為大官高官。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上山下鄉》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插隊落戶》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初中畢業》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高考交白卷》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坐了十五牢》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農村人》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當隊長》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當獸醫》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工農兵學員》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走資派鼓吹"高考改變命運"、"上大學改變命運"等,但一個《新生的反革命分子》的知青可以成為資本家。

最精緻的利己主義這類人好處一定是自己,絕對不讓自己吃虧,但是面上一定把自己包裝的特別公正,特別仗義。

最精緻的利己主義這類人絕對不會讓自己吃大虧的,表面也許會吃一些小虧。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唯分數論」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教育原因。

自私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

唯利是圖的社會環境是造成「精緻利己主義者」的社會原因。

當醫患糾紛、食品安全、誠信危機、道德困惑充斥社會時,大學這個曾經的象牙塔也已經不再是寧靜的學問之所。而大學,正是學生世界觀形成和固化的關鍵階段。老師熱衷於報課題申經費,對本是主業的教學工作不甚用心甚至敷衍了事,還有的老師過分到將學生當成自己廉價的優質勞動力——對學生而言,這就是活生生的「利己主義」教材。待到走向社會,面對拼能力不如拼關係、拼自己不如拼爹的現實存在,一定要在學生心中加深對「利己主義」的認同。

錢理群教授在他撰寫的《大學里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中指出,「在中國的大學里,包括最好的北大、清華,都正在培養一群20幾歲就已經』老奸巨猾』的學生,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一旦這些人掌握了權力,擁有了地位,帶來的危害比貪官污吏更大!」

錢理群教授退休之後,曾經義務到一些場合去講學,錢教授是研究魯迅的專家,講的也是介紹魯迅的課程。但講了不到一個月,原來座無虛席的教室只剩下三三兩兩的學生,並不是錢教授的課不好,而是大家覺得,現在聽魯迅對於自己的升學、就業沒有半點幫助,大家都很忙,哪有時間來聽這些「沒用」的課呢?

為此,錢教授感慨萬千,他在《大學里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文章中,把這種現象背後的本質揭露了出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7 15: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