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共產黨執政權是工人農民賦給的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4-25 07: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共產黨執政權是工人農民賦給的






共產黨執政權是工人農民賦給的。「人賦人權」表明,共產黨必須要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 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用好權的同時,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  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我們代表了無產階級,代表了廣大群眾,打倒了人民的敵人,人民就擁護我們。」

如今走資派為資本家服務了。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了,就不合法。

管理權是人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共產黨作為一個政治組織,它的權力同樣是人賦的,這個「人」就是人民大眾,這是毛澤東的一貫觀點。

1968年10月毛澤東再次強調:「我們的權力是誰給的?  是工人階級給的,是貧下中農給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廣大勞動群眾給的。我們代表了無產階級,代表了廣大群眾,打倒了人民的敵人,人民就擁護我們。」

執政之後,毛澤東一再提醒全黨,共產黨是代表人民執掌政權的,如果代表得不好,人民就會收回這種權力。那麼,怎麼樣才算「代表得好」呢?  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用好權的同時,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一方面,因為共產黨的管理權是人民所賦予的,所以必須履行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正如毛澤東所說:「人民要解放,就把權力委託給能夠代表他們的、能夠忠實為他們辦事的人,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我們當了人民的代表,必須代表得好」。

其一,毛澤東始終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早在1925年,毛澤東在回答「為什麼要革命」時,就講到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上的幸福。

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又提出「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

在毛澤東眼裡,為人民服務,歸根結底就是為人民謀利益。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其二,毛澤東始終把符合人民利益作為共產黨員的道德準則。

毛澤東甚至認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這就不但把人民利益標準作為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的標準,而且引申為生死觀的標準,具體化為可以操作的行為準則和評價標準。

其三,毛澤東始終把符合人民利益作為工作判斷的最高標準。

毛澤東說,「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毛澤東說,「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每句話,每個行動,每項政策,都要適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錯誤。定要改正,這就叫向人民負責」。

即是說,共產黨人所做的各項重大決策,必須符合人民的利益。同時,符合人民的利益絕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必須關注民生問題。

其四,毛澤東始終堅持「革命功利主義」。

毛澤東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超功利主義,在階級社會裡,不是這一階級的功利主義,就是那一階級的功利主義。我們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功利主義者,我們是以佔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廣大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將來利益的統一為出發點的,所以我們是以最廣和最遠為目標的革命的功利主義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狹隘的功利主義者。」

另一方面,為保障共產黨的管理權的正確行使,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毛澤東認為,人民能將權力賦予給共產黨,也能將權力收回,如果共產黨蛻變成一個特權階層、腐化集團,那麼人民也應當毫不客氣地將其「革掉」。

所以,「政治工作要走群眾路線,單靠首長不行。你能管的了那麼多嗎?    許多事你們是看不到的,你只能看到一部分。所以要發動群眾,人人負責,人人開口,人人鼓動,人人批評。」 

1945年毛澤東同黃炎培關於「歷史周期律」的對話,既表現了他對共產黨能夠使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的高度自信,也是對全黨的一個警示。

為此,在建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又鄭重提出了「兩個務必」,警告全黨要注意拒腐防變。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說,並又反覆強調:「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的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

基於這種認識,毛澤東在《文革》中特別注意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作風。

《反走資派》不是借著歌頌毛澤東來反走資派,而是聽毛主席話要反走資派。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報告,四月十四日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是一次在我黨歷史上有深遠影響的代表大會。

我們這次代表大會,是在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的時刻召開的。這個偉大的革命風暴,摧毀了以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揭露了以劉少奇為總代表的黨內一小撮叛徒、特務、死不改悔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粉碎了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陰謀,大大地加強了中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大大地加強了我們的黨,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為這次代表大會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大規模的、真正的無產階級的革命。

毛主席曾經用簡潔的語言說明了這場大革命的必要性:「這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對於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建設社會主義,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時的。」為了充分認識毛主席這個科學的論斷,我們應當深刻理解毛主席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學說。

毛主席同以蘇修叛徒集團為中心的現代修正主義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毛主席全面地總結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文革》是什麼?文革就是階級鬥爭。是毛澤東共產黨同蔣介石國民黨鬥爭的繼續。武裝的急風暴雨式的階級鬥爭看似結束了。

但蔣介石國民黨留下的無數的右派分子還在,而且還有無數的新的產生。每個人腦子裡的自私自利的思想每日每時都在產生資產階級思想。他們聯合起來瘋狂地反對共產黨,逼共產黨下台。他們在共產黨內找到了代理人《走資派》。

鄧小平篡權上台所做的一切證明了這個事實。文革就是階級鬥爭。工人下崗了,被砸了鐵飯碗。農村人民公社解散了,農民又一盤散沙。官兵又不一致了。資本主義私有化后的一切醜陋社會現象都變本加利地復辟了。睜眼看不見嗎?

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階級鬥爭,資產階級還存在,小資產階級還大量產生,社會上的形形式式封建的資產階級的思想,使必為反映到中國共產黨內來,尋找他們的代理人試圖復辟資本主義。所以共產黨內的修正主義,投機分子機會主義者必定成為走資派。文革就是階級鬥爭的繼續,而使用的方法是文斗而不是武鬥,使用的是《東方民主》,即無產階級民主也稱大民主。

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同舊社會的矛盾,例如同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衝突,表現為劇烈的階級鬥爭,那種矛盾不可能由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來解決,而只有社會主義革命才能夠加以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對性的矛盾,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毛澤東說:「在一般情況下,人民內部的矛盾不是對抗性的。但是如果處理得不適當,或者失去警覺,麻痹大意,也可能發生對抗。」

毛澤東在《工作方法六十條》指出:「就我國內部來說,階級還沒有最後消滅,階級鬥爭還是存在的。這兩點必須充分估計到。同階級敵人作鬥爭,這是過去政治的基本內容。」

毛澤東提出了「打擊官氣、尊重群眾熱情、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號召群眾大規模廣泛參與社會管理和勞動、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利用一切人類先進技術實現大規模飛躍」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毛澤東指出:「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從來是很豐富的。過去是在舊制度的壓抑下,沒有解放出來。現在解放了,開始爆發了」,「我們現在的方法是揭蓋子,破除迷信。讓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爆發出來」。

在建設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實現從集體所有制經濟向全民所有制經濟過渡的基層載體構建方面,毛澤東開創了集體公社理論——集體公社實行工農商學兵合一、政經合一、全民皆兵,大力發展政治經濟和民兵力量,作為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向社會主義發達階段過渡的載體。而且,毛澤東創造性的指出,兩大所有制並存條件下,一部分生產資料也是商品,例如買給農民的生產工具。

毛澤東指出:「公社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結構的工農商學兵相結合的基層單位。公社在現階段同時又是基層政權的組織。」

公社是實現農村自主工業化、發展鄉村的社會生產力、實現鄉村有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經濟過渡的載體。

毛澤東說:「現在存在的以人民公社形式出現的社會主義大集體所有制,也就系小全民所有制,要逐步地發展為全面的全民所有制。」

毛澤東說:「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產資料,就必須實現公社工業化,農業工廠化(即機械化和電氣化)。」

毛澤東說:「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長期並存下去,總有一天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生活對農業生產越來越增長的需要,不能充分滿足工業對農業原料不斷增長的需要。而要滿足這種需要,就不能不解決兩種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體所有制轉變為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國單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來統一計劃全國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和分配。」

關於公社的自主工業化,毛澤東深刻指出:「在社會主義工業化過程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農業人口會減少。如果讓減少下來的農業人口,都擁到城市裡來,使城市人口過分膨脹,那就不好。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注意這個問題。要防止這一點,就要使農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樣,或者還好一些。有了公社,這個問題就可能得到解決。每個公社將來都要有經濟中心,要按照統一計劃,大辦工業,使農民就地成為工人。公社要有高等學校,培養自己所需要的高級知識分子。做到了這一些,農村的人口就不會再向城市盲目流動。」

毛澤東開創的全新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取得了極其輝煌的實踐成就——不到三十年,我們就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國民經濟體系、國防設備體系,擁有了自己的「兩彈一星」。

毛澤東敢闖新路,提出了一整套前人沒有提出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並變為現實,取得了國際共產主義的社會主義建設歷史上迄今為止最輝煌的成就。

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是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最全面、最有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豐富、最科學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理論;毛澤東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實現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效率最高的實踐成就。

新中國剛成立,中國一窮二白(1949年建國之初,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當時的工業產值還不如比一個僅僅三萬多平方公里的比利時),經濟嚴重基礎薄弱,人口平均壽命僅僅三十五歲。

但是,在毛澤東領導下,人口平均壽命從三十五歲增長到六十五歲,全國糧食也增長近一倍。

起點於一窮二白、工業基礎極度薄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新中國,在毛澤東領導下,取得了人類歷史起點極其低、條件極其差但是最高效率的現代工業建設成就。.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始了從兩千多年的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開展了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和水利工程建設,用二十七年實現了西方社會近兩百年才實現的工業基礎現代化,讓中國從一窮二白的農業國發展成為自己擁有《兩彈一星一潛艇》的社會主義工業大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9: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