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
關於「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的說明》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維漢
總理:
現在將「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提請政務院審核。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是鼓勵和指導它們轉變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所有制。由於幾年來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政策的經驗,特別由於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教育,人們愈來愈認識到: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
資本主義工業,經過國家幾年來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大部分已經轉變為各種中級形式(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據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北京、天津、瀋陽、上海、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八大城市私營大型工業一九五四年第一季度的總產值中,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的產值佔百分之八十六·四。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中級形式,國家逐步地加強了對大部分資本主義工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掌握,在不同程度上將它們的生產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在不同程度上限制著它們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作用,發揮了它們的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經過這些形式,一部分企業中的共產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對於生產的領導和監督加強了,或多或少地促進了這些企業的各項改革。經過這些形式,企業中工人群眾的勞動主要地是為國家的需要而生產,只有較小部分是為資本家的利潤而生產,這就使工人群眾對自己的勞動感到有興趣,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因此提高了一步。經過這些形式,企業中的資本家不僅能夠分得合理的利潤,並且更為直接地受到愛國守法和服從國營經濟領導的教育。
由此可見,國家資本主義的中級形式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工業進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重要步驟,它在一定時期以內在發展生產、供應需要上,在為這些企業向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發展準備條件上,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國家經濟工作人員、資本主義企業中的工人和職員、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都應當繼續為更好地完成國家的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任務而積極努力。
但是,資本主義工業在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以後,企業仍是資本家所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仍是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因此,公私矛盾、勞資矛盾和其他許多矛盾都不能獲得更有效的處理。
在公私關係上,雖然有一部分資本家在人民政府和國營經濟的領導下能夠服從國家的利益,在完成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任務的過程中表現了他們的積極性,但有很多資本家則不是採取這種態度,而還是採取唯利是圖的態度。
他們雖然接受了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但不按照國家的要求、也即是不按量、按質、按時間完成任務。同時,他們不關心經營管理的改善和技術的改進,以致產品質量很低,成本很高,浪費十分嚴重,有些在自銷的時候是名牌貨的,在國家包銷以後,竟因質量降低變成滯銷貨。
還有許多資本家繼續進行偷工減料、以壞頂好、虛報成本等違法活動。部分資本家用增加工資的辦法籠絡少數落後職工,並藉以提高工繳利潤。
部分資本家甚至採取各種方法進行抗拒。
此外,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方式妨礙著國家對於企業生產能力的統計和利用,因此,一方面使企業的生產潛力不能得到適當發揮,另一方面又造成生產上的某些盲目混亂。
在勞資關係上,資本主義的腐敗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工資制度、工時制度的混亂狀態,日益成為提高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生產革新精神的嚴重障礙,並且對這些企業的生產起著很大的消極作用,對國營工廠的工資制度、工時制度和工人階級內部的團結等方面,也發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限制了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限制了對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的教育和改造。這樣,便需要將這些工業由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逐步發展為高級形式,即公私合營形式。
當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或者一般資本主義企業轉變為公私合營的時候,企業的生產關係就要發生下列重要的變化:
(一)企業由私有改變為公私共有,社會主義成分在企業內部同資本主義成分合作並且居於領導地位。在合營企業中,私人股分的合法權益依然存在並且受到保護,但資本家處於公方領導之下,改變了他們在私營時期支配企業的地位。
(二)合營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再採取資本主義方式,而將逐步向國營企業看齊,完全以發展生產、保證需要和國家計劃的要求為指導方針。這就是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和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將在合營企業內起直接的作用。許多企業在公私合營以後根本改變了經營管理方針,使企業的生產符合國家的需要,並使企業狀況得到重大的改進。例如:民生公司在公私合營以前非高價不接受國家的運糧任務,寧願船駁放空,壓沙填水;公私合營以後降低運價為國家運糧,使川糧大量外運,同時也發揮了船駁的運輸潛力,推動了增產節約運動,使企業由虧損累累變為有盈餘。
(三)工人在企業中的地位改變了,公方和職工群眾結合一起居於企業的領導地位;因此,職工群眾對待企業採取了主人翁的態度,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在籌備公私合營的過程中,許多企業的職工和技術人員歡欣鼓舞地用自己勞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迎接企業的合營。例如上海信誼藥廠的工人為迎接公私合營,以九天的時間重建了大爐(以前拆砌一次大爐要三個月的時間),技術人員也試製成功抗結核菌的藥品。天津北洋紗廠在籌備合營過程中,工人群眾月月都超額完成生產計劃,並且積極協助財產清估工作;為了使國家投資增裝的八千八百枚紗錠早日投入生產,他們更加發揮了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安裝工作。
(四)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得到公方直接、經常的領導和教育,得到職工群眾的幫助和監督,因而有可能在實踐中學習新事物和新思想,逐步改造自己,正確地發揮他們的才能和積極作用。
(五)在盈餘分配上,企業利潤除小部分用來發付股息紅利和適當改善職工福利外,大部分可以根據國家計劃,用於發展生產。由於企業在公私合營以後,經營管理改善,職工勞動熱情提高,企業利潤一般較私營時增加,可以積累更多的資金,用來擴大生產。例如唐山華新紗廠在公私合營的五年間,不但給股東發付了股息紅利,而且擴充了生產設備,這些新擴充的生產設備,差不多等於合營前三十年間投資建設的一倍。
企業生產關係上所發生的如上的重要變化,使公私合營企業成為半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具有為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不能比擬的優越性。
合營企業的這種半社會主義性質和它的優越性,是同社會主義成分本身的優越性及其在企業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分不開的。
合營企業發揮了社會主義成分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成分的領導作用,就能正確地團結職工提高勞動生產率,就能有效地教育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接受經營管理的改革,就能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成本、並且根據國家的需要和可能增加產品的數量,同時也就使企業獲得較多的利潤、積累資金、擴大再生產,使職工生活獲得必要的改善,而且也使資本家有合理的利潤可得。
國家對企業實行公私合營,要投入必需的資金,這就同私人股份形成一定的公私股份比例,但社會主義成分在合營企業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以及這種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的不斷增強,不是取決於國家投資的數量,而是取決於國家政權的性質和社會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取決於企業中公方代表同職工群眾的結合和他們對於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的教育改造工作,取決於這種領導能夠確實地推動企業向前進步。至於國家投資多少,則要根據國家的計劃和企業的具體情況決定。
在公私合營企業中,由於社會主義成分居於領導地位,解決了或者進一步解決了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在公私關係上和勞資關係上所不能解決的某些矛盾。
但兩種所有制即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和資本家所有制間的這個根本矛盾,還沒有完全解決,需要在以後逐步加以解決,公私合營是便利於進行雙重改造的形式,即便利於改造資本主義企業和改造資產階級分子,並使兩種改造結合起來同時進行的形式。在合營企業中,將不斷地改造和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貫徹國家的計劃,更好地發展生產,供應需要;不斷地提高職工群眾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斷地教育、改造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循此前進,公私合營企業中的社會主義成分將不斷增長,為從容地和妥善地轉變為社會主義企業準備條件。
幾年來,在人民政府的鼓勵和指導下,資本主義工業轉變為公私合營企業的已有相當數量。一九五三年公私合營工業的總產值較一九四九年增加了八·一七倍,但公私合營工業的產值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還是很小的,即如一九五三年也還只佔百分之六。
全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按產值計算,一九五三年還只有百分之十二左右實行了公私合營,其餘的百分之八十八左右還是私營的(其中大部分屬於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
由於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中的種種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暴露和日益發展,由於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企業中資本主義原有的矛盾不能獲得更有效的處理,由於公私合營的優越性在人們中間獲得日益廣泛的認識,特別是由於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宣傳教育,使人們對於經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有了愈來愈清楚的認識,不但資本主義企業中的廣大職工群眾熱烈地要求對他們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就是有眼光的資本家中也有愈來愈多的人申請公私合營。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政府就有必要和可能依據國家的需要、企業改造的可能和資本家的自願,有計劃地鼓勵和指導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工業企業轉變為公私合營企業,以逐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發展公私合營,是一件十分複雜的工作,這不僅因為合營牽涉到公、私、勞、資等各個方面的關係,而且由於各地各業以至每個企業都有特殊的情況。
因此,發展公私合營,必須採取積極的和穩步的方針。
在執行這個方針時,不僅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複雜的工作,同時需要有關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積極地參加工作。
幾年來,在公私合營的工作中,有了不少的有益經驗可以集中起來,同時也有一些政策性的規定需要綜合起來。
「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主要就是這些有關的主要政策和經驗的綜合。
有了這一條例作為公、私、勞、資等方面的共同準則,我們相信今後的公私合營工作一定會有更健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