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今日之中國,無處不流氓。》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3-16 07: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今日之中國,無處不流氓。》





轉《何玉興:最絕望的墮落——寫給中國知識分子》

(二)

魯迅曾經打過比方:羊分「胡羊」和「山羊」。山羊是帶頭羊,胡羊大多數的羊。山羊脖子上掛著鈴鐺走在前面,後面一大群低眉順目的胡羊挨挨齊齊地跟著。勒龐在《烏合之眾》中也比喻:一群人就像溫順的羊群,沒有了頭羊就會不知所措。山羊脖子上的鈴鐺就是知識分子的徽章,無論是吃人還是被吃,一切悲喜劇,帶頭的無不是知識分子。

這裡想要明晰的,是墮落的主要標誌:終極關懷的缺失,道義立場的搖擺,社會良知的泯滅,懺悔意識的淡漠以及對人的極度冷漠。

于光遠有句精闢的話,把幾千年的文人全裝進去了:封建文人的最大理想是做穩奴隸,說到人的覺醒,只能是「五四」之後,儘管「五四」提出的問題,直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翻閱汗牛充棟的古籍,「進則朝廷廟堂,退而江湖山野」的中國文人,寫了那麼多狗屁官樣文章和無聊失意文字。「士大夫」 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了,思想也不復成為思想,而是意識形態。「學而優則仕」的參與模式,使中國的知識分子不能成為社會的守望者,而是既得利益的看家狗。作家張平說,現在的知識分子,在桌子底下說話,在桌子上面沉默。知識分子當中的某些人,已經進入到這個既得利益群體。知識分子的集體沉默,是導致目前道德滑坡或者說是道德產生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知識與權力的結盟導致社會的淪落和腐敗。

翻閱回憶反右和文革的圖書,知識分子之間的出賣與背叛以及各種醜惡表演,令人感到毛骨悚然。巴金說:「我對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為之吧),也感到噁心,感到羞恥。」顧准等碩果僅存的幾位已不具代表性,應該說知識分子是集體投降、集體墮落。關於集體墮落的原因,朱學勤「終極關懷基因缺陷」的分析是中肯的。社會最大的危機是失去支撐它的精神結構,失去將社會凝結為整體的具有終極關懷的價值系統。

美國當代心理學家裡奇拉克《發現自由意志與個人責任》:「烈士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不願意肯定與自己相對立的觀點。」魯迅:「無論古今,凡是沒有一定的理論,或主張,而他的變化沒有一定的線索可尋,而隨時拿了各種各派的理論來做武器的人,都可以通稱為流氓。」

遺憾的是,流氓太多,烈士太少;可悲的是,流氓的風光,烈士的寂寥。這些流氓,無論什麼風吹草動,都能拿出令上邊滿意的大作;無論什麼觀點,都能拿出合理的理論解釋。他們不是喪失,而是壓根兒就沒有過什麼道義立場,淪落成為權錢伴唱的夜鶯。魯迅先生罵得痛快:「我寧願向潑辣的妓女立正,也不要向死樣活力的文人打綳。」

缺乏對道德操守的堅守,缺乏對良知的省視,缺乏對誘惑和邪惡的抵制,缺乏犯下罪惡之後懺悔的勇氣。在西方文化史上,有聖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有盧梭的《懺悔錄》,我們有什麼?朱學勤說:「世界史上的優秀民族在災難過後,都能從靈魂拷問的深淵中升起一座座文學和哲學顛峰,唯獨我們這個民族例外。」

正因如此,才有對人的極度冷漠。北京大學某學者說,堵車讓他感到很欣慰,因為堵車是繁榮的標誌;某災難經濟學家說,災難對於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可以拉動內需。

亨利·柏格森在《道德與宗教的兩個起源》中說:我們的道德的部分包含著責任,責任都是日常實際的事情。面對現實問題,知識分子的沉默就是責任的放棄。杜威《教師和他的世界》:逃避責任是怯懦的選擇。《知識分子:薩特與阿隆》:目睹災難卻一言不發,責任感就變為負罪感。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保持沉默,就是犯同謀罪。肯尼迪《信仰在風中飄揚》:你能否不同流合污,讓自己的勇氣在腐爛的中庸泥潭發光?

(三)

墮落,瘋狂蔓延,突破底線

媚俗的歷史,源遠流長。《恩格斯致施密特》: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哲學中始終顯現著庸人的面孔。

康德《邏輯學講義》:矯揉造作的通俗浮華只是力圖博得讀者的厚愛,這種科學研究的墮落,像嘩眾取寵的情婦。

王力《龍蟲並雕齋瑣語》引波德萊爾的詩,翻譯的真好:飢腸轆轆佯為飽,熱淚汪汪強作歡;沿戶違心歌下里,媚人無奈博三餐。

韋伯《以政治為業》:領袖的實際收穫,並不由他自己掌握,而是受他的追隨者的動機所左右,而從道德角度看,這些動機大都不堪聞問。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后毛澤東時代》:

2001年以後,掌握巨大財力的行政權力的控制與干預,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商業化、行政化、官僚化、體制化傾向,造成思想、文化、教育、學術的全面腐敗和對知識分子的整體收編。

侯寧:《大陸經濟學家已是一個墮落群體》。皮海洲:《墮落的又豈只是經濟學家》。北大教授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上訪人員都是精神病患者。清華教授說:強姦陪酒女比強姦良家婦女危害性要小。

科學家離實驗室漸行漸遠,不在開會就在開會路上。科學已經從昔日神學的婢女,墮落成今天資本的幫凶。「科學無禁區」變成「道德、法律無禁區」。 三聚氰胺、瘦肉精、轉基因等事件中,哪一樁沒有科學家的幽靈?

斯塔佩爾:科學研究在逐漸演變成一種商業行為。資源有限,競爭激烈,為了得到經費不擇手段。

雷海宗《君子與偽君子》和林同濟《士的蛻變》,考察了「士」從君子到偽君子,從技術到宦術的墮落歷程。

魯迅《流氓的變遷》:「以武犯禁」而「替天行道」的是俠客,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卻壞事做絕的是強盜;沒有做強盜的危險卻有做強盜的收益的則是流氓。

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了有知有道之「士」,這是中華文明五千年而沒有夭折的重要原因。陳寅恪:哪個民族把士給打倒了,這個民族就流氓化、卑鄙化了。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是典型的流氓傳奇和流氓教科書。流氓文化、流氓意識、流氓哲學、流氓精神已經內化、滲透到血肉中。

《今日之中國,無處不流氓》:一個壞的制度可以把好人變成壞人。發動流氓起來把貴族消滅,並不會使流氓變得高尚,只會使流氓變得更加流氓,而且誘逼更多的人變成流氓,最終變成流氓社會。

《知識分子的背叛》:他們的浪漫主義已經登峰造極,他們的精神操守已經跌落谷底。

赫連勃勃大王《群氓時代》:浮躁而盲動的奢侈、勢利、焦慮、惡俗、虛假、縱慾、跟風是一個「群氓時代」開始的標誌。

2014年5月1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刊登《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逐財富、真相和信念》的書評:中國正在經歷一個「狼吞虎咽的時代」。

墮落,心安理得,理直氣壯

奧爾特加·加塞特《大眾的反叛》: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徵就是,平庸的心智儘管知道自己是平庸的,卻理直氣壯地要求平庸的權利,並把它強加於自己觸角所及的一切地方。虛假的反叛,在荒謬中成長,處心積慮地垮掉。

格里德爾《知識分子與現代中國》:衝動的狂熱分子如今在舒適的公家辦公室里享受安逸,很少出以公心去關注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仕途和財富。

魯迅 《偽自由書·文人無文》:借了「文人無行」的幌子,犯著可詬病的惡癖。

朱利安·班達《知識分子的背叛》:在群體激情四溢的狀態中,推波助瀾,甚至是主動墮落——還有比知識分子更沒有骨氣,更容易墮落的階層嗎?

曠新年《為什麼社會容不下一個善良的人》:中國知識分子是最變態、心理最陰暗、心靈完全被扭曲的一群動物。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后毛澤東時代》:到二十一世紀,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自覺、半自覺地履行這「同意和解釋、宣傳與做戲」職能,開始時還有些心虛,羞羞答答、扭扭捏捏,做到後來,就習以為常,理直氣壯,並以此炫耀於世了。

網民:上帝啊!把這些專家帶走吧!路費我掏。

墮落,良幣隱退,劣幣泛濫

錢鍾書《七綴集》:有不少古代和近代的作品,讀者對它們只能起厭倦的感覺,不敢作厭倦的表示。

《「索卡爾事件」與科學大戰》證明:名人的劣幣甚至假幣,也可以成為真幣、良幣。博尼法斯《造假的知識分子》:他們高舉著道德的旗號迫使我們忍氣吞聲,沒人敢指責他們篡改真相的事實。在媒體時代,這些製造知識假幣的知識分子已通過電視和互聯網,取得了勝利。

學術造假每天都在發生。韓國黃禹錫幹細胞數據造假。哈佛大學著名進化生物學家馬克·郝澤編造數據。《Blodt,偉大的造假者》:超過90篇羥乙基澱粉臨床研究數據是編的。東京大學加藤茂名研究組43篇論文撤稿。

墮落的程度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力。王立軍等沒怎麼念過書的官員成為大學的博導,一些明星、主持人當了大學的教授,前鐵道部總工程師張曙光2300萬賄買院士。

漢字簡化,無意中佐證了劣幣驅逐良幣定律: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厰空空,導無道,鄉無郎。但: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還是騙,  貪還是貪,毒還是毒,黑還是黑。

絕望中堅守著希望

叔本華《自然界中的意志》:道德是萬事萬物的支點,是所有體系的試金石。

韋伯《以學術為業》:學者的宗教是對知識理性的倫理追求和使命感,這是世界的基礎。

鄭也夫《信任論》:系統信任中,最大的兩個系統是貨幣系統和專家系統。

韋伯:黎明將至,長夜漫漫。正因如此,才更凸顯社會守夜人的品格,更體現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

羅曼·羅蘭: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必須有心的光明。心裡有光,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放出光輝,照亮大眾在黑暗中前行的路。

茨威格:人文主義理想註定是一種理智的和貴族的夢,這樣的夢普通的人做不出來,只能由少數人把它作為神聖的遺產繼承下來,留給後來人,並代代傳下去。

未曾謀面的文友謝小慶《憑藉什麼堅守價值體系》:不是憑藉對某一價值系統的合理性、重要性的闡述來堅守,而是憑藉樹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自身形象來堅守。它被知識精英們以一種心有靈犀的默契、一種不可言傳的意會而世代堅守和承傳。

謝小慶下鄉的村落與張承志毗鄰,他完全理解「清潔精神」和「無援思想」的堅守。他和張承志定下相似的人生基調:抗拒蛻變(alienation,一般被譯為「異化」,似乎此譯好些),抗拒蛻變為資本的奴隸,抗拒蛻變為「摩登時代(現代化)」中機器的奴隸,抗拒蛻變為「房奴」、「車奴」。請聽《黑駿馬》

謝小慶給畢業生的贈言:不卑不亢。自信但不自負,自知但不自卑。窮時不失自尊,達時不忘篤敬。有勇有謀。勇敢但不魯莽,謹慎但不怯懦。審時度勢敢戰,艱難困苦能守。

聯想起《獅子王》的經典道白:我們只是在必要的時候才會勇敢,勇敢並不代表你要到處闖禍。

寫《魯濱遜漂流記》的笛福說:個人的懷錶壞了,只是耽誤個人的事兒。教堂鐘樓上的大鐘壞了,耽誤的可是整個教區的事兒。

鐘樓上的大鐘,可能壞,也可以壞,但總得有人去修,有人去守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8: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