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否定毛澤東必將是大動蕩大衰退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4-1-30 07: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6評論

否定毛澤東必將是大動蕩大衰退






如今的走資派特色政府的中國社會己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滑向政治大動蕩、經濟大衰退、精神大崩潰邊緣的危險。所謂滑向政治大動蕩邊緣的危險表現在多個方面,走資派右派們既把肯定社會主義新中國前30年取得了成就統統稱作「極左」,從而將毛主席社會主義革命路線打成「極左」路線,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不能以當時的毛主席語錄為標準,檢驗當前的實踐」。

明眼人不難看出,毛澤東思想都是由一條條語錄構成的,不講別人的語錄,只講不能把毛主席的語錄作為檢驗當前工作的標準,說穿了這就是雖然在總體上強調繼續堅持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實質上全面徹底的否定了毛澤東思想對當前的指導作用。

顯然,這實際上是赤裸裸的砍旗行為,或者說是反毛澤東反共產黨反人民反社會主義行為。再加上山東郯城、湖南望城拆除毛主席塑像行為等等,無疑都說明四十年來一直存在一股反毛澤東惡潮。

這表明走資派官僚民族資本集團不僅激化了同官僚買辦集團的矛盾,也激化了同人民群眾的矛盾。四十年來教育系統由走資派和右派篡改的毒教材接連出現,一些教員在課堂上胡說八道等等,說明教育領域是重災區,鬥爭很激烈。

另外,一些資本家企業搞「996」,使打工人受到嚴重剝削和壓迫,矛盾越來越尖銳。年輕記者以親身接觸到的三個打工人受到老闆欺壓的活生生事實,說明了階級矛盾也在激化。

同時,中國和美西方及周邊某些國家及地區,在南海、台海、東海、中印邊界、朝鮮半島發生軍事衝突,包括擦槍走火引起戰爭的危險性,都在不斷增加。

這表明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也越來越惡化。這就告誡中國人,中國在政治上正越來越快的滑向大動蕩的邊緣。

關於滑向經濟大衰退邊緣的危險。「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4.4%」(《新浪新聞中心》2023年12月27日)。「

貿易,中國內地下降25.5%《崑崙策網》2023年12月26日)。

「70個大城市中,11月,新房房價下降的有59個,而年初只有13個,二手房房價下降的更厲害,達69個,房價跌幅也越來越大」(2023年12月24日)。「

最近,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師範大學的調研報告顯示,現在,中國仍舊有6億人月可支配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2023年12月29日)「

縱觀全年,A股主要股指大多數收跌,其中滬指全年下跌3.7%,收在三千點下方。創業股指全年下跌14.4%」(《新浪新聞中心》2023年12月29日)。

這裡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官方媒體在報導經濟數據時,往往只講同比即和去年同期比,而不講環比即和前幾個月比。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報喜不報憂。以上幾點,就從不同方面證明經濟下滑的幅度相當不小,發展下去,勢必導致中國的經濟滑向大衰退的邊緣。

關於滑向精神大崩潰邊緣的危險。有人指出:「中國非毛澤東化的事例,在文化、文藝、戲劇、教育、新聞、理論、歷史、外交等上層建築領域以及經濟基礎等諸多領域都有表現。可以說,這樣的問題一抓一大把,不勝枚舉。不能不承認,幾十年來非毛澤東化的逆流已在中華大地上形成一定的氣候,就像今年的寒冬一樣,可謂是『高天滾滾寒流急』。」說的完全對。

人所共知,人民群眾經常唱的《大海航行靠舵手》這首歌里,就有這樣一句歌詞:「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這表明他們是把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或者說作為軍魂、黨魂、國魂、民魂的。

走資派和右派們採取低級紅、高級黑的手段,在推出的《新東方紅》歌曲中,把毛主席只說成是開國的「大救星」,這就是在否定毛主席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紅太陽地位,否定毛澤東思想在人民群眾心目中「不落的太陽」地位時,實際上抽掉了我軍、我黨、我國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柱,或者說給我軍、我黨、我國和廣大人民群眾換魂。這樣,必然會在一定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造成精神崩潰的局面,如果不能立即和有效地制止,它的範圍必然迅速擴大,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對紀念毛主席活動的阻止上,2023很可能是最嚴重的一年。正如有人說,國內外、黨內外、各層各界、反共反華的敵對勢力都在或明或暗地出沒,偷偷摸摸地進行窺視、監測、干擾、破壞等見不得陽光的可恥陰謀。

進入紅色的十二月,寒流襲來,氣溫驟降,一時間反動勢力更加猖獗,逆動頻出,企圖在熱愛毛主席的人民群眾心頭造成類似解放前國統區對待共產黨人的白色恐怖氣氛,僅僅在首都北京,就有數場重要的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的活動遭到無理干涉,被強制阻撓破壞掉了。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報名參加去韶山緬懷偉人的群眾竟然遭受惡意威脅,被無理要求退票,不得屆時前往。這樣史無前例的空前殘酷的大倒退,鮮明地告訴全國人民,反動派在哪裡?他們撕去了偽裝,露出了猙獰面目,「打著紅旗反紅旗」是他們欺騙黨和人民的慣用策略,他們最害怕人民擁護毛主席,特別害怕人民掌握毛澤東思想。

正像彈簧受到的壓力越大,反彈的力度越強一樣,2023年的紀念活動總體上看反而有可能是改革開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當然。座談會之類的紀念活動,由於受到的打壓太厲害,場次數可能有所下降。據紅歌會網匯總的數字,各地的情況是:北京34,湖南31,河北24,黑龍江16,湖北15,江西14,四川14,山東13,河南13,甘肅10,江蘇10,廣西10,廣東10,上海9,安徽7,遼寧7,陝西7,福建7,內蒙古5,海南5,新疆5,天津4,山西4,雲南4,吉林4,重慶2,寧夏2,浙江2,香港1。

但是,據說網路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公眾號、小視頻上和通過贈送毛主席像章及其他紀念物品、朋友聚餐、家庭會議、吃長壽麵等方式搞紀念活動的,則大量增加。可見,在總體上,2023年的規模,無疑會大大超過以前。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勞爾網友所反映的韶山紀念活動盛況。他說,這一天,韶山彷彿成了中國乃至世界的中心,雖然地球上還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重大事件,有喜有悲,悲比喜多,但似乎很難再找到一個地方像韶山這樣能匯聚人心,很難再找到位已逝之人能在如此廣大的人群心中產生巨大的能量。這真是感天動地的情景。

現在這輪毛澤東熱並沒有官方的助力,而是人民在歷史和現實的糾纏、呼應和對比中,自然而然生髮出來的。這一方面要歸功於毛澤東思想穿越時代的現實力量,還要歸功於繼承和傳播毛澤東思想的良心學者和啟蒙者們,另一方面也要「歸功於」現實的教育。如果沒有現實的鞭打,中國人可能很難理解毛主席當年的憂心和所作所為。

在韶山,毛遠新不僅和廣大群眾一道紀念毛主席,而且同紅友們談了話。他說:「從反右啊,一直到後邊一系列社教運動啊,等等他(指毛主席)就要碰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了,教育革命,文化革命,文藝革命反正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提出來了,這就屬於社會主義革命的進一步的任務,他說這個才剛剛開始,文化大革命這才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啊,他說如果不在這個問題上,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話,你經濟基礎取得的所有制改造的成績完全可能會倒回去,這是他原來講的。他給我講為什麼發動文化大革命,我當時不理解。所以他說社會主義革命從合作化,城市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制的這一部分,等於這一段,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一階段的任務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任務,開始要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文化教育、什麼什麼等各個領域,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在韶山,由三峽人家網友代讀的古正華老《在全國十省市慶祝毛主席誕辰130周年大會上的書面發言》指出:「今年紀念毛主席有一個聚焦點————反擊詆毀毛澤東的惡浪。這股惡浪主要來自社會上層,來自黨內,來自西方。左翼力量則奮起反擊。」

在韶山,一個短視頻所反映的情況:「在韶山毛主席銅像廣場,有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有節奏地揮舞著拳頭振臂高呼,不要資本主義,要走社會主義道路;要人民的公有制,不要大官僚的私有制;要真正的公有制,不要打著馬列主義旗號的私有制」、這個短視頻瞬間在各個微信群里、朋友圈裡炸開了鍋,隨即變成網路上的一道霞光,到處閃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portpass 2024-1-31 16:39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能把工廠生產機關變為救濟機關。還有一些職員,過去做了對不起工人的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14
portpass: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
《關於「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的說明》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維漢

總理:

現在將「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提請政務院審核。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是鼓勵和指導它們轉變為各種不同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資本家所有制。由於幾年來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政策的經驗,特別由於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的教育,人們愈來愈認識到: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

資本主義工業,經過國家幾年來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大部分已經轉變為各種中級形式(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據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北京、天津、瀋陽、上海、武漢、廣州、重慶、西安八大城市私營大型工業一九五四年第一季度的總產值中,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的產值佔百分之八十六·四。經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中級形式,國家逐步地加強了對大部分資本主義工業的原料供應和產品銷售的掌握,在不同程度上將它們的生產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在不同程度上限制著它們的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破壞作用,發揮了它們的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經過這些形式,一部分企業中的共產黨組織和工會組織對於生產的領導和監督加強了,或多或少地促進了這些企業的各項改革。經過這些形式,企業中工人群眾的勞動主要地是為國家的需要而生產,只有較小部分是為資本家的利潤而生產,這就使工人群眾對自己的勞動感到有興趣,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因此提高了一步。經過這些形式,企業中的資本家不僅能夠分得合理的利潤,並且更為直接地受到愛國守法和服從國營經濟領導的教育。由此可見,國家資本主義的中級形式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工業進行利用、限制和改造的重要步驟,它在一定時期以內在發展生產、供應需要上,在為這些企業向國家資本主義的高級形式發展準備條件上,都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國家經濟工作人員、資本主義企業中的工人和職員、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都應當繼續為更好地完成國家的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任務而積極努力。

但是,資本主義工業在轉變為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以後,企業仍是資本家所有,企業的經營管理仍是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因此,公私矛盾、勞資矛盾和其他許多矛盾都不能獲得更有效的處理。在公私關係上,雖然有一部分資本家在人民政府和國營經濟的領導下能夠服從國家的利益,在完成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任務的過程中表現了他們的積極性,但有很多資本家則不是採取這種態度,而還是採取唯利是圖的態度。他們雖然接受了加工、訂貨、統購、包銷,但不按照國家的要求、也即是不按量、按質、按時間完成任務。同時,他們不關心經營管理的改善和技術的改進,以致產品質量很低,成本很高,浪費十分嚴重,有些在自銷的時候是名牌貨的,在國家包銷以後,竟因質量降低變成滯銷貨。還有許多資本家繼續進行偷工減料、以壞頂好、虛報成本等違法活動。部分資本家用增加工資的辦法籠絡少數落後職工,並藉以提高工繳利潤。部分資本家甚至採取各種方法進行抗拒。此外,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方式妨礙著國家對於企業生產能力的統計和利用,因此,一方面使企業的生產潛力不能得到適當發揮,另一方面又造成生產上的某些盲目混亂。在勞資關係上,資本主義的腐敗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及由此產生的工資制度、工時制度的混亂狀態,日益成為提高職工群眾的勞動熱情和生產革新精神的嚴重障礙,並且對這些企業的生產起著很大的消極作用,對國營工廠的工資制度、工時制度和工人階級內部的團結等方面,也發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這些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限制了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限制了對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的教育和改造。這樣,便需要將這些工業由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逐步發展為高級形式,即公私合營形式。

當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或者一般資本主義企業轉變為公私合營的時候,企業的生產關係就要發生下列重要的變化:(一)企業由私有改變為公私共有,社會主義成分在企業內部同資本主義成分合作並且居於領導地位。在合營企業中,私人股分的合法權益依然存在並且受到保護,但資本家處於公方領導之下,改變了他們在私營時期支配企業的地位。(二)合營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再採取資本主義方式,而將逐步向國營企業看齊,完全以發展生產、保證需要和國家計劃的要求為指導方針。這就是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和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的法則,將在合營企業內起直接的作用。許多企業在公私合營以後根本改變了經營管理方針,使企業的生產符合國家的需要,並使企業狀況得到重大的改進。例如:民生公司在公私合營以前非高價不接受國家的運糧任務,寧願船駁放空,壓沙填水;公私合營以後降低運價為國家運糧,使川糧大量外運,同時也發揮了船駁的運輸潛力,推動了增產節約運動,使企業由虧損累累變為有盈餘。(三)工人在企業中的地位改變了,公方和職工群眾結合一起居於企業的領導地位;因此,職工群眾對待企業採取了主人翁的態度,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在籌備公私合營的過程中,許多企業的職工和技術人員歡欣鼓舞地用自己勞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迎接企業的合營。例如上海信誼藥廠的工人為迎接公私合營,以九天的時間重建了大爐(以前拆砌一次大爐要三個月的時間),技術人員也試製成功抗結核菌的藥品。天津北洋紗廠在籌備合營過程中,工人群眾月月都超額完成生產計劃,並且積極協助財產清估工作;為了使國家投資增裝的八千八百枚紗錠早日投入生產,他們更加發揮了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提前完成了安裝工作。(四)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得到公方直接、經常的領導和教育,得到職工群眾的幫助和監督,因而有可能在實踐中學習新事物和新思想,逐步改造自己,正確地發揮他們的才能和積極作用。(五)在盈餘分配上,企業利潤除小部分用來發付股息紅利和適當改善職工福利外,大部分可以根據國家計劃,用於發展生產。由於企業在公私合營以後,經營管理改善,職工勞動熱情提高,企業利潤一般較私營時增加,可以積累更多的資金,用來擴大生產。例如唐山華新紗廠在公私合營的五年間,不但給股東發付了股息紅利,而且擴充了生產設備,這些新擴充的生產設備,差不多等於合營前三十年間投資建設的一倍。

企業生產關係上所發生的如上的重要變化,使公私合營企業成為半社會主義性質的企業,具有為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不能比擬的優越性。合營企業的這種半社會主義性質和它的優越性,是同社會主義成分本身的優越性及其在企業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分不開的。合營企業發揮了社會主義成分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成分的領導作用,就能正確地團結職工提高勞動生產率,就能有效地教育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接受經營管理的改革,就能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成本、並且根據國家的需要和可能增加產品的數量,同時也就使企業獲得較多的利潤、積累資金、擴大再生產,使職工生活獲得必要的改善,而且也使資本家有合理的利潤可得。國家對企業實行公私合營,要投入必需的資金,這就同私人股份形成一定的公私股份比例,但社會主義成分在合營企業中的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以及這種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的不斷增強,不是取決於國家投資的數量,而是取決於國家政權的性質和社會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取決於企業中公方代表同職工群眾的結合和他們對於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的教育改造工作,取決於這種領導能夠確實地推動企業向前進步。至於國家投資多少,則要根據國家的計劃和企業的具體情況決定。

在公私合營企業中,由於社會主義成分居於領導地位,解決了或者進一步解決了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在公私關係上和勞資關係上所不能解決的某些矛盾。但兩種所有制即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和資本家所有制間的這個根本矛盾,還沒有完全解決,需要在以後逐步加以解決,公私合營是便利於進行雙重改造的形式,即便利於改造資本主義企業和改造資產階級分子,並使兩種改造結合起來同時進行的形式。在合營企業中,將不斷地改造和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貫徹國家的計劃,更好地發展生產,供應需要;不斷地提高職工群眾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斷地教育、改造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循此前進,公私合營企業中的社會主義成分將不斷增長,為從容地和妥善地轉變為社會主義企業準備條件。

幾年來,在人民政府的鼓勵和指導下,資本主義工業轉變為公私合營企業的已有相當數量。一九五三年公私合營工業的總產值較一九四九年增加了八·一七倍,但公私合營工業的產值在全國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還是很小的,即如一九五三年也還只佔百分之六。全國的資本主義工業,按產值計算,一九五三年還只有百分之十二左右實行了公私合營,其餘的百分之八十八左右還是私營的(其中大部分屬於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由於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中的種種不可克服的矛盾日益暴露和日益發展,由於國家資本主義中級形式企業中資本主義原有的矛盾不能獲得更有效的處理,由於公私合營的優越性在人們中間獲得日益廣泛的認識,特別是由於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的宣傳教育,使人們對於經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有了愈來愈清楚的認識,不但資本主義企業中的廣大職工群眾熱烈地要求對他們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就是有眼光的資本家中也有愈來愈多的人申請公私合營。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政府就有必要和可能依據國家的需要、企業改造的可能和資本家的自願,有計劃地鼓勵和指導有利於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工業企業轉變為公私合營企業,以逐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

發展公私合營,是一件十分複雜的工作,這不僅因為合營牽涉到公、私、勞、資等各個方面的關係,而且由於各地各業以至每個企業都有特殊的情況;因此,發展公私合營,必須採取積極的和穩步的方針。在執行這個方針時,不僅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複雜的工作,同時需要有關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積極地參加工作。幾年來,在公私合營的工作中,有了不少的有益經驗可以集中起來,同時也有一些政策性的規定需要綜合起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主要就是這些有關的主要政策和經驗的綜合。有了這一條例作為公、私、勞、資等方面的共同準則,我們相信今後的公私合營工作一定會有更健全的發展。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15
portpass: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
《關於「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的說明》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維漢


現在將條例中幾個主要政策問題概略地加以說明如下:

第一、對資本主義企業實行公私合營,應當根據國家的需要、企業改造的可能和資本家的自願。因此,人民政府對擴展公私合營工業需要有計劃、有步驟、有區別地進行。人民政府鼓勵和指導資本家們對自己的企業進行必要和可能的改革,為實行合營準備必要的條件。公私合營企業既然是社會主義經濟直接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合作的企業,就應當注意啟發和促進資本家的自願。這在一方面要由人民政府和有關方面向資本家們廣泛、深入地宣傳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和經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的方針;在另一方面,要認真辦好公私合營企業,使資本家們更加普遍、深刻地認識公私合營企業的優越性,從而增強對於實行公私合營的積極性。

第二、企業實行公私合營,應當包括企業原來的實有財產,不容許有任何分散資產、逃避資金的行為。對企業原有財產的估價,應當根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實事求是地進行。對逾齡或未逾齡機器可以參酌其實際尚可使用年限,對其他財產主要參酌其對企業生產作用的大小,進行適當估價。對於獃滯材料和其他為合營企業所不需要的資產,可經公私雙方協商,打適當折扣,或列作私股的待處理財產,俟企業合營後繼續加以處理。財產的估價一般應以現值為標準,但如果一九五○年重估財產的結果接近現值,並經公私雙方同意,也可以不重新清估,即以一九五○年的核定數字為基礎,根據資產折舊和其他實際變動情況作必要的調整。清產估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工作,關係到合營企業的經濟核算和股息紅利的分配,應當依靠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參加,認真地清查核實,同時應當經過公私雙方充分協商(必要時可以邀請有關的人民團體派人參加),儘可能地做到公平合理。

第三、公私合營企業受公方領導,由人民政府主管業務機關所派代表同私方代表負責經營管理。合營企業不是普通的合股企業,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直接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合作的企業。在合營企業中,公方居於領導地位,私方要接受公方的領導,這是確定不移的;同時,私股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私方代表也負責參加經營管理。在經營管理方面,有關公私關係的問題,應當由公私雙方代表(不限於直接參加經營管理的人員)協商處理,在重大問題上發生爭議時,應當報請人民政府主管機關解決,如果有必要和可能,也可以提交合營企業的董事會協商后報請人民政府主管機關核定。公私雙方代表在合營企業中的行政職務,由人民政府主管業務機關同私方代表協商決定,並且加以任命。在企業行政關係上,私方代表既然也是企業的負責人員,就應當在公方領導之下合理地行使其職權,守職盡責,並努力學習,改造自己;公方代表則應當重視私方代表的職責,積極地、耐心地幫助他們在工作上作出成績,並使他們在思想上、作風上逐步獲得改造。合營企業的公方代表和合營企業的主管業務機關,都要善於把領導私方代表合理地行使職權、發揮技能和領導他們進行學習和自我改造密切地結合起來。人民政府對於合營企業中的私方代表採取上述各項政策,不僅是因為國家保護私股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是要在對資本主義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使他們在公方代表的直接領導下和工人群眾的監督、推動下,在生產經營的實踐中重新學習、改造自己,從而使他們在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事業中,能夠有所貢獻,並獲得光榮的前途。如果私方代表有「合公營私」或其他違法行為,則應當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鬥爭,並且應當依法處理;如果有破壞生產和其他反革命活動,更應從嚴處理。

第四、合營企業對於企業原有的實職人員,一般應當參酌他們原來的情況量材使用,使他們各得其所。應當教育和幫助他們認真地工作,積極地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爭取為國家建設貢獻更多的知識和才能。對於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專門家,只要他們「誠實工作,通曉本業並酷愛本業」(列寧),就應當充分加以愛護,重視他們的意見,幫助他們正確地發揮專長,並且通過他們的生產和技術的實踐,耐心地幫助他們進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資產階級的影響和習慣。

合營企業對於在原企業中有勞績但已喪失工作能力的實職人員,可以參照勞保條例或採用其他辦法,給以適當照顧。

有些企業在準備公私合營的時候,資本家任意安置私人;對於這種行為,應當加以批判和防止。

企業合營前的資本家代理人繼續在合營企業中擔任實職的,如果擔任了私方代表,他們的生、老、病、死、傷、殘等問題,由合營企業比照勞保條例的標準給以適當的物質保障,這項費用可列作合營企業的開支;如果不是擔任私方代表,可以享受一般職工的勞保待遇。

第五、資本主義企業的工資制度,如前所述,一般都是混亂的、不合理的。福利設施在各業各廠之間也很不一致,福利設施缺乏的企業中,職工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未能得到可能的改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以後,必須在這方面逐步進行改革,逐步向相當的國營企業看齊。但工資制度的改革是一個十分複雜並關係廣大職工生活的問題,必須參酌企業原來的工資福利情況、合營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國營企業的有關規定,在企業改革和生產改進的過程中,經過對職工群眾的耐心教育,取得他們的同意,逐步進行,不可急躁處理。

第六、資本主義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如前所述,帶著極大的腐敗性和落後性,嚴重地阻礙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發展。企業實行公私合營以後,必須改革舊的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制度,推行社會主義的先進的經營管理制度;由於社會主義成分在合營企業中居於領導地位,這種改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但由於合營企業是社會主義成分同資本主義成分合作的企業,而且由於舊的經營管理制度有了長期的習慣,在進行改革時,必須是穩步前進,不可急躁從事。一方面,要倚靠工人群眾的覺悟性和組織性,倚靠他們的自下的監督和自上的參加管理。企業公私合營后,應當採取適當的形式,實行工人代表參加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對私方代表進行充分的協商和教育。合營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逐步進行改革的過程,也就是逐步教育、改造資本家和資本家代理人的過程;對於私方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的資本主義的經營管理思想,需要通過經常的公私協商和民主討論,耐心地進行批判和教育,指導和幫助他們逐步改正。

第七、合營企業每年的利潤,在依法繳納所得稅後,應當就企業公積金,企業獎勵金和股東股息紅利三個方面,加以合理分配。股東的股息紅利,加上董事、經理和廠長等人的酬勞金,共可佔到全年盈餘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其中私股分得的部分,應當聽私股股東自行支配。企業實行公私合營以後,由於生產關係有了重要的改變,由於生產經營的改進,企業利潤一般會比私營的時候增多;因此,依照上述原則進行分配的結果,私股所得也會比私營的時候增多。但合營企業如果獲得國家的特殊優待,例如原料由國家按照調撥價格供應,但產品的售價並未按照國家調撥價格計算,因而產生了超額利潤,這個超額部分應當繳還國家。合營企業分配盈餘的時候,如果過去有了虧損,應當在繳納所得稅以後先彌補虧損,然後依照上述原則進行分配;如果虧損較大,可以分年彌補,以便適當照顧職工福利和適當發付股息紅利。

現有的合營企業中,有個別企業經公私雙方協議,採取保息的辦法,即私股方面每年領取定額的股息,不參加企業的經營管理,也不負企業盈虧的責任。採取這種保息辦法,如果是出於私股方面的要求,經過公私雙方協商同意后,應當報請省、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合營企業的公積金,應當以發展生產為主要用途,依照國家的計劃用於本企業,或者投資於其他合營企業(包括新建合營企業),或者投資於其他私營工業企業以實行公私合營。過去有些合營企業對公積金的使用,帶有盲目性,造成生產發展的不均衡和建設資金的浪費。今後,為要做到適應國家計劃的要求、防止資金浪費和生產發展的不均衡現象,公積金的使用應當由合營企業的省、直轄市以上主管業務機關加以必要的管理和指導。合營企業公積金的所有權屬於合營企業,由公積金投資取得的合法收益亦歸合營企業所有,但公積金的使用,不論是用於本企業作為流動資金和固定資金,或者是投資於其他公私合營企業(原有或新建)和準備進行公私合營的私營企業,都應當服從國家計劃。

第八、合營企業的董事會是公私雙方協商議事的機關,應當適當的發揮它的作用。規模較大、股東較多的合營企業,一般應當設立董事會,並應當定期開會,公私雙方董事名額,由雙方協商規定。獨資企業或者規模小股東少的企業,在公私合營以後可以不設立董事會,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第十九條所規定的有關公私關係的重要事項,仍應當由公私雙方代表協商處理。

合營企業董事會可以定期召開私股股東會議,報告董事會的工作,協商處理私股之間的權益事項。在不設立董事會的合營企業中,由公私雙方代表協商召開私股股東會議,公方代表可以參加會議,給以幫助。

合營企業和它的董事會,應當擔負教育和改造私股股東的責任。私股股東會議是合營企業和它的董事會聯繫私股股東並向他們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董事會和公私雙方代表都應當通過股東會議或股東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工作,注意他們的要求和意見,並用企業改造的實踐來教育他們,使他們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逐步獲得改造。

以上是關於「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的一些說明,請求政務院通過這個條例,並予以公布。

一九五四年九月二日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18
portpass: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
對民族工商業者的和平贖買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形成的過程中,為了總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和限制政策的經驗,1953年3月、4月間,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率調查組,到武漢、南京、上海等地調查,隨後向中央寫了有關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私營工業從低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即統購包銷、加工訂貨,到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即公私合營的發展過程,事實上就是逐步改造其生產關係,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的過程。報告指出,國家資本主義是改造資本主義工業使它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形式,也是改造資產階級分子的主要環節。

毛澤東肯定了李維漢的報告。1953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在過渡時期,我們對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必須通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我們的國家資本主義,其性質和蘇聯的國家資本主義是相同的,但實行的辦法則有很多不同。資產階級不接受國家資本主義,沒有別的路走,大勢所趨,非走這條路不可。」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19
對於這種判斷,1953年9月毛澤東邀集部分民主黨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談,主動向他們做了介紹。他說:「有了三年多的經驗,已經可以肯定: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他明確提出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一系列政策:在形式上,採取公私合營、加工訂貨和收購等形式;在利潤分配上,實行「四馬分肥」政策,即所得稅佔34.5%,福利費佔15%,公積金佔30%,資方紅利佔20.5%。

1954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認為對私營工業實行加工訂貨,主要是國家和資本家在企業外部的合作,企業基本上仍由資本家管理,勞資矛盾、公私矛盾等難以獲得有效處理。而公私合營則不同,企業由私有變為公私共有,資本家不再處於支配地位,勞資矛盾、公私矛盾能夠朝著有利於公方和勞方的方向解決,有利於納入國家計劃。因此,應有步驟地將私營企業改造為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公私合營企業。中央批准了這次會議的報告,明確了關於擴展公私合營工業的工作方針,是「鞏固陣地,重點擴展,做出榜樣,加強準備」,從1954年開始有重點、有計劃地擴展公私合營。

企業公私合營的發展首先是先合營大戶,即「吃蘋果」,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合營;然後再「吃葡萄」,逐步擴展到中小戶。同時,由主要行業擴展到一般行業,由大城市擴展到中小城市。

大戶合營后,國家為保證重點建設,不可能將更多的資金和物資分散到眾多的中小企業,中小戶「吃不飽」,日子不好過。因此,他們紛紛主動要求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會議最後決定在公私合營過程中,各行業採取以大帶小,以先進代落後的辦法,根據不同條件先對中小企業進行改組、合併,然後實行公私合營。

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時也逐漸明確下來。1954年7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市場管理和改造私營商業的指示》,明確規定,採取「一面前進,一面安排,前進一行,安排一行」的辦法,把現有的私營小批發商和私營零售商逐步改造為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商業。自此以後,對私營商業和工業的改造基本上同步進行。

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的高潮,轟動全國,接著手工業合作化的高潮也來了。對於這種形勢,民族資本家是有顧慮的,如果主動迎接即將到來的改造高潮,怕失掉現有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如果不積極主動,又怕挨鬥爭,受到更大的衝擊。他們內心充滿矛盾,惴惴不安。

針對這種情況,1955年10月27日和29日,毛澤東兩次邀請出席首屆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議的工商界代表人物座談。在27日的座談會上,毛澤東把工商界對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心境,形象地比作「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要求資本家減少「吊桶」,安定情緒,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站在社會主義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在10月29日的座談中,毛澤東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繼續實行和平轉變和逐步贖買的政策進行了闡述:

我們現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就是運用從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過的贖買政策。它不是國家用一筆錢或者發行公債來購買資本家的私有財產(不是生活資料,是生產資料,即機器、廠房這些東西),也不是用突然的方法,而是逐步地進行,延長改造的時間,比如講15年吧,在這中間由工人替工商業者生產一部分利潤。這部分利潤,是工人生產的利潤中間分給私人的部分,全國資本家的固定資產的估價,有這麼一筆賬:工業方面有25億元,商業方面有8億元,合計是33億元。我想,如果十五年再加恢復時期三年共十八年,工人階級替中產階級生產的利潤就會超過這個數字。??對資本家的安排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工作崗位,一個是政治地位,要通統地安排好。??對民族資產階級採取合作的政策??你們想當工人階級有沒有希望呢?是一定有希望的,我可以開一張支票給你們。這是一個光明的政治地位,光明的前途。把個體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私有制廢除了,社會上就剩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整個民族只有到那個時候才更有前途,更有發展希望。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19
毛澤東的講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商界代表人物對前途、命運的擔憂和疑慮,許多人當場表示擁護。

1955年11月上旬,全國工商聯第一屆執委會舉行會議傳達毛澤東的講話。許多工商業者現身說法,批判自己的剝削髮家史,認識到只有下決心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獲得光明的前途。會議通過了《向毛主席致敬電》,向毛主席保證要盡最大努力,使自己從一個剝削者改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偉大前途結合在一起。

11月16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召開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代表參加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草案)》,指出要把工商業的改造工作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即推進到全部或大部實行公私合營階段。中央發出文件,要求各地傳達、學習,並按照《決議(草案)》的指示加以實行。

在上述會議的帶動和影響下,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勢不可當。1955年11月23日,南京的棉布、百貨兩業的零售商店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11月24日,上海的棉紡、毛紡、麻紡、造紙、捲煙、麵粉、碾米等8個行業的165個工廠中,有160個完成經濟改組並為100個工廠,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11月26日,北京的麵粉、製藥、電機、造紙和機器染布等5個行業實現了公私合營。

1956年元旦過後,北京首先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熱潮。1月8日至10日三天內,北京市連續批准全部資本主義工商戶的公私合營申請,計有3990個工業戶、13973個商業戶一舉實現了公私合營。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改造勝利大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出席大會,接受了各行各業熱情洋溢的喜報。1月21日,上海市舉行各界人民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大會。隨後,全國各大中城市相繼跟進,資本家和私營企業職工申請合營的遊行隊伍絡繹不絕,宣布全市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慶祝大會此起彼應。

到1956年底,全國私營工業戶數的99%(原有8.8萬餘戶),私營商業戶數的82.2%(原有240餘萬戶),分別納入了公私合營或合作社的軌道。

全行業公私合營以後,資本家不再是原來企業的所有者,而是按照他們的能力被接受為企業的職員;他們領取的定息,不論企業盈虧,由國家根據合營時核定的私股資產按固定利率付給,同原有的企業利潤沒有聯繫。1956年底,全國公司合營企業經過清產核資,私股股額核定為24.1864億元。從1956年1月1日起,國家按照年息5%(略高於當時的銀行利率)的固定利率,給114萬戶私股股東發放定息,每年定息金額為1.2億餘元。原定定息7年不變,1962年決定延長到10年,1966年9月定息取消。這就實現了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先後以「四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為和平贖買的代價,付給私營工商業者30多億元,超過了他們原有的資產總額。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0
從1953年起,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開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並於1956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新中國以後一切進步和發展的制度基礎。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1
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構想及改變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學說,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之日起就已經確定的奮鬥目標。但由於舊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和要素從來沒有得到獨立發展。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建立的新中國,不具備馬上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條件,但又絕不是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要先建立一個帶有過渡性質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和社會;在國家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發展后,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資本主義,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從1940年初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至1948年9月,全黨的共識是:革命勝利后必須經過一個新民主主義的過渡階段,才能進入社會主義。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第一次比較具體地估計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限。他說:「關於完成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的準備??還要一二十年時間。我們要努力發展經濟,由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過渡到社會主義。」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1
基於這樣的判斷,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決議規定:「在革命勝利以後,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對付國外的帝國主義,使中國穩步地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國家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

中共中央的這一觀點,在建國初期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得到了體現。《共同綱領》並沒有把社會主義前途寫進去,劉少奇、周恩來分別對此做了解釋。

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6月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致閉幕詞時又說:「我們的國家就是這樣地穩步前進,經過戰爭,經過新民主主義的改革,在各種條件具備了以後,在全國人民考慮成熟並在大家同意了以後,就可以從容地和妥善地走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 ]在這一認識基礎上,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正式決議:三年準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其中心任務是要繼續搞一段時間的新民主主義,等到條件基本成熟,便向社會主義過渡。

但到了1952年,毛澤東的判斷發生了改變。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1952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毛澤東說: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會主義的過渡,不是10年以後才開始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的改變,此後,已不再是探討何時開始採取社會主義步驟的問題,而是討論和確定從現在起多少年內完成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對於這樣一個重大的戰略部署改變,與會的中央其他領導人包括劉少奇和周恩來都沒有提出明確的異議。

為什麼新中國剛成立三年,毛澤東就改變了原來的設想,而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問題呢?

這不是毛澤東個人的一時興之所至。首先,這時國家國營工商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產值比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1949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的公私比例是,國營佔43.8%,私營佔56.2%,到1952年9月,國營上升到67.3%,私營下降到32.7%,國營經濟已超過私營經濟,從而使中國具有了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物質基礎。另外,在土地改革以後,農村中的互助合作事業普遍地發展起來。這些實踐表明,在某些方面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工作。其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開始發生變化。1952年6月,在「三反」「五反」即將結束、全國範圍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時候,毛澤東提出:「在打倒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後,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故不應再將民族資產階級稱為中間階級。」[ ]把資產階級作為革命的對象,標誌著社會主義革命即將開始,社會主義改造擺上執政黨的議事日程。第三,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存在著兩個革命階段轉變時間銜接的模糊性,即民主革命結束時,是立即開始社會主義革命,還是經過一段新民主主義社會之後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呢?就對民族資本實行「利用、限制」政策而言,似乎要建設一段新民主主義社會,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但是,就沒收官僚資本而言,似乎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但這也是民主革命的任務。對待兩部分資產階級的不同政策和沒收官僚資本所具有的二重性,使毛澤東對於社會主義革命的起點的認識比較模糊,可以有兩種理解,容易在實踐中發生改變。

總之,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有其合理的歷史根據,也符合當時多數人的心理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需要。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就宣布的理想,既然早晚要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現在條件又具備了,為什麼不趕快過渡呢?為什麼不一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呢?所以毛澤東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時,沒有人反對。

1952年10月,趁劉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團去參加蘇共十九大的機會,毛澤東委託劉少奇就過渡問題徵求斯大林的意見,斯大林表示贊同。他說:當我們掌握政權以後,過渡到社會主義去應該採取逐步的辦法。斯大林的表態,無疑是對毛澤東的極大支持。

經過半年多的醞釀,1953年6月15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即:「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

這裡包括了過渡時期的起點、時限和總任務。起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前,毛澤東提過渡的起點是1953年);時限,是十年到十五年或更多一些時間;總任務,包括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兩個部分。這一提法為政治局所接受。

1953年9月8日,在全國政協常委會專題討論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經濟建設問題的會議上,周恩來對過渡時期總路線做了全面闡述。他說:「在我們的人民民主的國家制度和社會制度中,不是要等到那麼一天,由國家宣布所有的生產資料都歸國家所有,而在這一天以前,一切都原封不動毫無變化。這是不可能的。??我國根據國際條件尤其是國內各階級聯盟和經濟發展的情況,不採取這種激烈的突然變革的辦法,而採取溫和的逐步過渡的辦法。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雖然是一場革命,但可以採取逐步的和平轉變的辦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實行社會主義。在過渡時期中,要使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一天一天地增加。??就是說採取逐步過渡的辦法,做到『水到渠成』。」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1
隨後,政協全國委員會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周年的口號中,正式向全國公布了過渡時期總路線。這一路線從1952年9月毛澤東首次提出,到正式公布,整整一年時間,表現了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對總路線的制定和公布,採取了謹慎的態度和穩妥的步驟。

隨著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公布,全國興起了一個宣傳活動。為了適應學習和宣傳的需要,1953年12月,毛澤東要中央宣傳部起草一個學習和宣傳提綱,其中對總路線做了更加完整的表述,即「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條總路線是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各項工作離開它,就要犯右傾或『左』傾的錯誤」[ ]。

1954年2月,中共七屆四中全會通過決議,正式批准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把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作為國家在過渡時期的總任務寫入《總綱》。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2
互助組、初級社和高級社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與當時中國農村社會發生的變革也有直接的聯繫。這種變革表現為:當時農村中的互助合作事業普遍地發展起來。

眾所周知,舊中國是農民小生產者個體經濟佔主導的落後的農業大國,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為抵禦自然災害,發展生產,解決勞力不足和耕畜、農具不全的困難,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有自發的互助傳統。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規定:「在一切已徹底實現土地改革的地區,人民政府應組織農民及一切可以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以發展農業生產及其副業為中心任務,並應引導農民逐步地按照自願和互利的原則,組織各種形式的勞動互助和生產合作。」

1950年,全國農業互助組已發展為272.4萬個,入組農戶1131.3萬戶,佔全國總農戶的10.7%。但在如何對待農民發展個體經濟和發展互助合作這兩種積極性問題上,黨內有不同的認識。

為統一思想,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第一次互助合作會議,做出在保護農民個體經濟積極性的同時,發揚其互助合作積極性,逐步將農民引向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道路的決策。為了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1952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建立農村工作部,並調鄧子恢任農村工作部部長。1953年2月,中央農村工作部成立,開始指導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

1953年春夏,隨著國家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開展,毛澤東主張加強對小農經濟的改造,加快農業互助合作的步伐。為此,1953年10月至11月召開的第三次全國農業互助合作會議,擬定了《關於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經中央批發各地執行。決議對個體農業的改造道路做了明確表述,即:引導個體農民經過具有社會主義萌芽的互助組,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在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要貫徹「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既要反對放任自流,也要反對任何強迫命令和剝奪農民的行為。決議規定1954年秋前初級社由現有的14,000多個發展到35,800多個,到1957年爭取發展到80萬個左右,參加的農戶爭取達到農村總戶數的20%左右。

自此,農村互助合作的發展,由普遍發展互助組、試辦初級社的階段,進入普遍發展初級社、試辦高級社的階段。

針對發展的新形勢,1954年4月,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第二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會議確定1955年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到30萬個或35萬個,1957年發展到130萬個或150萬個,參加的農戶佔全國總農戶的35%左右;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大約在1960年前後,在全國基本地區爭取實現基本上合作化。5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這一會議的報告。到1954年秋,參加秋收分配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發展到11.4萬個,加上各地在秋收前又建成的11.5萬多個社,至10月初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達22.9萬多個。

1954年10月中下旬,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了全國第四次互助合作會議。會議將第二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1955年發展到30萬或35萬個社的計劃,提高到在1955年春耕以前發展到60萬個社。中央最後批准了這一計劃。

但在合作社的大發展中,有些地區出現了急躁冒進的傾向,農民怕生產資料歸公而產生心理恐慌,他們紛紛殺豬宰牛宰羊和出賣牲畜;同時,農民砍樹、破壞農具的現象也很嚴重。

針對這種狀況,1955年3月上旬毛澤東約見鄧子恢等人,他指出:「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否則生產力會起來暴動,當前農民殺豬宰牛就是生產力起來暴動。」他肯定了農村工作部在農村工作中採取的措施,並將其總結為「方針是三字經,叫一曰停,二曰縮,三曰發」。4月至5月中央農村工作部召開的第三次全國農村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這一方針。

然而,1955年4—5月間,毛澤東外出視察工作,路途中的所見所聞,使他對農業合作化發展狀況的認識發生了變化。他認為:「說農民生產消極,那只是少部分的。我沿途看見,麥子長得半人深,生產消極嗎?」中央農村工作部反映部分合作社辦不下去,是「發謠風」。

5月17日,中共中央在杭州召開15個省市委書記會議。毛澤東在講話中,雖然重申「停、縮、發」三字方針,但重點是強調「發」。他對農業合作化問題看法的明顯變化,史稱「五月變化」。

1955年6月下旬,毛澤東約鄧子恢談話,提出下年度農業生產合作社在現有65萬個社的基礎上翻一番,發展到130萬個左右。鄧子恢認為還是堅持100萬個社的原計劃好。兩人爭論了好幾個小時也沒有結果,最後不歡而散。7月11日,毛澤東再次約見鄧子恢,重申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但鄧子恢寸步不讓,仍堅持自己的意見。毛澤東很生氣,他對鄧子恢說:「你的思想要用大炮轟。」

1955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召開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不點名地批評鄧子恢等人為「小腳女人走路」「右傾」,把黨內圍繞農業合作化發展速度問題的爭論不適當地誇大成兩條路線的分歧。10月召開的中共擴大的七屆六中全會,又一邊倒地批評合作化運動中的「右傾保守思想」「小腳女人」「右傾機會主義」「同資產階級共呼吸的人」「資產階級思想的投降主義者」,等等。10月11日,毛澤東以「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階級鬥爭」為題做了會議結論。會議通過了《關於農業合作化的決議》,把鄧子恢和中央農村工作部的所謂「錯誤」正式定性為「右傾機會主義」。七屆六中全會後,形成了全國範圍的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大熱潮。

1955年9月至12月,毛澤東主持選編了《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繼續尖銳批判所謂的「右傾機會主義」。在一片「反右」聲中,農業合作社的發展速度,就像脫韁的野馬狂奔飛跑,就像海嘯一樣席捲了整個中國大地。

1955年底,加入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由春季的1600多萬戶猛增到7545萬戶。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吉林、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青海、甘肅、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基本上實現了半社會主義的初級社化。到1956年初,全國加入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達到10,667萬戶,為總農戶的90%,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實現了半社會主義的初級社化。

緊接著,從1956年1月開始,又馬不停蹄地掀起了以發展高級社為中心內容的新高潮,各地的初級社紛紛轉為高級社。1956年6月,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廣西、青海等省,實現了完全社會主義的高級社化,加入高級社的農戶達到各省總農戶的90%~95%。秋季,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湖北等省也紛紛趕上來,加入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分別達到本省總農戶的80%以上。

到1956年年底,除了農村一些深山老林里的住戶與獵戶以及某些少數民族地區外,差不多都合作化了。加入合作社的農戶為11,782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96.3%,其中參加高級社的農戶為10,742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87.8%。加入初級社的為1040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8.5%。尚未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農戶約為400餘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3.7%。這一數字錶明,高級社發展的步子顯然太快了。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3
對民族工商業者的和平贖買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形成的過程中,為了總結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利用和限制政策的經驗,1953年3月、4月間,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率調查組,到武漢、南京、上海等地調查,隨後向中央寫了有關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私營工業從低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即統購包銷、加工訂貨,到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即公私合營的發展過程,事實上就是逐步改造其生產關係,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的過程。報告指出,國家資本主義是改造資本主義工業使它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主要形式,也是改造資產階級分子的主要環節。

毛澤東肯定了李維漢的報告。1953年7月,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在過渡時期,我們對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必須通過國家資本主義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我們的國家資本主義,其性質和蘇聯的國家資本主義是相同的??但實行的辦法則有很多不同。??資產階級不接受國家資本主義,沒有別的路走,大勢所趨,非走這條路不可。」[ ]

對於這種判斷,1953年9月毛澤東邀集部分民主黨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談,主動向他們做了介紹。他說:「有了三年多的經驗,已經可以肯定: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他明確提出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一系列政策:在形式上,採取公私合營、加工訂貨和收購等形式;在利潤分配上,實行「四馬分肥」政策,即所得稅佔34.5%,福利費佔15%,公積金佔30%,資方紅利佔20.5%。

1954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認為對私營工業實行加工訂貨,主要是國家和資本家在企業外部的合作,企業基本上仍由資本家管理,勞資矛盾、公私矛盾等難以獲得有效處理。而公私合營則不同,企業由私有變為公私共有,資本家不再處於支配地位,勞資矛盾、公私矛盾能夠朝著有利於公方和勞方的方向解決,有利於納入國家計劃。因此,應有步驟地將私營企業改造為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的公私合營企業。中央批准了這次會議的報告,明確了關於擴展公私合營工業的工作方針,是「鞏固陣地,重點擴展,做出榜樣,加強準備」,從1954年開始有重點、有計劃地擴展公私合營。

企業公私合營的發展首先是先合營大戶,即「吃蘋果」,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合營;然後再「吃葡萄」,逐步擴展到中小戶。同時,由主要行業擴展到一般行業,由大城市擴展到中小城市。

大戶合營后,國家為保證重點建設,不可能將更多的資金和物資分散到眾多的中小企業,中小戶「吃不飽」,日子不好過。因此,他們紛紛主動要求實行公私合營。1954年12月至1955年1月,國務院召開第二次全國擴展公私合營工業計劃會議。會議最後決定在公私合營過程中,各行業採取以大帶小,以先進代落後的辦法,根據不同條件先對中小企業進行改組、合併,然後實行公私合營。

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時也逐漸明確下來。1954年7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加強市場管理和改造私營商業的指示》,明確規定,採取「一面前進,一面安排,前進一行,安排一行」的辦法,把現有的私營小批發商和私營零售商逐步改造為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商業。自此以後,對私營商業和工業的改造基本上同步進行。

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的高潮,轟動全國,接著手工業合作化的高潮也來了。對於這種形勢,民族資本家是有顧慮的,如果主動迎接即將到來的改造高潮,怕失掉現有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如果不積極主動,又怕挨鬥爭,受到更大的衝擊。他們內心充滿矛盾,惴惴不安。

針對這種情況,1955年10月27日和29日,毛澤東兩次邀請出席首屆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議的工商界代表人物座談。在27日的座談會上,毛澤東把工商界對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心境,形象地比作「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要求資本家減少「吊桶」,安定情緒,了解社會的發展趨勢,站在社會主義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在10月29日的座談中,毛澤東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繼續實行和平轉變和逐步贖買的政策進行了闡述:

我們現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際上就是運用從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提出過的贖買政策。它不是國家用一筆錢或者發行公債來購買資本家的私有財產(不是生活資料,是生產資料,即機器、廠房這些東西),也不是用突然的方法,而是逐步地進行,延長改造的時間,比如講15年吧,在這中間由工人替工商業者生產一部分利潤。這部分利潤,是工人生產的利潤中間分給私人的部分,全國資本家的固定資產的估價,有這麼一筆賬:工業方面有25億元,商業方面有8億元,合計是33億元。我想,如果十五年再加恢復時期三年共十八年,工人階級替中產階級生產的利潤就會超過這個數字。??對資本家的安排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工作崗位,一個是政治地位,要通統地安排好。??對民族資產階級採取合作的政策??你們想當工人階級有沒有希望呢?是一定有希望的,我可以開一張支票給你們。這是一個光明的政治地位,光明的前途。把個體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私有制廢除了,社會上就剩下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整個民族只有到那個時候才更有前途,更有發展希望。[ ]

毛澤東的講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工商界代表人物對前途、命運的擔憂和疑慮,許多人當場表示擁護。

1955年11月上旬,全國工商聯第一屆執委會舉行會議傳達毛澤東的講話。許多工商業者現身說法,批判自己的剝削髮家史,認識到只有下決心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獲得光明的前途。會議通過了《向毛主席致敬電》,向毛主席保證要盡最大努力,使自己從一個剝削者改變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把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偉大前途結合在一起。

11月16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召開有各省、市、自治區黨委代表參加的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問題的決議(草案)》,指出要把工商業的改造工作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即推進到全部或大部實行公私合營階段。中央發出文件,要求各地傳達、學習,並按照《決議(草案)》的指示加以實行。

在上述會議的帶動和影響下,全行業公私合營的高潮勢不可當。1955年11月23日,南京的棉布、百貨兩業的零售商店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11月24日,上海的棉紡、毛紡、麻紡、造紙、捲煙、麵粉、碾米等8個行業的165個工廠中,有160個完成經濟改組並為100個工廠,實行了全行業公私合營。11月26日,北京的麵粉、製藥、電機、造紙和機器染布等5個行業實現了公私合營。

1956年元旦過後,北京首先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熱潮。1月8日至10日三天內,北京市連續批准全部資本主義工商戶的公私合營申請,計有3990個工業戶、13973個商業戶一舉實現了公私合營。1月15日,北京市各界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改造勝利大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出席大會,接受了各行各業熱情洋溢的喜報。1月21日,上海市舉行各界人民慶祝社會主義改造勝利大會。隨後,全國各大中城市相繼跟進,資本家和私營企業職工申請合營的遊行隊伍絡繹不絕,宣布全市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慶祝大會此起彼應。

到1956年底,全國私營工業戶數的99%(原有8.8萬餘戶),私營商業戶數的82.2%(原有240餘萬戶),分別納入了公私合營或合作社的軌道。

全行業公私合營以後,資本家不再是原來企業的所有者,而是按照他們的能力被接受為企業的職員;他們領取的定息,不論企業盈虧,由國家根據合營時核定的私股資產按固定利率付給,同原有的企業利潤沒有聯繫。1956年底,全國公司合營企業經過清產核資,私股股額核定為24.1864億元。從1956年1月1日起,國家按照年息5%(略高於當時的銀行利率)的固定利率,給114萬戶私股股東發放定息,每年定息金額為1.2億餘元。原定定息7年不變,1962年決定延長到10年,1966年9月定息取消。這就實現了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先後以「四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為和平贖買的代價,付給私營工商業者30多億元,超過了他們原有的資產總額。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3
中國進步和發展的制度基礎

在對農業、工商業進行改造的同時,對手工業的改造也同步進行並順利完成。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在中國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農民、手工業者個人所有的小私有制,基本上轉變為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資本家所有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基本上轉變為國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在國民收入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國營經濟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經濟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營經濟由0.7%上升到7.3%。與此相對應,個體經濟由71.8%下降到7.1%,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由6.9%下降到接近於零。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比重總共達到92.9%。在工業總產值中,1956年同1952年相比,社會主義國營工業的比重由56%上升到67.5%,國家資本主義工業由26.9%上升到32.5%,資本主義工業則由17.1%下降到接近於零。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商業由42.6%上升到68.3%,國家資本主義商業和由原來小私商組成的合作化商業由0.2%上升到27.5%,私營商業由57.2%下降到4.2%。[ ]就是說,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這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已佔居絕對優勢的地位。這種所有制結構的根本性變化,表明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已經在中國初步建立起來。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4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貢獻,必須給以充分的肯定。

首先,它基本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人剝削人的制度,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要形式和特點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同新中國成立初期建立的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一起,使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得到了確立,從而實現了幾千年來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創造和奠定了中國進步和發展的基礎。其次,作為一場涉及億萬人民的最困難最複雜的社會制度的大變革,它不但沒有造成通常難以避免的大的社會動蕩和對社會生產力的破壞,而且,還促進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正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說,這段時期,「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效果比較好,重要經濟部門之間比例比較協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改善」。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最後,三大改造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改造形式,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特別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利用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把對企業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成功地實現了馬克思列寧曾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政策,並把資本家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對於三大改造的歷史貢獻, 鄧小平講過多次。他說:「我們對資本家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採取贖買的政策,不是剝奪的政策。所以中國消滅資產階級,搞社會主義改造,非常順利,整個國民經濟沒有受任何影響。」[ ]又說:「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這是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個重大貢獻。」[ ]1980年5月,鄧小平指出,建國后在搞社會主義方面,「我們最成功的是社會主義改造。那時,在改造農業方面我們提倡建立互助組和小型合作社,規模比較小,分配也合理,所以糧食生產得到增長,農民積極性高。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我們採取贖買政策,一方面把它們改造成公有制,另一方面也沒有損害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們長期允許手工業的個體經濟存在,根據自願的原則,其中大部分組織成合作社,實行集體所有制。由於我們是根據中國自己的特點採用這些方式的,所以幾乎沒有發生曲折,生產沒有下降還不斷上升,沒有失業,社會產品是豐富的」[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又存在著缺點和偏差。1980年5月,鄧小平指出:「農業合作化,一兩年一個高潮,一種組織形式還沒有來得及鞏固,很快又變了。從初級合作化到普遍辦高級社就是如此。如果穩步前進,鞏固一段時間再發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在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以致在長時間遺留了一些問題。」這些論斷是實事求是的。中國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國際和國內的歷史環境下進行三大改造運動的,中國共產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能不帶有那個年代的歷史局限,也不能不受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影響。具體說來,三大改造的不足和失誤,主要是:首先,在生產關係的變革方面脫離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盲目求純,提出要使生產資料公有製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唯一經濟基礎,要讓資本主義和小生產絕種等,忽視以至否認了在一定時期內和一定條件下保存和發展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補充和促進作用,基本上建立了單一的社會主義所有制。其次,誤以為社會主義經濟就是計劃經濟,而計劃經濟就是由國家下達指令計劃,因此,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無所不包的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限制以至取消了商品經濟和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最後,在農村集體經濟的經營管理方面,照搬蘇聯集體農莊的經驗,盲目追求集中和統一,忽視了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發揮社員個人和家庭經營的積極性,致使過分集中和平均主義問題突出,妨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總之,儘管1955年夏季以後社會主義改造工作出現一些缺點和偏差,但就20世紀50年代中國經濟和中國歷史的全局而論,對社會主義的選擇是不可避免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是我國今後一切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中國在五十年代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八十年代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這兩座里程碑。」這是頗有見地之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6
portpass: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
合營企業對於企業原有的實職人員,一般應當參酌他們原來的情況量材使用,使他們各得其所。應當教育和幫助他們認真地工作,積極地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爭取為國家建設貢獻更多的知識和才能。對於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專門家,只要他們「誠實工作,通曉本業並酷愛本業」(列寧),就應當充分加以愛護,重視他們的意見,幫助他們正確地發揮專長,並且通過他們的生產和技術的實踐,耐心地幫助他們進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資產階級的影響和習慣。

合營企業對於在原企業中有勞績但已喪失工作能力的實職人員,可以參照勞保條例或採用其他辦法,給以適當照顧。

有些企業在準備公私合營的時候,資本家任意安置私人;對於這種行為,應當加以批判和防止。

企業合營前的資本家代理人繼續在合營企業中擔任實職的,如果擔任了私方代表,他們的生、老、病、死、傷、殘等問題,由合營企業比照勞保條例的標準給以適當的物質保障,這項費用可列作合營企業的開支;如果不是擔任私方代表,可以享受一般職工的勞保待遇。
回復 yongbing1993 2024-1-31 21:28
portpass: 找到了一點官員職員的資料,與你共享:(劉少奇的講話)
但是職員裡面有些不好的,有的是官僚資本家的親戚或朋友,沒有本事,而掙的薪水很多,都就應該撤換。不
劉少奇在地方工業部彙報工作時的講話

(1955年12月27日)



  一、注意發現和培養工人職員中的核心分子。

  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工作中,要注意培養資產階級中的核心分子,也要注意發現和培養工人職員中的骨幹和積極分子。

  每個城市要有幾十幾百個資產階級中的核心人物。我們在工人職員中也要留心,要做到每一個工廠有幾十個最積極的工人核心分子。最近這兩年,是個緊要關頭,在鬥爭的緊要關頭,每個人的嘴臉都要暴露,我們要善於在鬥爭關頭看人,認真進行觀察,看人的政治態度,是積極還是消極,是不是動搖,有無顧慮。要積極進行培養教育。群眾當中出英雄,工人中是有一大批幹部的,我們要把他們了解清楚,要有個具體的名單,依靠工人階級是依靠工人階級中的先進積極分子,要依靠具體的人。可以選上一批開個訓練班,訓練兩個禮拜,專談怎麼樣搞公私合營,一條一條講清楚,然後讓他們回去搞工作。這批人會比資本家更高明,這是制度決定的。這批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社會主義制度好,他們就能辦好事情。資本家雖也有高明的地方,但他那個制度不好,所以比起這批人來就愚蠢得多。

  高工資的調整問題,發動工人中的積極分子帶頭自動提「合理調整」事情就好辦了,實行合營,生產力提高了,可以「三有,三少,一好」,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二、全業合營的好處全業合營,最大的好處是加強了計劃性,生產多了少了,都可以算得出帳來,過去說多了少了,並不一定是真的,有些東西多了,是推銷工作沒有做好,全面拿起來,才可以全面算帳,做到全業平衡。

  怎樣平衡?是擴大生產呢還是壓縮生產,是擴大消費還是限制消費?辦法很多。但我們要積極的平衡,不能消極地平衡。腦子不要固定,僵化。

  三、關於小業主

  小業主可以帶進大工廠,去當工人。有些生產資料,本人需要可以拿去,當作生活資料處理,其餘的我們統統包下來都算帳,值不了幾個錢。用不著的生產工具可便宜地賣給合作社,對待小業主採取「攤還折舊」辦法不好,要影響其他人,還是採取定息辦法好。

  要盡量地搞合營,因合營后不久就可國有化。。要知道集體所有制固然是好的,但它和全民所有制來比,全民所有制更好。如果集體所有制多了,將來和全民所有制還是有矛盾的,以後不大好辦。

  小業主進工廠當工人,帽子要不要摘掉?我們說,帽子總是要摘的。但他們既然還想要錢,房子又想住得寬大些,那怎麼能馬上摘帽子?還是慢點摘好。有這頂帽子還可以壓一壓他們。現在,不是有帽子不好辦事,而是有帽子好辦事。有個「緊箍咒」才制住了孫行者。要是把「緊摳咒」去掉了,還能製得住嗎?

  不摘帽子,怕他們大、小資本家團結起來反抗我們嗎?他們之間早已有矛盾,現在已經整個分崩離析,破碎了,他們團結不起來,他們反抗不了,所以我們並不怕擴大剝削者的隊伍,怕的是不聽話。

  原來是勞動者,這不僅在小資本家中有,在中等資本家當中也有,正因為他們原來是勞動者,我們就要拿這一點對他們進行教育,要他們歸隊,當工人去。有的可以去受訓練。只要做工,帽子是會去掉的,不用著急,工作好,一、二年就行了,如果不肯勞動,挑皮,那麼去了帽子也不頂事。

  有的不想要股票,我們說,不要股票可以,但摘帽子的事還要看一下。總之,對小業主,這幾年裡頭還是要扣緊,要加強教育。不扣緊,不好改造。革命是關連千百萬人的事,要有社會制度,輿論的壓力。完全靠自動是靠不住的。我們共產黨員搞革命工作也得靠壓,不壓,誰還下勁工作,睡大覺不是更舒服些嗎?

  改造小業主,是個大麻煩,我們要不怕麻煩。對小業主,儘可能要他們去做工。可以研究研究,是否可以把他們分散開來,搞一些到國營大工廠去做工。他們當中有一些人是很有技術的,要注意發揮這些人的作用。如上海的西服業,其中有一些人確實有技術,很會設計,是最好的裁縫,我們應該留心登記起來,安插到國營企業去發揮作用,對他們可以出高工資,暫時沒事幹,養起來也有必要。又如桃花的,這當中也有技術高明的人才,總之,一切好的人材,我們都要保留下來,一部分當職員,一部分當工人,凡是能進工廠者盡量進廠當工人,合營廠放不下,就到國營廠去,這就把資產階級分散了。

  資產階級當中有一些好東西,特別是技術上,經營態度上,譬如說,他們在接待顧客的態度上,就比我們國營商店的服務人員好,這些好東西,我們都要接收下來,去掉他們那個唯利是圖的本性,這些都是我們很需要的。

  有些資本家,公開了他的技術,這很好,我們可以答應他,不論有工作無工作,都給工資,直到他死後為止。

  四、國營吸收私營問題

  對於私營工業,可以動員國營工廠吸收並進一些,這並不影響國營的性質,因為實行定息了。採取這個辦法好,可以更好更快地改造私營工業。可以把私營廠的工人和國營廠的工人一樣統一調配。

  對一部分地下廠、拆爛污的廠,應宣布為淘汰,工人予以安置,資方則量才使用,這是好的。

  對抽逃資金的人,要找他們談明白,說明他們採取這種手段,對國家,對各方面,以及對於他自己都是不利的。這個道理可以發動資本家當中的進步分子講一些,我們也講一些,這種現象將可以減少一些。五、關於定息大體上過去給多少,今天給多少,這個原則是對的,正在過關的這二年,一般地不要少給,但給多了,以後的事情也難辦。

  至於好看不好看,這個問題不大。根本問題是他們的實際所得,我們不採取沒收,而實行贖買,還要安插人員,這就很好看了。

  在定息以外,我們盡可以打打算盤。要告訴他們,我們要收拾你們那個爛攤子,要安置那麼多的人,有些人做不了什麼事,還要拿工資,你們自己的工資又高一些,要照顧,並廠也要一大筆費用,那麼多的親戚朋友,我們都包下來了,這些都應該算在贖買之內。對這些,我們可以算一筆帳,算他們所得的利息和我們所付出的一切。如我們給他們的總數可能是四厘,而他們實得利息則不到四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樣一算帳,可以說服工人,也可以說服資本家。

  要「好看」,這有什麼作用呢?是不是以為這樣可以吸引資本家多投資?這個作用在今後是沒有了,事實證明,過去的效果也不大。我們不要有這種顧慮,你多給一點,他們也不會多投資,過去他們有的搞地下工廠,真正正規投資的並不多。有些倒是把錢存入銀行了。所以倒可以考慮把銀行利息高一些,定息應比銀行存款利息低,以便鼓勵存款,投資公司利息倒可以和銀行利息差不多。

  總之要想辦法,使他們得到一些,但又不多得。

  六、關於先進與落後懸殊問題

  要很好地注意先進與落後差額問題,一定要找原因,要落後的趕上先進的,這是一個關係整個生產的大問題。領導的責任就是要使落後的趕上先進的,如果允許落後,這就是領導放棄了責任,這還要領導幹什麼?一定要落後廠去找原因,要加以批評,大帽子壓上去。落後就不能生存。

  有些落後的也許有客觀原因,譬如設備陳舊、落後,那麼就要幫助採取基本措施,進行技術改革,然後定下一條,限期趕上,趕不上的,原則上要受處分。對先進廠要獎勵,要組織先進廠幫助落後廠,組織落後廠到先進廠去學習,這件事要經常的搞,不能放鬆,不要怕落後廠不安心,睡不著覺,就是要使他們睡不著,要睡著了,國家就不能進步了,良心何必那麼好?也許這樣逼一下會出一點別的問題,但事情倒好辦了,大家都進步了。

  對差額大的要大聲疾呼,要登報,要批評,鬥爭處分,你們應該立即跑到梧州那個廠去大罵一場,撤個把職,這樣,不要幾個禮拜,就操動了,大家動腦筋,』睡不著覺,辦法就出來了,這樣的事你們不幹,要你們這些部長幹什麼?當然,這些事情要組織黨委、青年團、工會大家一致來搞。對落後廠來說,為什麼別的廠搞得好,你那裡不好?講不出理由來么。如果確有理由,我們也可以批准,但也不應該相差那麼多麼!

  要計算採取措施化的錢所發生的效果,整個國家要提高技術,就要廢掉一些舊機器,現在盡讓那些舊機器在轉動,而把新機器放在倉庫里,這是最不合算的,我們就是要不斷地廢掉舊機器換上新機器。

  要把管理水平提高,改進技術,包括新機器換舊機器,領導要確定這件事。

  現在先進與落後差得這麼遠,這個狀況是不可允許的,允許它是犯錯誤,這就是右傾、保守,也就是落後於實際,對那麼多先進的熟視無睹,對那麼多落後的允許它存在,領導位置是站在那裡呢?自己的位置還沒有站定,搞個什麼呢?要站在先進的位子上面?

  當然,要用壓力,也不是生硬的壓,要說出道理,指出方法,要把已有的先進經驗總結起來,每一行都要總結一個最先進的經驗,號召全國推行,然後去研究落後的廠,要求努力學習,限期趕上,還要分頭派人下去,具體幫助解決問題,採取具體措施,這麼一搞,要看國家增產多少啊!領導機關就是要搞這件事,這樣搞才有力。領導應該有力,現在是氣不足,勁不大,懶洋洋地,不象個搞社會主義的樣子,加把勁吧!我看這樣做不會錯的。

  要不斷地使落後趕上先進。先進與落後的差別一百年以後也還是有的,這是發展規律,要使落後趕上並超過先進,領導就要有勁頭,這才能促進進步,在這上面表現沒有勁就沒有主動性,所謂主觀能動性,就在這裡,它能促進客觀更快的進步。

  七、關於新產品問題

  新產品要有專門的部門來管理,譬如說皮鞋,捷克有幾百種樣子,我們就統統買來看看,全世界的鞋子也買來看看,還有我們古代的鞋子,都統統搞來看,然後再來設計,搞出各種樣式的產品來。搞這種設計工作的人,國家要有專門的機關來管,國家機關和工廠聯繫起來搞。輕工部、地工部要關心這件事,不能把原有的產品品種搞得沒有了,也不要搞慢了。過去有些資本家在想這些花樣,現在實行改造之後,有些已經沒有人想了,研究新產品,要有個機關來管,收一些人吃空飯也不要緊。

  對於「梁山伯祝英台」圖樣的事(指有一種鐵殼熱水瓶,上面繪著梁山伯祝英台的圖樣,農民因其畫的是一個悲劇,不吉利,所以銷路頗受影響。),不要去批評。它比不動腦筋好,它幫助我們取得了經驗,好作結論。最危險的是不想,無人管,無新樣子。這一點,蘇聯過去吃了虧,以前「蘇聯婦女」雜誌不登服裝設計,一時裝式樣總是跟巴黎走,我們不搞,也就跟香港走;所以想花樣很重要,想錯了也不要緊,不要以為想時裝就是資本主義。

  八、關於手工業與機器工業問題

  中國是手工業最發這的國家,手工業技術高,機器工業在中國發展不久,主要問題是中國的機器工業不是在手工業的基礎上發展的,而是從外國移進來的,有些與手工業有結合,有些卻沒有結合。如建築、蓋房子,中國是在手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有些就沒有機器工業。如皮鞋,我們就沒機器工業,但手工做得有些比德國、捷克用機器做的好。

  所以這裡就有了一個問題:如何在手工業的基礎上來搞機器工業。要結合起來,不要因為搞機器工業而把手工業打倒。就是說要接受手工業的優良技術和傳統,在這個基礎上來提高。我們要留心這個問題,不要看不見這一點。譬如,把西醫搬進中國,它和中醫沒有結合,中西醫就長期鬥爭,如果使西醫與中醫結合,在中醫的基礎上提高、發展,那就要好得多。工業也是一樣,如果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手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我看有很多產品,是可以超過世界各國的。中國廣東的木器做得很好,提高到機器工業上來就更好。

  因此,要與手工業合作聯社聯繫,向它們學習,又幫助他們機器化,對手工業合作社要幫助,將來他們的產品也可能超過國營工廠,因為它是在手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過去帝國主義和中國的資產階級都是要摧毀和打倒手工業,我們要和他們不同,要接手工工藝的傳統技術。拿瑞士表作例子,它為什麼做得好,就是因為它接受了手工業的傳統,有些部分還保存了手工業,是在手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如,蘇聯還是喜歡中國的皮鞋,格羅提渥在北京也買了好些皮鞋,我們用手工比他們用機器做的鞋子好。所以在手工業的基礎上求發展,這是一個政策問題。是工業方面帶根本性的問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1 11: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