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是共產黨西方還是不容他
普京對共產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者評價負面,於2009年12月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評論前蘇共中央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很難被非黑即白地評價,很難說他的一生是功是過。」;而俄羅斯聯邦共產黨、比俄共更加親近斯大林主義的蘇聯共產黨俄羅斯共產主義工人黨、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以及第三位置政黨俄羅斯民族布爾什維克黨基本上都反感與厭惡普京。
普京在外交事務中也並非一味反西方,而是經常與西方國家合作,2011年3月17日,普京與梅德韋傑夫所領導的俄羅斯政府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制裁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投票中,跟《被和平演變》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走資派特色政府一起投了棄權票,未反對美國提出的加大對卡扎菲政權制裁力度的要求。早在當年5月卡扎菲政權與反對者交戰正酣、難分勝負之時,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便表示承認得到美國給予的武器援助的利比亞反對派政權——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合法對話夥伴。而當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剛剛奪下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還在堅持抵抗時,俄羅斯便在2011年9月1日就正式承認得到西方各國支持的「過渡委」成為利比亞唯一的合法政權。當俄羅斯在卡扎菲還在繼續抵抗時便相繼承認「過渡委」為利比亞唯一合法政府之後,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控制的石油公司的發言人通過電話向道瓊斯通訊社表示:「那些曾經長期支持卡扎菲政權、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採取敵對立場的國家,今後在利比亞將難以獲得新的石油勘探特許權,這些國家包括印度、中國和俄羅斯。」。
2006年10月14日,因為朝鮮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中美俄三國一起在聯合國安理會投贊成票,使聯合國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一致通過譴責並制裁朝鮮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2009年朝鮮第二次核試驗成功,中美俄三國再次一起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投贊成票,通過譴責並制裁朝鮮的聯合國安理會第1874號決議,2012年與2013年,中美俄三國一起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投贊成票,通過譴責並制裁朝鮮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光明星三號與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的相關決議。2010年11月23日,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通過記者會譴責朝鮮炮轟韓國領土延坪島,之後於11月25日再次譴責朝鮮對美國盟友韓國的炮擊,稱:「不能將韓國進行射擊訓練與朝鮮炮擊平民居住的韓國領土相提並論。重要的是延坪島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作為唯一一個曾與伊朗就核研究問題合作的國家,俄羅斯被認為是伊朗問題中的關鍵,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定性地位。儘管俄羅斯曾與伊朗關係密切,並試圖利用伊朗牽制美國等西方國家,但普京並不支持伊朗核計劃。雖然俄羅斯幫助伊朗建設布希爾核電站,但伊朗在核研究方面卻主要依賴巴基斯坦。普京不僅多次表態不支持核擴散,而且在八國集團會議上也簽字反對。
而至於朝鮮,俄羅斯在建國後便對其冷淡,轉而支持韓國。普京上任以來,不僅多次訪朝,且化解了朝韓之間潛在的戰爭危機。此外,普京曾對朝鮮表態,願意幫助朝鮮緩解經濟問題。2002年朝核問題再度浮現以來,俄羅斯多次尋求加入會談,並最終如願以償。2006年,朝鮮進行核試爆。普京在獲悉後,當即表示譴責朝鮮核試驗,並召集了六國會議中的五國,討論朝核問題。總的來講,可以說普京對核擴散問題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2009年12月,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在評價普京執政10年的功過時說:「從重大的經濟及國家政策的角度講,與上一個十年相比,現行(普京的)執政團隊並沒有鞏固國家,反而是進一步搞壞了國家,進一步削弱了國家。普京政權僅僅是前被和平演變的政權(葉利欽政權)的變種而已,其威望在許多方面只是靠空洞的言辭說教來維持的,其所作所為實際上進一步加深了上世紀90年代修正主義所建立的犯罪性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危機;挽救國家的唯一出路是採納俄共的社會經濟改革綱領,在俄羅斯重新恢復社會主義原則。」美國《紐約時報》批評,在俄羅斯經濟中出現一組新的鉅賈集團,並明顯地控制住俄羅斯的整體經濟情況,這與普京本人有密切的關係。
2010年,俄羅斯商人謝爾蓋·科列斯尼科夫在向時任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發表公開信后透露,他是普京委託修建黑海豪華宮殿的建設者,表示其宮殿是通過腐敗,賄賂和盜竊的結合,要求梅德韋傑夫徹查,以向俄羅斯民眾表明,包括普京在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過普京的發言人駁回了這一指控。該宮殿後來被商人亞歷山大·波諾馬連科(Aleksandr Ponomarenko)購買后,2014年科列斯尼科夫透露,該物業由一家塞普勒斯公司所有,而該公司又由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公司所有,表示沒有人真正知道那個宮殿的最終受益者是誰。
2021年1月19日,阿列克謝·阿納托利耶維奇·納瓦利內團隊的反腐敗基金會(FBK)發布一段他在德國療養時錄製長約兩小時的調查紀錄片,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京秘密在位於黑海格連吉克沿岸,透過賄賂資助,建造了價值10億美元的的奢華宮殿。FBK表示,其報告是基於對承包商的採訪,藍圖和可公開獲取的文件,納瓦利內在影片中聲稱這處豪宅為"全球最貴宮殿",佔地面積約1萬7691平方公尺,為摩納哥國土面積的36倍。FBK也引用圖紙,官方文件和航拍照片,詳述豪宅內的設施,包括溜冰場、葡萄園、教堂、圓形劇場、劇院、賭場和直升機停機坪等。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駁斥納瓦利內的報告,強調該宮殿與總統或克里姆林宮無關,並指該紀錄是陳詞濫調,指該指控最初是由一名與普京有聯繫的商人謝爾蓋·科列斯尼科夫於2010年提出的:"我不清楚有關調查,很多年前,我們已經解釋了普京在格連吉克沒有宮殿"。隔日,佩斯科夫再次表示"該指控都是毫無根據的主張。純粹是胡說八道"。
普京, 1952年10月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普京在大學時期加入蘇聯共產黨 。1975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聖彼得堡國立礦業學院副博士)。1978年加入克格勃,曾於1985—1990年被派往東德工作 。1991年擔任列寧格勒市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主管市政府的對外經濟關係。1994年3月,晉陞為聖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長;1998年4月,被葉利欽提拔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1999年8月,出任俄羅斯總理 ;2000年3月27日,出任俄羅斯第三屆總統 ,並於2004年連任 。2008年4月,卸任俄羅斯總統並出任統一俄羅斯黨主席 。2012年,經過修憲后,第三次出任俄羅斯總統。2018年3月18日,第四次出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後被美國《時代》和《福布斯》雜誌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2021年5月13日,普京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普京不是共產黨西方還是不容他。上世紀90年代,蘇聯被西方資本主義和平演變后解體,1994 年 1 月,北約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與葉利欽掌權的俄羅斯,以及30個中、東歐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簽署「和平夥伴關係計劃」。該計劃的內容就包括北約將同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和歐洲中立國家在軍事演習、維和、危機控制等方面進行合作和政治磋商。該計劃的簽署也被認為是北約成立以來首次提出要「東擴」的舉措。1997年5月27日,北約又與俄羅斯簽署了《北約與俄羅斯相互關係、合作與安全基礎文件》。該文件承諾讓俄羅斯對北約事務有一定程度的發言權,以此換取俄羅斯對北約東擴的默認。
普京的俄羅斯,倒是希望融合到歐洲,甚至要求加入北約的。1954年3月蘇聯曾經公開照會,要求加入北約,北約的回答是不現實沒有理睬。俄羅斯獨立建國后也曾經要求加入北約,但是後來北約認為俄羅斯不符合北約的要求和條件。曾經有報道2000年在柯林頓訪問俄羅斯時,普京也提出了加入北約的問題,柯林頓回答說當然可以。2001年俄羅斯與北約建立了合作夥伴機制,當時有人認為下一步就是俄羅斯加入北約了。但是柯林頓的回答嚇壞了北約其它成員,俄羅斯是歐洲一些國家歷史上的宿敵,尤其是俄羅斯的很多歐洲鄰國。普京不是共產黨, 也學著西方搞資本主義了, 總統也是民主選舉了, 但是西方老資本主義還是不能客他。
當今世界所有戰爭和不幸的根源都是由資本主義私有制引起的,為爭土地、爭資源、爭霸主一定是要開戰的。所以世界各國人民要想永久和平生存就必須要掀起大規模的反資本主義運動, 以社會主義的公有製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資本主義是以資本家佔有生產資料和剝削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普京的俄羅斯和烏克蘭就是實行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新與新、新與老、老與老的資本主義國家又要互爭霸主、爭土地、爭資源、強欺弱、有時會聯合起來會聯合起來如北約、歐盟、五眼聯盟等等想打誰就打誰。只要有資本主義還存在戰爭就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