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中國成立后的全民體育運動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1-8-10 07: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新中國成立后的全民體育運動



體育強則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回顧新中國剛成立,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革故鼎新,社會主義經濟發生全方位變革,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實現根本性轉變,而體育事業的長足發展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整體變遷的一個縮影。站在歷史新方位,梳理新中國成立后的體育征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群眾體育如火如荼,全民健康度和幸福感不斷增強;競技體育爭相打破歷史紀錄,民族自信心不斷振奮;體育外交的成功,新中國與世界各國不斷拉近;體育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中國體育事業讓國際矚目,令世人驚嘆。

群眾體育事關全民健康。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大力發展群眾體育,推動體育運動社會化、全民化,體育成為民眾增強體魄、振奮精神、豐富業餘生活、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整體躍升,全民健身的熱情不斷高漲。無論在體育場館、居民社區還是江河湖畔、公園廣場,參與健身的人群構成了一道道亮麗風景線。群眾體育的全面展開,強健了民眾身體素質,人民健康實現質的飛躍。據統計,中國人均壽命由1949年的35歲,提升到了2018年的77歲。

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這一題詞,是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所作的。在全國體總成立大會前夕,體總籌備會副秘書長黃中給籌備組全體人員傳達了毛澤東這個題詞。當時,一些看不起體育工作的知識分子,聽了傳達后,精神為之一振,逐漸轉變了體育不過是「打打球」,「玩一玩」的膚淺認識。

在全國體總成立大會上正式傳達毛澤東這一題詞時,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討論時,人們喜氣洋洋,尤其是馬約翰、吳蘊瑞、徐英超等一些從舊社會過來的知名體育教授,格外喜悅。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毛主席把體育的真諦抓住了。」

當年唯一的體育刊物《新體育》雜誌以整頁的篇幅刊登了毛主席的這一題詞,並突出宣傳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為生產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這一重要思想。這一題詞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最高宗旨,明確了新中國體育事業的根本目的和發展方向,推動了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

題詞強調增強人民體質,特別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在舊中國,中國人被人誣衊為「東亞病夫」,炎黃子孫無不為之痛心疾首。毛澤東早在《體育之研究》這篇文章中就為改變中華民族體質孱弱的狀況而大聲疾呼。

毛澤東的題詞,把著眼點放在增強人民大眾的體質上,使中國的體育事業揭開了新的一頁。廣大群眾不再是被體育遺忘的對象,而成為體育的主人,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發展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此,我國群眾性體育運動蓬勃發展,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解放初期延長了許多。

在群眾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的基礎上,我國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為雪「東亞病夫」之恥,發展體育事業,我國一代又一代的體育健兒奮發圖強,團結拼搏,創造了出色的業績。從陳鏡開創造第一個世界紀錄、容國團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始,我國體育健兒已先後奪得1000多個世界冠軍,創造和超過了1000多項世界紀錄,有1/3以上的項目達到和接近世界水平。北京亞運會成功舉辦和申辦奧運會的努力,都說明了中國體育正在走向世界,中華民族已經成為屹立於世界之林的一個生機勃勃的偉大民族。

1971年,毛澤東和周恩來利用「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並在同年10月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隨後,中國在1973年的亞洲運動會聯合會全體會議上,成為亞洲運動會聯合會的正式成員,打開了國際體育交往的新局面。此後,中國相繼參加第七、八、九、十屆亞運會,並在第九屆新德里和第十屆漢城亞運會上蟬聯金牌總數第一,撼動了日本作為體育強國的霸主地位。

體育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從毛澤東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到所有在校學生都要做到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這些振奮人心的體育口號,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體力行帶頭參加體育鍛煉,促使人民廣泛參與體育運動,形成了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毛澤東一生酷愛游泳、登山,到中流擊水、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毛澤東年代,全國各行業系統相繼成立體育協會和俱樂部,群眾體育進入有系統的發展階段。全民健身離不開體育設施的充實完備。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僅有4982塊體育場地,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0.05平方米。由於場地狹窄,設施簡陋,無法滿足群眾運動需求。經過大力發展,至1965年全國共建成78292個體育場地,基本保障了群眾需求。體育場地數量和面積的增加,豐富了群眾體育鍛煉的選擇,激發了群眾健身熱情。在各大中小城市社區中都有文化宮、體育館、游泳館,  不管是鍛煉還是培訓練習都是免費的, 工作人員都是國家發工資為人民服務的。改革開放后被走資派廉價轉送給私人老扳后都要收錢的。不過也給走資派們開了個好習慣,  在城鄉各類文體活動中心和社區健身場所,隨時可見健身人群。公園、廣場等公共場地也被充分利用起來,兒童嬉戲歡、青年身姿健、老人舞姿翩,火熱的場景讓人備感生命悸動的美好。除此以外,機關、高校等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體育場地也逐步向大眾開放,有償使用提升了場地利用率,有效拓展了大眾鍛煉渠道。改革開放后,體育場地建設進一步加快。2014年12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共有各類體育場地169.4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46平米。相較10年前,場地數量增長99.34%,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長41.75%。2017年,全國體育場地數量增加到195.7萬個,人均體育面積達到1.66平米。在「我運動,我健康」理念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人工作之餘邁出家門,健步走、跑步、游泳、登山、廣場舞、羽毛球、乒乓球等,成為國人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全國體育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00年,16歲以上的體育人口達18.3%,比1996年增長了2.8個百分點。2007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達到了28.2%,2014年這一數據較2007年再度提高6.7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我國每年經常參與體育健身的人數超過5億人次,其中青年和老人是主力。全民健身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人民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態,各種慢性病和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大幅降低,肥胖發病率也在不斷下降。

群眾體育的普及、人民身體素質的顯著提高和競技體育的重大突破,使中國人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民族精神和自信心愈加振奮,全新的國家形象得以塑造。七十年來,中國運動員奮勇拼搏,屢創佳績。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體育健兒共奪得3458項世界冠軍,打破世界紀錄1310餘次。

1953年,新中國的競技體育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游泳運動員吳傳玉在第一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上為新中國奪得首枚金牌。從此以後,體壇喜訊頻傳。1956年,陳鏡開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上打破挺舉世界紀錄,創造了中國運動員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57年,鄭鳳榮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紀錄,戚烈雲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紀錄。中國乒乓球的崛起堪稱奇迹,自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單比賽中贏得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后,中國乒乓球隊在1961年、1965年兩屆世錦賽中分別以三金四銀、五金的成績強勢進入世界一流強隊。

體育作為「外交先行官」成為中國溝通世界的橋樑。1954年,中國政府派出128人的體育代表團,參加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辦的第1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參賽期間,中國與蘇聯、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民主德國、南斯拉夫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進行了廣泛交流,在體操、游泳、田徑、足球、排球等項目培育方面獲得充分經驗。在亞洲,中國開啟了與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越南、柬埔寨等國的體育交流,向部分國家派出了援外體育教練隊伍並援建了體育設施。

「乒乓外交」,是中國體育外交史上不朽的一頁。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歷史性訪華,引發世界轟動。實際上,在參加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舉辦地在日本名古屋)期間,中、美乒乓球隊就有很多花絮值得回味。先是在觀光遊覽中,中美兩國球員無意中站到了一起;其後美國選手科恩錯上中國隊專車,中國隊員庄則棟上前與科恩握手交談,並贈送其杭州織錦一塊;翌日,科恩回贈庄則棟一件別著美國紀念章的運動衫。隨即,美國代表團向中方提出訪華交流意向,中國代表團迅速向國內作了報告。毛澤東高度關注這一事項,毅然同意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美國乒乓球隊的破冰之旅頗為圓滿,他們不僅與中國運動員切磋了球技,還領略了名勝古迹,獲得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會見。體育推動政治,小球轉動大球。訪華行程尚未結束,美國總統尼克松就回應中方善意,向全世界宣布改善中美關係的五項舉措,堅冰由此開始融化。1972年2月21—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政府正式發表《中美上海聯合公報》,實現了中美關係正常化。小小乒乓球彈開了中美之間緊閉20多年的國門和冰凍的政治僵局,震動了全球。

曾幾何時,「東亞病夫」的帽子像一座大山,壓在中國人的頭頂,令人難以呼吸。新中國成立前,積貧積弱良久的中國,很多老百姓求一碗飽飯而不可得,體育更像是一種奢侈品,對很多人來說聞所未聞,更不要說參與其中。新中國成立后,和中國其他各領域一樣,體育也獲得了新生的機會,中國體育人的體育強國夢從那一刻已經蘇醒。1952年毛澤東「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題詞,更是為新中國體育工作指明了方向。1959年,容國團奪得世乒賽男單冠軍,這是新中國第一個世界冠軍;一年後,王富洲等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壯舉;1963年,羅致煥為中國奪得第一個冰雪項目世界冠軍……中國女排拿下五連冠,李寧奪六金,許海峰的第一槍.....。正是那個時代每個體育人的夢想,也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夢想。可以說,在那些年代里,全體中國人都憋著一口氣,要向世界證明「我行」,體育以其獨有的魅力和凝心聚力的強大感召力,成為最為振奮人心的排頭兵和尖刀連!

然而改革開放後走資派將體育也產業化了, 與全民健身一起蓬勃發展的還有體育產業。安踏2019年上半年營收148億元人民幣,市值不斷創出新高,已經躍居全球行業第三;「中國李寧」在巴黎和紐約時裝周上大放異彩,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對象……中國自主體育品牌正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不斷搶佔價值鏈高端,推動行業轉型升級。體育產業的大發展也不僅僅是鞋服製造業,體育服務業、競賽表演業等領域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2018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從1.35萬億增長到2.2萬億,年均增長速度18%。體育產業增加值在GDP佔比已突破1%,正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這就產生了"參加奧運為母治病"的現象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5: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