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賣國投降的走資派鄧小平(八)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0-9-29 02: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賣國投降的走資派鄧小平(八)

作者: 戚戚

賣國投降的走資派鄧小平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投機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但這只是其一生中短暫的"良好"表現 ;第二階段自他篡權執政后則將投降賣國行為表演得淋漓盡致。在其統治期間,為了追求自己的片刻安寧和幸福享受,不斷打擊報復在文革中的造反派,他屠殺了逼死了關押了下放了千千萬萬反對他的人,大力提拔重用被工農群眾反對的地富反壞右分子。

(二)兼并中國的金融企業和優質工業企業
     
 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夥同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運用經濟手段,首先收購、兼并中國的金融企業、同時兼并機械製造、礦產資源、交通運輸、橡膠輪胎、能源、水源、食品行業、流通樞紐、飲料、啤酒行業、房地產業、進出口貿易、汽車製造等等,凡是能控制中國經濟命脈、國計民生,能賺取超額利潤的所有經濟領域,已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它們的目的,還在進一步擴展、升級,直到把我國完全變成其新型殖民地為止。如果它們的上述戰略實現了,我國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都將成為它們的奴隸,成為以美帝為首的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和中國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打工仔。這是全中國人民最危險的境地,現在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我們要團結起來,徹底戰勝國際和國內的階級敵人,保衛社會主義的祖國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目前以美帝為首的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已經做到了:
     
 1、控制中國的金融行業.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規定2006年中國對世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任何外資銀行都可以進入中國,享受與中國銀行同樣待遇,向外資銀行公布所有秘密,從事本國銀行的所有業務.據新華社電:「首批9家外資銀行已獲中國銀監會批准,將其在中國境內分行改制籌建為法人銀行。中國銀監會24日發布消息稱,這9家外資銀行分別是: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滙豐銀行,恆生銀行,日本瑞惠實業銀行,日本三菱東京日聯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花旗銀行,荷蘭銀行.這9家外資銀行法人銀行的註冊地均在上海市.截止2006年9月末,首批獲准改制的9家銀行在中國境內分行數量占外資銀行在華分行總數的34%,總資產占外資銀行在華總資產的55%,盈利占外資銀行在華盈利的58%.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從12月11日起,我國取消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經營人民幣的地域和客戶對象限制,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外資法人銀行可以經營全部外匯和人民幣業務,……。」(《大河報》A23版)根據上述比例計算,在中國的外資銀行分行已達306家。
     
入世時規定外資在中國銀行持股最多不得超過12%,但在2008年博鰲會上宣布,完全放開外資銀行在中國銀行的持股限制。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一般國家銀行的國有資金只有8%左右.但是根據《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透露的情況表明,目前外資銀行已在中國五大銀行和各地銀行的入股情況是:
     
中國工商銀行,美國高盛銀行、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元)收購工商銀行約10%的股份。
     
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士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出資51.7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03億元),收購該行330億股;
     
中國交通銀行,滙豐銀行出資144.61億元收購91.15億股,持該行19.9%的股權;
     
中國建設銀行,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投資39.66億美元,購買建行14.1%的股權,上述兩行已超出入世時規定的比例;
     
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元,購買該行10億股;
深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投資12.18億元收購該行3.48億股,整個銀行都被美國拿走了;
   
  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該行5.872億股,佔14%,目前被德國控股;
     
 浦東發展銀行,美國花旗銀行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該行1.8億股,佔4.6%;
     
 民生銀行,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出資1.1億美元,收購該行2.36億股,佔4.55%;
     
 廣東發展銀行,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出資60億美元,就控制了該行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係,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業500強的大銀行;
     
渤海銀行及地區銀行,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其19.9%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光大銀行也由渣打銀行參股。
     
目前,外資銀行在中國已進入快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股。
     
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滙豐集團在2002年投資6億多元,佔19%成為平安保險最大股東;
     
新華人壽,蘇黎世保險持有新華人壽22800億股,持股比例是最大股東。
     
這些外資銀行一年從中國銀行上市股市分走利潤上萬億元。如果遇到經濟危機,外資銀行便可趁機兼并或控股中國銀行,進而控制和操縱中國整個經濟命脈。
     
 目前,外資銀行及保險公司已從大城市向各省市進軍,「首創安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已於2006年進駐河南,ING集團是一家荷蘭金融財團旗下ING的保險公司(荷蘭保險)與北京市國有獨資大型投資企業首創集團組建而成,雙方各持股50%的股份。首創安泰總部設在遼寧省大連市,註冊5億元人民幣,在北京、瀋陽、濟南擁有分公司,經保監會批准在河南設分公司。另外,還有中德安聯人壽保險公司和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也擬來河南設分公司。」(《大河報》2006年12月5日A31版)
     
 另有兩家外資銀行已確定落戶鄭州。
     
 「僅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交通銀行四家損失就超過7500億元,僅2006年一年,銀行股賤賣損失超過6000億元,整個銀行金融領域能統計到的損失就超過萬億元。」(《環球財經》記者王磊專訪《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
     
 「就海外上市來看,與外資進入中國相反,我們進入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司卻給當地投資者帶去了驚人的豐厚回報。中國石油公司當初在美國上市融資不過29億美圓,上市四年,海外分紅高達119億美圓。僅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四個公司,四年海外分紅就超過1000億美元,這些公司的盈利完全是來自對國內消費者的掠奪,如石油漲價、手機的雙向收費,這實際上是把中國人的錢財收集起來送給外國人。
     
在金融不良資產處理上,外資公司所得更是驚人,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就是在和華榮公司合作中創造了900%的利潤率。……可悲的是最終我們不僅是4萬億金融不良資產會白白落入外資手中,還要再為這落入公司的四萬億不良資產另外買單,道理很簡單,許多不良資產在我們手上是不良資產,到了外國人手上就不是不良資產了。外國人很懂得中國官『怕洋人』的道理,他們會通過打官司的辦法,逼迫地方政府從中國再划走4萬億元資產。」(《中國改革論壇》2006年12月30日載張宏良《中國經濟面臨再次殖民化危險》的文章)
     
像上述四個公司,目前中國不下數百家,2007年開始,河南省委書記徐某,多次鼓勵、催促河南企業到境外上市,無非也是走中國四大國企白白把大量金錢送給外國投資者之路。
     
2、利用美元統治與控制我國和世界
     
第一,美元已成為世界貨幣。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鎊在世界的壟斷地位讓位給美元,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交換包括投資、技術轉讓、石油等商品交易、文化交流特別是軍品貿易等,都以美元進行標價結算,這便使美元成為世界性的結算與儲備貨幣,還是金融資產與貨幣交易手段,處於特殊的壟斷地位。特別是1971年由於美國長期陷入越南戰爭,大量的軍費支出,造成其黃金儲備幾乎耗盡,尼克松政府帶頭毀棄布雷頓森林協議,拋棄美元與黃金掛鉤實行紙幣美元,進入「美元本幣」時代,印刷美元的大權又操縱在美國金融寡頭們控制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實際是美國中央銀行)的手中,印刷美元的數量由美聯儲根據美國和世界的需要而定。在近30年中,美元壟斷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製造和各種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已遠遠超過實物商品交易,「全世界有價證券在國外轉移的總值……1995年每天達12600億美元。同期商品與服務相加只為有價證券的2%」,「製造貨幣逐漸代替製造貨物。」,「美國經濟每一個主要傾向的發展都有利於金融業。在1994—2000年間,金融部門的利潤翻了一番,並且由於1997年後非金融部門的利潤增長停滯,金融部門的利潤競佔到了整個公司利潤在這些年間總增長幅度的75%。1997年金融部門不包括利息就佔到所有公司凈利潤的30%,到2000年這個比例上升到38%(《國外理論動態》2006年2月第25頁)。「1975年時,美國貨幣供應量大約一萬億美元,而2005年這個數字變成10萬億美元,自2006年3月以後,不再公布美元供應量。」(《南方周末》記者陳濤報道題:「火山口上的外匯儲備」2007年8月10日毛澤東旗幟網)
     
美國在近30年中,依靠大量發行貨幣,維持其國內經濟相對平衡,維持其經濟運轉,保持美元的世界霸權地位。
     
第二、利用債務掠奪其他國家。美元印刷的越多,本國的債務就越大,一方面用大量美元進口各國、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商品,但它又控制出口高技術產品,形成大量的貿易逆差;另一方面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如以反恐名義發動的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形成了大量的戰爭費用,有人分析僅伊拉克戰爭將消耗2000到2500億美元。「[美]馬格多夫最近在《債務和投機的爆炸》一文中指出:在20世紀70年代債務大約是國家年GDP的1.5倍,到1985年債務已變成GDP的兩倍,到2005年,美國的全部債務幾乎是美國GDP的3.5倍,已經與整個世界44萬億美元的GDP相差無幾了。」(《國外理論動態》2007年3月),《南方周末》記者陳濤報到「美國的國債(聯邦政府國債)以高達8.9436萬億美元,而且還在以每天14億的速度上升。如果把私人負債(主要是房產抵押貸款等)也計算在內的話,美國人民的總負債將大得驚人。僅僅以8.9萬億美元國債來說,以年息5%計算,僅利息支出一項,美國每年就需要支出4450億美元,這個數字大約佔美國GDP的3.3%。美國去年的GDP為13.26萬億美元,債務佔GDP已高達67%。」,「美國貿易逆差是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如果其逆差一旦消失,日本、中國及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就會遭殃,這是因為美國經濟的逆差確定了上述經濟對美國經濟的補充性和為美國市場打工的可能性,也就是說,這些經濟體實際上具有依附的殖民地性質。」(《外國理論動態》2005。2第27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9 04: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