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是誰承認外蒙獨立和出租旅順港?

作者:yongbing1993  於 2020-6-20 21:1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是誰承認外蒙獨立和出租旅順港?



中華民國時期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當年的國事記錄:

.......

1945年8月14日,   

甲、日本答覆美英蘇中四國正式投降,並由天皇頒布敕令,保證簽訂實行波茨坦宣言規定條件,所有部隊停止積極行動,交出軍械。

乙、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莫斯科簽字(王世傑與莫洛托夫代表)
(1)防日軍事同盟三十年。(2)蘇俄聲明一切援助給予國民政府,尊重中國在東三省之主權與完整,新疆問題無干涉中國內政之意。(3)中國聲明外蒙古如依公民投票證實其獨立願望,承認其獨立,蘇聯將尊重其獨立與完整。(4)中蘇共有共營中東及南滿二路幹線三十年,路警由中國組織。(5)大連開為自由港,蘇聯租用碼頭倉庫之一半,期限三十年。(6)旅順為中蘇共同使用之海軍根據地,由蘇聯防護,期限三十年,民政歸中國管轄。(7)蘇軍進入東三省后,中國派員前往設立行政機構。(8)蘇聯聲明日本投降后三星期內,蘇軍開始撤退,最多三個月內全部撤畢。

1945年8月18日

己、外交部照會蘇聯大使,要求外蒙軍隊停止前進。

1945年8月24日

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經國防最高委員會及立法院分別通過。

乙、蔣介石在國防最高委員會及中央常會臨時聯席會議致詞(題為「完成民族主義,維護國際和平」),恢復東北領土主權及行政完整,承認外蒙獨立,予西藏以高度自治,香港地位協商改正,九龍問題外交解決,希望越南自治,漸獨立,希望盟邦提高緬甸政治地位,扶助華僑,希望泰國恢復固有獨立地位,與我建立正常關係。

丙、外交部長王世傑在參政會駐會委員會報告中蘇訂約經過。

1945年8月25日

丙、中蘇分別批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1945年8月27日

丁、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全文公布。

1945年10月18日
決定外蒙古獨立之公民投票督導人內政部次長雷法章抵庫倫。

1945年10月20日

丙、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10月22日投票完畢。

1945年12月5日

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重慶互換。

1946年1月5日

甲、國民政府公告承認外蒙古之獨立,並由內政部將國防最高委員會之決議通知外蒙古政府。

1946年1月6日

甲、東蒙古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組織東蒙古自治政府。

1946年1月15日

乙、所謂「東蒙古自治代表大會」在遼北王爺廟(葛根廟)舉行,曾任俄軍官之蒙人烏爾占及瑪尼包達拉(馬明洲)主之。

1946年2月8日

外蒙古人民共和國副主席齊米時多爾濟蘇龍甲布乘蘇俄飛機到重慶。

1946年2月10日

外蒙古代表蘇龍甲布謁蔣介石。

1946年2月12日

乙、美國務卿貝爾納斯答記者,內蒙古為中國領土不可分之一部,其地位不應發生任何問題(記者問及內蒙在蘇俄勢力下建立自治政府事)。中蘇談判,已獲得報告一起,此問題(東北日人財產與設備之處理)將歸還東委員會決定。

1946年2月13日
丙、外交部與外蒙代表換文,建立外交關係。

1946年2月17日

丁、外蒙古人民共和國代表蘇龍甲布離重慶北返

........

毛澤東是個中華民族的國土捍衛者。但是,1949年他接手的是一個山河破碎的舊中國。由晚清到中華民國,這中間中華民族有太多的土地丟失,有太多的主權喪失。在上海等大城市到處都有被帝國主義殖民的外國租界。對此,一個積弱的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國家,在當時能有多少力量在土地問題上發出強大的聲音呢?

1949年的年底,毛澤東的訪蘇行程終於確定了下來,並且成行了。他到蘇聯后的重要事情之一就是要面對蒙古人民共和國問題。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歷史問題,因為1945年8月,國民黨政府與蘇聯簽署了一份《關於對蒙古問題的照會》文件,並於同年11月在蒙古進行了所謂獨立的「公民投票」,外蒙古獨立,已是一種不爭的事實。而按照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中國政府的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過去舊中國的一切國際協定與條約都不予承認。那麼,蒙古在蘇聯的掌控之下,能夠例外嗎?或者能夠收回嗎?如果堅持要「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並與蘇聯展開談判,中國的東北問題如中長鐵路、旅順和大連等問題,能在與蘇聯人的談判中順利獲得理想的結果嗎?

這是一場國家、民族間的利益博弈,但雙方力量對比,清清楚楚。毛澤東想收回東北的一切權益,也想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但斯大林也既想繼續保持在東北的利益,又要求外蒙古是他可以掌控的與中國間的國土屏障和可控力量。

這樣,兩個場面上是乎是「友好」與「團結」的國家,背後計算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以及利益最大化。中國只是想收回自己曾經的東西,蘇聯認為這東西在我的手上,他就不是你的東西。

終歸是要攤牌的,雙方只有相互妥協。

其實各自的底線都確定了:中國以承認外蒙古的獨立換回蘇聯人從中國的東北土地上全部回蘇取老家去;而蘇聯則以在蘇美之間已經形成冷戰狀態的國際政治格局中,將中國納入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藉以控制和影響亞洲局勢、用來對抗美國的戰略安排為基礎和出發點,與中國結成同盟。斯大林的演算法是:從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戰略目標比較起來,蘇聯在東北的經濟利益是其次再其次的東西了。

但即使雙方底線確定了,且互換了關於蒙古問題的照會,同時也商量好了由蘇、蒙、中就蒙古問題各發一個聲明。但毛澤東還是心有不甘。因此,在蘇聯和蒙古發出外交部聲明后,毛澤東只是以胡喬木的名義,向新華社記者發表了一個談話。這事,讓斯大林很不痛快,為此,在與毛澤東的見面時抱怨了很長時間。毛澤東只是聽著,鬱悶著,「一言不發,生了悶氣」(《我做毛澤東貼身衛士十三年》)。

貝加爾湖。由於這些棘手問題的一攬子解決,簽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后的毛澤東就要回國了。告別住了二個月的莫斯科時的情景是感人的,毛澤東依依不捨地與為他服務了兩個月之久的蘇方人員表示了誠意的感謝,並送給他們一些絲綢類的禮物。

回國途中,蘇方的安排也是很周到的,毛澤東因為簽署了大的協議、條約而心情愉快。一路上,大家談笑風生。在列車賓士在蘇聯遼闊的大地上時,沿途每一個城市,蘇聯人都安排了盛大的接待,城市也全部對中國客人開放,讓其參觀。毛澤東也是每到一地,都下來參觀走訪,情緒飽滿。以至於在經過一些山區時,毛澤東興趣十足地數起火車穿過的山洞數來,而且計數與衛士們、還有陳伯達的基本一致,只是別人的都是40個,毛澤東數成了41罷了。

車入伊爾庫茨克,很快就見到了貝加爾湖。湖太大了,以至於列車沿著湖邊行走了幾個小時之久。毛澤東望著深藍的湖水,先是認真的欣賞著,藍天下的湖,湖中倒映的天,無一不讓毛澤東陶醉其間。但看著看著,毛澤東的情緒起了變化,一種不安與痛楚浮現在他的臉上。他突然問起隨同而來的陳伯達來:「陳夫子,你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嗎?」 陳伯達未加考慮就回道:「布利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首府是烏蘭烏德。」 毛澤東聽了,有些不高興地說:「我是問你歷史上這是什麼地方?」

也不知道是陳伯達沒有聽懂,還是他確實不知道歷史上這是個什麼地方,他只是吞吞吐吐地再一次重複道:「是烏蘭烏德。」 毛澤東站了起來,顯然是生氣了。他對陳伯達大聲地說:「我還不知道這是烏蘭烏德嗎?」 說話時,火車已經進站了。師哲領著當地黨政領導來見毛澤東,蘇方的領導人恭恭敬敬地邀請「尊貴的客人,毛澤東同志下車休息」。事實上,當地為迎接毛澤東下車休息已經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了。毛澤東一改此前每站必下的慣例,未加思索就斷然揮手拒絕蘇方的要求,並對汪東興喊道:「開車,讓立即開車!」

這是毛澤東在蘇聯全境的回途中,唯一沒有下車的地方。正在人們疑惑不解時,毛澤東再一次問陳伯達:「我是問你,這是個什麼地方?我是問歷史上這是什麼地方。明白嗎?」陳伯達木訥著,無言以對。毛澤東像憋了一口惡氣,對著陳伯達道:「請記住:這個地方,歷史上叫烏金斯克。原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領土。居民基本上都是蒙古人,也有漢人。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的蘇武曾經牧羊的地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yongbing1993 2020-6-21 21:04
1950年2月24日人民日報《我們應不應該承認外蒙古獨立》(轉載)

最近在網上有用1950年2月24日人民日報《我們應不應該承認外蒙古獨立》,單看他們博文中所寫的,的確使人費解:
  
一個堂堂國家大報,怎麼回沒有標題、而且還只是個「豆腐塊」!經努力查閱,才發現其原文如下。
  
1950年2月24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一篇中,黨史學家胡華的談話,名稱為《我們應不應該承認外蒙古獨立》,內容如下:
  
《我們應不應該承認外蒙古獨立》
  
人民日報1950.02.24 作者:胡華
  
問:「蒙古是什麼時候獨立的呢?她為什麼要獨立呢?」
  
胡答:大家知道,蒙古曾侵入中華建立過蒙元。明太祖即位后蒙元滅亡,滿清興起后,又被滿清佔領統治。蒙古人民長期在本族統治階級和異族統治的奴役壓迫下,過著極其貧窮痛苦的生活。
  
到一九一一年中國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后,蒙古是不是解放了呢?沒有的,相反的它更成了帝國主義侵略爭奪的對像。當辛亥革命十月中國武昌起義時,蒙古的統治階級――王公、便利用這個機會,以「獨立」的名義,投入帝俄的懷抱。
  
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卻利用了白俄反動將軍謝米諾夫,竊據蒙古,和蘇聯紅軍作戰,到一九一一年才被蘇聯紅軍擊潰。謝米諾夫失敗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又利用了中國北洋軍閥安福系將軍徐樹錚侵入蒙古,在那裡建立了親日的軍事獨裁。安福系在中國北方失勢之後,日寇復扶植謝米諾夫的一個助手――溫根男爵,盤踞蒙古。蒙古人民受這樣長期的侵略掠奪,什麼時候才起來革命獲得解放的呢?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劫掠,為了解放蒙古,蒙古貧苦破產的牧人和廣大的下層職員、喇嘛、便在卻伊巴桑等蒙古革命者領導下,在一九二○年組. 織了一個秘密的革命團體,發動游擊戰爭。
  
侵略者統治著雖然用各種野蠻的屠殺,死刑和迫害來對待蒙古革命者,但蒙古的革命團體和革命游擊隊卻日益壯大,到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便舉行了一個游擊隊和恰克圖附近的盟族的代表大會,選出臨時的革命政府,會上並以大多數決議,請求蘇聯的幫助。
  
在三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間,蒙古革命游擊隊便攻佔了恰克圖,不久,又先後擊潰了中國北洋軍閥侵略軍萬餘人,日寇扶植的白俄溫根男爵反動騎兵一萬一千人,在戰爭過程中,蘇聯紅軍曾出兵援助蒙古革命游擊隊,使革命取得了勝利。
  
在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蒙古已宣告了獨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當時,中國的國共合作的廣東革命政府,對蒙古的獨立是承認的,因為孫中山先生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已承認了「民族自決」的原則。「那麼,正式承認蒙古獨立問題為何一直拖到一九四五年呢?承認經過如何呢?」由於在一九二七年叛賣革命的中國國民黨反動政府,一直堅持大漢族主義,所以不肯承認蒙古獨立。而蒙古從革命以來,在蘇聯的友誼幫助下,內部已建設的很強盛;對牽制打擊日寇保衛遠東和平,有也很大的貢獻,如一九三五年和三六年,蒙古革命軍曾兩次擊退了日寇在蒙古國境內東部的挑釁行為;一九三九年在諾門坎,蘇軍蒙軍並肩作戰,給進犯的日寇以嚴重的打擊。在中國八年抗戰中,蘇聯遠東紅軍和蒙古革命軍對百多萬日本精銳關東軍的牽制,對中國抗戰是極大的幫助。而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有對日宣戰,配合蘇軍,聯合東北抗日聯軍,出兵夾擊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間,建立了卓著功勛。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應該正式承認蒙古的獨立,這是義不容辭的。
  
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同時,雙方又交換了《關於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獨立的問題》的文書。在文書中,中國國民黨政府聲明:「……由於外蒙古人民屢次所表示出的對於獨立的熱望 ,中國政府聲明:在日本失敗以後,若是外蒙古人民的投票公決證實此種熱望時,那麼,中國政府將承認具有其現時境界的外蒙古之獨立。……」
  
「投票公決」的結果如何呢?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舉行的蒙古人民投票的結果,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人,投票贊成獨立,連國民黨政府派去監票的內政部次長雷法章,也對投票手續表示滿意(見塔斯社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庫侖電)。
  
蒙古的獨立,就是在民族自決的原則下,一個新國家的誕生,給世界的和平民主陣營增加了一份力量。承認蒙古獨立,對每個真正愛國的中國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只得歡呼的事。只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獨立,他們在當時承認了蒙古獨立,事後又大肆造謠,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蘇聯,說:「蒙古獨立是中國領土的喪失」。反動派這樣說原也不足為怪,可怪的是,我們人民中有的人居然也有宗主國的情緒,似乎蒙古也非得劃在中國「版圖」上不可以似的,這實在是中了大漢族主義的毒 !
  
對比他們在博文所用的部分和全文,很明顯,他們沒有提及該文章中前面的絕大部分關於簡述外蒙古獨立的過程內容,而只切割出最後的一個部分,而且還又將其內容做了「改寫」:1、在「承認外蒙獨立」後面添加了一句話:「不但是偉大領袖毛 的英明指示」;2、刪除了其中的「他們在當時承認了蒙古獨立」一句話;3、在侮蔑蘇聯后加了半句「與偉大的世界領袖斯大林」。
  
且不說黨史專家胡華的觀點是否正確,起碼來說,也只是他個人的觀點,而不是中央政府的官方聲明吧。用他個人發布的觀點來代表中央的政策,未免也太牽強了吧!就象去年大家都知道的,房地產商任志強在央視中說:「現在中國的房價還要繼續走強」,「房子是賣給有錢人的,沒錢的只能說明你沒有本事,你就無權利談房價」,這也是中央的決策嗎!
  
其次,把人家的原文這樣一添加、去除,原文的意思就大不同的了,比如在原文中去除了「他們在當時承認了蒙古獨立」,意思就變成了原來國民黨政府根本就沒有承認外蒙獨立這件事,而事實上是不但國民黨政府承認了,而且還經過了派出要員內政部次長雷法章等人監票、外蒙全民投票公決的法律方式使外蒙獨立了,只是後來他們認為蘇聯違約才又不承認外蒙的獨立問題了。試想波出去的水還能收回來嗎?你想收,得能收回來! 其他的是有點腦子的人都可以想的出來。
  
至於為什麼有人要惡意地篡改歷史,很明顯有更深刻的意義,對此我們還是要引起足夠的警覺。同時也感謝這些包藏禍心的人,由於他們的肆意篡改,才促使我們去查閱更多的史料、了解更多的真實、認識他們的嘴臉、提高我們警惕。
回復 yongbing1993 2020-6-21 21:04
1950年2月24日《人民日報》原始內容


關於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1950年)


1950年2月24日《人民日報》原始內容----

第50條.  關於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

胡華

在簽訂新的中蘇條約與協定的同時,中蘇兩國外長又互換了照會,雙方政府確認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獨立地位,已因其一九四五年的公民投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業已與其建立外交關係而獲得了充分的保證。

蒙古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呢?它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呢?「一九四五年的公民投票」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這次中蘇兩國又重申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呢?

蒙古簡史

蒙古——這原是中國北面的一個古國。一望無際的草原,終年積雪不化的阿爾泰山,迤邐數千公里的大沙漠,……構成了富有畫意的牧畜者的天地。但是,它卻長期的呻吟在本族的和異族的統治者的殘酷的剝削與劫掠之下,是一個貧窮、落後與苦痛的地方。

在中國歷史上,大家知道,蒙古統治者曾經侵入過中國本部,建立過元朝。漢人朱元璋滅亡了元朝建立明朝,蒙古歸明朝統治。滿族統治者佔據中國本部后,蒙古又被滿清佔領統治。

一九一一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滿清被推翻了。但蒙古仍沒有獲得解放,相反的它更成了帝國主義侵略爭奪的對象。當辛亥年十月中國武昌起義時,蒙古的統治者——王公、大喇嘛,便利用這個機會,以「獨立」的名義,投入帝俄的懷抱。

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卻利用了白俄反動將軍謝米諾夫,竊據蒙古,向蘇聯進犯,和蘇聯紅軍作戰,到一九一九年才被蘇聯紅軍擊潰。

謝米諾夫失敗之後,日本帝國主義又利用中國北洋軍閥安福系反動將軍徐樹錚侵入蒙古,在那裡建立親日的軍事獨裁。

安福系在中國北方失勢后,日寇復扶植謝米諾夫的一個助手——溫根男爵,盤據蒙古。

蒙古人民受這樣長期的侵略掠奪,他們的痛苦和血淚是描述不盡的。以牧畜為生的蒙古人,自己卻沒有或很少有牲畜,他們放牧的牲口絕大部分都是外國資本家、蒙古封建地主和喇嘛廟所有的。

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下,蒙古人民起來革命了。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劫掠,為了解放蒙古,蒙古貧苦破產的牧人和廣大的下層職員、喇嘛,便在卻爾巴桑等蒙古革命者領導下,在一九二○年組織了一個秘密的革命團體,發動人民游擊戰爭。

侵略者統治者雖然用各種野蠻的屠殺、死刑和迫害來對待蒙古革命者,但蒙古的革命團體和革命游擊隊卻日益壯大,到一九二一年的三月便舉行了一個游擊隊和恰克圖附近各盟族的代表大會,選出臨時的革命政府,會上並以大多數議決,請求蘇聯的幫助。

在三月十七日到十八日夜間,蒙古革命游擊隊便攻佔了恰克圖,不久,又先後擊潰了中國北洋軍閥侵略軍萬餘人、及日寇扶植的白俄溫根男爵反動騎兵一萬一千人,在戰爭過程中,蘇聯紅軍曾出兵援助蒙古革命游擊隊,使革命取得了勝利。

在一九二四年(民國十三年),蒙古已宣告了獨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當時,在中國共產黨與孫中山的國民黨合作下的廣東革命政府,對蒙古獨立是承認的,中國共產黨人幫助孫中山起草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也明確規定了「民族自決」的原則。

自從一九二一年蒙古人民革命勝利后,蒙古人民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們變成了他們國家、土地和牲畜的主人。沙漠、草原和山嶽里出現了嶄新的人——醫生、教師、獸醫和牧畜專家。在蒙古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為人民的健康、福利與文化而服務的政府,開始改造舊的落後的生活方式。

一九四五年中蘇關於承認蒙古獨立的換文的意義

但是,在一九二七年叛賣革命的中國國民黨反動政府,卻一直堅持著大漢族主義,以「宗主國」自居,不肯承認蒙古獨立。而蒙古從革命以來,在蘇聯的友誼幫助下,內部已建設得很強盛;對牽制打擊日寇保衛遠東和平,也有很大的貢獻,如一九三五年和三六年,蒙古革命軍曾兩次擊退了日寇在蒙古國境東部的挑釁行為;一九三九年在諾門坎,蘇軍蒙軍並肩作戰,給進犯的日寇以嚴重的打擊。在中國八年抗戰中,蘇聯遠東紅軍和蒙古革命軍對百多萬日本精銳關東軍的牽制,對中國抗戰是極大的幫助。而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日,蒙古人民共和國又對日宣戰,配合蘇軍,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兵夾擊日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間,建立了卓著的功勛。因此,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應該正式承認蒙古的獨立地位,這是義不容辭的。

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同時,雙方又交換了「關於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獨立的問題」的文書。在文書中,中國國民黨政府曾不得不聲明:

「………由於外蒙古人民屢次所表示出的對於獨立的熱望,中國政府聲明:在日本失敗以後,若是外蒙古人民的投票公決證實此種熱望時,那麼,中國政府將承認具有其現時境界的外蒙古之獨立。……」

「投票公決」的結果如何呢?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日舉行的蒙古人民公民投票的結果,有百分之九十七·八的人,投票贊成獨立,連國民黨政府派去監票的內政部次長雷法章,也對投票手續表示滿意。(見塔斯社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庫倫電)

中蘇兩大國正式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地位的意義,就是贊助一個新國家在世界各國面前獲得正式的獨立地位,給世界的和平民主陣營增加一分力量。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對每個真正愛國的中國人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事,值得歡呼的事。只有國民黨反動派才痛恨蒙古人民共和國有獨立地位,他們在當時被迫承認了蒙古獨立,事後又大肆造謠,侮蔑人民的蒙古,侮蔑蘇聯,說:「蒙古獨立是中國領土的喪失」。我國人民中有的人不明事實真情居然也被染上了這種「宗主國」的情緒,似乎蒙古也非得劃在中國「版圖」上不可似的,這正是中了反動派散播的大漢族主義的毒。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

蒙古人民共和國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它是一個「摧毀了帝國主義與封建壓迫,並確保國家之非資本主義發展以最後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勞動人民的獨立國家。」(蒙古人民共和國憲法,一九四○年通過)

蒙古社會目前在本質上說是由兩個友好的階級——工人與農民所構成。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國民經濟是按照計劃發展的。一九四七年年底通過的發展國民經濟與文化的五年計劃(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二年),保證著蒙古人民共和國經濟與文化的進一步高漲。由於蘇聯的社會主義的大公無私的友誼幫助,蒙古國內已產生了以工業、農業、運輸業與交通事業中的國營與合作社企業為代表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封建地主階級早已被清算了,資本主義成份則被限制與排除。……這一切,使蒙古社會有了向社會主義發展的條件。

蒙古人民共和國的政權機構是民主集中制。全國最高權力機關是大呼拉爾(最高人民議會)。處理政府經常政務的是部長會議。現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總理是卻爾巴桑元帥。

蒙古人民的領導政黨是「蒙古人民革命黨」,以及在它領導下的「蒙古革命青年團」。它們的領導者是蒙古革命領袖蘇西、巴托爾和卻爾巴桑。

蒙古人民共和國在蘇聯的幫助下,由一個東方最落後的民族之一,而穩步地走向興盛的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證實了列寧、斯大林主義的一個輝煌理論:落後國家在勝利的無產階級國家幫助之下,能夠跳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而向社會主義邁進。

中蘇重申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地位之換文的意義

為什麼這次中蘇訂立新條約時,兩國外長要換文重申承認和保證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地位呢?

我們知道,蒙古人民共和國是位於中蘇兩大國之間的。一九四五年十月蒙古人民公民投票表示了要求承認和保證蒙古獨立地位的熱望時,國民黨反動政府曾被迫不得不承認蒙古的獨立;現在國民黨反動政府被推翻了,代表中國全體人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蘇聯政府,再來重新申明一次承認和保證蒙古的獨立地位,這正是中蘇兩大國尊重蒙古人民的真正的自由意志的表示。同時,自一九四九年十月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中蒙兩國就很快的建立了外交關係,也已使承認蒙古獨立地位問題獲得了充分的保證。而且,在今天,美帝國主義和中國殘匪還在那裡白晝見鬼喊什麼:「蘇聯吞併蒙古」「中共同意將滿洲、蒙古、新疆劃歸蘇聯」的時候,這種申明也是有必要的。

有人問:「我們既然承認蒙古獨立,是否將來也應承認內蒙、西藏………的獨立?」

我們說,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承認各民族自治與自決權,從各方面幫助少數民族的解放與發展,這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宣布了的一貫正確始終不渝的民族政策。也是人民政協共同綱領中明白規定了的。但是,各民族的聯合與分立,要依據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如何對該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有利。蒙古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獨立的:即中國境內各民族還都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遠沒有得到解放,而蒙古人民卻找到了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俠義幫助,經過自己的艱苦鬥爭,因而首先獲得了解放與獨立。對於這種解放與獨立,中國人民應該向他們表示歡呼、向他們致敬、向他們學習,而不是反對他們早解放早獨立,要他們來和我們一起受罪。現在,他們已經解放了二十八年,我們全國才解放,他們已在向社會主義社會邁進了,我們則新民主主義建設還百端待舉,因此,我們的態度是繼續重申承認與保證他們獨立,而不需要他們再和我們合成一國,拉著他們再來跟我們一道走。

至於內蒙、西藏以及目前中國境內的其他各民族呢?那末,我們差不多都是在同一時期內獲得解放的。當前的問題,是大家戮力同心,來共同建設強大的新民主主義新中國的問題,而不是各自分立、各自獨立的問題。正象人民政協共同綱領所規定,只有中國境內各民族實行團結互助,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才能有效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只有這樣,才完全符合於目前中國境內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要忘記特定的歷史條件,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這應是我們看問題的基本方法。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