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傳說》(31至40)
31,掃盲
新中國成立時,中國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是80%。
毛主席指示:「要在合作化中間把文盲掃掉。」
1949年底至1964年,15年間,中國經歷了四次掃盲高潮,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降至52%,1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時,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數居世界第一。
32,辣椒
原來,北方的辣椒不辣人,只有南方的辣椒才辣人,北方辣人的辣椒是毛主席帶來的。
毛主席愛吃辣椒,長征的時候他兜里總是揣著辣椒,吃飯時用辣椒當菜,天冷時吃辣椒禦寒。
長征一路走來,毛主席兜里裝過江西的辣椒、湖南的辣椒、廣東的辣椒、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的辣椒。
長徵到達陝北,毛主席的夫人賀子珍給毛主席洗衣服,發現他兜里許多辣椒籽,便將這些辣椒籽種在地里。
辣椒籽發芽,開花,在北方的土地上長出了辣人的辣椒。
33,元帥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位元帥無比熱愛毛主席,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話:
朱德:「偉大的毛主席萬歲!"
彭德懷:「毛澤東思想萬歲!」
林彪:「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
劉伯承:「我願意在黨的領導下,做毛主席的小學生,為中國人民儘力。」
賀龍:「不認真學習毛主席著作,就是不聽黨的話,就是黨性不純的表現。」
陳毅:「你不信毛澤東只能說明你沒水平。」
羅榮桓:「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一條,就是要跟著毛主席走。」
徐向前:「毛主席,我很早就想找到你!」
聶榮臻:「我們這一代人,跟隨毛澤東同志鬧革命,對他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我的心目中,毛澤東同志永遠是第一位的。」
葉劍英:「我們的領袖已成為世界革命人民的領袖,毛主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紀元。」
34,樣板戲
樣板戲是一種大中型舞台藝術作品,以戲劇作品為主,主要反映共產黨的政治立場,也稱為革命樣板戲。
毛主席評價樣板戲:「革命是成功的,藝術是好的,方向是對的。」
首批樣板戲的代表作品有:《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龍江頌》等。
35,報紙
1946年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準備創辦一份大型機關報,毛主席聽完彙報,為該報紙取名《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於1946年5月15日創刊,7月1日毛主席為《人民日報》題寫報頭。
1949年中共中央決定《人民日報》為中共中央機關報。
1992年《人民日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報紙之一。
36,燈滅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能改變國家命運的領導人是天上星宿下凡,天上掉星,人世間就會失去一位偉大人物。
1976年吉林省一顆重達1800公斤的隕石從天而降。
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將新聞告訴他,毛主席說:「天上一顆星,地下一盞燈;天上星落,地下燈滅。」
六個月後,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這盞人類明燈熄滅。
37,顏色
1957年毛主席訪問蘇聯,自始至終身穿黑色幹部服,回國后,他再也不穿黑色幹部服了。
一次,外交部為毛主席製做了一套黑色幹部服,毛主席問:「為什麼又做黑色的? 我不穿!」
工作人員解釋是按國際慣例。
毛主席說:「為什麼聽外國人的? 我是中國人,按中國習慣穿。」
38,國徽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時,天安門城樓上沒有國徽,因為國徽還沒有設計出來。
1950年10月1日國慶1周年時,天安門城樓上就有國徽了。
毛主席說:「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39,國賓館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外交活動發展迅速,國家決定在釣魚台建一座國賓館。
1959年,國慶10周年時,釣魚台國賓館竣工。
毛主席經常去釣魚台國賓館開會或小住,他每次去都是住12號樓。
毛主席從來不住二層的貴賓大卧室,而是住在一層的隨員套間。
40,燒香
1958年毛主席視察四川郫縣后,四川省委書記李井泉問毛主席下一站到哪個地方。
毛主席說:「去看看菩薩燒香。」
李井泉不知哪裡能看菩薩燒香。
毛主席離開成都去重慶,經三峽離開四川,這時李井泉聯繫上了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說:「菩薩燒香——自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