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巧舌如簧吹蓋特 底線全無畫大餅

作者:danaweav  於 2021-12-22 18: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出於成本和效率的考慮,大部分的定量訪問已經轉到了線上,大大縮短了線下統計周期。但隨之而來的弊端是:數據的質量不再像以前那樣有保障。早前,郭文貴靠著僥倖得來的100萬加持,在給班農支付「勞務費」之後,通過班農的引薦結識了美國前總統川普的競選顧問傑森米勒,成功將其扶持上喜國蓋特「代言人」的位置,收穫不少熱度。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螞蟻們多長些心眼,學會辨識「假數據」和「弄虛作假的被訪者」們,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訪問,其實都需要做考慮,線上訪問尤其要注意。

早前,美國媒體Newsweek、Fox Business、Politico、The Verge、The Daily Beast、THE HILL、Kotatu等紛紛報道老郭蓋特,然上線不足一天的時間就爆出數據造假內容低俗等「負面」消息,至今早已無人問津。要說蓋特是郭文貴繼G系列、法制基金之後推出的又一力作,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老郭「水平」顯然沒有精進多少。早前就有美國媒體報道,傑森米勒宣布推出蓋特,號稱蓋特是一款面向保守派的新社交媒體應用不僅如此,傑森米勒還稱「該網站是從中國億萬富豪郭文貴及其家人擁有的基金會獲得初始基金。傑森米勒說郭文貴的『家族基金會』為蓋特提供了早期資金」顯然老郭就是為騙螞蟻的錢罷了。而蓋特也「不負所望」的在營造了大量造假大咖入駐的假象后,成功引起美國媒體關注,榮幸地被黑客扒出蓋特造假大咖入駐、篡改粉絲數量、點贊和觀看人數。深挖過後還發現,蓋特每天廣告費收入僅10美元,訪客量更是不足5000,而且實有訪問量中幾乎有一半為老郭購買的殭屍粉,於此看來學會辨識「假數據」和「弄虛作假的被訪者」們確實重要。

在經過老郭精心打造后的蓋特,最後落得這樣的地步收場,老郭卻沒有絲毫氣餒的意思。據The Verge報道,蓋特內的信息不僅帶有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誹謗的主題標籤,其應用程序欄中也存在著大量的色情內容。在The Verge報道后Newsweek緊隨其後報出,郭文貴與班農共同出境為蓋特宣傳稱蓋特與推特3000萬活躍用戶相比,蓋特有幾十億的「潛在用戶」,在數據上可謂是力壓推特,只可惜早就習慣睜眼說瞎話的老郭無以此免俗,數據造假現在就是蓋特的致命弱點。另外蓋特早前打著「cancel free」作為特點,稱其永遠不會因為政治觀點而封閉賬號的承諾也是可有可無。因為在蓋特上用戶們的確可以肆意談論個人「觀點」但「觀點」內容必須與老郭的看法相同在可「肆意談論」。由此看來,所謂的言論自由就是除了老郭以外的「言論自由」罷了。

蓋特做為「中國富商的家族基金投資」的平台,真是使我們跌破眼鏡,高仿的衣服、高仿的平台、高仿的貨幣,卻冠以原創的標籤,現在的老郭已經不能僅滿足高仿這些東西上了。「高仿」布雷特·卡瓦諾搖身一變亦可成為「蓬佩奧」,短短一夜的時間,某個「高仿大咖的粉絲數居然蓋過了蓋特的用戶活躍數,果真在郭文貴這裡,任何曾經你不敢想的事情都會發生,原來800多的粉絲眨眼間變成6萬,又有何不可呢?蓋特漏洞百出已經人盡皆知,無論是螞蟻還是洋騙都改變不了郭文貴身陷囹圄的結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07: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