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對「師傅」及「師父」稱謂的幾點認知

作者:annairine  於 2024-5-17 09: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聊聊法輪功|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我是大陸一名大法修鍊者,在思想上跟隨尊師多年,在國內各種壓力下,堅持修鍊大法,今年已七十餘歲了。
    近幾年來,我一直有一個矛盾的心理始終在心裡纏繞。我最終鼓起勇氣談談心裡想法,願與同修共探討,不對之處,望諒解。
    我們修鍊大法的弟子,多年來一直稱呼尊師為「師傅」,後來改稱尊師為「師父」。這個稱謂的問題,表面上看是一字之差,但實質上性質有所變化。正是因為此問題,我認為叫「師傅」比叫「師父」更合適。當我談出相關的道理時,有些同修說我悟的高,也有同修說我這是邪悟。我的理解對還是不對,願意在此敞開心扉談幾點個人的認知,與同修共享。
    「師父」的叫法,與尊師平日對我們的教誨有所背離。尊師早在美國講法《法輪佛法》中講道:「不要沾沾自喜,也是有不同一些個執著和障礙,都有待於去克服才能夠更快地提高。」我們弟子修鍊大法多年,稱呼「師傅」已經習慣了,在堅守大法的同時,也為此稱呼感到自豪。為什麼最後在稱呼方面進行這樣的改變?這種改變是不是有些不倫不類?非要進行這種改變,是不是違犯了尊師早有的說法,顯得「有些個執著和障礙」?尊師在經文《猛喝》中也專門強調過「不精進、滿身執著」,我們反思一下,非要改稱「師傅」為「師父」,這樣執著於稱呼,是不是反而不利於我們修鍊?
    「師傅」與「師父」稱呼的改變,在於將「師傅」的「傅」改為「父親」的「父」。尊師在《法輪佛法》中還講道:「作為一個修鍊的人,你就不能夠混同於常人了。說句嚴重一點的話,你已經不是人了。」「人有七情六慾,為情而活著。你在逐漸地看淡這些,在修鍊過程當中你直至把它完全放棄的。人為這個活著,你不為這個活著,你能和人一樣嗎?」從表象來看,改「傅」為「父」似乎更親切,更富有人情味。但按照尊師的說法這不是把自己當人了嘛,或當成常人了嘛?這與尊師教導我們不要把自己當人,我們不是常人的說法相違背嗎?
    尊師早在《轉法輪》中就講過「你要重視心性修鍊,按照宇宙真善忍的特性去修鍊,把常人中的慾望……想法去掉。……你就能夠升華上來一點。」我們修鍊人應該把人情味去掉,修鍊到一定程度去的越乾淨越好,這個大法的法則不但要運用於親人之間,還要運用於同修之間,更可以運用到修鍊過程的方方面面,讓我們在修鍊的歷程中少一些執著,少一些人情,更快地「升華上來一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 15: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