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兆》1884年10月23日)
|
智慧人說,智慧的"道是安樂,她的路全是平安。"許多人認為獻身給上帝會影響健康和社交生活的快樂。然而行走在智慧和聖潔道路中的人都發現"操練身體、益處還小,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4:8)。他們必享受真正快樂的人生,同時也不會有浪費時間的遺憾,不象世人在缺乏刺激性娛樂的情況下會產生憂悶和驚慌。……{CH 627.1}
|
敬虔與健康的定律並不衝突,而是與之相和諧的。人們要是順從了十誡的律法,並在生活中實行了這些原則,就不會有現在泛濫世界的疾病咒詛了。人們或許教導說輕鬆的娛樂對於保持心智不失望是必要的。心智可能暫時這樣轉移一下;然而在興奮過後,安靜的反思便來到。良心起來對人說:「這不是獲得健康或真幸福的方法。」{CH 627.2}
|
有許多娛樂使頭腦興奮,然而沮喪必定接踵而至。有些模式的消遣雖是無罪而且有益健康的;但提供身體鍛煉的有用的勞作往往會對頭腦更有益處,同時它還會加強肌肉,促進血液循環,證明是恢復健康的一種有力媒介。{CH 627.3}
|
「有何人喜好存活,愛慕長壽,得享美福,就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耶和華的眼目看顧義人;他的耳朵聽他們的呼求。耶和華向行惡的人變臉,要從世上除滅他們的名號。義人呼求,耶和華聽見了,便救他們脫離一切患難」(詩34:12-17)。{CH 628.1}
|
義行是最好的葯
|
行義為善的意識對於有病的身心是最好的良藥。上帝特別的福惠落在接受之人的身上,便是健康和力量。凡在上帝里有安靜和知足之心的人,已經登上健康的坦途了。意識到主定晴在我們身上,祂的耳朵也垂聽我們的禱告,這實在能使我們心滿意足。知道有位永遠可靠的朋友,我們可以向祂傾訴心靈中的一切隱秘,實在是言語所無法形容的福樂。那些道德能力被疾病蒙蔽的人,並不是能正確表現基督徒生活或聖潔的榮美的人。他們往往處在狂熱盲信的熱火或漠不關心冷漠陰鬱的冷水中。 {CH
628.2}
|
那些不認為訓練心智細想愉快題目是一種宗教責任的人,通常會處於兩個極端之一:他們要麼會因不斷進行令人興奮的娛樂、沉湎於輕浮的交談、歡笑和玩笑而興高采烈得意洋洋,要麼就會沮喪,有極大的考驗和心理衝突,他們認為很少有人經歷過或能理解他們。這些人可能自稱信仰基督教,但他們欺騙了自己的心靈。……{CH 628.3}
|
閑懶和失望
|
沮喪的情緒常常是太多閑暇的結果。手與心應該忙於有益的勞作,減輕他人的重擔;那些如此行的人自己也必受益。閑懶使人有時間念念不忘想象的憂愁;那些沒有真正的艱難和考驗的人,往往為將來憂慮。{CH
629.1}
|
有許多的欺騙是在宗教的外衣下進展的。情慾控制了許多人的心,他們的思想和感情已因「心驕氣傲,糧食飽足,大享安逸」(結16:49)而變得墮落了。這些受騙的人自以為有屬靈的心志而且特別獻身,其實他們的宗教經驗存在於一種有病的感情主義而不是純潔、真實的良善和自我的降卑。心思應該遠離自我;應該運用心力想方設法使別人更好更幸福。「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1:27)。{CH 629.2}
|
真正的宗教使人心高貴
|
真正的宗教能使人的心思高貴,鑒賞力文雅,判斷力聖潔,使擁有它的人與天庭的純潔和感化力有份;能使天使更近,並使我們越來越遠離這世界的精神和影響。它進入人生的一切行為和關係之中,並且使我們「有謹守的心」(提后1:7),結果就是快樂和平安。{CH 629.3}
|
使徒保羅對腓立比的弟兄們說過:「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要以此為人生的準則。「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里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8, 6,
7)。{CH 630.1}
|
先行的一步
|
在醫療佈道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喚醒人們的道德感,是具有重要性的先行的一步。如果傳道人按照上帝已賜亮光在不同部門把握住這工作,就本應當在吃、喝、和穿衣上有最堅決的改革。但有些人卻正在攔阻健康改革的道路。他們用無動於衷或定罪審判的話語,或是用笑話和戲謔的口吻攔阻了人們。他們自己和許多其他人都是將死的受苦者,但都未學到智慧。——《教會證言》卷六第377頁 (1900年). {CH
630.2}
|
宗教與滿足
|
(《教會證言》卷一第565,
566頁,1867年)
|
撒但曾進入伊甸園,使夏娃相信她需要某種東西,比上帝為她的幸福所賜之物更好,以為禁果對她的身心有一種特別振奮的影響,會提高她,甚至在知識上與上帝同等。但她想要得到的知識和利益結果成了她的可怕咒詛。{CH
631.1}
|
思想病態的人視宗教為暴君,用鐵杖管制他們。這等人時常怨嘆自己的墮落,為假想的罪惡悲哀。他們的心中沒有愛,常常愁眉苦臉。青年人或其他人天真的笑容,會令他們寒顫。他們認為一切的休息或娛樂都是罪惡,人心必須經常保持在嚴峻冷酷的狀態中。這是一種極端。還有的人認為人應當不斷開動腦筋,發明各種娛樂消遣以獲得健康。他們學會了靠賴刺激,否則就不舒服。這等人不是真基督徒。這是另一種極端。基督教的真正原則,在眾人面前敞開了幸福的泉源,其長闊高深,都是無可測量的。基督要在我們裡面成為泉源,直涌到永生。這泉源長流不竭,基督徒可隨心暢飲,水源永不幹涸。{CH
631.2}
|
杞人之憂,庸人自擾
|
人身心的疾病差不多都是因不滿的情緒和不平的報怨引起的。他們沒有上帝,也沒有指望,如同靈魂之錨,拋入幔內,又堅固又牢靠。凡存此指望的人,就必潔凈自己,象祂潔凈一樣。這等人擺脫了不安的渴望和不平不滿的慾念。他們不作杞人之憂,庸人自擾。但我們看到許多人過早有了艱難時期,處處表現出憂慮。他們似乎沒有任何慰藉,時刻擔心大禍臨頭。{CH
631.3}
|
這等人乃是羞辱上帝,使基督的宗教名譽掃地。他們沒有真心愛上帝,也沒有真心愛他們的伴侶及兒女。他們的愛情是病態的。虛浮的娛樂決不能糾正這種人的思想。他們需要的是上帝的靈改變人心的能力,才能幸福快樂。他們需要受益於基督作中保的工作,方能享受到神聖而實際的安慰。「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彼前3:10-12)。凡對這節經文的意義有經驗上認識的人是真正快樂的。他們認為上天的嘉許比地上的娛樂更有價值;基督在他們心裡成了榮耀的盼望,使他們身體健康,心靈強壯。{CH
6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