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難忘故鄉行

作者:重返伊甸  於 2018-12-19 08: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歷回顧|通用分類:回國記錄

關鍵詞:經歷回顧, 故鄉, 童年, 聚會


                                                                
我的故鄉在撫順市清原縣夏家堡鄉,是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聽上過畜牧學校的二叔講,我家過去是釀酒的,家裡曾有四套馬車,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四輛賓士了吧。但生活確停留在活著的層次上。第一個有突破這個層次意識的是我三叔,但因好高騖遠,農業大學不去念,就一心想上朱德當校長的人民大學,結果一生只是老高中畢業,沒上過大學,如今86歲了,仍然身體健康,行動自如,據說是縣裡唯一一個自費訂閱「共產黨員」雜誌的非黨員分子。第二個擺脫這個層次的是我小哥,同樣是好高騖遠,中專不稀罕考,大學沒考上,但後來靠自學完成了大連外國語學院的英語自學本科,一生當過農民,種過地,放過牛,當過會計,當過無業遊民,也做過教師,養過豬,開過店,後來和宗教有緣,認識了耶穌基督,每天讀聖經,一心尋求自由,夢想將來傳道。後來賣掉了房子,帶上所有積蓄來到了美國想讀神學院。曾經靠照相為生的他竟不帶相機,用兩眼看世界,最後因重病(肝硬化腹水和肝腫瘤)在異國他鄉結束了他那具有傳奇色彩的短暫人生,留下了可憐的妻子和女兒,他的毅力和個性影響了國內外許多接觸過他的人,我很想他。

我十六歲時第一次離開故鄉到縣城上高中,在我上大學其間,我父母就搬到了郊區和我小哥一起住,所以我回故鄉的次數不多,我對故鄉的記憶也大多和露天電影,兒童玩耍,打架,貧困以及我父母親的辛勞連在一起。聽母親講我小時候為了讓我能吃飽飯,我曾被送給外村的婦人家,後來我兩個哥哥下班回家發現弟弟沒了,硬是走了五里路把我給抱回來了,我還白吃了潘婦人一個雞蛋,也許我小時候挺可愛,哥哥放心不下。

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早上7點45分,雷姐送我們到瀋陽南站,本想乘9點13分的火車中午到達清原縣。可買票需要證件,因我們沒帶證件,只好改乘汽車。9點半乘雷鋒號前往撫順。然後轉乘去清原的汽車,下午1點半才到達清原,來到了在清原的初中同學們安排的飯店,同學們已等候好幾個小時了,有的已經30多年沒見了。大家在一起回顧過去,王同學還拿出小學5年級畢業照,她還能叫出所有同學的名字,(有的已經掉隊了),吃了一頓難忘的農家飯。彷彿又回到了70年代。飯後同學把我們一家送到了清原我78歲的大姐家裡,大姐在樓下有個菜園,種了很多菜,長勢喜人,大姐早已為我們準備了她用自己種的韭菜餡包的餃子,只是我們已經吃過了,後來我們和大姐一起看望了我86歲的二嬸和我的堂妹。晚上,在醫院工作的李同學(後來才知道已是院長了)開車把我們接到了一處僻靜的酒家,和在清原的高中同學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用餐其間,關同學還像當年一樣即興表演了節目(二人轉),把我們帶到了30多年前,非常開心!

5月31日,星期二,晴。早上7點,清原的王同學開車約1小時將我們送到了我的故鄉夏家堡。我大哥,老鄉親及我童年的夥伴早已在車站等候,由於我在開原縣的外甥還沒有到,我就忙裡偷閒,去看望附近71歲的孫同學母親,可惜她沒在家,於是只好將隨身攜帶的水果轉交給在小學任教的孫同學弟弟。

我的外甥比我小几歲,從小在我家長大,聰明好動,不愛學習,動手能力強,申請過真空爐的專利,是個愛迪生式的人物,至今農民,喜歡養狗,維修農機,我小哥給他起名叫閏土佟文,簡直就是魯迅筆下閏土的活人展示,只是如今中年的 閏土佟文臉上多了幾分樂觀和當今農民的無奈。等閏土的車到了,我們一起經一條小河進入位於大山門口附近半山腰的自家墓地。聽說這個墓地是我父親花了很長時間,走了很多地方選定的,也許是父親想改變家運才移墳的吧( 「 土改人民公社大鍋飯,有能耐的吃飽飯,曾經餓死許多農民,媽說有一天父親一宿沒回家,第二天早上濕露露的回來了,母親問幹啥去了,父親說在祖墳上呆一宿,那一宿不只是怎樣的心路厲程,可能為了我們回來了吧。」-----我三姐的回憶。)這條河曾是我們兒時夏天游泳,釣魚,秋天過河采野果,挖藥材和冬天滑冰,騎單腿驢的清澈的大河,如今渾濁,其流量也不如從前,看不到明顯的河床,生活垃圾遍地,局部水深約有兩尺,普通汽車無法通過,幸虧我們有兩輛車體較高的貨車才勉強過河,山裡那個記憶中的流量不大的清泉水還依然在靜靜地流淌著,相信有一天會被有心人開發利用。我大哥和閏土佟文為墓地上墳燒紙,我掃墓並獻了鮮花,以表懷念之情,我沒有哭嚎,沒有磕頭(基督徒不相信靈魂不死),只有默默的思念和禁不住的淚水。母親生前就喜歡花,如今地下長眠,願上帝憐憫,保佑我們有一天在天堂相聚。

上午十點多,我請大家來到早已預訂好的飯店吃飯,飯後我們和幾個童年的夥伴一起在鄉里轉一轉,我家老房后的老水井現已被石磨蓋上了,井也填了,老草房早已無影無蹤,被新房代替了,記憶中的井水很清涼,夏天裡面還有冰,天熱時用叉子砸,用水桶撈冰吃,當年周圍的鄰居也都到這口井取水。記得我家東側有個鄰居,是我姑奶家,姑奶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姑爺年紀很大了,不管春下秋冬,姑爺每天都負責挑水,距離大約六,七十米。井口就在我家窗口旁,父親搭了個石頭水槽,可直接通到屋內的水缸里,所以不用挑水。有一次水缸沒蓋,夜裡外屋有響聲,父親起來發現是黃鼠狼通過水槽掉進了缸里,後來被父親給抓住了。其羽毛好像被小哥做了毛筆。姑奶晚年有點受氣,媽媽可憐她,常做點好吃的請她來我家吃。姑奶有個習慣,就是吃前用筷子把所有盤裡的菜翻一下,每吃一口還是再翻一遍。大概是不常吃到,想一口吃完,又害怕沒了,所以才這樣做。一次放假回家正趕上姑奶去世,媽媽說:「你過去看看,磕個頭吧」 。我進到屋裡,姑奶躺在地上,我跪下給磕了幾個頭,屋內感覺不到悲傷的氣氛,反而火藥味很濃,大兒子還指著姑奶的屍體破口大罵,抱怨他結婚時沒給他一床新被。二兒子得到的比他多等等,當我走到外屋,姑奶的大女兒對我說:「磕什麼頭,她孫子都不磕頭」。如此一生,我無語了。

當時農村也不乏祥林嫂式的人物, 姑奶家二嬸跟我媽要酸菜,不進屋裡卻把咸鵝蛋也帶走許多。姑奶家大嬸上我家推磨,媽媽有事要上街,大嬸說丟東西咋辦?媽媽說:「丟也不賴你」,結果真丟了一些高粱米,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姑奶,姑爺的缺點是溺愛孩子,聽說小時候他二兒子打我二姐,姑爺還說:「我的兒子好能耐」。聽說又有一次,他二兒子在俺家醬缸跟前大便,我大姐說:「再來我讓你吃了」,他二兒子回家對姑奶訴苦,姑奶卻說:「下次上她家炕上撒去」。後來聽說她二兒子找第一個對象身體瘦小,姑奶說體格太差,她兒子拿起打鳥的火藥槍對準她媽媽,姑奶嚇的跳窗而逃,真是嬌慣無孝子啊!聽說姑奶家大嬸前幾年上吊自殺身亡,歷史總有相似的一幕,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還在重複著同樣的故事,但願別再發生了。

我和童伴張某和李某沿街邊走邊回憶當年玩耍的地方,沿鄉鎮的東部轉了一大圈,原來的小學校已變成工廠了,家鄉變化還是很大的,有許多樓房,生活也都富裕多了。

下午一點多鐘,我們來到了汽車站,大姐乘汽車回清原的家,我們等二點鐘去撫順的汽車。等車時還意外的見到了早上沒見到的孫同學的71歲母親。她身體很好,我們都很高興!她當年靠養豬供三個兒子上學,其勤勞樂觀的性格很像我的母親。幾年前,孫同學為他父母買了樓房,終於可以安度晚年了。下午四點,我大哥和我們一起順利到達撫順南站。剛下車,過來一個計程車,大哥和司機打招呼,大哥說:「送我一趟吧」,「去哪?」司機問。「去我家」,大哥回答。「行」,司機說。上車后我問:「你們認識?」。司機回答說:「他每天都在車站,看往來的旅客,希望能看到家鄉的熟人,嘮上幾句,春夏秋冬,風雨無阻」。原來這就是大哥的退休生活。大哥師範學校畢業后在家鄉小學任教41年,退休后搬到撫順和兒女在一起。每天步行十多公里,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在大哥家,大哥11歲的胖孫子為我們彈了一會電子琴,我也當上爺爺輩了。5點15分,大哥的兒媳婦開車把我們送到了高中同學為我們安排的飯店。第一個見到了分別34年的林同學,隨後同學們陸續來了,許多同學都是幾十年沒見面了。尤其是還意外驚喜地見到了從阜新趕來的同桌裴教授,非常親切!又有種把聚會當成分手的感覺,飯後大家在外面合影留念,原打算乘雷鋒號汽車回瀋陽,可戴同學卻執意為我們安排了計程車,司機是他以前的學生,道路不太熟,導航又不太會用,但他還是堅持一直將我們送到瀋陽的住處,很受感動!。

這次我們回國度假,每天都感受到各種濃濃的親情和友愛。有親人的接風和送行聚會,有大學同學的宴請和電話問候,有高中同學打的送我回瀋陽的熱情,有初中同學開車送我到家鄉的真情厚意,有小學同學們等我大半天在縣城為我預備的農家飯,有兒時玩伴的陪伴還悄悄為我買了返回撫順的車票,有各地同學和同事的關心和問候,有寬敞舒適的住處。短短的三周假期,就這樣匆匆結束了,感慨萬千。原來,曾經有那麼多的人陪伴過我;原來,曾經有那麼多的人從我的生命里走過;原來,還有那麼多真情使我一次次感動;原來,很在意的往事可以變得模糊不清;原來模糊不清的插曲又可以變得歷歷在目。人生是選擇,是夢想,也是探險。我雖然沒有精彩的人生,但卻有另人回味的人生經歷,我很珍惜這份經歷,這份友情,這份回憶。帶著長輩的叮囑,帶著親人的關愛,帶著滿滿的祝福和喜悅,帶著增多的體重,帶著再長胖一點的任務,帶著故鄉的風景......,6月12日(對我們來說是36個小時一天),我們平安順利地回到了寧靜的田園之家,前院的草坪在氣溫12度的春風下猶如秋天的麥浪,在瑟瑟的涼風中,我去園中採回半盆鳥兒留下的草莓和一些蔬菜,愛人做了一鍋可口麵條,各自填飽了肚子就很快進入了夢鄉,感謝親人,朋友們的熱情款待!故鄉永遠是我最難忘的地方!

附:
故鄉,是那個離開之後才擁有的地方,遊子思歸的故事太多了,卻沒有一個因雷同而顯得蒼白。故鄉讓人感覺自己正遠走高飛,卻不怕風箏斷了線,故鄉讓人感覺樹高千丈,又隨時可以落葉歸根。故鄉是最初的搖籃,又是最終的歸宿。是一種掙脫又是一種牽扯,是被祝福又是被等待,是最能喚起思緒,又最能平順心情的地方。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總是那麼清晰,彷彿夢裡的揮手別離……年紀越大,事情變得越多,就越容易維持原貌,故鄉的風景會隨時光的推移而改變,但無論你是衣錦還鄉,還是走頭無路,故鄉,始終會寬厚而溫存地迎接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0: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