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已經上映多年,這部電影講的是如何通過做夢,在夢中將自己的意念植入進別人的大腦里,讓其按照植入的意念做事。在夢中植入意念的這個過程叫inception,中文翻譯成 「盜夢空間」 。 影片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日本企業面臨倒閉,因為這個企業有一個強勁的對手,一家能源集團公司。面臨倒閉的企業想擊敗對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對手公司拆解。要拆解公司只能由其本公司總裁有權這麼做,恰巧公司總裁剛剛去世,兒子即將接任,這位新的年輕接班人就成了被算計的對象。那家面臨倒閉的企業想通過這位年輕人實行自己的計劃,將對手拆解。如何達到這個目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一起做夢,在夢中將拆解這個意念植入到這位年輕人的腦子裡,從而讓他自覺地將本集團拆解。
日本企業家僱用了一個盜夢團伙一共五個人,加上企業家本身共六個人共同完成這個盜夢任務。在得知那位年輕人將飛往澳洲,六人盜夢小組隨同年輕的接班人同時上了飛機,並都進入頭等艙。其實這是僱主事先把這家航空公司買了下來,所以才這麼「湊巧」都坐在了一起。
由小李子扮演的影片主角柯布很輕易的讓年輕人喝了已經下了葯的冰水,年輕人很快入睡。盜夢團伙立即接上連接線同時進入夢裡。接著就是一個夢進入另一個夢,夢中有夢,層層深入。在夢中發生多次激烈打鬥,經過意念和潛意識的對撞,現實與夢境的衝突,進攻與防衛的較量,最後成功盜夢。
這是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的理解。最近又看了一遍有了不同的感受,這部影片表面上看是主角柯布幫助日本僱主打敗對手,解別人之難,而暗地裡卻是主角柯布的一次自我解救。
柯布與他的妻子茉兒都是造夢專家。妻子比他更投入,陷入夢境不能自拔,認為夢境才是真正世界。為了永遠活在那個世界里,死是唯一的辦法,她從高樓上跳了下去,自殺了,進入她的真正世界里去了。
妻子的自殺成為柯布擺脫不了的痛,他離家逃跑了。警察把他當成殺死妻子的嫌疑犯,他不得不逃。他的家,曾經的溫存之所變成了他的痛心之處,他想躲開。但不論逃到哪裡,妻子都如影隨形,總是出現在夢中。當盜夢團伙一起實行盜夢計劃時,妻子出現在整個夢中,幾次破壞了預先設定的夢境,最後還劫持了僱主,並迫使他陷入迷失域。這是夢境的最後一層,沒有堅強的意志的人回歸不了,將永遠留在此層。柯布戰勝了自己,並找回了僱主。
任務完成,影片並沒有交代年輕接班人是否拆解了公司。最後的情節是七個人都下了飛機,象陌生人似的互相看了看之後各自離開。柯布過了海關,護照被蓋印,回到家中。柯布擺脫了負罪感,妻子的身影沒有了,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在夢中也是多次出現,柯布甚至不敢確認此時此景是真實世界還是夢中景象。因為那個螺旋轉個不停。
柯布和妻子自始至終都在夢中糾纏,看起來更象是一場生死戀。柯布不停地思念妻子,他們曾經有過承諾,一起卧軌,讓火車帶他們去遠方。柯布不遵守承諾,妻子死都不放過他。或許這就是影片的主題,而幫助日本僱主擊敗對手只是個副標題。如果直接拍成生死戀,那麼就成了一般性的鬼故事,象《人鬼情未了》就是這樣的影片,那就不是諾蘭的片子了。諾蘭的片子必須與眾不同,令人拍案稱絕,於是一個普通的生死戀故事就變成了一場盜夢遊戲。新玩法,新概念加上緊張刺激的情節使得盜夢更凸顯主題地位,而生死戀被壓迫為副標題,諾蘭將交響樂的結構用在了他的影片里。你被諾蘭的花招欺騙了,你還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讚嘆不已。
諾蘭是我最喜愛的導演之一,他的每部影片都值得反覆觀賞,每次看都會有新的發現。《追隨》、《敦刻爾克》、《記憶碎片》、《黑暗騎士》、《致命魔術》、《星際穿越》等都是公認的經典影片,選一部重看,又會有什麼新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