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先好好愛自己孩子,再創業拯救別人孩子

作者:夏威夷之戀  於 2018-7-17 11: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辭職創業啊,現在親子產業多火爆啊。」我說:「如果我現在辭職一定因為要陪孩子,而不是創業啊。」很多人都一樣的反應:「陪孩子?別逗了,你騙我。」

  為什麼,陪伴孩子,變成了一個滑稽可笑的理由?

  一個抱著你大腿哭著說「媽媽別走」的孩子,真的讓你找不到自我價值?

  創業,就真的那麼著急那麼重要嗎?

  一、你辭職真的是為陪伴孩子么?

  前幾天見了昔日的朋友小A。小A現在是創業者,也是一個新媽媽。孩子不到一歲,小A開了一個親子互動遊戲會所。用小A的話來說,她受不了市面上各種不規範的操作,決定自己開一個,造福自己孩子,也拯救別人孩子。

  席間,談到創業的艱難,我了解到,小A從產假里就開始著手這件事。從最初的行業調研,到選址裝修,再到採購開業,累得跟狗一樣,說到動情處,還哭了半天。起初我還挺感動的,後來慢慢感覺哪裡不對。我問她:

  「你當初為啥辭職啊?「

  「為了照顧孩子啊,不想那麼小就天天跟我分開。「

  「那你為啥在家呆的好好的創業去了,為了賺錢嗎?「

  「不,錢倒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在家待著沒事幹,天天對著個嗷嗷嗷的孩子,總想自己干點啥,體現自己的價值。「

  「然後你就累成狗了,孩子呢?「

  「恩,為了我的事業,我只能暫時犧牲掉我自己的孩子,在家奶奶看著「

  「你這事業的目標是啥啊?「

  「為了讓更多的爸爸媽媽能陪伴孩子一起多互動互動,現在爸媽都很忙,陪伴的時間很少…..「

  簡直就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啊。

  二、打著陪伴孩子辭職的全職媽媽,看過幾本育兒書?

  我周圍有很多職場媽媽,在四個月產假結束回到工作崗位的時候,是最困難的時候。時時刻刻惦記著家裡一直24小時陪伴的孩子。她們心裡難過,她們的注意力都在家裡,她們很難再投入工作。如果不是經濟困難的話,一部分媽媽會在幾經嘗試之後選擇回家做一個全職媽媽。但是,當這些曾經的職場麗人回到家裡,天天面對著孩子的屎尿屁和無端大哭的時候,她們會發現,帶孩子比上班難得多。

  小A就是這樣的媽媽,本身層次比較高,在職場上不能說女強人,但也有兩把刷子,工作上再苦再累衝鋒陷陣都不在話下,惟獨日日夜夜看孩子,圍著尿布和水果泥轉悠的日子讓她煩躁。看著曾經的同事在朋友圈裡神采奕奕的曬生活,小A的心再也沉靜不下來了。市面上很難找到能滿足小A要求的早教機構,於是想要自己辦一個。

  現在好像隨便進個小沙縣小吃,隔壁桌都在談創業,談融資,談上市,人心惶惶的年代,你要是待在家裡,別人都替你著急可是,育兒書還沒看三本,連12個月內孩子的發展發育還沒有太弄清楚,迫不及待的小A就上陣了。沒有親子知識可以請人,自己來做商業規劃,自己的孩子還在家裡嗷嗷待哺,承擔著與媽媽分離,這邊媽媽已經累成狗,看這樣子只可能更忙更累。

  聽起來這就是一個死循環,一個無解之題。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上了另一個更加廝殺的戰場。表面上打著創業,愛孩子的旗號,可是連自己的孩子都沒愛夠,拿什麼去拯救別人家孩子?

  三、跟孩子的親子時光才是她辭職回家最重要的事

  我有一個同事叫etty,生完孩子之後,家裡沒人帶孩子就做了全職媽媽。Etty以前也是個小公舉,很難想象她一個人帶孩子會得累成什麼樣。但是,半年之後,我看著她帶著半歲的兒子飛機去了海南,又過了半年,帶著一歲的兒子飛去了塞班。再看etty自己,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接點私活兒,練練瑜伽,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頗有一番雍容華貴的氣勢。昨天etty跟我展示了一下她看過的育兒書,還花了好多重點和標註,孩子平時去的早教,遊樂中心,游泳館等等門兒清,現在17個月的孩子被她帶的結結實實,看起來還挺獨立的。

  現在的etty,平時還主要帶孩子,等孩子晚上睡下后,翻譯英文繪本,還錄製英文繪本給孩子聽,還開了一個微信小號做做代購,賣賣外貿童裝之類的。她總說自己沒事幹,笑著稱自己現在無業遊民一隻。中途她也曾開始創業,但沒幾天就發現,她跟孩子的親子時光才是她辭職回家最重要的事。

  她朋友圈裡前幾天寫了這樣一段話:「為啥執意辭去工作帶娃,一、確實想休息一下;二、是想給孩子0-3歲的陪伴,三、是以勤能補拙的方法做個盡量稱職的媽媽。你永遠無法限制年過半旬的姥姥姥爺爺爺奶奶不用過去的舊思想影響孩子,更不能要求他們在白天辛苦帶完孩子后還得晚上挑燈夜讀學習育兒知識。這份苦差自己扛下,是對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是對孩子的負責。那天看到地墊兒上遺留的橙汁兒印記就能大致想到,孩子定是沒坐餐椅吃的水果。很簡單的事兒,如果次數多了,小孩兒就學會了不聽話。我要努力在他成年之前做個合格的好媽媽。」

  我特別羨慕etty,我覺得她是我身邊最踏實最可靠最有愛的媽媽。可能你會說,這一定是不缺錢的人。在北京這座城市裡,誰敢說自己不缺錢呢?只是,很多小而美的創業,可以在孩子大一點之後,睡覺之後,有足夠的安全感之後,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從小事做起,如果實在沒事幹,萬千育兒書等著你去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真正想要陪伴好孩子的好媽媽,遠比打著陪伴的旗號辭職又按耐不住無聊一頭扎進創投圈拯救別人孩子的媽媽重要的多。

  拯救了全世界,惟獨冷落了自己的孩子。這已經不是現世捨己為人的勵志典範故事了,上帝都氣的想給你兩耳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00: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