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間的推推搡搡

作者:夏威夷之戀  於 2018-6-7 10: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其實,孩子們之間出現推推搡搡,是很正常的事情。都是些五六歲的孩子,正處在無知無畏的狀態,個個都是精力充沛的小淘氣。而家長間能夠把事情處理升級驚動到110出現,由此也可以推斷出這兩個孩子哪個是省油的燈?

  我認為,孩子間的推搡要分兩種情況來對待:

  第一種情況:嚴重推搡,甚至出現激烈打鬥,一方導致另一方身體出現異常:比如青腫、出血等;

  第二種情況:孩子之間玩鬧般你推我擋,彼此並無惡意,也無大礙。

  冷靜下來,第一種情況在幼兒園階段幾乎不會出現,這些至純至真的孩子們,還不會有這樣的惡意,也沒有被暴力情節所渲染,更沒有這樣的體力去施暴。那麼,排除了第一種情況后,第二種情況作為家長又該如何面對呢?

  還是會有兩種結果出現:

  第一個結果:自家孩子吃虧了!第二個結果:別家孩子吃虧了!

  不管那種結果出現,推搡間終歸會有孩子出現所謂的「吃虧」。而不管哪個孩子吃虧,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家長怎會不心痛?但心痛之餘,應該怎麼辦?

  繼續思考:什麼叫「吃虧」?一定是孩子推搡間輸了的一方,不服氣又打不過,只有哭哭啼啼的跑到家人面前去。那麼總會有這麼一類型的家長,不滿意於孩子的「吃虧」,一邊恨鐵不成鋼般責罵自家孩子不頂用,一邊摩拳擦掌要為自家孩子「出口氣」。看著似乎「出口氣」是幫助孩子,但長遠看來呢?作為家長,管得了孩子一時,管得了一世嗎?

  另外,豈不正是因為家長這樣的做法,才會讓孩子遇到失敗、遇到挫折、遇到吃虧,更加想不通、想不開、想不明白?隨著孩子的逐步長大,要麼過於怯懦依賴,要麼過於爭勝要強,不管怎樣都不能夠好好地自我調節……

圖片源自網路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不妨分三步來試一試:

  第一步:接納孩子的情緒,並試圖平息或安撫孩子的情緒。

  理解孩子的難過,給孩子一個結實的懷抱,給他一個溫暖的親吻,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力量,這是愛的力量!

  第二步:引導孩子講出事情的來龍去脈,允許孩子有適當發泄,並判斷出孩子講述事情時的情感導向。

  孩子畢竟是孩子,詳細的回憶一件事情並完整的陳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就會有詢問,有引導,但切記是要努力讓自己置身事外的引導,而不能帶有明顯導向。比如有的家長會直接問孩子:「他欺負你了是不是?」此言一出,家長已經為事情蓋棺定論,就會很難讓自己做到公正。

  同時孩子講述事情的時候,也難免對帶有自己的情感在裡面。家長要根據自己對孩子的了解,準確判斷出孩子的情感導向。要做到不動聲色的辨別,然後根據詢問來判斷真偽。比如孩子說:「他打了我好幾拳,還踢我一腳,很疼!」家長可以先認同情緒,再詢問:「太可惡了!他打了你哪裡?」孩子一般會指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家長就可以有所辨別。我見過一個孩子說別的孩子欺負他,然後指著自己的肩膀處,說另一個孩子踢了這裡。作為幼兒,能踢那麼高的還真不多見(當然有些從小練武的另當別論)。這裡不是說孩子說謊,而是孩子極有可能會記不清楚當時發生的情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好多種情況出現,不管怎樣,作為家長,作為成人,一定不要衝動,感情用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