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不發脾氣能養出有規則的孩子嗎?

作者:夏威夷之戀  於 2018-5-28 10: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發脾氣做不到的事情,不發脾氣可以做到嗎?

  午飯前,小班的孩子們洗了手坐在桌邊等待分飯,幾個孩子開始玩桌子上的抹布。

  老師:「抹布是一會兒擦桌子用的,玩抹布,洗乾淨的手就又弄髒了(說清原因),所以,我想請剛才玩過抹布的小朋友去再洗一下手(用這種說法,而不是叫名字,孩子是自己承擔起這個責任,而不是被動承擔,也更尊重孩子)。」

  在這個例子里,老師沒有批評小朋友,但是讓他們自己再洗一次手。這種方式叫做用結果處理。

  還有一次,有個小朋友故意剪壞其他小朋友和老師做的手工,老師怎麼處理呢?告訴他:「剪可以啊,但是之後要把它們重新貼好。」這也是用結果處理。

  有時一個行為不一定能找到恰當的後果處理。比如,請孩子幫忙倒垃圾可他不去,這時該怎麼辦呢?

  找一個跟這個行為有關係的後果。你可以嘗試這樣說:「很抱歉我暫時沒辦法幫你做晚飯了,因為垃圾把廚房弄得太臭了,我不喜歡在臭的廚房裡做飯。」

  成人要努力在孩子的行為和對行為的處理之間建立聯繫,而且要對孩子解釋清楚這個原因。兩者之間要有合理的聯繫。

  一個網友給我講了他們家的故事:

  孩子吃母乳到2歲,大人覺得該斷掉了。有天孩子要自己端一杯水。大人說,你端不住這杯水,孩子堅持端水。大人藉機說:「如果這杯水灑了,你就不要吃奶了。」孩子同意了。孩子還是把水灑了,於是從此斷奶。

  我告訴媽媽,這就是非常不誠懇的關聯方式。水灑了和斷奶輕重完全不對等,中間也找不到聯繫,用斷奶來處理洒水完全不合適。

  我認為,這更像是大人的借口,大人想斷奶,大人找了一個借口,把責任推給了孩子。就是這樣。

  制止孩子錯誤行為時,首先選取低干擾的方式,盡量避免正面衝突。低干擾的方式有:

  1、改變環境設置。在放著優雅音樂的場合,人們會自動控制音量;在放著輕快音樂的場合,人們吃飯速度不自覺地也加快。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2、思考流程設置。孩子的活動需要一動一靜,也就是說安靜的活動之後需要釋放能量,否則容易因為煩躁而出現行為問題。餓了、困了、累了都會這樣。

  3、不要讓孩子無聊,老師之間常說的一句話:你不給孩子找事兒干,他們就給你找事兒干。曾有網友問我,孩子幼兒園的老師說,幾個男孩兒到了過渡環節就打架。那是因為他們沒事兒干。成人要會給他們找事兒干,比如等待時帶孩子做手指謠。

  4、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希望孩子是什麼樣的人,自己就要做什麼樣的人。在幼兒園,所有的老師都會幹班級里的清潔衛生工作,為什麼呢?就是希望孩子知道勞動很光榮。

  這些隱性方法不管用,我們可以嘗試升級,直接干預。首先選擇少說多做的方式。

  有次,有個孩子因為排隊跟其他孩子發生了衝突。孩子情緒很大,我把他帶離現場,在一邊坐了一會兒。孩子情緒平靜后,我說咱們回去吧。孩子不肯。我帶著他一邊走一邊玩,跟到隊伍後面,順勢把他送回隊伍。孩子很平靜地回去了,而且接下來的時間都可以遵守排隊規則。

  語言有時會讓雙方變得對立,容易引起孩子反感。通過行為執行而不是通過語言會讓孩子感受到更少的威脅性,所以更容易被接納。

  孩子坐到了桌子上,在遠處喊「下來」不如直接走過去把他抱下來。需要注意的依然是情緒,千萬不要賭氣似的把孩子揪下來。

  走廊里孩子一邊走一邊吵。老師站到隊頭擋住隊伍前進的方向,用手做安靜的動作。孩子馬上就安靜下來。這個行為有兩層含義:1、要安靜。2、不安靜不能前進。通過行動表達讓這個指令變得很溫和。

  當我們必須使用語言時,我們要盡量選擇尊重孩子的表述方式。處理時口氣一定要平靜。大家可以嘗試說下面兩句話:

  「如果你不能好好對待書,我要把書收起來一段時間,直到你可以妥善對待它,我們再開始看書。」

  「你再撕書,我就把書收起來。」

  看,都是要把書收起來,口氣不同,孩子的感受會不同。

  描述過程也會讓口氣變得柔軟一些。比如當孩子看完書扔到地上,又堅持不肯撿起來時,可以嘗試這樣說:「我們先把書收好,然後戶外。」 (這句話暗含的意思是什麼?)

  換個方式表達:「你不收拾好書就不能戶外。」要挾的意味是不是變重了?

  如果想盡辦法還是發生衝突了呢?

  行為堅定,情緒平穩。意思是,你堅持的事情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改變,但是對待孩子的情緒要平穩。大人情緒激動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對他們平穩情緒沒有幫助。

  我經常在路上見到一些家長恰恰相反的做法,一邊罵孩子:「哭什麼哭,一不買東西就哭!」一邊付錢把東西買下來。

  關於規則,還想跟我討論哪些話題,歡迎微信留言。

  有網友問31個月大的孩子總是跟別的小朋友搶東西,怎麼處理。

  這麼大的孩子搶東西通常有兩個原因:1、想要這個東西,看到那裡有一個於是伸手去拿,卻沒有留意這個東西在別人手裡。2、不會通過語言溝通。

  解決的方法就是,提醒別人正在用這個東西;教會他其他解決方式,比如語言溝通,或者用玩具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4: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