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冷卻的不止季節(44)— 惡語相向

作者:蟬衣草  於 2023-4-2 05: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有人說施捨過了頭,就成了乞丐。這話放在這裡一點都不假,現在林家這份好心倒變成了不可饒恕的獨吞獨奪了。本來林家可以繞過這個門神不供,但林母一來是想著這筆錢拿的安穩放心,二來自已這樣做也對得起死去的老頭子。所以在這筆錢還沒有捂熱之前不光沒有繞著走,還直奔這座門神而來。沒有想到這座門神不光不好惹,心思不光縝密,而且還極多。要是遇上林靜,也許事情還走得順當點,無非就是讓她套出了錢數,然後再把母親的分配方案亮出,偏偏這回遇到了林靜的姐姐,這個姐們不光是軟刀子硬刀子都排著隊的見過,而且人家在生意場上跌打這麼久,也是個見識過大風大浪的人。更何況現在規矩理數還都在人家這裡呢。只是現在她的耳朵已經都盛滿了,對面的心思也看得一清二楚了:不是變著法子的套錢,要不然就是打著子女的份上,明著暗著的強要起自己的份額來。而且要的不光理直氣壯,搞得還跟受了多大的委屈,三分錢的韭菜,好像他們這邊不分青紅皂白的割了她一把似的叫屈。氣是滿了,忍也找不到了。該到質的變化了。這會兒就看林玲(林靜的姐姐)怎麼出手了。

她這會兒突然一點也沒有把她當同父異母的姐姐看待了,而是把她看成了一個難纏就是賴著不走,一門心思多要點錢的拆遷戶對待了。所以口氣自然會像上了膛的機關槍似的強烈。更何況這電話打的時間可不短了,剛打時的那點耐心早就讓這長時間的斗心給耗沒了:

「我看跟你耗的功夫也不短了,我呢,還真沒有那麼多的功夫給你預備下來,我只是想說這麼句話,願聽豎起來耳朵來,不願聽你把這電話馬上掛了。那就是與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與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我還要再加上一句,與人善,錢財才能不請自來,到時候你想不要,我都得掰開你的手讓你拿著,從此人間還多了一個妹妹。跟你交個打盹的底也行,這錢給的跟咱爸出生入死的革命時間相比,還真不算多,頂多就是能比現在的溫飽更上一層樓一點,你肯定馬上要問,那你報出錢數來呀!可我偏不說出這個錢數來,你氣兒也好憤兒也罷,那都是你的事兒了。我現在就是替我媽可惜,真是糟踐了我媽這點兒善心。八竿子打不著,做了多少年路人的人她還惦記著,可惜了了,餵了狗吃了。」

「你說話能不能文明點,你橫著說豎著說都行,就是別帶髒字,」

「我哪句話扯上髒字了,你把它挑岀來,說岀來讓我聽一聽呀。我要是想帶髒字,只怕你想承受,都找不到底來接呢。」

「你這一串話里哪個字有尊重的意思?哪些字又像是有誠意來跟別人談事情呢?」

窮秀才是最怕遇上兵,現在電話那邊的話已經軟了,敬酒不吃偏吃罰酒。剛才那種強詞奪理的氣勢已經被偷走了。要說兩個女人要是鬥起嘴來,在不見高低的情況下,就怕對方開始不講理了,所以這牌就不好出了。事情往下也沒辦法再談下去了。

「好話留給好人聽,對於刁人嘛,嘴裡還真沒存多少?你看怎麼辦就怎麼辦吧!法院,辦事處那門你認一次也不是什麼壞事,我們家隨時恭候!」

臨末了還覺得不解心中的那點氣,又補上了一句:

「打官司你們這地方,陰山背後的可解決不了,記住,那門開在北京,還要記住,千萬別走錯了門,法院的旁邊就是監獄。兩個門都是向東開的。一腳邁錯了,可別怪我不客氣呀!」

說完就掛斷了電話,任憑電話那頭有千句萬句等著,也不管那頭的氣升到了極點,怒漲到了盡頭,也都不管了,反正我已經通知到了,至於人性這東西,是誰也拿捏不好的。

她打電話是在自己單位打的,掛上了電話,回家來又跟自己的小丈夫叨叨了一下,她不想在丈夫面前說多了自家的醜事,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的,她心裡頭有多大的委屈,但凡事跟自家有關的,她都會讓它變少變小化。或者挑著撿著的拎出來,不讓對方說出不好聽的來。特別是現在事關自己的母親,她更是一百個不願意讓自己的丈夫說長道短。這個裡外她還是分得清楚的。可是她沒有想到夫妻久了,家裡也會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的。不是她像他靠攏,就是他像她靠近。不是一家人 不進一家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要不然兩個人早就出岔子各走各路了。他們家嘛是男人向女人靠攏多一些,誰讓女方強勢又得勢呢。這個小丈夫也讓她訓練得越來越像一家人了。雖說在自己的妻子的嘴下是輕描淡寫的,但是他知道她的心頭肯定窩著一團氣呢,所以也就順著她的理兒勸慰了一番:

「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你們也好意思想起來,看看招了一身的騷氣吧。蛇見雄黃馬見虎,強盜遇著失盜主,遇到惡茬了吧!」

「這不是我媽的意思嗎?要不是我媽,我就是雙眼都瞎了,要飯也要不到她家的門上去呀!」

「我看你是遇到填不飽的主了。要是好人,人家還用你們燒那麼高的香嗎?人家早就高風亮節了,一旦碰上小人,不光要你的香,肚皮還沒有填飽呢,她還惦記著端了你的香爐呢。端你的香還不算,興許還會讓你把吃進去的吐出來呢。」

「看你說的,一筆寫不出兩個親字來,即使沒有見過面,但人家也沾了個親字不是。不管是拐著彎還是抹著角的,反正都是上輩子老人的事兒,咱們做晚輩的都不好指指點點的。」

林玲究竟是場面上混出來的人,就是到了現在,心裡裝了多少的氣,她都不願意在這個「外人」面前指點自家的不是,自己的親媽,自己的丈夫,誰輕誰重,她心裡不光有把秤,嘴巴上也有把門的。丈夫即使多恩愛,涼了走了連親戚都做不成,自己的爸媽那是幾輩子的緣分才修成的,就是打斷了胳膊,也讓它折在袖子里,再說了到什麼時候也都會連上的。世道再怎麼變,人情再怎麼更改。這樣的女人不成氣候,誰又能成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5: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