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梨園才子唐韻笙

作者:量子在  於 2017-11-12 22: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相關人物|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唐韻笙(1903,12.28—1970.3.13),字懿,號育風,乳名強子,祖籍瀋陽。滿族,為外八旗正紅旗人。原姓石,其祖父石秀川,原系清軍軍官,駐防福建,后定居福州。所居河東街寓所掛有「瀋陽石寓」牌,門前石板路,院內種有荔枝、龍眼等樹,院外有清溪,環境幽雅,秀川雖為行伍出身,對其子壽臣教育有方,使其成為文章出眾的秀才,為一郎姓大戶人家選中,將女蕙蘭適其為妻,生有三男一女,長子斌拴,次子斌魁,即後來被譽為「南麒北馬關外唐」的唐韻笙。三子斌賢,後為唐氏管事。
 
    當年有一戲班來此演戲,班主唐景雲,原系河北寶坻「永勝和」坐科,工刀馬旦兼花旦。他夫婦與主演恰在石家院內借住,每日在此練功、吊嗓、排戲。強子自幼酷愛戲曲,這下更是「走火人魔」,天天在旁觀看,還跟著比劃,並幫助做些零雜活兒。唐景雲見他生得眉清目秀,人又機靈,自己苦於無兒無女,便深深愛上了這強子,便產生收其為徒之念。通過試探詢問,得知強子非常願意,但此等大事須徵得家長同意,便對其祖父、母親闡明心意,但他們捨不得再次骨肉分離,經多次勸說方達成協議,雙方立下了學藝八年的契約,唐景雲付給石家三百大洋錢,就這樣年僅9歲的小斌魁即告別親人,踏上了藝術的道路,斌魁天資聰慧悟性好,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好嗓子,在唐師的極力培育下,13歲即於上海新新舞台演出汪(笑儂)、劉(鴻聲)兩派之戲,一炮而紅。唐景雲遂取笙管笛簫之悠揚韻味含意,將其藝名改為「唐韻笙」。
 
    唐韻笙曾受汪笑儂、夏月潤、潘月樵、馮子和等對京劇改良的影響,對他後來勇於創新,起到一定作用,他借鑒了旦角的唱腔,花臉的念白,武行的跌扑,恰到好處地揉進所演角色之中,充分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他文武兼精昆亂不擋,戲路寬綽演技全面。他本工老生,且能武生、紅生、大嗓小生、銅錘、架子花、老旦、彩旦乃至旦行,演來皆有獨到之處,為內外行一致推崇。他在舞台上塑造角色之多,在京劇史上是少見的,而且還是一位集編、導、演、教於一身的全才藝術家,他常一晚演文武雙出,並能三戲連演,如「三逼宮」(《白逼宮》、《黃逼宮》、《紅逼宮》)、「三鍘」(《鍘汝寧王》、《鍘龐吉》、《鍘包勉》),在大戲中常連趕數角,如《岳傳》的宗澤、岳母、岳飛;《群·借·華》的魯肅、孔明、關羽;《雪弟恨》的張飛、黃忠、劉備、趙雲,《目蓮僧救母》的目蓮、劉青提、地藏王。其中老旦應工的劉青提不僅有優美的身段和繁難的唱段,而且「錁子」起范高、落地輕,形如元寶令人叫絕。《法門寺》前飾劉媒婆,后演趙廉。此戲劉媒婆為唐景雲親傳,極有特色,下場所唱末句拖腔競走三個圓場,而且煙袋變化花樣地在手指上飛快旋轉,堪稱一絕。早年曾與李桂春合演《十八扯》飾孔秀英。1951年於雲南演出《五花洞》飾假潘金蓮。唐派關羽戲獨樹一幟,不僅臉譜、扮相別有創新,就連青龍偃月刀也相應加大加長,精湛的表演,連擅演關羽的林樹森、周信芳亦連連稱道。1960年晉京演出《古城會》,受到極大讚譽。

    由於他具有一定文化,熟讀《三國》、《列國》、《東西漢》,編演了不少列國戲,被稱為梨園才子,亦有「唐列國」之稱,《好鶴失政》所飾弘演,繁難的耍髯、跌扑、園場都有獨創之處。與周信芳之《追韓信》、有異曲同工之妙,有「周追唐趕」之讚譽。《陳十策》、《絕龍嶺》連演是出文武並重之戲,所飾聞仲花臉應工,融銅錘、架子花為一體,唱、念、做、打、表獨具匠心,所創雙鞭出手與開打為凈行所少見。楊亦所演《絕龍嶺》片斷,為唐氏弟子張鐵華所授。《刀劈三關》是據汪笑儂本改編,壓縮場次增加唱段和武打,成為唐派代表作。1960年晉京演出頗受好評。《驅車戰將》之南官長萬,手執特製雙頭戟,雖為武生應工,卻極重唱做,「見母」的大段唱腔,「殺官」的細膩表演,「戰將的新穎開打,都煞費苦心反覆設計,從扮相、唱念、武打及場次,不斷精心修改,成為唐派藝術之精品。1932年他首次晉京初試鋒芒,即以此戲打炮演於廣德樓,惜此劇多年不見舞台。1996年,唐之女婿趙乃義茳沈展演此劇,戲迷奔走相告,轟動瀋陽,其扮相、表演、唱念、武打都頗具唐派風範,出場亮相就是碰頭好,耍戟、拋戟、接戟堪稱一絕,台下「炸了窩」的好,所贈「弘揚國粹京劇,發展唐派藝術」錦旗耀眼奪目,可見唐派藝術影響之大,在觀眾心目中早已深深紮根。這位早在30年代即有「關外麒麟童」美譽的「唐老將」與「麒老牌」(周信芳),「趙老開」(趙如泉),在滬上被尊稱為「三老」。40年代:是唐韻笙的鼎盛之期,出神入化的精湛表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與麒麟童、馬連良鼎足而立,被譽為「南麒、北馬、關外唐」。

    唐韻笙於1928年,由花臉文子芳為媒、義母作主與趙鴻林(俞大陸、陳大中嶽父)之妹慧珍成婚,是日於天津鴻賓飯莊舉行婚禮,賓客滿堂,其中有李吉瑞、尚和玉、荀慧生、金仲仁、郭仲衡、韓長寶、吳鐵庵等諸多名家。當時唐正在哈爾濱未能趕回,吉期已定請柬已發只不便更改,只得臨時請天華景一女演員喬裝替拜花堂,直至第三日唐方趕回。婚後不久,其祖父病故,唐弟斌賢前來投奔為其管事。趙氏生有四女,長女碧1932年生人,幼從雪艷梅學藝,工旦行,現於江蘇省戲校退休,愛人李存傑,曾在樂隊工作,後任江蘇省文化廳領導幹部;次女香荷,幼患白喉症早夭;三女紫菱曾習藝鋼琴,未從藝京劇工作,愛人王希偉為工程師;小女玉枝,生於1947年,於1965年遼寧省戲校畢業,曾拜張君秋為師,赴滬演出時,觀眾得知她是唐韻笙之女,紛紛向她祝賀並詢問唐老情況,使她深為感動,今與愛人趙乃義同為錦州市京劇團演員,夫妻為繼承和弘揚唐派藝術,共同研究探討,使唐派藝術發揚光大,唐氏側室郭淑筠,因患腫瘤病故續娶郭藹然,1944年因月子病亡故,所生登年為唐門長子,幼從其父習藝,後為蘇州市京劇團演員,今已改行,唐妻趙氏精神失常,郭氏姐妹相繼病故,義母年邁,子女年幼無人照管,正當盛年的唐韻笙,有待奮發進取,急須有入主持家務,方能解脫後顧之憂再攀藝術高峰,1945年與武旦兼花旦雪艷梅(名王淑卿)成婚,婚不久,唐氏義母、生母先後過世。王氏所生長女玉薇,1965年畢業於遼寧省戲校,工青衣花旦,1985年由撫順京劇團調藝術研究所工作,編輯出版了《唐韻笙舞台藝術集》,為研究唐派藝術作出了貢獻。愛人曲福肇;次女玉茉未從藝;幼子登甲1951年生於蘇州,幼隨父習藝,文革后改行,唐氏另有女國芳、國芸均不從藝,秋桐在唐門子女中最大,名為長女實為抱養,始終未泄露她的身世,充分體現了唐老的高尚品德,女婿張海濤,晚年遷居蘇州。

    唐門弟子有王少伯、田子文(女)、李剛毅、張鐵華、翟宏鑫、周林昆、邵志良、李鐵英、邵繼笙(即邵麟童)、趙世璞、王玉海、焦麟昆、汪玉麟等。

    曹藝斌雖僅比唐氏小8歲,卻因輩份關係,稱唐為義父得其真傳,1982年故去,女婿張海濤在《節振國》劇中,採用唐派的唱念,頗有唐之神韻,徐榮奎為電影《節振國》配音,極似唐韻笙。董春柏雖非唐門弟子,卻得唐氏傳授,其《古城會》、《刀劈三關》、《鬧朝擊犬》等即宗唐派表演風格。
 
    唐韻笙在近60年的舞台生涯中,演齣劇目達200餘出,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藝術形象,他即吸取了京朝的風格,亦借鑒了海派的特色,融為一體自成一家,他始終牢記黃潤甫當年所贈:「采群花之精蕊,釀自家之甘蜜」之句作為「座右銘」,他的表演剛柔並濟,虛實結合,並對四功五法極為講究,從不賣弄技巧和炫耀聲腔,著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以情感人,以戲動人,唐派藝術博大精深。
 
    本文曾得唐玉枝、趙乃義、陳大中等先生提供寶貴資料,在此一併致謝。 
    
華夏經緯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