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晚舟歸來(249):江晚舟見識「環球網」

作者:王博談美加  於 2021-3-2 08: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王博談美加|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中文網站, 油管, 臉書, 推特, 自媒體

鄧安安笑一笑,說:這個老闆沒有背景,他姓陳,是北京大學的學生,八九年逃亡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重新讀完大學,然後創業,建起了這個網站,人家可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

江晚舟驚訝地說:一個學生?可以辦起這麼大的一家網站?為什麼?

鄧安安說:誒,你不要搞錯了,這裡是加拿大,可不像在國內要政府批什麼「通行證」,這裡辦媒體比開餐館還要簡單,不過,我覺得這家網站可貴的地方在於它能夠堅持到今天,而且做事比較公平公正,不貪圖短時間的「效益」。

鄧安安看了一眼江晚舟,接著說:你知道嗎,其實在海外的媒體,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中文的媒體剛開始的時候看著都很好,但是迫於經濟壓力,往往沒多久時間就不得不 「為五斗米折腰」 ,畢竟,辦媒體嘛,是很「燒錢」的,通常投入很多年,都不見得能「盈利」,但是,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媒體,尤其是對於我們這幫搞政治的,它就像是一把好刀,平時不覺得,但是到了關鍵時刻,沒有了它,你是一定辦不成事情的。

江晚舟笑著說:姐姐的話真是有見地,果然是已經在政治場面上「混過」的人了。

兩人哈哈笑起來。

江晚舟接著問道:你剛才說,這家網站是北美地區最大的網站,那它是不是整個北美華人社區里最有影響力的媒體?

鄧安安搖頭說:不是的。

江晚舟驚訝地扭頭看著鄧安安,好奇地問道:真的嗎?那是誰?

鄧安安說:在北美,最有影響力的華人媒體是「大法會」經營的媒體,它們是一個龐大的集團,有報紙、電視、網站和個人油管頻道,其中它們中英文兩種文字的報紙和兩種語言的電視,都算是進入了北美主流媒體的行列,它們還有很多的以個人的油管頻道形式出現的自媒體,其中有一些人是大V,非常有影響力。

江晚舟恍然大悟地說:想起來了,我當初剛落地溫哥華的時候,還拿過它們的免費英文報紙呢,想不到它們原來有這麼大的勢力。

鄧安安說:你當初來溫哥華的時候,「大法會」的媒體基本上還只是剛剛起步,但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它們在這些年裡,在海外快速發展起來了。

江晚舟疑惑地問道:在加拿大真有那麼多人信仰「大法會」?

鄧安安說:到底有多少人信仰「大法會」我不知道,但是加拿大畢竟是自由國度嘛,言論自由,信仰自由,而且,像我這樣,想要成為政治人物的,無論人家是什麼信仰,什麼政治理念,都得尊重,還要想辦法得到人家的支持和幫助,對不對?過去大陸那一套「敵我鬥爭」的思維,在這裡是行不通的。

江晚舟說:姐姐,你要知道,「大法會」可是有政治背景的。

鄧安安說:當然,「大法會」背後有政治力量的支持,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是中國政府不也可以自由地在加拿大和美國辦報紙,開電視嗎?所以,在加拿大,只要你真能幹,真有錢,燒得起,發展得起來,那就算你有能耐了,對吧?

鄧安安接著說:誒,你知道嗎,「大法會」辦了一個挺有名的巡迴演出叫「大唐盛運」,都好幾年了,我去看過,說實話比當年文革剛剛結束的時候搞的那個大型歌舞劇《東方紅》好太多了,舞蹈設計和音樂製作都是一流水準,而且宣揚的也都是民族文化,至少沒有為「個人崇拜」唱讚歌。

江晚舟聽了默默地點點頭,沒有做聲。

過了一會,江晚舟又問:你剛才不是說,它們是華人世界里最有影響力的媒體集團嗎?這樣一個由政治團體控制的媒體,為什麼會變成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呢?

鄧安安說:現在的傳統媒體都已經衰落了,你看看美國的那幾家所謂的主流媒體,《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還有什麼CNNABC之類的,當年曾經多麼風光,現在不都 「老來嫁作商人婦」,變成了不貼標籤的「黨媒」了嗎?

江晚舟現實哈哈笑了笑,接著驚訝地問:真的嗎?你怎麼知道的?

鄧安安說:我現在「從政」嘛,媒體是政治人物的衣裳,是化妝師,不關心不行。

鄧安安接著說:你知道嗎,傳統媒體市場在網際網路出來后,萎縮得非常快,現在的《紐約時報》,發行量連它當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雖然還有個「主流媒體」的名聲,但是都已經沒法養活自己了,當然也就只好賣身富貴人家,混口飯吃嘛。

江晚舟聽了又哈哈笑起來,說:姐姐,你這話聽起來怎麼像是在說那幫過氣了的女明星呢,這個道理我聽明白了,看來你對它們還真是做了一番研究的。

鄧安安也笑了笑,說:我其實看得很少,但是我家不是有個貝益民嘛,他一直關心這些,讓他給我上上課,我很快也就明白了,貝益民倒真是經常在看的,還認真研究呢,我說的這些,大多數都是他講給我聽的,他罵起那幫「賣身」的媒體來,可是比我說出口的要難聽多了,你以後有機會的話,問問他好了。

江晚舟點點頭,又好奇地問:為什麼這家中文媒體就可以做到經濟獨立呢?

鄧安安笑著說:這個問題你問到點子上了,這就是因為溫哥華咱們華人多啊,而且還特別集中,這樣的讀者市場特別有廣告價值,媒體只要抓住了這些讀者,廣告自然就會進來了,我相信,新媒體會更有前途,這家網站將來一定會越做越好的。

正在說話期間,網站的陳老闆來到會議室,他分別與鄧安安和江晚舟兩人握手寒暄。

看得出來,鄧安安和他已經打過很多次交道,鄧安安把江晚舟和陳老闆相互做了介紹,當聽說江晚舟是華威公司老闆任鵬飛的女兒,公司CFO的時候,陳老闆吃了一驚。

陳老闆說:華威公司是我非常崇敬的一家中國公司,它是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榜樣,但是這家公司對我們這些做新聞的人來說,就像是「迷」一樣,你的父親幾乎從來不出面,我聽說,你在公司工作了十幾年,同事們都不知道你是老闆的女兒,只當你是他的秘書,我們也找不到一張你公開的照片。

江晚舟笑一笑說:我本來就只是我父親身邊一個打雜的,我們企業是做實業的,尤其是我們這些做企業管理的人,越低調對企業越好,這也是我父親對我們的要求。

陳老闆說:江小姐令人敬佩,你要不是有ANNIE介紹進來,我就算是面對面地和你在一起,也是「有眼不識泰山」的,像你們這樣低調認真做事業的人,我們媒體人應該好好照顧你們,不能讓你們被人欺負了。

鄧安安說:謝謝陳老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陳老闆謙虛地說:哪裡哪裡,這次LINA被害的案件,要不是鄧議員你牽頭,通過市議會向溫哥華政府施壓,警察局哪裡會對我們華人的案子這麼用心,又哪能那麼快就通過了改善中央公園治安巡邏的議案?這裡是西方社會,關鍵靠「民意」推動立法和執法,監督行政當局,所以真正能為我們華人爭取到權益的還是你這樣,實實在在為華人群體做事情的人,像我這樣的人,最多也就是個「吹鼓手」,而且還只能對著華人吹喇叭,聲音就算是再大,別的族群也聽不懂,還是「對牛彈琴」啊。

說完陳老闆自己帶頭笑了起來。

陳老闆接著轉過身來對江晚舟說:發生在你們公司員工身上的那件事情,ANNIE已經很完整地向我們做了介紹,你們帶來的資料我也都看過了,非常珍貴,非常有價值,真相我們已經知道了,LINA這個案件,不僅跟劉先生沒有關係,跟華威公司更沒有關係,現在整件事情的重點是跟蹤案件嫌疑犯的審判過程,以及政府如何落實改善華人社區治安問題的承諾,我們願意秉承實事求是和公平公正的原則,傳播事情的真相,保證不傳播那些虛假編造的謠言。

江晚舟笑著說:那就太感謝了,那麼陳老闆還需要我為你做點什麼嗎?

陳老闆搖搖手,說:不用不用,能為你們效勞,是我的榮幸,不過,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能不能為你拍兩張照片,並且與你合影?

江晚舟欣然應允,讓陳老闆照了幾張照片,又與他合影。

陳老闆笑著說:江女士,你放心,沒有你的批准,我們網站一定不會發布你的照片的,我們也希望將來永遠不要有這個機會,讓你「被」炒作成新聞的頭條。

臨走前,陳老闆熱情地帶著江晚舟和鄧安安簡單參觀了網站。

等三個人再次經過會議室的時候,江晚舟發現前台小姐和另外一位看上去很年輕的小姑娘,正在剛才他們三人會談的會議室里錄製著新聞視頻節目,她忍不住好奇地停下來駐足觀看。

鄧安安明白江晚舟的心思,笑著問道:是不是覺得很有趣?

陳老闆則在一旁笑著說:讓江小姐見笑了,是不是看著「太簡單」了點?其實我們這幫海外媒體人大多都是非專業人士,是現代傳播技術的革命性變革,給了我們這幫「非專業的」的網路媒體一個全新的生存的空間。

江晚舟說:海外中文媒體雖然在實力上和國內的媒體不在一個檔次上,但是卻能凝聚最多的海外華人讀者,因為你們更看重真實性和公正性,而且我相信像你們這樣的「新媒體」,在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陳老闆點頭說:我們雖然自稱是「新媒體」,其實也正在面臨「更新的媒體」的衝擊,現在隨著油管、推特和臉書這樣的社交平台的出現和普及,讓媒體運行實現了平民化,「辦媒體」 出現了全新的概念,大家現在都要更多地在「內容」上下功夫,更深入地追求新聞的本質,而不是形式,如果做不到新聞的真實和生產過程的高效,很難生存,所以我們也要跟上步伐,才不至於被新潮流給拋棄了。

鄧安安接過陳老闆的話,笑著說:其實,不光是海外的中文媒體,整個西方社會的媒體基本上就是這樣的,現在有了高科技,一個看上去很簡單的設備,就可以完成新聞信息的有效傳播,晚舟,咱們倆說不定哪一天也能夠一起辦一個自己的媒體頻道呢?

江晚舟一聽,高興地拍著巴掌笑起來,她抬頭看著鄧安安說:說:好呀,做一名播音員是我打小就有的夢想,你知道嗎,那時候,貝老師到我們中學支教,我寫的作文,經過他修改後,張貼在學校大操場的黑板報上,全校同學都來觀摩呢,把我幸福得幾天幾夜都睡不著覺呢,現在有了油管,做一個油管博主已經不是一件難事,姐姐,咱們兩就這麼說定了啊。(請點擊進入「作者」個人空間,查閱我的個人資料,看看我還能為你做什麼)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9: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