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 [2017/08]
- 2017-12-26 [2017/12]
本文並不是要批判誰,有點標題黨,想跟大家探討父母之道,我們今天談的話題是育兒的一個死角。
19年前,張藝謀欽點了章子怡和吳昊出演電影《我的父親母親》的男女主角,同為大學生的倆人,風華正茂,共同演繹了一場純真又熾烈的愛情故事,打動了多少人啊,電影隨即獲得了轟動性的成功。可以說這部電影是這倆個人的芳華,他們共同的青蔥歲月。今天吳昊在浙江衛視的舞台上表演電影中的父親,章子怡是首席導師,倆人之間的差距令人唏噓。我相信觀眾,還有吳昊是帶著情懷來的。但是整個過程,真覺得莫名其妙。把原電影改個亂七八糟,劇本不象劇本。吳昊一個老戲骨和一個拉提琴的小姑娘對戲,竟然輸了,而且得了個」戲霸「的名。一個評委說」差距是明顯的,和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對戲,那麼表現自己幹什麼?」我看得出吳昊當場就懵了,後來贏了的小姑娘和劉燁對戲,還有段視頻特地說帶新人就是要這樣的。這個節目以前我沒有怎麼看過,那天也就恰巧看了這一集,覺得說的有道理啊。但是後來想想不對呀,這個節目不是PK演技,號稱「讓演技賦予演員尊嚴,讓藝術回歸表演本身」?怎麼鄭昊會因為演技好而落得個什麼都不是呢?我看到鄭昊的臉都掛不住了,但是強抑著,對這樣的無端指責說謝謝。
這樣對待一個老演員真的令人心痛。張國立對這個」戲霸「稱呼也忍不住說就只是演員在舞台上表演了一下,戲霸的稱呼是不是有點過了。宋丹丹也關心安慰了一下吳昊,但是我覺得最應該幫助吳昊的章子怡的表現卻令我失望。首先她不願意投票,說倆人的演技都不好,不足以讓她投票,但是話風一轉,說今天娜娜有勇氣站到這個舞台上就已經很好的啦,接著她又說吳昊的表演哪裡不好。整個過程她都是對吳昊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甚至有點無情。
章子怡是個好媽媽,並且是人們心中的好媽媽。但是今天的表現卻讓我覺得她在做媽媽上能做得更好。都說當媽媽后她整個人都柔軟下來了,現在看來,柔軟得還不夠。不是嗎,對於這樣一個青春期的故人,同為演員的她應該更能理解吳昊的心情。如果做不到幫他解圍,至少能保持中立吧。在同一起點起飛的倆個人,難道僅僅因為自己年少得志,歷經輝煌,與對方形同陌路就理所當然了嗎?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許她也有她的苦衷吧。
當媽媽的人應該是善良的,寬容的,所謂母性的光輝指的就是這個吧。我並不是說章子怡不善良,當媽媽不夠好。我們只是借這個話題,思考一下做母親應有的品質,怎麼更好的做個母親。章子怡作為媽媽,真是一個慈母,凡是親力親為,這是很多普通的媽媽都做不到的。甚至對於自己的繼女,她也不予餘力的盡一個做母親的責任,給她愛與支持。這樣做媽媽真的很不容易的了,有多少人能做到這個程度?愛孩子,愛家庭的成員,讓家庭和睦,已經不容易了,難道你要愛整個世界?
對,我說的就是這個。我們中國人家庭成員之間特別親密,中國人也特別愛孩子,不過這個愛往往不能延伸到家庭外面去。但其實,這個對孩子也是特別重要的。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對周圍人的愛,對世界的愛。我們以為只要我們愛孩子,孩子愛我們就夠了。遠遠不夠啊,親愛的父母,因為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他會根據父母對別人的態度,來推測別人對自己的態度,以及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有個士兵,戰場上失去了一條腿,於是他寫信給父母,說自己有個失去腿的戰友,能不能讓這個戰友跟自己一起回家?父母親拒絕了,但是他們再也沒有等到孩子回家。其實他說的這個戰友就是他自己,他就覺得既然世人對殘疾人這麼歧視,他也沒有活下去的必要,結果就自殺了。中國自古就有句話,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這句話往往只停留在經典的書籍里,好像沒有必要對別人的孩子好吧,管好自家的就不容易了,還是各人各管自己的孩子吧。有句話似乎流傳得更廣,「各家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有個做父親的,聽見有人喊「救命啊,有人落水了」,他正好在忙,就沒理。哪只那個溺水而亡的孩子就是他的兒子。你說這個做父親的是不是後悔死了,想死的心都有了。但是反過來想,自己的孩子就要拚命救,別人的孩子就可以不救?如果這樣,你的孩子溺水而亡的機遇還是挺大的,這次你可以救,下次呢,你能保證你就在他身邊?只有社會裡每個人都有責任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的孩子才是安全的,每個孩子每個父母才是踏實幸福的。愛護別人的孩子就是愛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這個理兒?有些人可不這樣認為,他們只要自己的孩子好,眼裡完全沒有別人的孩子,這是自私的表現。有個極端的例子,說的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女孩被人殺死了,就是這個學校的清潔女工乾的,原因很簡單,她的兒子與該女孩同班,但無論怎麼努力,都考不過這個女孩,永遠是第二名。這個愚蠢自私的母親就想到如果把這個女孩殺死,兒子不就是第一了?狹隘自私的愛,對孩子是毒藥啊。這樣媽媽只能養育自私的孩子,所以我們說媽媽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格局才會有多大。有一個善良的媽媽,對孩子的來說真是一種福氣。
西方社會這方面就比中國做的好,他們的觀念是孩子是整個社會的財富,並非是父母的私有財產。所以你看到,他們特別愛管閑事,好像深怕你沒有保護好孩子。過個馬路,如果你沒有牽著孩子的手,立馬就有人提醒你。如果人人都如此,孩子的成長環境是不是特別的溫暖而又安全呢,,孩子是不是也特具幸福感呢?劉德華的女兒,剛出生老爸就送一億倆千萬的一套豪宅給她。與此相反,扎伯克幾經磨難,生下女兒,驚喜感動得一塌糊塗,當即決定把自己名下的財產幾乎全捐出去了,作為送給女兒的禮物,有點看不懂了吧?人家想的是如果女兒生活的世界更美好,是不是女兒也是受益人?
世界上從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斷進步的父母。每個做父母的,都要不斷的修鍊,活出你想要孩子該具有的品行,善良就是這其中最重要的。沒有善良,其他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一個不具善良品質的人,也可以發展很好,但是最後可以預見的一定有個滑鐵盧。父母的善良才是孩子溫暖的港灣,回家的路。孩子的善良是他們人生的導航儀,生命的依託。善良本身並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是讓他們的生命更純粹,更接近生命本來的意義,無愧天地,坦坦蕩蕩,生命之河的盡頭還是會不舍初心,平和而溫暖。可以說,善良看上去是卑微的,但卻是最高貴的,擁有善良的人品質都不會差到哪裡,更具責任感,不會被微小的物質所左右,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格局也自然比常人高,這樣的人,在未來的世界里更受歡迎。在時代發展到的今天,社會資源豐富,物質也極其豐富,人趨於向內發展力量,一個人能走多遠,看到什麼樣的風景,無不與個人品質格局有莫大的關係,善良往往是其中決定性的力量。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孩子善良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