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葡萄

作者:cybergreen  於 2017-8-11 00: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北美麻麻|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我家的葡萄每年都豐收,是那種紫色的葡萄,最適合做葡萄酒。每年都會做,做了後分給鄰居朋友一些,其餘的都自己慢慢的小酌掉了。這酒好像挺好的,昨天開的瓶,今天就又沒辦法開了。我讓兒子給我開,哪知人家沒好氣的說:「我又不是什麼都會,你自己拿個東西也能開呀。」
他正在編程,我毫無怨氣的走開了,使勁幾下,就沒費勁的打開了。
      說實在的,即使他沒有編程,不幫我我也沒有意見的。更不會上網上線,說什麼你沒有尊敬媽媽。孝敬父母這個詞,我們家基本就沒有這一說。既然是平等的,你要他幫忙,為啥他一定要幫?你的事很緊急嗎,你不會做嗎?都不是吧,那你的事就該自己負責嘛。是吧。
      很多的父母教育孩子時,是有矛盾的 ,總的來說,他們希望孩子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望,但是他們的期望又太完美。孩子最好要有個性,能力,但是呢最好在家又聽話。這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又是什麼樣的父母呢?你培養他們的個性了嗎,你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嗎?你最大限度的包容他們了嗎?在家,他們有多少的自由度?
      我們每天的相處,不會拘泥於什麼形式。和女兒在一起,看上去就是和和美美的。但是和兒子在一起,很多時候都從外表看上去就不夠和諧。就象今天,別人可能覺得不夠我們有衝突。但是,我們都沒有壓抑自己吧。很自然的情感的流動,並沒有一定要怎樣。如果一定要孩子怎樣怎樣,比方說禮貌,其實就是用形式妨礙了這個禮貌的形成。好吧,用一句話說就是孩子不必時時禮貌,只有家長不要求孩子時時保持禮貌,孩子才會學會真正的禮貌。這是孩子學會禮貌的必須過程。這個好比抓一把沙,抓得越緊,越抓不住。凡事要有松有緊,大事明白,小事糊塗。有時看上去是得過且過,方他們一馬。
       尤其是有些孩子有比較強的個性,更需考慮他們的需要。站在他們的立場,好好照顧他們的感受。象我的兒子,如果我沒有對他有那麼多的包容,接納他,他一定會很受傷,現在在外面也不會發展得比較好,越來越好。
      有時需要抓大放小,放小后,不要過後嘮嘮叨叨,沒玩沒了。任何事情都要一分為二的看,比方說如果一段時間內老是沒好氣,我也不會老給他面子。就是我也有脾氣,如果你再這樣,我也不會忍著。因為我從來沒有忍啊,我只是體諒你,並不是害怕你,也不是要討好你。我知道,你是孩子,你也有許多的心理需求,在你行為不當的時候,我想的是它背後的原因,以及怎麼可以幫到你。所以,我有脾氣,我也不含糊的發出來。這個不是積怨爆發,我們之間哪有什麼積怨,看,現在我不爽了,馬上就直接說出來了嘛。
      一倆小時后,人家要打遊戲了,他 編程不需要網路。這些天他好像有點沉迷遊戲,今天他說是我把Wi-Fi收起來了,我也記不清放哪兒了,於是他就開始埋怨我,發火。我狠狠的回擊他:「這就是為什麼收起Wi-Fi的原因啊。不就是玩遊戲嗎,一會兒不玩就會怎樣?」
       不過,我有意見,有火發出來就是了,從不會因此對他另眼相看,更不會與他有什麼隔閡。過後,我們仍然親密如初。有什麼就直接表達,並且並不會因此對他另眼看待,在我眼裡,他永遠是我最親愛的兒子。很多家長喜歡用拉長臉,不說話來讓孩子知道,孩子的行為不好了,要改改。其實,我覺得這個很不好。其一,你是告訴孩子,只有你行為好,我才愛你。孩子體驗到的不是父母無條件的愛,會有不安全感。其二,這不是坦誠的溝通方式,孩子長大后也不會與人溝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cybergreen最受歡迎的博文
  1. 葡萄 [2017/08]
  2. 2017-12-26 [2017/12]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09: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