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任性者戒!

作者:春花秋月何時了  於 2025-11-22 11: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今年以來,日本社會治安不靖,發生了多起針對中國公民的違法犯罪事件,中國公民在日本安全環境持續惡化。
    近日,外交部和中國駐日本使領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而日前,上海赴日旅遊男子在日媒鏡頭前聲稱:我不在乎政府的呼籲,花錢是我自己的自由,我認為日本很安全。
    這話一傳回來,立刻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網友8號探密人說的好:自由這個理兒是沒錯,但也不能啥都不管不顧了吧?政府的提醒,那能是隨隨便便說出口的嗎?那都是有事兒根據的。
    出門玩圖的是個開心,可這開心的底線,那得是平平安安。更何況,風險已經明明白白的擺在那了,在國外媒體的鏡頭前,說這種「不在乎」的話,這不就把咱們政府基於實際情況發出的善意提醒,給架空了嘛。
    咱們得弄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啥,自由不是無所顧忌的為所欲為。那不是自由,那是任性,是糊塗。
    國家發出提醒,那是操著老母親的心,怕自個兒的孩子在外頭吃虧受委屈。這可不是小事情,它關乎個人的安危。你把國家的警示當成耳旁風,還在外人面前高聲說「我不聽」,這話聽起來活像一個任性、調皮的孩子!這樣說話對得起你自己嗎?
    再說,在一些大城市, 有些人就專門盯著中國人使壞,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摩擦,那邊的氣氛確實不像以前那麼平和了。
   出去的人心裡大都有一個情結,知道出了國門,自己就不僅僅代表自己,言行舉止都得掂量著點。而他的行為,讓人的反感的地方在於他在一個不合適的場合說了一番不合時宜,不分輕重的話。
   筆者以為,通常來說,一個人從幼兒就開始形成自我意識,逐漸懂得了如何辨別善、惡、美、丑,並形成了個人的責任意識。孔融四歲讓梨於兄弟,司馬遷七歲能砸缸救人,都是責任意識的範例。同時,這種「責任感」也是一個人步入社會起碼的准入證,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國家社會 都不能離開這個起碼的責任感,它是我們社會的基石。
    現代社會,人們在千方百計追求個人利益時,也應該想到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因為它和你的個人利益息息相關。
    作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公民,不管你心裡有怎樣的個人情緒,國家利益從來都是至高無上的。對國家的提醒,得多一份敬畏和信任,這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小事情!因為這背後是我們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熱點雜談]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1:2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