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何日建皇宮 分裂瓜離笑顧翁
鴻浩如今需勵志 炎炎流火過江東
2005年5月11日,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在接待宋楚瑜時向宋贈送清詩人黃遵憲詩的書法作品。顧秉林當時還當眾朗讀「贈梁尚父同年」一詩:「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但當顧秉林在讀到「侉(kuǎ)」字時,就卡了殼,隨後詩也沒念完,就草草結束,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就在同年7月,時任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校長紀寶成在歡迎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時,說「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
但實際上,出自《詩經》的「七月流火」的意思是指,大火星向西移動,天氣將由盛暑轉涼,並不是指天氣炎熱。
2006年4月19日下午廈門大學授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儀式中連戰發表即席演講。演講過後,廈門大學朱崇實校長請連戰先生題字,連戰先生揮筆題寫了「泱泱大學止至善,巍巍黌宮立東南」。
結果朱崇實校長當場念了白字。把「黌宮立東南」錯念成了「皇宮立東南」,台下還一片掌聲,讚歎聲。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黌門」是學校的古稱,「黌」古音與「宏」同音,普通話讀音與「紅」同音。古有「身入黌門,天子門生」的說法。網友評論道,堂堂大學校長竟然對教育領域的古稱一無所知,實在是令人汗顏,慚愧,羞恥,無語。
叵耐連戰這廝臨時出個難題,朱崇實校長猝不及防尚可恕,另外那三位,就算是秘書寫的稿子,也該先過目不是?都忙著和女學生做什麼思想工作去了?四大名校長出了丑,可見他們的學問比起以前四大不要臉還差得遠。
看來湖南大學也不甘讓校長們獨領風騷,「鴻皓」「馳聘」煌煌大字都在彰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了。
紀寶成為江蘇人儀徵人,此地在歷史上被稱為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