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日本第三,中國有95家公司上榜
究竟有多少公司的經濟實力已經超過了國家?新華財經(XHF.com) 於9月28日在香港發布了2017年全球500經濟體排名,共有96個國家(地區)和404個公司入選。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是全球GDP排名最高的三個國家,同時也是榜單的前三位,分別達到了185619、113916、47303億美元,德國與英國則位列其後。公司中排名最高的沃爾瑪(24)、國家電網(35)、中國石化(44)2016年營收分別達到了4859、3152、2675億美元。
2017年全球500經濟體排行榜,是史上第一次將所有國家(地區)的GDP和跨國公司的銷售收入進行對比分析,數據來源包括彭博(Bloomberg)、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今年500經濟體的平均GDP/營收為1998.3億美元,最低門檻為293.6億美元。超過50000億美元的經濟體僅有美國、中國兩家。10000-50000億美元的有13家,5000-10000億的有8家,1000-5000億和500-1000億的分別有90和158家,約有一半的經濟體分佈在500億美元以下。
在「全球500經濟體」中,224個候選國家(地區)僅有96個國家(地區)入選。落榜的128個國家(地區)中,既有歐洲的冰島,又有非洲的坦尚尼亞;既有亞洲的尼泊爾,又有美洲的牙買加,甚至還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不丹。超過90%的經濟體集中在亞洲(39%)、歐洲(28%)以及北美洲(25%)。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分別只佔據了3%、3%以及2%。從入選國家來看,美國仍居全球霸主地位,GDP高達185619億美元,中國位居全球第二,5年來平均每年增長14.1%。日本雖然位居第三,但近幾年經濟水平不斷下降,相比2011年的GDP,平均每年下滑2.9%。
經濟全球化催生了一批富可敵國的公司,他們擁有的財富已經可以和國家的財富相匹敵。從入選企業來看,404家上榜企業分別來自28個國家(地區),入選公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108),為第一陣營,其次是中國(95)和日本(44)為第二陣營;法國(27)、德國(27)和英國(17)等歐洲強國為第三陣營。新華財經(XHF)董事長丁海森說,「最引人矚目的是中國的崛起和日本的衰退。從公司營業收入來看,美國佔據31.42%,中國佔據23.03%,未來跨國公司的競爭,主要在中國和美國之間」。
決定經濟發展的原因有很多,如人口、文化、地理、資源、教育、宗教和制度等等,往往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從行業分佈來看,全球500經濟體入選的404個企業分佈於各大行業,其中,金融行業以98家公司入選,佔據了榜單的24.3%列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工業(55家),出席發布會的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萊維•多爾(Ravi Dhar)博士說:這說明金融和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500經濟體中的其它行業分佈包括:日常消費(51家),可選消費(51家)及能源行業(46家),分別佔據了12.6%、12.6%以及11.4%。
國家和公司的經濟實力與語言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本國語言已經成為大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大國博弈的重要武器。在500經濟體榜單中,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包括第二官方語言)的經濟體多達172個,其次是中文(102個)、法語(56個)、日語(45個)和德語(42個)。出席發布會的牛津大學商學院教授斯蒂芬·沃格(Stephen Woolgar)博士說:「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其最大的軟實力就是文化和語言。相對於英語,使用中文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公司的數量遠低於前者。」
在以浮動匯率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之中,美元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前500大經濟體中,使用美元(USD)作為計價單位的經濟體多達109個,其次是歐元EUR(93個)、人民幣CNY(90個)、日元JPY(45個)和英鎊GBP(18個)等。丁海森說:「美國作為世界上實力最雄厚的經濟體,美元仍然在國際結算和國際支付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2015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將人民幣列為特別提款權(SDR)五大硬通貨幣之一。人民幣的不斷國際化也有利於中國企業在未來快速與國際接軌。」
入選2017年全球500經濟體的中國企業有95家,其中大陸89家,香港4家,台灣2家。國家電網躍居第一位,營業收入為3152億美元。營業收入超過千億美元的中國企業還有中國石化(2675億)、中國石油(2626億)、中國工商銀行(1477億)、中國建築(1445億)、鴻海科技(1351億)、中國建設銀行(1350億)、中國農業銀行(1173億)、平安保險(1166億)、上汽集團(1139億)、中國銀行(1137億)、中國移動(1071億)及中國人壽(1048億)。從整體行業分佈來看,中國金融行業正在持續增長,在前十中佔了四成。
新華財經(XHF.com)是獨立的財經信息和金融數據供應商,於2015年成立於北京,並在紐約、倫敦和香港設立海外分公司。除了提供數據、分析和預測之外,新華財經還提供市值管理和金融培訓業務。2017年全球500經濟體排行榜,由新華財經旗下的新華指數(Xinhua Index)負責數據的採集、清洗和加工。位於紐約華爾街的新華指數團隊,精於提供關於中國市場的創新指數,被決策者、投資者廣泛用於投資分析、績效衡量和資產配置。